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殺人事件」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10月22日,在南京市溧水區水庫,一名女子劉某彎下腰繫鞋帶的時候被她的朋友史某推入了水中。在拉扯當中,史某也落入水中,兩人均溺水身亡。經警方調查發現,推人者史某生前曾服用過抗抑鬱藥物。

其實所謂的抑鬱症殺人事件,發生的頻次並不在少數。

2016年3月27日,四川師範大學舞蹈學院大一學生蘆某慘遭殺害。嫌疑人滕某被鑑定為抑鬱症患者。

2019年1月18日, 在濟南市天橋一居民小區內,一名男子在殺害父母,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之後,跳樓自殺身亡。根據警方調查,該男子曾經服用過精神類疾病的藥物,頻繁瀏覽抑鬱症相關網頁,並且記錄了自己強烈的厭世想法,以及自己不在的話,對家人未來生活的擔憂。

這些事件引發了人們的廣泛探討:有抑鬱症的人怎麼會殺人呢?抑鬱症一般不都是自殺嗎?

其實,對於落水事件的真實情況,我們並不了解。究竟是兩人結仇已久,還是抑鬱症殺人,我們都無從得知。

不過,抑鬱症患者的確具有一定攻擊行為。

抑鬱症患者的攻擊行為主要指的是對自我或者他人、他物身體上或者心理上,通過言語、行為或者情感等方式進行攻擊或者傷害,並造成非本人意願的具有很大傷害性的結果,一般分為兩種形式:指向內(自我)和指向外(他人,他事以及他物)。通常情況下,這種攻擊行為主要是針對自己本身的,例如我們所說的,自殘,自殺,興趣喪失等等。不過,抑鬱症患者傷人,甚至殺人其實並不是小概率事件。

據相關研究顯示,抑鬱症的患者的憤怒,敵意,以及面對自我的攻擊行為都比常人要多。並且,抑鬱症患者由於總是自我封閉,情緒難以找到合適的出口進行排洩,在情緒堆積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是有可能出現傷害他人的情況的。根據瑞士的研究可以得知,抑鬱症患者的他殺致人死亡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6倍。

根據沈漁邨《精神病學》我們可以知道,除了自殺以外,抑鬱症患者還可能會出現「擴大性自殺」的行為,也就是患者可能在殺死數人之後再自殺。

擴大性自殺行為在產後抑鬱症患者當中較為常見。患有產後抑鬱症的母親,在自殺之前,往往會十分擔心自己不在之後孩子沒人照顧,擔心孩子被人欺負等。在這類患者當中,如果她們選擇自殺,很有可能會先殺死孩子再自殺,甚至有帶全家一起自殺的可能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可知,截至2019年,全世界患有抑鬱症的人數已超過3.5億人次,其中,中國約有9500萬抑鬱症患者,也就是每十幾個人當中,就會有一位抑鬱症患者。

我們很難保證,這麼多抑鬱患者當中不會有人出現指向他人的攻擊行為。我們能做的,就是向身邊患有抑鬱症以及有抑鬱情緒的家人,朋友給予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根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可知,抑鬱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抑鬱發作以心境低落為主,與其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木僵。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某些病例的焦慮與運動性激越很顯著。

【症狀標準】以心境低落為主,並至少有下列4項: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

【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病程標準】

(1)符合症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狀,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診斷。若同時符合分裂症的症狀標準,在分裂症狀緩解後,滿足抑鬱發作標準至少2周。

【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鬱。

【說明】本抑鬱發作標準僅適用於單次發作的診斷。

參考文獻

[1] 雍那,杜蓮,胡華,黃慶玲,楊祥英,蒙華慶.抑鬱症患者攻擊行為與應對方式、焦慮、抑鬱的關係[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4,36(11):1133-1137.

[2] Crump, C., Sundquist, K., Winkleby, M. A., & Sundquist, J. (2013). Mental disorders and vulnerability to homicidal death: Swedish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Bmj, 346(mar04 3).

