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非要看電視,家長卻怕孩子被「傷害」,這難題該怎麼「破」

2020-12-23 宋媽說育兒

「文/宋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小孩子對於任何事物都有極強的好奇心,可經常是三分鐘熱度,唯有對電視是情有獨鍾,無論多麼調皮的小孩子,一打開電視,播放一個動畫片,他都能老老實實地呆上好幾個小時。

家長最頭疼的也正是這點,雖然孩子能夠保持安靜,但孩子從小就天天看電視,父母多少有點擔心,害怕長時間看電視影響孩子大腦、視力等各方面的生長發育

但繽紛的世界能裝在小小的電視機裡,視聽功能綜合運用,這是孩子接觸和了解這個世界的有效渠道。到底該如何正確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家長們費盡心力。

小孩子到底可以看電視嗎?

醫生和專家對於「小孩子是否可以看電視」這個話題,給出了肯定的回答,畢竟電視不是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萬惡之首。只要父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不會有大問題。

對幼兒來說,大部分的人都將矛頭指向電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但這其實是有些偏頗的,若是運用得當,電視亦不失為認識大千世界的便捷通道之一。

再者說,對於已經開始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從電視獲取的內容,是同伴之間建立共通話題的來源之一,孩子對電視若是沒有完整的概念,會影響到人際交往,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但在節目類型的選擇與時間的把控,家長要成為嚴苛的「把關人」,若是沒有做好這些工作,電視對孩子而言,真的就是「有害無益」了。

學齡前兒童要進行限制,避免為未來發展埋下「禍根」

看電視不是罪惡,更不需要矯枉過正的全面禁止。但不希望孩子日後成為「四眼仔」或是感統失調的「後備軍」,那麼至少學齡前兒童,不要長時間看電視是十分必要的!

一、造成注意力障礙

美國的克裡斯塔基斯博士研究發現,3歲之前,每天多看一個小時電視的孩子,在進入學校生活中,發生注意力障礙的機率上升10%。

而且電視作為傳統媒體,節目所呈現的所有內容,孩子都是被動接受,不需要經過思考,只需要接收即可。這與在校學習不同,長此以往孩子疲於思考,無法提高學習能力,養成良好、自主的學習習慣。

二、缺乏創造力

電視「灌輸式」的傳播信息,孩子避之不及

學齡前幼兒是腦部發育的重要時期,相關研究報告及數據顯示,長時間看電視對腦部產生不良影響,影響大腦活力,孩子創造力不足。

三、產生「電視焦慮症」

長時間看電視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養成不良生活習慣,一旦不順他的心意,執意關閉電視,小孩子很有可能會哭鬧,暴躁,對其他事情提不起興趣,從而影響正常生活,也會造成心理創傷。

四、影響視力健康發展

嬰幼兒對於視力調控發展不健全,電視屏幕對於視覺的刺激較強,時間久了會誘發孩子的視力問題。

所以,家長要儘量避免長時間看電視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做好引導工作,發揮電視的「正面效應」。

家長為孩子的「觀看欲望」把關,電視並非「有害無益」

一、保持正確的姿勢,看正確的節目

看電視因坐姿不良而影響其脊柱發育的事情屢見不鮮。

孩子看電視的距離,以兩米為最佳。但是孩子會情不自禁地靠近或是斜著身子看,所以大人一定要注意,以免孩子的視力受到影響。

而對於多樣的節目,在孩子還沒有選擇能力時,家長要把好關,避免遙控器在孩子手中失去控制。

二、因勢利導,把電視作為一種教育手段

電視不僅是一種娛樂工具,父母更應善於利用電視,使之成為一種新型教育方式

為此,父母應儘可能多陪孩子看電視,有時還要邊看邊講,對電視內容進行簡單的評價,或引導孩子對某事進行自己的思考,提高孩子的判斷能力、邏輯思維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三、制定相應的規則,有節制地看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看電視也是如此,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商定,提前制定看電視準則,孩子不可以無理取鬧,家長也不應讓電視成為照顧孩子的「保姆」。

