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泰安嵩裡山和奈河的傳說,你知道多少?

2021-01-07 惠遊泰安

關於泰安嵩裡山和奈河的傳說,你知道多少?

泰安三界

泰安背靠五嶽至尊泰山,光這一點就足以令泰安有說不完的故事。然而更令人驚駭的是泰安跨天、人、地獄三界的傳說,並且每每都能在地名、古籍中發現這些傳說的影子…玉皇頂,碧霞祠,天街,南天門,中天門,一天門,大藏嶺,紅門,奈河,黑龍潭,傲來山,岱廟,蒿裡山……其實山城一體的泰安城古來被視作「三重空間」:「天堂仙境——人間鬧市——厚土大德」。這種空間組合,表現了人文思想與城市建設格局的結合。同時,也與民間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

天界自然是包括泰山,上有玉皇頂。

人間鬧市自有一眾凡民,包含泰安成大部,中有岱廟,實則人皇行宮;

地獄也不差,也是一眾鬼民唏噓之地,有蒿裡山,上有閻羅廟遺蹟。

蒿裡山、奈河

泰安之地獄範圍以蒿裡山為都,現在大體在泰安城火車站,老汽車站一帶。說到蒿裡山,但凡在泰安居住過的人大抵都聽說過,卻對其了解甚少。老汽車站附近,那一座被鬱鬱蔥蔥的松柏嚴嚴實實包圍著的饅頭形山包,便是此山了。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陰曹地府有兩處,一處是四川的酆都,而另一處就是泰安的蒿裡山。泰山神主管生死的說法由來久遠,見諸經史,有蒿裡山,捨身崖等地名,以及閻羅泰山王董,喪歌蒿裡行等典故傳說為證。蒿裡山隨之被視為「陰曹地府」的象徵,有天下魂歸蒿裡之說,被公認為「聚斂魂魄無賢愚」的鬼都,即不論愚人賢人,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死後的魂魄都被聚集到蒿裡山。

最早掌管冥界事務的官員,就是《搜神記》中提到的泰山府君。據《神仙傳》說,他是西王母小女兒,太真夫人的第三子,因好遊玩,經常不幹活,被人家彈劾,降到泰山管事,取消了高幹待遇。是一個因不作為而降職的仙官。「東嶽泰山君,領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帥也」。

泰山府君的出現是泰山治鬼說的最初定型,後與佛教地獄觀念與地獄之主閻羅王融合為一,在泰山衍化為陰曹地府——蒿裡山神祠和地獄界河——奈河,再加上泰山入口處的豐都廟,構成山的冥府地獄系統。 由此傳統的冥王泰山府君開始移居地獄,佛教地獄中的閻羅王蒸日上,蒿裡山作為陰間冥府的地位被確定下來。後來,兩晉南北朝佔據統治地位的中國本土冥神——泰山府君開始走下坡路,在唐宋之際逐漸被地獄主閻羅王取代,以至於近世湮沒無聞。

蒿裡山作為厚土大德的陰間冥府,歷史上曾經鼎盛一時,廟壇建築星羅棋布——森羅殿、趙相公廟、唐景雲臺(唐禪壇)、宋社首壇、文峰塔、對岱亭、歸仙洞,不一而足。在後來歲月裡,經過金代一場戰爭,蒿裡山山林祠廟盡毀於兵燹戰火。到元初,道士張志純等重建蒿裡山祠廟,復其舊規。至明清兩朝,不斷對祠廟進行修建,廟貌相沿舊規不變。

「奈河」在泰山西麓的山河沿山勢而下,從大眾橋附近的大石峽起,經泰城西部向南,出城後匯入泮河,這一段稱為奈河,清代顧炎武《山東考古錄.辨奈河》記:「其水在蒿裡山之左,有橋跨之,曰奈河橋,世傳人死魂不得過,而曰奈河」。奈河一名的出現,也與古代的泰山主人生死觀念有關。

