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死亡都與炎症有關!你常吃的食物是在「抗炎」還是「促炎」?別...

2020-12-08 騰訊網

對於炎症,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不小心擦傷、摔了,亦或是感冒扁桃體紅腫了,身體某個部位出現發紅、腫脹、疼痛的時候,就是發炎的表現,而這通常屬於急性炎症。

急性炎症更多的是一種積極的作用,能活躍白細胞,以除對身體有害物質並治癒受損的組織。但若是炎症持續,由急性發展為慢性,則危害極大,有數據顯示,與炎症相關的疾病佔全世界所有死亡的50%

而你可知,你吃下的食物,可能正在悄悄影響著你的炎症水平,隨之波動的還有患上一些疾病的風險!

1

促炎飲食

是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

1

心腦血管疾病

近日,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ACC)上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飲食在炎症對身體的影響程度上,起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具有較高促炎潛力的飲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

該研究結果發現,促炎飲食會使人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46%中風的風險也會增加28%

因為炎症一方面會破壞血管內皮,誘發動脈硬化;另一方面會激活白細胞,與血小板發生反應,從而形成血栓,若血栓形成在心臟,可出現心肌梗死;若在腦動脈,可發生腦卒中……

2

糖尿病

根據美國心血管健康研究發現,體內炎症因子升高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了2.3倍

而原因則歸咎於炎症因子可導致胰島B細胞的壞死,從而使胰島素的分泌不足,血糖合成糖元及血糖分解的作用就會減弱,結果就是導致血糖過高,甚至形成糖尿病。

3

肥胖、脂肪肝

正常的脂肪組織內除了脂肪細胞之外,還包括多種免疫細胞,其中10%巨噬細胞。而在脂肪堆積過多、身體肥胖的情況下,巨噬細胞會上升到40%,並持續釋放出多種炎症因子,提高身體炎症水平,從而引發各種炎症。

此外,巨噬細胞的增加,也可能會導致膽汁淤積過程中出現肝損害破壞腸壁,增加脂肪肝風險

4

癌症

體內的炎症因子超標,不僅會導致腸道菌群紊亂、營養代謝紊亂等,還會破壞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一些癌症細胞就會「猖獗」。

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曾有報告顯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而這些感染多數就是我們俗稱的「炎症」。

2

這些飲食習慣

讓身體炎症越來越高發

1

愛吃精製碳水、甜食

像大米、饅頭、麵條、麵包等精製碳水化合物,還有蛋糕、巧克力等甜食,吃完後容易升高血糖,導致胰島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等水平升高,並增強了一些酶的活性,進而提升體內炎症因子水平。

2

常吃紅肉和加工肉

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培根、熱狗等加工肉,都富含飽和脂肪,這些食物長期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其實就是一種炎症。

並且,與大多數其他肉類相比,高溫烹調加工肉類,會產生一種糖基化終產物(AGEs),這種物質也會引起炎症反應。

3

常吃含反式脂肪的零食

食品包裝上有人造奶油、人造黃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氫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這樣的字眼時,這些食品中大概率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而在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中都發現,反式脂肪酸會升高多種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與它造成的脂質代謝途徑紊亂有關。

4

愛喝酒

酒精不僅會加重肝臟負擔,還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健康細菌,破壞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誘發炎症反應。

研究顯示,飲酒的人,血液中的炎性標誌物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會升高。而且喝的酒越多,血液中CRP的含量就越高,也就意味著炎症水平越高。

3

吃對飲食,給身體「消消炎」

生活中有會促進炎症的食物,但也有能幫助消炎的食物,平時不妨適當多吃:

1

全穀物、雜豆類

每天把一部分精白主食替換成全谷雜豆,餐後的血糖反應變得平緩,對控制炎症反應具有很好的作用;

再加上全穀物中的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能在腸道中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幫助改善腸道菌群,修復腸道屏障,並增強人體免疫力,這對於抗炎症、抗感染也是有好處的。

2

ω-3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分為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按照我國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的推薦,二者的比列為1 :4~6比較好。但如果這個比例達到1:10,就會進一步加重炎症。

而日常生活中,因為常吃玉米油、花生油等,往往使得ω-6脂肪酸的攝入量過多,而ω-3脂肪酸的攝入不足,因而要適當增加深海魚類、亞麻籽油、堅果類等食物。

3

深色果蔬

相比淺色的果蔬,深色的果蔬更具營養優勢,含有抗氧化成分更多,像胡蘿蔔素、花青素、維生素C等營養素都有利於降低炎症反應。

深色果蔬包括深綠色(西蘭花、菠菜等)、紅色(甜椒、西紅柿等)、橙色(胡蘿蔔、橙子、南瓜等)和紫色的(紫甘藍、藍莓等)。

4

咖啡和茶

咖啡因有阻斷大腦細胞腺苷受體的作用,而根據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阻斷腺苷也可能阻斷產生炎症分子的途徑。

茶葉中所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很多,包括兒茶素、黃酮類、黃青素等,而這些成分不僅能幫助制有害細菌生長,還能清除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從而增強免疫力,起到抗炎效果。

5

薏仁蓮花茶

中醫認為,想要預防炎症的發生,就得消除內火、平衡陰陽,而下面這款日常代茶飲就有降火的效果:

薏仁蓮花茶

配方:薏苡仁、半枝蓮、蛇舌草、玫瑰花各10克,一起煮水喝。

薏苡仁健脾祛溼;半枝蓮、蛇舌草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常用於治療炎症;玫瑰花活血散瘀。此茶能理氣化溼、消鬱散結、清熱解毒。服用前記得詢問醫生。

  