一旦定下規矩,父母既督促孩子遵守,也要克制自己,做好帶頭表率作用,千萬不要因自己迷戀電視而使孩子陷入不平衡的情緒中。

分享你的看法,歡迎參與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破塑料要我賠這麼多?」熊孩子掰壞收藏手辦,面對報價父母慌了
    而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不僅僅因為孩子本身的行為,更多是因為父母的不作為,很多孩子犯錯之後,父母還會幫孩子開脫,這就是熊孩子背後的熊家長。有一個熊家長在背後坐鎮,熊孩子想要變成乖孩子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而熊孩子一旦犯了錯也需要,家裡的熊家長和他一起承擔責任。朋友家裡並有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都非常的調皮,又因為朋友平時和她丈夫工作比較忙,需要出差,更沒有時間去管教孩子。
  • 「不就是個破塑料嗎?」熊孩子掰斷親戚15萬手辦,家長還耍賴拒賠
    現在的父母上班比較繁忙,大多數時間都是老人幫忙照顧孩子,隔輩親的老人對於孩子真的是百依百順,無論孩子想要什麼都能夠得到滿足。但是沒有經過好的教育孩子的教養就成了大問題,特別是親戚到家裡來的時候最怕遇到的就是熊孩子。
  • 上萬元電影銀幕被熊孩子踢壞,「野生孩子」該不該來影院?
    更換銀幕及停映該影廳的損失達到5萬元。保姆也好,家長也好,帶孩子出來看電影, 自然就要盡到看護的基本責任。眼瞅著孩子一腳腳踢上去,無動於衷、毫不阻攔,說白了,不過是「反正是人家的」小心機。當事影院說了,所幸的兩樁事:第一,好在銀幕沒有通電,不然,踢破銀幕導致孩子觸電,這就不是錢的事情了;第二,好在出事的是個小影廳
  • 20萬手辦被熊孩子拆壞,家長拒賠:這破塑料玩具,還想訛錢?
    在當今社會,「熊孩子」已經成了越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孩子本身就容易因為缺乏正確認知而任性妄為,若是再有不管不顧溺愛袒護的熊家長,就會變成無法無天、帶有極大破壞性的熊孩子。滿地殘損的零件,讓小齊血壓飆升,一時之間站立不穩:整整一面牆的手辦,居然被那熊孩子拆得連一個完好的都沒剩下!小齊拉過熊家長和她理論,要求賠償經濟損失20萬,熊家長卻立刻拒賠:「這一堆破塑料玩具,你還想訛錢?」
  • 熊孩子的背後總有熊家長,孩子趴窗遙控鄰居家電視,鄰居:見鬼了
    好奇的王女士走近一看,原來兒子拿著遙控器在給隔壁的鄰居換臺,這下可把王女士笑壞了,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實在是太調皮了,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兒子還是很聰明。一般的家長發現孩子這樣做,大部分應該會出來管理,但是王女士和老公沒有制止孩子,他們覺得孩子只是淘氣,也不是做了什麼傷害別人的事情。
  • 「破塑料值幾個錢?」熊孩子掰斷15萬手辦,家長溺愛是害子毒藥
    熊孩子掰斷15萬手辦,家長溺愛是害子毒藥有位網友發出了自己懲治"熊孩子"的經過,讓人拍手叫好,大家忍不住吐槽家長:你不教好自己的孩子,自會有人替你教育。這個"熊孩子"是網友的遠房表弟,平時就比較蠻橫,喜歡的東西就一定要得到,得不到就向家長哭。家長為了滿足孩子,通常都會妥協。
  • 熊孩子又闖大禍,摔碎手辦家長卻這樣說:他還是個孩子,要訛我?
    正是了解手辦的價值,所以很多漫迷都會對自己的手辦愛護有加,生怕磕著碰著,要知道那一下可能就是小几千大幾萬沒了。可是熊孩子可就沒這麼「懂事」了,在他們眼裡什麼是手辦?那不就是一個塑料玩具嘛。所以精美的手辦只能在他們手下慘遭「欺凌」,最後只能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 非人哉:熊孩子小澤來襲,童言真的無忌嗎?最怕熊孩子有文化
    這是一個難題,關於熊孩子的問題,相必各位在生活中也領教過他們的威力,家有一位熊孩子,可謂是雞犬不寧,一片雞飛狗跳。過年走親戚的時候,最怕遠方親戚家的熊孩子,罵不能罵,說不能說,弄壞自己的東西,還要裝作大方。《非人哉》中大士家就來了一位熊孩子,他是白澤的親戚。熊孩子小澤逼小龍女暴走,連紅孩兒都拿不下他。
  • 「不就是一堆破塑料嗎?」20萬手辦被孩子摔壞,家長開始耍賴
    而因為一個熊孩子,很多自己最喜歡的手辦都被摔碎,自然是心疼不已,吼了孩子一頓就要求熊孩子的家長賠償。而熊孩子的家長也很「豪橫」,但是,看到要求賠償20萬的時候傻了眼,甚至還耍賴。「那不就是一堆破塑料嗎?
  • 熊孩子那麼多,我為什麼要反對打孩子?
    但孩子壓抑自己情緒和控制自己行為的動機,是來自於對監護人暴力的恐懼,來自於不對等關係的壓制。在此過程中,孩子的自尊心是被踐踏的,熊孩子被打以後會自暴自棄,長大以後更熊。孩子犯錯,懲罰是必須要有的,但我主張理性懲罰,有邏輯地懲罰,而不是報復性地懲罰。因為孩子不好好吃飯,所以沒有電視看了。
  • 「不就是破塑料嗎」?熊孩子摔壞20萬手辦,家長無知的代價太大
    對於這種熊孩子,都是想教訓卻又沒有資格,畢竟無親無故的,又不是父母,這也就造成對這種熊孩子的厭惡更甚。不過這種熊孩子既然這麼囂張,自然就會受到一些教訓,到時候程度可就說不準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父母一樣寵著,讓著熊孩子的。「不就是一堆破塑料嗎」?