「奈河」作為地獄觀念是受了印度佛教影響,但作為冥間之河,卻屬漢化佛教的創造。這一名稱的最早出現,集中於唐代,敦煌文獻書中,有描寫目連陰間尋母,親眼目睹地獄罪人在奈河上生離死別的駭人心魄場面:「行經數步,即至奈河之上,見無數罪人,脫衣掛在樹上,大哭數聲,欲過不過,回回惶惶,五五三三,抱頭啼哭,目連問其事由之處:奈河之水西流急,碎石巉巖行路澀。衣裳脫掛樹枝旁,被趨不交時向立。河畔問他點名字,胸前不覺沾衣溼。今日方知身死來,雙雙傍樹長悲泣…… 」

奈河橋,奈河上有並列的三座橋,大小、形制基本相同。水皆東流,唯泰山下奈河水向西南,其水皆血,腥穢不可近。因河上有橋,故名「奈河橋」。橋險窄光滑,有日遊神、夜遊神日夜把守。橋下血河裡蟲蛇滿布,波濤翻滾,腥風撲面。惡人鬼魂墮入河中,就好似《西遊記》第十回中的描寫:「銅蛇鐵狗任爭餐,永墮奈河無出路」。不由讓人想到陰間奈河的恐怖。民間謠傳:人死後亡魂都要過奈河橋,善者有神佛護佑順利過橋,惡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奈何橋分三層(或三座),善人的鬼魂可以安全通過上層的橋,善惡兼半者過中間的橋,惡人的鬼魂過下層的橋,多被鬼攔往橋下的汙濁的波濤中,被銅蛇鐵狗狂咬。每年香會時,香客爭以紙錢或銅板擲入池內,並以炒米撒入池中,以為可以施給餓鬼。許多老年香客,喜歡從上走過,以為走過此橋,死後可以免去過奈河橋之苦。由此可見,過去一些善男信女到橋前燒香化紙,施捨錢物的虔誠,只求死後佛能護佑過奈河橋。奈河橋是歷史的見證,是人們良好心願的象徵,旨在教化人們多做好事,行善積德,造福人類。這正是:行善自有神佛佑,作惡難過奈河橋。為人不作虧心事,走過奈河橋不驚。

在奈河觀念逐步形成的時候,泰山治鬼說也逐漸具體化為嵩裡山的陰曹地獄系統。泰山陰間冥府是一套依照世俗官署構想出來的相當完備的「鬼權」系統。它既有一批鬼官,又有辦事機構。

蒿裡山陰間冥府的司職功能與設置

陰間冥府作為判定鬼魂歸宿機構,在蒿裡山建有閻王殿、森羅殿、豐都廟、鬼門關,陰陽界,天子殿,地獄,元常殿等殿宇,設有三曹六案七十五司,這種冥府編制始創於元代。今人仔細分類歸納發現,冥府裡的機構設置比當朝官府機構設置還要齊全。人間官府有的機構裡面都有,人間官府沒有的機構裡面也有。比如冥府系十王殿分別設具有減福、增壽、還魂、勸孝、惡報等功能的部門。十王各殿接收的鬼魂,按其生前不同表現,或加量處罰,或施以酷刑,或儘快投生,增享壽命。

蒿裡山建有規模如此宏大的陰間冥府,自然會引起當時人們的關注,凡來泰山進香之人或遊泰山者,必到蒿裡山祭拜。清代文學家西周生曾描述:

這蒿裡離泰安州有六七裡遠,山不甚高,也是個大廟,兩廓塑的是十殿閻君,那十八層地獄的苦楚無所不有,傳說普天下人,凡是死的人,沒有不到那裡……看廟的道士又巧於起發人財,置於籤簡,籤上寫了某司某閻王位下的字樣。燒香的人預先討了籤號到那裡,看得那司是個好所在,沒有什麼受罪苦惱,那兒孫便就歡喜,若是什麼上刀山、下苦海、礁鑄、磨研,當真就像亡過的人在那裡受苦一般。

