網友:五年級兒子凌晨12點半完成作業,不能睡,奶奶讓繼續背詩

2021-01-11 美媽郭嬋

文/美媽郭嬋

看到網友凌晨發文,講述小兒子凌晨12點半完成了作業,爸爸讓孩子去睡覺,奶奶不同意,奶奶布置兩首古詩《孟母三遷》和《揠苗助長》背過才能去睡覺。

爸爸心疼孩子這麼晚了還不能睡覺,幫孩子求情,讓孩子先睡覺,早上起來再背,奶奶不同意,抱怨爸爸不會教育孩子,並把爸爸趕出家門。

奶奶夠霸氣因為有底氣,孩子是附近幾所小學小有名氣的學霸,全年級第一名,全國比賽獲得一等獎不止一次,這一切都是奶奶的嚴格管教得來的。

雖然小兒子成績非常優秀,但是父母還是有所擔心,覺得奶奶這種培養學霸的方法對孩子有些傷害。

爸爸多次與奶奶溝通,無奈奶奶太強勢,又哭又鬧指責孩子父母不懂教育,父母無奈只能按照奶奶的意願來教育孩子。

父母插不上嘴是有原因的,孩子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父母在外地。

最近因為疫情和其他原因,孩子有兩年沒見到父母了,奶奶是孩子唯一的依靠,聽奶奶的話是人之常情,也許孩子心裡很想念父母,希望自己跟著父母,可是父母工作很忙,沒法照顧兩個孩子(大兒子跟著父母)。

奶奶家牆壁上掛滿了各種獎狀,小學霸的身份一覽無餘,中間顯眼的位置有一張合影,小兒子兩旁是爺爺奶奶,沒有父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父母在小兒子成長過程中的缺位。

孩子父母家庭條件也不錯,怎麼能夠估計製造留守兒童呢?!

也許父母有很多無奈,也有可能父母不太重視小兒子的成長,把工作看的比小兒子更重要。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希望小兒子的成長不會因為父母的缺位而產生太大影響。

很多朋友對孩子奶奶拔苗助長的教育方法不贊同,孩子的父母也覺得對五年級孩子太嚴厲了,除了學習就是學習,連睡覺時間都剝奪了,怎麼能夠健康成長呢?

父母想了很多辦法,最後決定給孩子奶奶辦個培訓班,讓奶奶多指導幾個孩子,把精力分散些,別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小兒子的學習上,這樣父母和奶奶的矛盾少些,小兒子生活也能輕鬆些。

父母已經找好了房子,為奶奶辦培訓班。

很多網友好奇這家的奶奶是不是清華北大畢業的奶奶,其實不是的,奶奶就是普通人。

網友:「奶奶把自己年輕時的夢想附加給孩子,企圖讓孩子去實現,快給孩子奶奶報個老年大學吧,做點自己的事免得心思全在孫子身上。」

網友:「我家有這種奶奶就好了,我們夫妻就可以安心賺錢,不用像現在這麼累啊。」

網友:「不贊同奶奶的做法,搶跑和拔苗助長都是過去的辦法,父母不負責任不管孩子,奶奶跟不上時代,用過去的方法教育孩子,只是暫時管用而已。」

網友:「我們這邊三四線城市的孩子沒有這麼累,雖然寫作業也寫到很晚,但是小學五年級11點前必須睡覺,身體還是最重要的。」

看到網友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有人羨慕家有雞娃的奶奶,父母可以省心很多,只管賺錢即可。

也有網友不贊成奶奶的做法,不顧孩子身心健康一味搶跑做學霸,只會換來短時間的精彩,還有網友介紹了自己三四線城市孩子現狀,能看到有一部分孩子11點前可以睡覺,不至於把孩子累倒。

我自己的看法與一部分網友相同,我不太贊同奶奶的做法,有兩個原因。

①傷害身體健康

小兒子平常12點半以後才睡覺,早晨7點前起床,平均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與權威機構推薦的小學生睡眠時間9小時差距很大。

成年人熬夜一周會覺得壓力很大,身體疲倦難受,孩子持續好幾個月這種疲憊狀態,才能等來寒暑假。有些家庭寒暑假也在雞娃,睡覺一樣保證不了。

這家的奶奶已經把小兒子的寒假排滿了課,看來學霸的假期更勞累。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看到孩子爸爸又發文了,還配了照片,孩子凌晨12點多睡覺,早上5點起床去上課,累得在公交車上睡著了。

好心疼這個孩子!

