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原來是這個意思!《周易》卦爻辭原文應該這樣解

2020-12-23 抱雪齋讀易筆記

我們今天使用的很多成語,都是來自《周易》。

比如「否極泰來」,使用的是《否》和《泰》兩個卦名。

「否極泰來」印章

比如「革故鼎新」,使用的是《革》和《鼎》兩個卦名。

「革故鼎新」書法

比如「匪夷所思」,來自於《渙》卦爻辭。

比如「不速之客」,來自於《需》卦爻辭。

「不速之客」

那麼,《周易》中的「不速之客」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翻開《需》卦,「不速之客」這個詞,出自全卦的最後一句爻辭:

「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這句話究竟應該如何理解呢?不妨細細讀來。

一、「不速之客」有「三人」

我們看到,爻辭中的「不速之客」,人數是「三人」。

當然,這個「三人」有可能是虛指,表示很多人的意思。

但在這句話中,「三人」就是指很明確的三個人。

這三位不速之客,究竟是從哪裡來,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讀懂了《需》卦的卦象,我們就會發現《周易》的作者觀象繫辭之妙,簡直妙不可言。

需卦之象

細觀《需》卦,上卦坎為耳,上互離為目,下互兌為口,恰恰正是人身七竅中的耳、目、口三寶。

也就是說,爻辭中所說的三個「不速之客」,實際上比喻的是人身上的耳朵、眼睛和嘴巴。

耳朵
眼睛
嘴巴

耳、目、口這三個器官,可以說是我們接觸外物最主要的通道了。

我們對整個世界的感覺,主要都來自於聽覺、視覺和味覺。

而經過耳、目、口進入我們內心世界的外物感覺,就像是那些不請自來,又難以拒之門外的「不速之客」。

所以,爻辭中的「有不速之客三人來」,實際上指的是經過耳、目、口這三個感官進入我們內心世界的聽覺、視覺和味覺。

我們可以將它們統稱為外物。

二、入於穴的是什麼?

既然知道爻辭裡的「不速之客」是經由感官進入內心世界的外部知覺,那麼「入於穴」的主人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

這個主人,就是心。

心,是身之主。《需》的上卦坎,正有心之象。

心,和耳目口一樣,實際上也是被視為知覺出入的竅穴。

《需》的上卦坎,同樣也有竅穴之象。

《需》卦上爻,就是《需》之《小畜》,上卦變為巽,巽為入之象,故曰「入於穴」。

《周易》作者觀象繫辭之妙,於此可見一斑。

三、敬之方能吉

理解了「入於穴」的主人實際上比喻的是人心,而三個不速之客是來自耳、目、口的外物幹擾,爻辭最後的「敬之,終吉」也就豁然開朗了。

原來,它說的是君子要以敬持心,方能應物不迷的意思。

老子曾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明確指出經過耳、目、口這三個感官進入我們內心的感覺,就像是一些「不速之客」,很容易擾亂我們內心的清淨。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因此,老子提倡的是「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句話,其實與爻辭的「入於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塞兌閉門,和光同塵

人的知覺,本來深藏在心竅之中(入於穴),但是在外物感覺的引誘之下,卻很容易喪失其清明,迷失在外物之中,所以老子又接著說:「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禮記·樂記》更是鄭重告誡說:「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牢牢把持住外物進入內心的通道,對耳、目、口這三位「不速之客」敬而遠之。

《參同契》更是明言:「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這句話,個人認為是《需》卦最後一句的最佳註解。