俄國漢學家阿列克謝耶夫《1907年中國紀行》記蒿裡山廟云:

我們上了蒿裡山,宏偉、漂亮的廟裡有許多碑碣,充分說明了那種祭祀的混合性。除了一般供奉的主管陰間事的那些神仙,我們還發現了風、雷、雲、雨四尊塑像,它們在廟裡顯得與眾不同,仿佛是被拉來一同受拜的。

法國學者、漢學家沙畹在1910年於法國巴黎出版的《泰山·民間信仰》中生動翔實地記述了蒿裡山祠貌:

由此向北,經過一重由兩個面目猙獰的守護神護衛的門廊,就到了森羅殿。森羅殿:在紅色神龕中,端坐一巨大的神像,其相貌魁偉威嚴,面部及雙手都覆以金箔,手執繪有三角形星座的綠圭。左右侍立二人,立於西側二人為文官,一人執筆和《生死總錄》,另一人則執一卷狀文書;立於東側二人為身著戎裝的武官,一人執矛,一人執斧。殿壁上繪有地獄圖十景……沿著圍牆的牆壁上,排列著地獄七十五司及其懲治罪人的場面。一至七十三奇數編導的司排列在法庭之東,二至七十四及七十五排列在法庭之西。這兩列鬼司起點是在北牆正中,在這裡置有三曹司。居中的裁判官口髯緋衣,居右的官員顎髭青衣,居左的官員無髯綠衣。這兩組司房至南牆之入口處而止,但有一個房間被大門分開,東邊供奉日值司與年值司,西邊供奉月值司和時值司。

沙畹還記敘了森羅殿之外境況:

從森羅殿出來後,可看到三棟建築物,都坐落在蒿裡山祠的廟牆之中……位於蒿裡山腳下的十王殿。十王殿:在主殿內,供奉著一尊頭著冕旈,身塗金色的巨大神像。入口處懸有「酆都殿」的匾額,此神應是酆都大帝無誤。在大帝兩旁,分列兩尊著冕的神像,一人面白,一人面褐,其他八神,都各執圭板。合計共有十神,無疑是酆都大帝所屬的地獄十神。在庭院之東的建築是三司,顯然就是在三曹司中所見的尊神。西邊的建築未有編號,內中奉祀著兩列共六尊神像。出庭院後向東而行,便來到神祠圍牆內的最高點,由此可俯瞰與泰山相接的泰安平原。

蒿裡山陰間冥府的沿襲和變革

蒿裡山首先是古代帝王舉行禪地大典之所。蒿裡山又名高裡山,《漢書》中多處記載漢武帝「親禪高裡」。以此知蒿裡山曾稱高裡山。約到魏晉時期,出現「蒿裡」之稱。太初元年(前104年),漢武帝多次封泰山、禪蒿裡,前後逾20年。由於他頻繁地封禪泰山,對後世帝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蒿裡山成為陰間冥府,是由山川崇拜變異而來。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謂:「餘謂後世言神言鬼,皆言之泰山。雖虛誕之說,而未始無理,並因天事天,因地事地,此封禪之所自起也……神道屬天,王者既封泰山以報天,則泰山有神道矣;鬼道屬地,王者既禪泰山下小山,如云云、亭亭、梁父、高裡諸山以報地,則云云、亭亭、梁父、高裡諸山有鬼道矣。」

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鄒衍陰陽五行學說,這種學說緣起於齊國稷下學宮,當時屬於齊國領地的泰山就被視為陰陽交替、萬物發育的地方。佛教傳入中國前,陰陽五行等相關學說,可以視為陰間冥府的原始理論基礎。漢朝初期就有的魂歸泰山觀念,是蒿裡山陰間冥府產生的直接理論依據。東漢時出現了「泰山治鬼說」,使泰山神掌管了天下生殺大權,作為古帝王降禪之壇的蒿裡山,一變而為陰間冥府。之後,歷代都有不少文人以文學的筆法描繪蒿裡山冥府的情形。晉代文學家幹寶《搜神記》、張華《博物志》都說過泰山掌管生死,書中還描寫了不少託夢做陰間泰山官職而應驗的故事。