②殺死學習興趣

逼著學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過去幾十年只要寒窗苦讀努力考上大學,就可以從大山走出來,在城市裡安家落戶,一輩子工作穩定。現在身在偏遠地區的孩子考大學還是最穩妥的逆襲方法,但是與過去有所不同的是,考上大學並不能直接找到鐵飯碗。

大部分家庭是想讓孩子考上985,211類大學,並不是清華北大或者哈佛耶魯。一個985的畢業生想一生工作穩定收入穩定,只靠文憑不行了。

就算寒窗苦讀從偏遠山區考上985來到城市安家,持續一生的學習至關重要,上了大學後依舊好好學習才是逆襲的根本。

城市孩子同樣如此,不管考上什麼大學都不能不學了。不學了就是放棄了一生的前途。現在一個文憑只能管用一時,不能長期保證你有高收入。

就算你考上清華北大,上學混日子畢業後即失業人員一個,好公司都不會長期留著一個不會學習的人。

所以,我認為從小學就佔用睡眠時間搶跑會殺死學習興趣。這樣做很可能孩子熬到大學就不學了。

③努力不一定換來好成績

這家小兒子能成為學霸有很多看不見的因素,但不是每個孩子這樣拼都能成為學霸。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上初中時與這家的小兒子睡覺時間差不多,初中三年讓我特別厭惡學習。

白天上學聽不懂考試考的不好,作業罰抄卷子,學習不好寫作業也慢,經常寫到12點,早上4點多起床繼續寫。初中畢業最後一次考試,寫完試卷上最後一筆時我在心裡說了一句話,我永遠記得:「終於不用學習了」。

我那麼累都不怎麼睡覺了,全部是上課和作業,初中的成績一直中下,現在看來啥也沒學會,根本沒有提高自己,倒是把學習興趣殺沒了。

幸運的是我結婚後沒有人再讓我學習了,快三十歲時又愛上了學習,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幸運,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會恢復學習興趣了。

另外,很多孩子都是假努力,看起來學習到凌晨12點多,但是沒學會多少東西。家長也不可能跑到孩子大腦裡看看究竟在幹什麼。

再來講講他家的大兒子。

他們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14歲,小兒子10歲,奶奶一手帶大的是學霸小兒子,大兒子跟著父母。與小兒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兒子的成績。

大兒子從小成績倒數1-2名,初二期末考試七門功課考了119分,很多人說這個分數差生也沒有這麼差的,爸爸想讓孩子走體育特長生的路上高中,很多朋友勸這位爸爸別異想天開,這分數根本上不了高中,但是爸爸卻自信滿滿,網友表示不知道咋上高中!

大兒子從小在姥姥家長大,上完小學才跟著父母住。

兩個兒子一個跟著奶奶,成為附近小有名氣的學霸。一個跟著姥姥直到小學畢業,成為年級墊底的學渣。

父母在兩個孩子的成長中是缺位的。

爸爸說現在「學渣」大兒子比學霸小兒子還苦,我很難想像大兒子過著怎樣的生活,難道平均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

真的希望這兩個孩子能過得輕鬆些,起碼多睡點覺!

怎樣讓孩子不那麼辛苦又能夠提高成績呢?