因為,正如《參同契》所說,《周易》本就是一部修心的丹經。

本文為「也說《參同契》系列」不知道第N集,欲知前事後事如何,且看上回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從斷句聊聊《周易》卦爻辭的結構
    一、爻辭的象辭和斷語《周易》的絕大多數卦爻辭,都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說現象,一個部分講道理。比如「潛龍,勿用」這句,「潛龍」就是說現象的,我們稱之為象辭。「勿用」就是說道理的,我們稱之為斷語。這樣的結構在《詩經》裡面也很常見,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就是象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 周易第23卦_剝卦(山地剝)_艮上坤下
    地雷復) 周易第二十三卦詳解剝卦原文剝。剝卦位於賁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說道:「致飾,然後享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經過賁卦的文飾,通達到了盡頭,接著就是剝蝕了。剝卦是承接上一象徵盛大無比的賁卦而來的一卦。此卦談的是事物有盛必有衰落的道理。從初爻到第四爻基本上都是這個意思。其第五爻談的是對衰落採取的一些補救辦法,其最後一爻談的是採取的一些補救辦法之後所取得的效果。剝卦屬於中下卦。
  • 周易64卦|第43卦 澤天夬卦
    初九爻動變得周易第28卦:澤風大過。這個卦是異卦(下巽上兌)相疊。兌為澤、為悅,巽為木、為順,澤水淹舟,遂成大錯。陰陽爻相反,陽大陰小,行動非常,有過度形象,內剛外柔。九二爻辭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 《周易》哲學——卦象、象數、卦爻辭、易傳形成過程
    《周易》卦爻辭所記載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象、人生格言、事件描述,從而對其所占卜之事的吉兇進行判斷。《周易》是如何從起初的卦象、象數、卦爻辭研究,一步步走向《易經》哲學研究呢?本文對於這個問題作簡單概括。周易「象數」理論的誕生《周易》八卦的卦象的結合不僅表現出各種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還象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如八種卦象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萬物,《周易·說卦傳》中描述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 周易第十七卦:隨卦 澤雷隨 兌上震下
    本卦互卦錯卦綜卦第17卦:隨卦(澤雷隨)第53卦:漸卦(風山漸)第18卦:蠱卦(山風蠱)第18卦:蠱卦(山風蠱)周易第十七卦隨卦詳解隨卦原文隨。元亨,利貞,無咎。象曰:澤中有雷,隨。可見這個初九爻本來是否卦的上九爻,上九爻來到初九爻,從卦象上看有降職的意思,所以說「官有渝」。原來高高在上,現在來到了最下層,與民眾打成一片,所以說「出門刁交有功」。在社會中,高高在上的人總會有變為平民的可能。可是,正是這樣才能體察民間疾苦,才能磨練自己的人生閱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走上一個新臺階。
  • 卦象在天:《周易》卦爻辭中的日月星辰和曆法
    《周易》的卦爻辭中,同樣記載了很多標誌性的天象,而這些天象,無一不透露出這樣的一個信息:當年寫下這部《周易》的作者,仰望的是一片戰國的星空。一、乾坤二卦中的甲寅元曆法翻開《周易》,映入眼帘的第一個天象就是北鬥。
  • 周易第43卦_夬卦(澤天夬)_兌上乾下
    4、綜卦 第44卦:姤卦(天風姤)@@@@@@@@@@@@@@@@@@@@@@@@@@@@@@@@@@周易第四十三卦詳解夬卦原文傳統解卦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兌)相疊。乾為天為健;兌為澤為悅。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決(去之意)即可,故名為夬(guài),夬即決。
  • 周易第十六卦:豫卦 雷地豫 震上坤下
    本卦互卦錯卦綜卦第16卦:豫卦(雷地豫)第39卦:蹇卦(水山蹇)第9卦:小畜卦(風天小畜)第15卦:謙卦(地山謙)周易第十六卦豫卦詳解豫卦原文豫。利建侯行師。象曰:雷出地奮,豫。從卦象上看,六三一爻在六二、六三、九四組成的互艮中,比六二更接近艮的上爻,艮為止的意思,所以六三不是「不終日」而是「遲」,遲遲不能擺脫誘惑,遲遲不能去做正事,結果必然後悔。佔得此爻者,已經意識到了自己這樣耽於安樂是不對的,但是卻意志薄弱,無法擺脫誘惑,無法立刻去做正事,這樣拖下去,早晚會後悔的。經文意思是:小人揭上以逸樂惑主,會有憂悔。悔恨太遲更要後悔。
  • 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周易》雷水解,君子以赦過宥罪ー解卦
    《周易》第四十卦——解卦就是喻示苦難的的解除,束縛的解脫,人民的解放是動而脫險的卦象。解卦上震下坎,坎為水,為陷,為險之象,震為雷,為動,為生發之象!解卦寓意天地交合,雷鳴雨降,人民得救於水火之象。《序卦》有言:「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意即萬物不可以始終受到阻難,所以阻難必會解除,解就是緩解的意思。
