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孕婦產前大出血近1500ml,市紅會醫院產科專家救兩命

2020-12-14 瀟湘晨報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盧從斌 郭姣璐 前置胎盤是產前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產科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常危及母兒生命安全。前不久,一名孕婦深夜突然產前大出血近1500ml,經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產科專家及時救治,轉危為安,母子生命體徵平穩。

孕婦產前大出血近1500ml,搶救團隊立即開展手術

醫護人員回憶,5月19日凌晨2點,市紅會醫院產科護士站突然警報聲大作,當班醫護人員立刻趕到呼救的病房,眼前情況令所有人震驚:孕婦李女士(化名)躺臥的病床被血浸透,她身下湧出了近1500ml鮮血。

胎心監護儀顯示,李女士胎心最低降到70次/分,胎兒面臨急性缺血缺氧導致的宮內窘迫,情況十分危急!此時必須快速行剖宮產娩出胎兒,在場醫護人員立即展開施救。

事發緊急,家屬又不在身邊,為了保證孕婦及腹中胎兒的生命安全,必須儘快實施急診剖宮產手術。值班醫生一邊開展術前準備工作、一邊聯繫家屬通知手術。同時,產科立即啟動院內危重症孕產婦搶救預警,產科主任賴曉嵐帶領三線值班醫師火速趕到搶救現場。不到3分鐘,產科、麻醉科、新生兒科、輸血科、手術室等迅速反應,組成搶救團隊開展手術,醫生謹慎避開胎盤,小心取出胎兒。

當日凌晨3點05分,僅僅23分鐘,伴隨響亮的啼聲,一個新生命被醫生溫暖的手平穩託起,守候在一旁的新生兒科醫生立即為寶寶檢查,Apgar氏評分1分鐘評9分,5分鐘評10分,各項客觀指標均顯示寶寶非常健康。

產婦為醫護人員送來錦旗。

子宮成功保留,母子生命體徵平穩

兩個多月前,李女士在市紅會醫院產科孕檢時,被賴曉嵐診斷為完全性前置胎盤,孕中晚期還出現較嚴重的缺鐵性貧血。李女士按照賴曉嵐的指導補鐵糾正貧血,進行規範檢查。到了孕36周,李女士再次來到產科就診,賴主任判斷因李女士中度貧血且前置胎盤產前出血風險較大,一旦在家中發生產前出血可能會得不到及時救治,隨即安排李女士入住產科待產,並為其完善各項檢查及術前準備工作。

正如術前預估的一樣,手術時醫生發現李女士子宮下段近宮頸內口胎盤剝離面多處滲血,由於胎盤內有豐富的血供,如不及時止血,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將嚴重威脅到產婦的生命,甚至有切除子宮的可能。根據術前預案,醫生立即給予加強宮縮、縫合止血、宮腔止血球囊填塞、輸血等救治措施。

在醫療團隊有序、緊湊的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子宮成功保留,術中僅出血300ml,李女士轉危為安。母子生命體徵平穩。

產科醫生及時指導她入院待產,為李女士母子平安贏得寶貴時間。

產婦手寫感謝信。

提醒:前置胎盤出血風險大

前置胎盤是產前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是產科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常危及母兒生命安全,隨著女性高齡、多產次、輔助妊娠等因素影響,發生率有所上升,目前國內報導為0.24%-1.57%。前置胎盤導致的急性產前出血,一般超過100ml就有可能影響胎盤血供並導致胎兒宮內窘迫、胎死宮內、新生兒窒息等嚴重併發症,需儘快娩出胎兒。

前置胎盤產後出血風險更大,有的會發展為難治性產後出血,造成全身多系統功能障礙甚至危及母體生命。手術中會按照產後出血救治流程採取各種止血搶救措施,如病情未控制危及孕產婦生命安全時,可能會考慮進行子宮切除。

賴曉嵐提醒,育齡女性暫無生育意願的一定要採取積極有效的避孕措施,減少子宮內膜損傷和子宮內膜炎的發生,避免多產、多次刮宮以及剖宮產,預防感染,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近半月市紅會醫院產科連續救治了四例胎盤因素導致的產前出血、產後出血危急重症病例,在多學科聯合救治的有力保障下,母嬰均平安出院。