讀課本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很多孩子課本沒有讀過幾遍,甚至課本中有些部分都沒注意到,卻馬不停蹄的上昂貴的補課班,這樣做成績不提高就不奇怪了。

我之前看大V的微博發現,許多曾經的學霸是以看課本來自學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課本提高成績,起碼要保證課本讀很多遍,每一個字都看到,每一個知識點都要思考,思考知識背後的背景知識以及出題人的目的。

下面是李雪老師分享的《好成績是怎樣煉成的》中的段落:

我的學習方式是看課本,在同學眼裡就是發呆,高中時期每天每門課衝著課本「發呆」20分鐘,把內在的邏輯結構看得清清楚楚。到了大學,自主學習帶來的能力更是如魚得水。

試卷中大部分是課內知識,課外題只佔很少一部分。比如考紅樓夢、西遊記中的人物細節,這些題不會佔比太重,佔比重的題目還是圍繞課本知識來出的。

特別是小學階段的課本更要多看幾遍,越是低年級的孩子越應該多讀課本,而不是繞過課本去刷題。刷題的目的是提高技能,而提高技能的前提是課本知識已經掌握牢固。

看雜書看雜書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試卷中出現課本以外題目的時候會答對,第兩個好處是鍛鍊邏輯思維能力,這種能力會遷移到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學習。

看雜書最重要的好處就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遷移。

讓孩子決定怎樣學習樊登老師在《陪孩子終身成長》中說教育孩子是一個複雜系統,複查系統就是一個事物的構成無法全面了解,理不清全部的因果關係。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是父母做了A孩子一定表現為B這麼簡單。

孩子有內在的成長節律,孩子按照自己的成長節律安排生活和學習是完美的狀態。現實中幾乎沒有家長會真的完全放手讓孩子做主。

放手一部分讓孩子有所選擇,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刷題或者上網課,學什麼或者不學什麼,效果最好。

我朋友拿回家很多試卷讓女兒做,經過兩個學期的實踐發現,女兒的成績紋絲不動。這說明做這些試卷並不適合她女兒。如果讓孩子自己選擇,可能先複習課本再做試卷,時間順序變了,結果也跟著變了。