END

相關焦點

  • 中國現有抑鬱症患者達9000萬 抑鬱症真的是病嗎?
    據有關調查,中國現有抑鬱症患者達9000萬,人數還在快速增長中,每年自殺的抑鬱症患者上百萬。在15~34歲青壯年人群的死因中,自殺是首因,其中60%~70%的人患有抑鬱症。  自殺的人患有抑鬱症,一定比例的抑鬱症患者會自殺,人們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抑鬱症導致了自殺,是一種可怕的「病」。
  • 廣東一抑鬱症患者砍學生事件致2死,嫌疑人已自殺身亡,警方介入
    生活上的壓力,工作上的壓力,還有感情中的壓力,這使我們喘不上氣,甚至現在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今年因為疫情很多人變得不穩定了,一定要好好鍛鍊身體保護家人和自己,抑鬱症很可憐,但報復社會的抑鬱症就要管。在離案發現場不遠的地區,有個抑鬱症患者在小區裡亂劃車,結果沒能帶走他。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希望分享給大家可以讓深處抑鬱的人有所啟發:不要把抑鬱症當作病來看待很多人感覺抑鬱症是一種很難受的問題,但殊不知抑鬱症雖然是疾病,可如果你以疾病態度來對待它。那麼你永遠都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問題的人。
  • 12個有關抑鬱症的驚人事實: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看起來不一樣?
    以下是一些有關抑鬱症的令人驚訝的事實。1.抑鬱症有不同的病因如果人們最近經歷過一個有壓力的生活事件;如果他們過去有過抑鬱症;或者如果一個親密的家庭成員抑鬱過,那麼他們患抑鬱症的風險會更高。有時抑鬱症的發生沒有明顯的原因,很多抑鬱症患者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得抑鬱症。
  • 全球3.5億抑鬱症患者,他們是如何熬過來的?抑鬱症有何表現?
    到了這一天,抑鬱症成了大家躲不開的詞。據相關統計,在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抑鬱症已經成為人們健康的第二大殺手,僅次於人人聞之喪膽的癌症。那麼抑鬱症有何表現?全球這麼多的抑鬱症患者是如何熬過來的?抑鬱症是什麼?患上抑鬱症的人有何表現?
  • 疫情之下,最「危險」的是抑鬱症患者!抑鬱症患者要做好兩點防護
    另一方面,我們也擔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祈禱他們能早日康復,回到家人身邊。但在醫護人員跟感染病毒的患者之外,「心理高危人群」也是我們在這次疫情期間要著重關注的群體,比如抑鬱症患者。抑鬱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據悉,在我國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的患者已接近4%。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他們有的被「限制」宅在家中,原本的生活計劃也被打亂。
  • 抑鬱症患者的疑慮
    我相信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到底是住院吃藥治療,還是選擇心理疏導,很多人都在這兩者之間糾結著,徘徊著,因為不了解,拿不定主意很正常。今天我們就再來聊一下為什麼要做心理疏導這個話題。我們在有情緒的時候,可能大家都能感覺得到,我們的心靈和大腦所思所想是不一樣的。
  • 抑鬱症患者的一百個痛苦時刻
    這些瞬間被記錄了下來,收錄在攝影師張楠專為抑鬱症患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裡。 照片記錄了抑鬱症患者表現出的各種各樣情緒。張楠把作品起名為《皺起的霧》——他說,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情緒如霧氣一般,能感受到它,卻又抓不到。 拍攝的想法起源於2017年夏天。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萌生過自殺念頭的任可,不能忍受抑鬱症成為「死亡」的緣由;她社群裡的患者,為了到醫院取藥,對單位編造出痛經、拔智齒、為家裡的貓做絕育等眾多理由。 毛愛珍一直記得一個畫面。去世兩年前,尚於博第一次在去往片場的車裡,對媽媽提及自己「可能」患了抑鬱症。隨即他趕快說,已經吃了藥,好了。
  • 渴望被愛的假性抑鬱症患者
    ——史鐵生《務虛筆記》最近接觸到了很多假性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我將其稱為「假性抑鬱症」,是因為在我看來他們只是一群孤獨無助渴望被愛的脆弱靈魂。這些人普遍稱自己有抑鬱症,喜歡看「致鬱」的文章,發喝酒割腕的圖片。我想大多數還只是希望得到關注渴望被愛吧。真正的抑鬱症患者應該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吧,他們沒有情緒沒有計較,嚴重者也就是一刀割腕不存在發朋友圈的。