之後,魏晉南北朝、隋唐至宋,朝代交替,蒿裡山冥府的地位卻一直延續下來。從詩中所言有館、有亭可知,作為冥府,蒿裡山從那時起就已經有了廟宇,後來歷朝歷代,不斷有所增建。元代至元二十一年,東嶽提點監修官兼東平路道教提點張志純大鍊師重修蒿裡山神祠,立《蒿裡碑》,文學家翰林集賢學士徐世隆撰文,泰安州知事徐汝嘉書丹,碑文主要闡述了泰山主生死的神威。隨著歷史進程的推進,蒿裡山冥府的信仰更加廣泛,更加深入。明《泰山志》云:「亭禪山,一名高裡,又名蒿裡,聯屬社首。」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周朝武將黃飛虎任東嶽大帝之職:「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嶽勘對,方許施行。」

「自唐至宋,香火不絕」,金「貞裕之兵」毀於兵燹。元至元二十一年修復。明成化三年重修,嘉靖間復創建祠門。民國前期,蒿裡山香火甚盛,遊人如雲,每年春祠前搭臺演戲,百貨雜陳,勝似鬧市。

1928年,軍閥張宗昌佔據蒿裡山挖戰壕,設炮兵陣地,毀山林、文峰塔。1938年,日本軍侵佔泰安,於蒿裡山上設瞭望所、碉堡群,山林盡毀。至1947年,華野戰地記者描述:「蒿裡山原為泰安城外的名勝之一,現在山上的蒼松翠柏已被蔣軍砍伐一空,山頂的廟宇建築,亦成一片焦土。蒿裡山成為主戰場,山林全毀於戰火。」上世紀五十年代,社首山毀,連神祠基址亦蕩然無存。