學習上的事還是讓孩子拿主意更好一些。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孫子沒寫作業,奶奶卻暴打兒子一頓,網友:不怕兒子報復?
    委屈的原因是,他兒子沒完成作業,結果自己卻被兒子奶奶暴打了一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火速趕到現場的民警了解到,原來這起事件的起因是,下班回來的奶奶發現小孫子沒寫作業,就責怪兒子沒有好好輔導小孩。然後在與兒子理論的過程中,她又想到兒子以前的種種,不好好輔導孫子寫作業,還不給孫子的撫養費等等。
  • 初二學生每天做作業到凌晨一點,早上又五點半起床,怎麼辦?
    文:讀閱評說每天凌晨一點睡、早上五點半起床,別說是初二的學生,任誰的身體也受不了。現在有非常多的家長都反應孩子寫作業寫到很晚,睡眠時間得不到保證。我家外甥現在也在讀初二,每天寫作業也寫到比較晚。基本上每天放學不耽誤時間也要寫到晚上十一、二點。這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寫作業有點慢,另一方面學校留的作業量確實不少。他們這一屆中考政策是七門功課都要考,哪一門都不能放下,所以每一科老師都留點作業,積到一起也的確需要花些時間才能夠完成。
  • 58歲鄉村教師凌晨5點多出門 暴走30公裡給學生收發作業
    於是,紅色雙肩包成了他的「裝備」,清晨5點半出門,每天暴走30公裡,連續40多天,挨家挨戶收發作業,風雨無阻。這份堅持的背後,是一名平凡鄉村教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關愛。「教學速度比較快,學生不太適應,我也不能及時發現他們哪裡有欠缺。」  此外,鄉村裡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有些父母之前出去打工,因為疫情滯留外地,無暇顧及孩子的學業。爺爺奶奶使用「老人機」,不會上傳作業,更不知道如何輔導孩子。
  • 孫子沒完成作業奶奶揍兒子 兒子被揍到報警:我媽天天打我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錢江晚報、@平安鳩江、網友評論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9月7日,安徽蕪湖警方接到報警稱,有人在家裡被打了!民警到場後一問原因,有點哭笑不得。原來,打人的是孩子的奶奶,她讓兒子輔導孫子寫作業,結果孫子沒有好好完成,老人便將兒子打了一頓。「我下班回來,孩子作業是一點沒改動。以前說不能把小孩耽誤,我說你能教多少就教多少,他不出撫養費,也不教小傢伙。」孩子的父親則有些委屈:「我媽把我身上抓成這樣,她天天打我!」
  • 深圳初中生每天寫作業到凌晨一點?
    深圳某名校某重點班家長分享:自己孩子讀初中一年級,每天6:00起床,各種作業要到十二點以後睡覺,很擔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家長群裡一說,發現全班四十五人只有兩個孩子是十一點睡覺的,其中一個學生需要五點起床補作業。
  • 兒子凌晨三點還在寫作業,爸爸詢問後怒撕作業:這種作業沒有意義
    兒子寫作業到凌晨三點惹怒爸爸 在臺灣就有一個小學生凌晨寫作業,被爸爸撕掉的事情,原來事情是這樣的,一天媽媽在半夜三點的時候醒來發現孩子的房間燈還亮著,發現孩子坐在書桌寫作業睡著了。於是媽媽告訴了爸爸,爸爸便詢問孩子原因,原來兒子在課堂模擬考出錯了,被老師罰抄了22頁課本。
  • 網友訴求:河北滄州實驗小學給一二年級學生留孩子無法完成的作業...
    河北滄州實驗小學經常給一二年級學生留孩子無法完成的作業,本人作為一個小學生家長,通過本平臺向教育部門領導反應一下滄州市實驗小學經常給一二年級小學生留一些孩子無法理解和完成的作業
  • 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
    01奶奶發現孫子不寫作業,轉頭把爸爸暴打一頓,網友:奶奶揍得對安徽的一位奶奶生氣之下對自己的兒子「棍棒伺候」了,原因是奶奶回到家發現孫子的作業一個字都沒動奶奶生氣地告訴民警,自己要求孩子爸爸晚上輔導孫子寫作業,但是孫子每天的作業都沒有完成,考試也考零分。而孩子的爸爸卻說自己不是不願意教,是先讓孩子將會做的先做了,遲一點再教孩子做不會做的題目。
  • 孩子11點半還沒寫完作業,很困,想睡覺,是繼續寫,還是休息呢?
    作業多、補習班、興趣班多是普遍現象。老師布置作業是按班上孩子的平均水平來布置的,同樣的作業,有些孩子一個小時就寫完了,有些孩子三個小時還寫不完。作業寫到半夜的孩子也不少。其實如果孩子寫作業寫到11點半還沒寫完,我建議父母就不要讓孩子寫了,理由如下:1、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孩子正在長身體的階段,經常晚睡不但會影響身體發育,而且會讓孩子第二天的狀態不好,上課打瞌睡,學習效率不高。
  • 「老師,你睡了沒?」寶爸凌晨12點的一條消息,讓家長群炸了鍋
    寶爸凌晨12點的一條消息,讓家長群炸了鍋王先生和妻子都是工薪階級,由於平時工作很忙,夫妻倆很少輔導女兒寫作業。這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的王先生害怕打擾到女兒休息,於是就輕手輕腳地來到客廳。可是當他路過女兒的房間時,卻發現女兒還在書桌前奮筆疾書,這一看表都快十二點了,怎麼還在寫作業?
  • 「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啊!」