  • 網友提問:抑鬱症的患病原因是什麼?家屬又該如何對待患者?
    抑鬱症被稱為「心靈感冒」,現在越來越普遍。近年來,公眾人物因為抑鬱症自殺的新聞引發很多關注,抑鬱症漸漸為人們熟知。遺傳因素:具體來說,是指雙親的各種特徵在後代中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使人類代代複製著與自己特徵相似的後代,但抑鬱症不屬於遺傳性疾病。環境因素: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有一個不和諧的原生家庭,個性通常細膩敏感、單純善良。
  • 精神心理專家何日輝: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患者出行到底該...
    01、抑鬱症患者登機引起的風波10月13日,一名抑鬱症患者被航空公司以「有精神類疾病,情緒激動」為由拒其乘機。據報導,當天下午,於海和女友畢敏(均為媒體化名)準備搭乘春秋航空的航班到南京看病。在過安檢時,畢敏持續出現雙手顫抖的症狀,航空公司的員工便叫他們到登機口進一步詢問。
  • 抑鬱研究所:覆蓋用戶上百萬,已為6萬抑鬱症患者構建社群網絡
    目前中國有1.8億泛抑鬱人群,抑鬱症患者已達9500萬。抑鬱症已成為一億中國人的噩夢。 「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了。」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比病症更可怕的,是他人的漠視和不理解。近年來與抑鬱症有關的熱門事件和明星事件頻發,許多地區也逐漸推動抑鬱症的教育講座和知識普及。但即使是這樣,在網上仍可以看見許多人對抑鬱症患者的冷嘲熱諷。
  • 抑鬱症患者常有五句口頭禪
    抑鬱症並不可怕,只要早發現並正規治療,80%的患者可以痊癒,但難就難在早發現。我總結了抑鬱症患者最常說的五句口頭禪,希望引起家庭的注意。「沒意思」抑鬱症患者由於缺乏多巴胺類物質而不能產生神經興奮,導致做什麼都覺得沒有意義,嚴重的病人會感覺自己像是在坐牢。「都是我的錯」患上抑鬱症的人會極端不相信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有錯誤時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推給自己。雖然很多事情並非自己的錯,但缺乏自信的心理導致什麼事情都怪罪在自己身上,影響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學習能力。
  • 重度抑鬱症患者有4大症狀
    患者的智力意識清楚而正常。 重型抑鬱症患者會出現悲觀厭世、絕望、幻覺妄想、功能減退、並伴有嚴重的自殺企圖,甚至自殺行為。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必須高度重視。 重度抑鬱症有四大症狀 1、情緒極度抑鬱 患者已經無法感受到喜怒哀樂,對一切事物都失去興趣,每天都沉浸在憂傷之中。很多時候,因為不堪精神折磨,病人往往感覺生無可戀,唯一的想法就是怎麼自殺。自殺企圖和行為是抑鬱症患者最危險的症狀,可以出現在症狀嚴重期,也可出現在早期或好轉時。
  • 那個為肖戰「死去活來」的「抑鬱症患者」,作出了5大貢獻
    前兩天,有網友發現某個已經去世的抑鬱症大V突然之間「復活」,在微博上轉發支持明星肖戰的文,並且刪除了之前跟抑鬱症有關的信息。有人就說,這是有人買了抑鬱症患者的號,為明星投票。為此處在風口浪尖上的肖戰和肖戰粉絲又一次成為眾矢之的。
  • 抑鬱症患者都仇視父母?心理學上解釋:父母正是抑鬱症的罪魁禍首
    但是抑鬱症確實精神類疾病的一種。在我國自殺的數據調查中顯示,抑鬱症患者佔到50%~70%。抑鬱症又被稱為是一種心理障礙,臨床表現為:持續性情緒低落、記憶力衰退、思維遲緩、社會存在感降低、消極觀念佔據主導。
  • 抑鬱症患者「情緒激動」被拒絕登機,男友稱登機時被問「為什麼會抑鬱」
    於海稱,工作人員在詢問過程中,多次對畢敏使用「怎麼證明自己抑鬱」、「為什麼會抑鬱」等話語,因迫近登機時間,畢敏說話開始急躁並哭泣。
  • 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變笨、記憶下降如何恢復?
    一、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 抑鬱症患者大腦結構形態學的顯著變化出現在海馬體、杏仁核、前額葉皮層等區域研究證明,存在家族史的抑鬱症患者及首發未用藥和緩解期抑鬱症患者中,都發現了不同程度的海馬體體積縮小,不同程度的體積變化可以預測抑鬱症患者的疾病狀態。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主要是因為它比較完整地反映出了大部分青少年抑鬱症患者從童年期成長、起病、病情加重、尋求精神科診療和心理治療的康復過程。而且,最終的成功康復令作者重新看待抑鬱症時,能帶著積極的、有覺悟的心態,而不至於陷入對抑鬱情緒的過度負面表達和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