(僅是傳說,大家勿要迷信其中,喜歡,就分享出去吧)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是哪嗎?
    大家新年快樂,今天小編繼續和大家聊旅遊。提到山東,大家都會想到正氣凜然的梁山好漢,聞名遐邇的巍峨泰山,還有熱情好客的山東人民。你可能不知道,山東竟然藏著一個「鬼都」!這就是位於五嶽之首泰山腳下的泰安。你以為的泰安是山腳下一座安詳的小城,實則歷來它都是明君封禪與祭祀之處。除此以外, 「奈河」、 「萬仙樓」、「玉皇頂」……這一個個玄乎的名字,你以為只能從電視裡聽說嗎?在泰安這個城市你就可以親身遊歷。
  • 嵩裡神祠何處追尋,人間鬼都近在咫尺——泰安蒿裡山
    在泰安火車站東南,有一座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山,山不高也不大,但這座山,名見經傳,就是大名鼎鼎的蒿裡山。蒿裡山又名高裡山、英雄山,位於泰山火車站南,漢代以前被稱作「高裡山」。為古代帝王的禪地之所,《史記》載:「十二月甲午朔,上親禪高裡,祠后土。」
  • 歷史上最有名的兩大鬼城,一處是酆都,還有一處是蒿裡山
    豐都鬼城舊名酆都鬼城,古為「巴子別都」,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豐都鬼城又稱為「幽都」、「鬼國京都」、「中國神曲之鄉」。鬼城以各種陰曹地府的建築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內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臺、藥王殿等多座表現陰間的建築。
  • 為什麼說泰安是古代真正的鬼城?
    既然神話中有天庭和閻王,那古代人肯定也會找到對應的地方。 在泰山的前面有一座小山包被稱為蒿裡山,現在是在泰安火車站的附近,這裡就是傳說中的陰曹地府。還有一個成語叫做「魂歸蒿裡」指的就是這個蒿裡山。建國之前,這裡還有很多標誌性建築例如森羅殿、鬼門關、幽冥神祠,但是因為破四舊運動這些建築都被拆除了。其實我們都知道歷代帝王有來泰山封禪的活動,其實封禪之前他們要先祭拜幽冥再去登山。
  • 中原行之嵩山嵩陽景區(嵩陽書院-太室山)
    在嵩陽景區大門口詢問得知現在社會車輛禁止開到老母洞停車場,這樣的話只能是遊覽完嵩陽書院後沿著書院東邊2公裡多長的遊步道走到老母洞檢票處了。而從檢票處登頂還有3公裡多路,時間上肯定不允許去盧崖瀑布了。再一個就是大門內沒有計程車,沒法先去嵩嶽寺塔了(但那邊會有車子負責送出來),所以倒和我先前的設計路線相符合了。
  • 東西南北中,泰華衡恆嵩,中華五嶽因什麼出名你知道嗎?
    中華五嶽舉世聞名,大部分人都知道東西南北中,泰華衡恆嵩。很多人都知道中華五嶽名氣很大,可能還有很多局限於各種電視劇裡的五嶽,其實不然,今天宅客小編帶你領略不同的五嶽吧!東嶽——泰山泰山,位於中國山東省中部,方圓426平方公裡,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米。泰山,自古就有「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譽。
  • 關於農曆七月半中元鬼節的傳說
    傳說從陰間往陽間來有一個寬闊的大河,被稱為奈河,奈河寬到一個最會遊泳高手也無法偷渡遊到對岸,諾大一個奈河上有一個奈河橋,人的魂魄被陰差押過奈河橋,是無法再想逃回來的,只有七月中元節陰間放長期了,這些陰魂都得跨過奈河橋到陽間享祭並看望子孫,那麼問題就來了,幾千年來,每個陰魂都投胎過多少次,要跑過多少陽間路,大家都在這幾天之內完成跨越奈河的旅程,奈河橋的的擁擠就無法用文字來形容了,
  • 一定要來泰安,這裡不止有座山.
    「泰山安則四海皆安」,泰山以其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博大的人文景觀於一體,成為中文化名族不可忽略的精神家園。今天的泰安,再次以新的面貌,張開熱情的臂膀,去迎接擁抱華夏兒女,去感受她!泰安,是一座暖暖的城市!除了泰山,這裡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且聽小編慢慢介紹!
  • 關於廣西的山,你知道多少?
    再後來,語文課上老師拿出一張20元人民幣,再結合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給我上了關於桂林的第一課。但是至今也忘不了,生於廣西東南部的我初到桂林求學時看到層層山巒的那種震撼:「怎麼這學校是被『囚禁』在山裡的嗎?!」「桂林山美」這牌子確實是出了名的響,名氣大到以至於後來有外地的朋友和我吐槽:「一開始我還以為桂林才是廣西的首府。」