圖:市紅會醫院提供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孕婦分娩遭遇大出血,醫院緊急處置保母子平安,自體血液回輸,救了...
    一周前,懷孕37周的吳女士突然發作,家人趕緊將其送往附近醫院,因為其稀缺血型以及胎盤植入的高危風險,吳女士輾轉多院,最終被送往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醫生檢查發現,吳女士宮縮頻繁,且陰道出血不斷增多,需立即進行剖宮產。事發緊急,吳女士偏偏是稀缺的熊貓血,手術中如果出現大出血,沒有足夠的血液儲備怎麼辦?
  • 提供「產前-產時-產後」一體化服務 永康市一醫產科讓孕產婦健康好...
    胎兒醫學門診:專家親診 消除隱患2019年9月,市一醫與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展開合作,成立了圍產保健和胎兒醫學專家工作站(簡稱「胎兒醫學門診」)。近一年來,杭州專家下沉惠及了眾多孕媽。市一醫產科主任李彩球介紹,由於縣市級醫院胎兒醫學診治水平相對薄弱,從前,一些胎兒異常的高危孕婦只能轉到上級醫院治療。胎兒醫學門診成立後,杭州市婦產科醫院業務副院長、主任醫師胡文勝,產前診斷中心主任醫師梅瑾、張豔珍等每隔一周周六就會到市一醫產科坐診。
  • 市六院產科聯合多科搶救「大出血」產婦
    市六院產科聯合多科搶救「大出血」產婦 2020-05-28 09:5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市中醫醫院產一科主任張勝軍:產科危重病人「保護神」,成功搶救...
    27歲的孕婦李女士,懷孕37周,於2019年7月14日凌晨出現腰酸不適,3點左右在家裡出現腹痛並有少量陰道流血,5:20趕至醫院時在電梯內突然陰道大量流血,血流如注,當時恰逢產一科包曉傑醫生值班,值班醫生結合孕期檢查考慮孕婦是重度胎盤早剝,即"子宮胎盤卒中",這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產科急症,相當於原本該生育後才脫離子宮的胎盤提前斷了根,帶來的嚴重後果是胎兒失去了氧分供應
  • 熊貓血媽媽生產遭遇大出血 醫生術中回收失血來補血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張璟禕)熊貓血媽媽遭遇胎盤植入,術中出血量達到1500ml,36周孕媽命懸一線。術中,武漢市婦幼保健院術中回收產婦失血,回輸到體內,解決熊貓血稀缺難題,母子平安。12月21日,醫生提醒,產婦生產前應提前進行生產風險評估,血液稀缺、胎盤植入等情況需早做準備,確保生產平安。
  • 上虞新聞網丨孕婦突發胎盤早剝 產科上演「生死時速」
    當天下午2時40分,上虞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邵利華接到我區另一家醫院的緊急求助電話:「邵主任您好,我們有一個孕33+4周的孕婦,因陰道流血多,B超檢查考慮胎盤早剝,情況危急,準備立即轉送你處就醫。」電話那頭的聲音緊張而又急促。胎盤早剝必須儘快娩出胎兒,多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 ...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產科精英「戰隊」用愛託起明天的「太陽」
    醫院經對孕婦問診發現,胎兒胎動減少已三天,入院胎心監護檢查異常。產科暴蕾主任考慮胎兒長時間宮內缺氧、可能危及生命,需緊急進行剖宮產手術。按照疫情防控辦公室的前期防控預案,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等專家火速集合,緊急制定救治方案。所有轉運流程專人專責,嚴密防控。按照疫情防控辦公室制定的轉運流程,孕婦經過的每一寸地方,同步進行消毒,包括隔離產房、轉運通道、轉運電梯、負壓手術室,謹防發生交叉感染。
  • 貴陽一醫院數例新生兒不同程度畸形 專家提醒:孕婦新生兒檢查 國家...
    近期,貴陽市六醫婦產科收入了幾位孕期不規律產檢的孕婦,新生兒生後,都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肛門閉鎖、足內翻、並指等,在後期的治療康復上,家長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專家提醒,孕婦務必高速重視孕期產檢,否則很可能會造成終身遺憾。
  • 由杭州市一醫集團託管 市中醫院產科、新生兒及兒科病房開科
    1日,市中醫院產科、新生兒及兒科病房正式開科,有效緩解全市乃至周邊縣市產科、兒科床位緊張的情況。作為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簡稱「杭州市一醫」)永康分院,市中醫院將把新開科的產科、兒科交由實力雄厚的杭州市一醫託管,讓上級專家「下沉」為群眾服務,同時帶動本土醫生成長。
  • 杭州市一醫專家助力,永康市中醫院產科全面接診 兩個「幸運寶寶...
    聽說杭州市一醫(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常駐市中醫院為孕產婦保駕護航,我就選擇了這裡。」為了迎接第一個「幸運寶寶」,永康市中醫院婦產科上上下下費了不少心思。李女士的預產期是4月2日,可直到清明節假期寶寶都沒動靜。為了避免寶寶突然「發動」讓人措手不及,杭州市一醫助產士袁莉放棄假期,一直在永康市中醫院值守,每天發微信關心李女士的情況。
