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草堂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孩子慢慢長大為一個成熟的大人之前,會犯無數的錯誤,那麼這時家長要做好引導,給孩子正確的教育,讓孩子知錯就改,汲取教訓。
可是有些父母太過於寵愛孩子,即使孩子犯錯,家長也當作沒看見,甚至把責任歸結為別人,殊不知這樣的放縱教育之後害了孩子。
教育孩子要用正確的方法,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就曾說過,當孩子犯錯,家長就必須管,而且要嚴厲教導孩子,不如當孩子長大後行為定型,就很難再改正了。所以當孩子出現這4個行為時,家長不用客氣,該打就得打。
孩子出現這4種行為,該打還是要打
1、驕縱無理
很多家長因為日常工作繁忙,所以會把孩子給長輩帶。但老一輩人養孩子那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以往往什麼都不讓孩子做,養成了孩子驕縱無理的性格。
如果不滿足他們的欲望,孩子就會撒潑耍賴,逼著鬧著父母。這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適當的教育,告訴孩子底線不容觸碰。家長可以稍微打一下孩子的手心,但不要太過分,只要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就行。
2、威脅父母
有些孩子特別聰明,可惜沒把自己的聰明勁放在正確的地方,他們整天小腦袋亂轉,就想著怎麼威脅父母了。
比如說我們常見的會有孩子在商場上趴著不起來,哭鬧著要家長給他買哪份哪份玩具或者吵著要吃冰淇淋。當孩子這樣威脅父母,家長就別猶豫該打還是要打。
因為一旦孩子嘗到這樣甜頭,知道哭鬧可以達到自己的目標之後,就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而家長的滿足也是在一次次降低自己的底線,也會慢慢失去在孩子面前的家長權威。
3、摔打東西
有些熊孩子一不滿意就會摔東西,尤其是在生長叛逆期的孩子,就更喜歡用這種方法來發洩心中的情緒。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給予管教,當然一開始父母可以選擇斥責的方式,可如果孩子不聽,甚至越來越嚴重,那麼打孩子讓孩子知錯就不可避免了。
想想那些層出不窮的熊孩子高空拋物事件,就說明了家長的管教對孩子的成長多麼最重要。
4、不懂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如果孩子犯錯,觸碰到了家規,那麼家長就必須給予制止和糾正。比如欺負別人家的小孩子、偷東西、對爺爺奶奶非打即罵等這些行為都是要糾正的。這樣的孩子,家長若不去管教,任憑他們做出這些不尊重比如的行為,那麼之後父母想要管教就會很難。
總結:
毫無疑問,每一對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可是正因為是深愛孩子,所以才要讓孩子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家長的過度心軟和縱容對孩子的成長完全是有害無益。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還要適當的教訓幾下,讓孩子知錯改錯,才能避免孩子在以後的道路上犯更大的錯。
關於孩子能不能打這個話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討論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這裡是草堂媽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