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對抑鬱症伴精神病性症狀的定義是:符合重性抑鬱發作的診斷標準,同時存在妄想、幻覺或抑鬱性木僵。
在總體抑鬱症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的患者比例並不低,甚至可以說是常見。
鑑於不同的診斷標準和人口學差異等因素,被診斷為抑鬱症伴精神病性症狀的患者佔總體抑鬱症患者的比率國內的有關報導發病率為5%~38%,國外報導發病率為20%~33%。也就是說,佔比可達三分之一。
那麼很多人就會擔心,抑鬱症是不是比精神病還可怕,或者抑鬱症會不會導致發展成為精神病呢?
抑鬱症比較核心的一個特點,就是有歪曲的認知,極度歪曲的認知,自我攻擊呀,自罪呀,感覺別人對自己不公平的對待呀,等等,就是歪曲的認知,以偏概全,非黑即白。
在20世紀80年代前,我國在精神心理障礙方面的臨床和科研水平還很落後,大多精神科醫生將精神病性症狀看作是精神分裂症的專有症狀,一發現患者有妄想、幻覺,就條件反射似地認為是精神分裂症。這導致精神分裂症的診斷嚴重擴大化,甚至可以說是誤診。
當一個人的負面認知到一定程度,自我歪曲看待世界和自己到極致時就會產生妄想。
在抑鬱症中,會出現以下幾種妄想:
無用妄想
48%的嚴重的精神性抑鬱患者有無用妄想,就是覺得自己沒用。
很多抑鬱症患者會說:你看,我就告訴你我什麼都不行,你還不信,事實看到了吧,我什麼都做不好。
其實很多時候,這只是抑鬱導致他們行為認知功能下降而已,並非什麼都不行。
自罪和自罰妄想
有些人自我攻擊慣了,導致完全喪失對自我的認識。
他們覺得周圍發生的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為自己導致,患者可無中生有地歷數自己的罪狀,或盡力搜集以前所做的不當的小事,誇大成罪,自認為應受到懲罰,故常拒食、吃剩飯,甚至自殺。
有些嚴重道德焦慮的患者哪怕無意闖個紅燈都會覺得自己十惡不赦。
所以嚴重的精神性抑鬱的患者當中,有46%的人妄想自己犯有罪行,甚至是重大罪行。14%的人認為自己就是魔鬼,魔鬼的化身,還有42% 的人就會去想像啊很多種的懲罰形式。
虛幻妄想
這種典型的虛幻反應表現在如下的狀態中:「沒用的,一切都丟失了,這個世界空無一物,昨晚所有人都死了。」有時患者認為他們自己已經死亡,嚴重精神性抑鬱症的患者中10%的人有此症狀。
有這類妄想的人,他們會感覺自己和世界隔絕了,不僅是人事物,甚至有時候感覺自己和聲音和空氣都會隔絕。
有些人會有軀體化症狀,具體來到臨床上會形容自己感覺身體空了,腦袋木了等等。
軀體方面的妄想
這類抑鬱症患者可能和疑病症有些像,他們會身體各種檢查後還是感覺自己有問題。
臨床上他們會形容自己:「我不能吃東西,這些東西在我嘴裡的味道很恐怖,我的腸子有問題,無法消化食物」「我不能思考了,我的腦子一團漿糊」「我的腸子都阻塞了,食物無法通過」。嚴重異常的患者也會有與此相似的想法「過去半年我都沒有睡過覺」。
研究顯示:有 24%的嚴重的抑鬱症患者認為身體越來越弱了,感覺有病了,整個健康狀況很糟糕,或者乾脆就覺得自己得了絕症。還有 20% 的人會認為自己越來越胖了,很虛、很胖、很難看。
那麼究竟是為何這些人會產生如此多妄想呢?
臨床發現,很多有妄想症狀的來訪者,都無一例外以往遭受過的相應心理創傷。詳細地詢問患者的經歷時,一般都可以找到一些相應的負性事件,比如遭老師辱罵、遭同學排擠,家長的嚴厲責罵等。
當這些負面感受不斷疊加反覆出現時,自己內心感受也出現了扭曲。
很多正常的事,患者也會從負面的角度去理解。部分患者總覺得身邊人說話是在議論自己,說自己的不是。
所以,精神病性症狀是有心理根源的,其發生發展是一個過程,並不是某一天突然出現的。它是病理性記憶的積累,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能深入地去了解,細細地問詢患者的感受,是可以發現這些症狀的出現是有其邏輯性的。#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