  • 周易第九卦:小畜卦 風天小畜 巽上乾下
    (天澤履)小畜卦原文小畜。第九卦的哲學含義小畜卦,這個卦是異卦相疊,下卦為乾,上卦為巽。乾為天,巽為風。喻風調雨順,穀物滋長,故卦名小畜。畜的本義是田中作物茂聚,引申為積畜,小畜為一點點積畜。因為力量有限,還沒有達到大畜的程度,所以須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為。小畜卦位於比卦之後,《序卦》之中這樣解釋道:「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 「君子以反身修德」——從《蹇》卦的主旨再論《周易》的作者
    》作為思孟學派的作品,對於《周易》的解讀應該也是符合作者本意的。(詳見本號說文解字系列之說「孚」)更更巧的是,在《蹇》卦的爻辭中,我們赫然發現了「往蹇,來反」這句話。如果我們能夠稍微把這句爻辭與《大象》的「反身修德」聯繫起來看,便會發現句中的「反」字並不應該簡單地理解成「返回」,而應該是「反身」、「自反」的意思!
  • 《易經》的象,是整句卦爻辭的象,要用整句話的意思來理解
    前兩天,有一位暱稱為據鬥運樞的讀者網友,在我們文章的評論區這樣留言:你應該給大家取個象,讓大家一看就明白,這樣才好,否了別人,自己卻什麼沒有,沒有說服力。所以,我們今天就以離卦作為例子,再來講講如何理解《易經》中的象。《序卦》: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 《周易》說文解字系列之一:說「乾」
    然而訓詁之學,盛於清代,實際上漢代以來解讀《周易》卦爻辭的著作中,涉及到訓詁的並不多,絕大多數的作品,都是以通行本的文字為準,這也就產生了很大的問題:這些解易者所看到的《周易》,與《周易》作者筆下所寫的,很可能是大不一樣的版本。那麼他們所解讀的《周易》,有可能是作者原本想要表達的意思嗎?
  • 周易第十五卦:謙卦 地山謙 坤上艮下
    本卦互卦錯卦綜卦第15卦:謙卦(地山謙)第40卦:解卦(雷水解)第10卦:履卦(天澤履)第16卦:豫卦(雷地豫)周易第十五卦謙卦詳解謙卦原文謙。亨,君子有終。象曰:地中有山,謙。比如演員,沒名氣的人,周圍都是名星大腕,你不必去與巴結他們,也不必鬥氣,互相傷害,只是演好自己的戲,錘鍊自己的演技,這樣你的名氣自然就上來了。《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意思是說,此時不互相往來,一動不如一靜,就不會有什麼是非,自然沒有什麼禍患了。第十五卦六二爻詳解 六二爻辭六二。
  • 周易第十卦:履卦 天澤履 乾上兌下
    (9)夬(guai):「快」的本 字,意思是快速。夬履:意思是行為養撞急躁。(10)視:察看,審視。視 履:意思是行為審慎。(11)考祥:全面仔細地考慮。旋:反覆。周易第十卦詳解(風天小畜)履卦原文履。
  • 周易第三卦屯卦詳解,趕快收藏很方便你學習查詢(太全了)
    屯是盈滿的意思,也是萬物開始出生的意思。屯卦為難進之象,象徵著起始階段的艱難,也就是「萬事開頭難」。從卦象上看,這是因上卦為坎,坎代表著艱險、兇險。下卦想前行,但是受到坎卦的阻攔,要在艱難之中行進。本卦屬於下下卦。《象》中這樣評斷此卦:風颳亂絲不見頭,顛三倒四犯憂愁,慢從款來左順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 周易64卦第一卦乾卦詳解(太全了值得收藏學習查詢)
    這個卦象隱喻事物在發展之初,雖然有發展的勢頭,但是比較弱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輕動。周易第一卦九二爻詳解九二爻辭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九三變卦九三爻動變得周易第10卦:天澤履。這個卦是異卦(下兌上乾)相疊,乾為天,兌為澤,以天喻君,以澤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咥(咬)人」。因此,結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兌柔遇乾剛,所履危。履意為實踐,卦義是腳踏實地的向前進取的意思。
  • 《周易》中的「黃裳,元吉」應該怎麼理解?原來有個錯別字!
    (有關黃裳的原型,可參見本號系列文章)這位仙人黃裳,字元吉,其姓名很顯然是出自《周易》的坤卦六五爻辭:「黃裳,元吉」。不過,這個名字其實是錯的。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中,這句話就赫然寫的是「黃常,元吉」。那麼,究竟原作者寫的是「黃常」還是「黃裳」呢?其實把卦爻辭一分析,我們就很容易能夠斷定:原作者寫的一定是「黃常」而不是「黃裳」。
  • 「敬道日出」——《晉》卦爻辭中的太陽神話釋讀
    而《晉》卦的「明出地上」之象,說的也是日出。「晉,進也,日出,萬物進」(《說文》)《周易》的作者根據「渾天說」,將太陽的上升過程分成寅、卯、辰、巳、午、未六個階段,分別用《晉》卦的六句爻辭描繪。也正因此,《周易》的作者也在爻辭中說「貞厲」,也是通過螻蛄的例子告訴我們用心貴專一的道理。五、日在午——《晉》卦第五爻《晉》卦的第五爻,描述的是「日在午」時的景象。從方位上說,午是正南方,北鬥建午之時,就是五月中的夏至時節。
  • 周易 第2卦_坤卦(坤為地)_坤上
    >錯過:乾卦綜卦:坤卦周易第2卦詳解坤卦原文坤。周易第2卦初六爻詳解初六爻辭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白話文解釋初六:踐踏著薄霜,可以推斷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