  • 2021年泰安旅行時間表出爐,先承包你半年的旅行
    一轉眼2021年要到了如果你曾錯過美景的最佳旅行時間不必遺憾2021整裝待發見證泰安最美的春夏秋冬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泰安旅行時間表」踩著滑雪板在雪道中自由馳騁,那種感覺只要試一次就會愛上~【泰山冰雪文體中心】組圖攝影 | 城印影視中心【徂徠山滑雪場】組圖來源:泰安徂徠山滑雪場【天頤湖冰雪樂園】
  • 贛縣麂山、麂嶺、麂糧腦.這些傳說你知道嗎?
    它心裡不住的發笑:嘿嘿,你這田螺,象這樣爬,你就是明年你也到不了贛州城啊!於是它就邊唱著歌謠邊搖著腦袋,一步一步往前移。看見路邊花叢裡有蝴蝶在那裡飛舞,他忍不住走前去逗逗它們玩。這一指啊,麂子就跑不動了,化作了一座山,就是麂山。它永遠待在麂灘河邊,距離贛州城還有好幾十裡路遠呢!
  • 走進大華山丨華山神話傳說故事,你知道多少?
    相傳在遠古時,黃河東岸的首陽山(今山西中條山)和黃河西岸的太華山十一條山巒。那時,這裡氣候溫潤,山上鬱鬱蒼蒼,白雲繚繞;山下良田無際,炊煙嫋嫋,人們過著安寧的日子。有一年的三月三日,忽然一聲巨響, 洶湧的洪水,很快淹沒了良田、村舍,大地一下子變成了水鄉澤國。
  • 森林中出沒的神秘大腳怪,關於大腳怪的傳說,你知道多少?
    因為長期在在山洞裡生活,饑寒交迫,並且喜兒內心是憤恨的,所以在被找到時她衣不蔽體而且頭髮全都是白的,所以也被人稱為白毛女。白毛女是一個現實中的傳奇,而在書本中也曾出現過類似的傳奇故事,並且這樣的傳奇至今為止都無法確認是否存在。
  • 有藥:flag牌局,傳說中的老梗,你知道的有多少?
    有藥:flag牌局,這些傳說中的死亡flag老梗,你知道的有多少?雖然沒有病,但是最近卻愛上了《有藥》,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幽默的方式,加上總是在不經意顯露出來的有趣段子,比如開篇的外賣員在大量的大施拳腳;關於左雲起的成功宣傳語,「他只做了這件事」,是不是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其實最讓人感興趣的梗就是傳說中的死亡flag棋牌遊戲,這些讓人熟悉的老梗,你有清楚多少呢?
  • 山東不僅有泰山,還有一座泰山「姊妹山」,你去過嗎?
    泰山是五嶽之首,坐落於山東省泰安市,自古以來是華夏名山,在泰山的周邊,還有一些小眾景點,也是當地的名山,其中一處是徂徠山,不知道你去過嗎?泰安下轄2個區、2個市、2個縣,位於魯中山區,境內山地、丘陵較多,除了大名鼎鼎的泰山之外,還有不少山,也是風景不錯的地方,比如說徂徠山。
  • 寵物小精靈,神奇寶貝裡的恐怖傳說你知道幾個?
    然而,童話再美好也會有一些陰暗面,像是《白雪公主》裡的毒蘋果或是《小紅帽》裡的狼外婆,其實《寵物小精靈》也有著一些細思極恐的恐怖傳說,關於這些另類傳說你又知道多少呢?另外一個關於耿鬼與皮可西的傳說是「耿鬼是皮可西的亡靈」,網絡上還流傳著這樣的小故事↓↓↓死掉的皮可西的影子依然還活著,於是變成了「耿鬼」,活潑可愛的皮可西的影子耿鬼是一個愛在夜晚製造恐怖故事的調皮的傢伙,這樣的雙面設定似乎也合情合理。
  • 關於六安你知道多少(一)
    關於六安,你知道多少 你知道六安的來歷嗎? 你知道獨角獸嗎?獨角獸實際上是獬豸(讀音xiezhi),為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它似羊非羊,似鹿非鹿,頭上長著一隻角,故又俗稱獨角獸。傳說皋陶常用獬豸來判案。每當皋陶判決有疑時,便將這種神異的動物放出來,獬豸很有靈性,能分辨曲直、確認罪犯。如果那人有罪,獬豸就會頂觸,無罪則否。因而,獬豸一直被認為是驅害闢邪的吉祥瑞物。 你知道北門錐子、南門錐子的傳說嗎?
  • 河洛地理|關於河洛,你知道多少?
    △王城公園立石上的河圖洛書示意圖河圖洛書的傳說發生在洛陽,今孟津有龍馬負圖寺,洛寧有「洛出書處」碑等。2014年,經洛陽市申請,河圖洛書的傳說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果你想了解夏商文化,可以到這些地方看一看。   肆· 周公營洛與禮樂文化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成功,建立周王朝,兩年後他就去世了。繼位的成王年幼,便由叔父周公攝政。攝政期間,周公做了幾件大事,包括平定叛亂及營建洛邑、制禮作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