  • 向勞動者致敬|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產科首席專家何曉春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產科醫生一手託兩命,責任重於泰山,用更多的責任心、愛心和耐心去堅守,母子平安這是我的初心。         ——何曉春2020年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戰役中,何曉春同志作為甘肅省婦產科領域專家、甘肅省孕產婦治療定點醫療機構的產科專家,義不容辭衝在抗擊疫情第一線,帶領產科系統全體工作人員一同奮戰,積極開展線上問診、答疑解惑工作,為抗疫時期我省孕產婦的安全保駕護航。40多年前,何曉春還是一名高中生,當時她的理想是走入軍營,當一名英姿颯爽的女兵,可父母卻替她做了決定:依你的性格,還是去學醫吧。
  • 孕婦懷胎9月心臟主動脈撕裂 專家:馬凡氏症候群
    懷孕9個月的二胎孕婦即將臨盆,卻突發兇險無比的主動脈夾層,心臟大血管一旦破裂,母嬰二人均性命不保。年輕的丈夫,7歲的兒子,一個本應完美的家庭,面對此情此境,該作何選擇?主動脈夾層患者超過48小時不手術,生存率不到50%,在這場與死神賽跑的生死時速中,南京鼓樓醫院的醫護人員說:我們大人、孩子都要保!24小時內兩次手術,讓美滿的四口之家,一個都不少。
  • 開封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四位產後大出血產婦
    作為開封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基地,近日,開封市人民醫院住進了四位產後大出血產婦。25歲的萍萍腹腔內在短時間內引流出1200ml暗紅色血液,由基層醫院轉入開封市人民醫院的萍萍首先被直接送到了介入科,介入科在主任陳帥帶領下,早早做好了準備,隨著彈簧圈的植入,萍萍的生命體徵逐漸穩定,考慮到萍萍腹腔內情況複雜、大量積血、其他臟器的損傷,醫生決定再次上手術臺進行剖腹探查以徹底解決可能的問題。
  • 深圳遠東婦產醫院加入深圳市產科超聲專科聯盟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9日訊 (記者 黃芷苑)11月13日,深圳市產科超聲專科聯盟成立大會暨深圳市產前超聲質量控制培訓班在深圳成功舉行。深圳市衛生健康委醫管處李林處長、家婦處葉江霞處長及來自全國的40家聯盟單位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
  • 協和醫院為25周腹腔妊娠孕婦成功「拆彈」
    10月21日,協和醫院產科主任鄒麗教授團隊化身「拆彈巾幗」,讓王女士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女士在早孕期就知道是異位妊娠,需要手術。她堅持到妊娠25周多,決定去醫院產檢。得知是腹腔妊娠,王女士意識到實際情況比自己預計的還要糟糕,但她把希望寄托在協和醫生身上,希望他們能想辦法保住自己的命,同時也能保住「肚子裡」這個寶寶。積極治療,將迎來再次生育機會!
  • ——邵陽學院第二醫院「兇險性前置胎盤」之生死時速
    紅網時刻1月4日訊(通訊員 陳紅雲 江亮飛)近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產科上演了「命懸一線 驚心動魄」的一幕。該院產科聯合該院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新生兒科等多個科室,協同作戰,歷經3個小時,成功搶救了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大出血休克產婦,母子平安的同時,保住了產婦子宮。兇險性前置胎盤是妊娠期的嚴重併發症,是分娩期子宮切除的一個重大高危因素之一。
  • 暖聞|成都醫生手繪13張英文插圖,幫高危外籍孕婦順利生產
    這種病情隨時可能讓孕婦大出血,危及大人和孩子的生命,但她自己卻不以為意。為了保障莉莉和胎兒的安全,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產科醫生給她發了26條英文簡訊勸她回醫院手術,為了讓她明白病情及術中、術後可能出現的情況,醫生又手繪了13張英文插圖,化解了溝通難局。12月19日,莉莉帶著寶寶出院了,她微笑著給費心盡力的醫生們豎起了大拇指。
  • 商丘鐵騎極速救援大出血孕婦
    商丘鐵騎極速救援大出血孕婦 2020-09-04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科醫生說出真相,你能安心嗎
    產科醫生說出真相最近,雲南市人民醫院一位產科醫生在朋友圈發出這樣一段話,一個姑娘被推進產房後突然坐起,把一張紙條塞給我,上面寫著「如果發生意外,不管外面怎麼說的,也不管孩子是否是男孩,一定要先保住我。因此,如果能夠救婦女但不救,將構成醫療事故,承擔法律責任。「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根本不存在,面臨極端情況,醫生都會優先保障孕婦生命安全。」北京師範大學丁文教授提出,「電視劇中「保大保小」的場景雖屬於情景需要,但在醫學上,誤導大量觀眾,並不提倡。
  • 驚心動魄兩小時,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戰勝「產科死神」
    因為就在12月10日,小高遭遇了死亡率高達86%、被稱為「產科死神」的羊水栓塞,幸運的是,在市立醫院全院上下與小高共同的「戰鬥」下,她跑贏了死神。產婦大出血並發羊水栓塞,病情危急事情還要從8日早上說起——當天早上,懷孕39周加5天的小高在家人陪同下到醫院產檢,檢查出現妊娠高血壓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