    文/格格鬥一、「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我們的孩子太累了。曾經看過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視頻,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李玫瑾問女兒為什麼,女兒對她說:「你們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我們早上7點10分要坐到教室裡,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不是一天,是12年,連周六周日都被你們佔上」。感同身受。
  • 孩子初三,每天完成作業就後半夜了,還該熬夜背課文嗎
    孩子初三,每天完成作業就後半夜了,還該熬夜背各科課文嗎?首先,我個人覺得:孩子完成作業就後半夜了,就讓孩子先睡覺,然後早上提前半小時叫孩子起床背書比較好。我家孩子讀初二,自從初一開始就是每天晚上十二點左右休息,早上五點半起床,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一年多了。
  • 小學各年級寒假學習計劃表
    來源:新浪財經小學各年級學生的寒假計劃已經整理出來了~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調整,快來一起看看吧!小學一年級寒假學習計劃1、每天寫兩篇寒假作業,完成老師的作業。2、每天寫一篇字貼,練練自己的鉛筆字。3、每天看一小時書,提高自己的知識量。4、每天繼續做一篇口算,提高準確率,改掉馬虎的毛病。
  • 孩子寫作業到凌晨2點,爸爸怒撕作業本質問老師
    家長若是給孩子報名興趣班,孩子放學之後,不僅僅要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甚至有的家長還會額外給孩子布置一些練習,特別是孩子年級越高,作業也是呈直線模式上升的。孩子寫作業到凌晨2點,爸爸氣急之下怒撕作業,懟老師:你能寫完嗎如今,不少家長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有時候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到懷疑人生,甚至直言:「感覺像是自己在上學」。
  • 奶奶幫兒子寫作業,引夫妻激烈爭執、大打出手,丈夫報警
    5月30日,重慶沙坪垻,一對夫妻因對奶奶幫兒子寫作業產生分歧,導致雙方大打出手。妻子姜女士發現兒子作業是奶奶代筆後想教訓兒子被丈夫劉先生制止,隨後雙方發生爭執,暴力相向。爭執中,丈夫報警,民警將夫妻二人帶到派出所,經過調解,兩人表示將好好溝通。
  • 二年級學生對媽媽說了一句話,卻再也沒有醒過來,網友:可惜了
    二年級學生對媽媽說了一句話,卻再也沒有醒過來,網友:可惜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父母都希望的事情,蘭蘭是一位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在班級中蘭蘭的學習處於中上等,這是因為他的媽媽每天都在輔導他功課,為的就是讓他的學習成績能有很大的提升,蘭蘭的媽媽給蘭蘭報了許多輔導班和興趣班,例如書法音樂等,蘭蘭媽媽立志要將孩子教育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 冬日凌晨4點半的公交車 搭乘有故事的人
    「滴——」,「啪」,車響,燈亮,劉勇對了下表,11月28日凌晨4點半,他習慣性地瞟了眼操控臺和公交車前方,屬於他的早夜班公交車長的一天啟程了。小雪節氣過後一周,鄭州街頭更顯寂靜,靜到可以聽到呼吸和心跳。公交車碾過路面,像商量好的,在趕赴與一位位城市過客的約定。
  • 疫情間「神獸」的居家史 有人沉迷網絡有人背會40首詩
    原標題:有人沉迷網絡有人背會40首詩 青島「神獸」居家考驗爸媽學校延期開學,千千萬萬的孩子成了被困家裡的「神獸」,各種狀況也隨之而來。最讓小希媽媽無法忍受的是,無意間發現兒子竟然搞起「網戀」,不知所措的她只好求助於心理醫生。案例二老人幫忙,二孩媽「解圍」白領王女士是位二孩媽媽,兒子12歲讀小學五年級,女兒5歲上幼兒園中班。
  • 自己的孩子家庭作業不能按時、按質量完成怎麼辦?
    看完之後我又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要家長去輔導孩子作業的情況呢?孩子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該怎麼辦?我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第一、孩子的自覺性差有些小孩子的自覺性比較差,不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不監督寫作業,他就不寫。而許多家長又在外面上班,有時候下班比較晚不能及時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小孩放學後第一件事情不是寫老師布置的作業,而是抓緊時間去玩。
  • 凌晨3點半 6300人
    凌晨3點半 6300人文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蘊哲圖 大連發布本報訊12月13日凌晨3點,大連市區開始出現降雪,3時30根據城市除雪工作預案,市除雪辦立即組織各區和有關單位開展除雪作業。因天氣氣溫較低,此次除雪作業重點對坡彎路、高架匝道等路段進行除冰雪防滑作業,主要道路、商業區周邊、重要區域安排了滾刷等機械作業。各區和有關單位出動作業人員6300人,機械車輛350臺。至13日早6時,主城區主要道路交通全部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