  • 熊孩子又蹦又跳被鎖電梯,踹門掰門嚇壞網友:背後的熊家長更可怕
    網友:太真實正常的家長都會給孩子講解電梯裡要遵守的安全規則,相反這位熊家長估計給孩子說的就是電梯是她們家開的吧。視頻裡的小孩已經9歲,電梯裡不能大聲說話,不能蹦蹦跳跳,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我們幼兒園的老師都有教,一個上了小學的孩子會不知道嗎?
  • 怎麼看電視才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現在已經12月中旬了,這個學期也逐漸到尾聲了,接下來要迎接的就是寒假了。平時孩子上學,我們做家長的還可以控制孩子看電視。但是到了寒假,孩子一天到晚都在家,再想控制孩子,不讓他看電視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現在的網絡越來越發達,各種電視劇,電影,動畫片層出不窮。
  • 「一堆破塑料20萬?」熊孩子弄壞昂貴手辦,家長護娃拒絕賠償
    很多人家都來過熊孩子,家裡無論是好吃的還是好玩兒的,在熊孩子的手裡都無一倖免。所以,很多人得知親戚家的孩子要來時,都會把家裡的貴重物品給放好,以便孩子不小心給打碎,畢竟是親戚家孩子,真有破壞時也不好要賠償。最近就有一個熊孩子因為弄壞了價值20萬的手辦,而家長拒絕賠償的事情在網上火了。
  • 熊孩子砸東西惹狗怒,其他孩子路過被大狗追著咬,太無辜了!
    家長大概也沒想到,孩子跟往常一樣放學,竟被一隻大狗追著咬到重傷。湛江2個孩子經過一戶人家時,裡面突然衝出來一隻阿拉斯加犬追著咬。一個孩子跑得快,只是摔到膝蓋。但另一個孩子被大狗追著咬!大狗站起來咬住他的肩膀,雖然小男孩拼命用手防禦,但一個小孩子怎麼可能有一隻幾十斤的大狗的力氣大!大狗咬住小男孩的手臂,讓他完全沒辦法逃離。至於最後小男孩怎麼逃脫的並不清楚,不過他被救下後渾身是傷!據警方調查,狗主人住在學校不遠的地方,大狗一般拴著鐵鏈放在後門的小巷子裡。
  • 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差距有多大?哈佛大學的實驗告訴你答案
    哈佛大學做過一個關於電視對孩子影響有多大的實驗,研究發現,由於孩子還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家長最好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美國研究協會在《養育聖典》這本書裡曾給過家長這樣的意見:要禁止兩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兩歲到四歲之間看電視的總時長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四歲到八歲之間的孩子看電視總時長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 什麼情況可以打孩子?李玫瑾:孩子有這4個行為,家長不用客氣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4個行為時,家長不用客氣,該打就得打。孩子出現這4種行為,該打還是要打1、驕縱無理很多家長因為日常工作繁忙,所以會把孩子給長輩帶。但老一輩人養孩子那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以往往什麼都不讓孩子做,養成了孩子驕縱無理的性格。如果不滿足他們的欲望,孩子就會撒潑耍賴,逼著鬧著父母。這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適當的教育,告訴孩子底線不容觸碰。家長可以稍微打一下孩子的手心,但不要太過分,只要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就行。
  • 寶寶5歲前看電視,家長要阻止還是贊同?美國兒科學會:差別巨大
    各位家長好,我是小婷!今天說一說「電子產品」這件事。很多家長其實對於電子產品,電視、手機、iPad等有很矛盾的的心情,不知道該不該讓孩子看。其中就提到了關於孩子看電子產品這件事。指南中要求家長阻止0-12月大的孩子接觸電子屏幕,因為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 熊孩子來家做客毀千元手辦,討說法反被家長怒懟:破塑料這麼貴?
    但是手辦也有著最大的「敵人」,那就是熊孩子,相信一些小夥伴都經歷過自己心愛的手辦被一些親戚的小孩子弄壞過。我們要來聊的這位小夥伴在家中的千元手辦被前來做客的熊孩子殘忍毀壞掉,找家長討說法時反而被其怒懟:「一個破塑料這麼貴?」
  • 珍貴手辦被熊孩子玩壞,要求賠償兩萬,家長:不就是個破塑料?
    說起熊孩子,想必不少家長能滔滔不絕說上一整天。雖然大家都很討厭熊孩子,但更多時候,人們討厭的不是熊孩子本身,而是熊孩子父母處理問題的態度。如果父母能及時制止並糾正熊孩子的不良行為,又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熊孩子呢?大多數熊孩子的誕生,都是其父母失敗教育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