相關焦點

  • 50%的死亡都與炎症有關!你常吃的食物是在「抗炎」還是「促炎」?
    你吃下的食物,可能正在悄悄影響著你的炎症水平,隨之波動的還有患上疾病的風險!PART.02常吃紅肉和加工肉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和加工肉(培根、熱狗等),都富含飽和脂肪,這些食物長期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其實就是一種炎症。並且,與大多數其他肉類相比,高溫烹調加工肉類,會產生一種糖基化終產物(AGEs),這種物質也會引起炎症反應。
  • 50%的死亡都與炎症有關!常吃的這些食物有講究,別再吃錯了
    對於炎症,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不小心擦傷、摔了,亦或是感冒扁桃體紅腫了,身體某個部位出現發紅、腫脹、疼痛的時候,就是發炎的表現,而這通常屬於急性炎症。急性炎症更多的是一種積極的作用,能活躍白細胞,以去除對身體有害物質並治癒受損的組織。但若是炎症持續,由急性發展為慢性,則危害極大,有數據顯示,與炎症相關的疾病佔全世界所有死亡的50%!
  • 多吃這些抗炎食物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網易體育12月21日報導:《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近期刊登的文章指出,常吃抗炎食物能夠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
  • 抗炎食物那麼多,看看減肥中的你可以吃哪幾種
    炎症是許多慢性疾病的關鍵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一些食物具有抗炎特性。最好選擇各種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這可以幫助你減少炎症和滋養你的細胞。讓我們來談談生酮中可以食用的一些有效的抗炎食物。漿果還含有一種叫做花青素的強抗氧化劑,具有抗炎作用,可能會降低你的疾病風險。有研究表明,每天吃藍莓的人比不吃的人產生了更多的自然殺傷細胞。你的身體會產生自然殺傷細胞來幫助你的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 堪稱「天然消炎藥」的食物,都有哪些?體內有炎症的人,不妨多吃
    其實,日常中有一些食物,堪稱「天然消炎藥」,體內有炎症的人,不妨常吃,或許能幫助減輕炎症,促進恢復,下面具體向大家介紹下。哪些食物堪稱「天然消炎藥」?苦瓜:苦瓜雖然吃起來苦,但其中含有的生物鹼、苦味素等成分,可以殺菌消炎。而且苦瓜還能輔助調節血糖,促進新陳代謝,平時適當常吃點苦瓜有好處,對於提升免疫力也有幫助。
  • 怎麼吃能抵抗炎性衰老?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不幸的是,它並不總是按著我們所期望的方式工作:在某些情況下,損傷因素已經消失,而炎症的整個系統卻還保持著運作,這就是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對許多器官系統都有害,也是加速我們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很多方法可以對抗炎症,其中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吃對食物。
  • 生活方式醫學院08:膳食炎症指數(DII),助你降低疾病危險!
    以循環促炎細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濃度持續升高為特徵的慢性低強度炎症,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與年齡和飲食相關的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有關,包括肥胖、心臟代謝疾病、許多癌症、呼吸和自身免疫紊亂、關節炎,抑鬱症。
  • Dr.Joel Evans-飲食多樣、腸漏症、抗炎食物與慢敏檢測
    與食物敏感性相關的疾病影響至少全世界1億人。我們注意到食物敏感性的病例快速增加,在過去的幾年裡,50%的成年人和兒童對食物敏感。有幾種類別的食物,典型的有小麥、乳製品、花生、大豆、雞蛋和貝類都是高度敏感性食物。
  • 炎症生百病,誰才是它的剋星?生酮飲食可以減少身體炎症
    一般情況下,NLRP3對人體具有防禦保護作用,但如果我們經常暴露在炎性環境中,例如每天吃很多致炎食物,那麼該小體就會被過度激活,從而導致炎症的發生。而酮體的產生,可以幫助阻斷NLRP3激活和在體內釋放,從而減少炎症的發生。
  • 瘦肉可以隨便吃?闢謠:豬牛羊紅肉過多,心血管病及死亡風險增加
    研究對象: 每天多吃一份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12%,導致死亡的冠心病風險增加38%; 每天多吃一份未加工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11%,導致死亡的冠心病風險增加29%; 每天多吃一份加工的紅肉,冠心病風險增加15%,導致死亡的冠心病風險增加
  • 瘦肉可以隨便吃?豬牛羊紅肉過多,心血管病及死亡風險增加
    而與每天吃一份紅肉、未加工紅肉、加工紅肉相比,每天吃一份含堅果、豆莢類、大豆的植物蛋白食物,冠心病發生風險分別降低14%、13%、17%。相反,比起紅肉,多一點牛奶、酸奶,冠心病風險降低10%~22%。紅肉會增加血管炎症反應:
  • 吃它們會讓人「發炎」
    有那麼一類食物,就是這麼不講「武德」,姑且叫它們促炎食物吧。其實除了大家熟知的感染,炎症還可以由多種原因引起,像是烹飪食物的溫度過高,或是本身就沉迷各種加工食品、糖、反式脂肪等,日積月累,就容易讓我們為自己「帶炎」。 但假如本人就是「頭鐵」,非吃不可呢?
  • 這麼多年大家都誤會了,辣椒根本不上火,涼茶也不會降火!
    但炎症反應過多,就會出現局部的紅、腫、熱、痛和機能障礙。上火,就是這樣產生的。中國人往往以為上火是吃了「發物」。其實,真正導致發炎的元兇,並不是所謂的「發物」,而是促炎食物。在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四種促炎食物,就是反式脂肪、精煉種子油、糖,另外還有常見引起過敏或不耐受的食物。
  • 尿毒症患者可以補充維生素D減少炎症發作
    尿毒症患者可以補充維生素D減少炎症發作來源:藥智網|一個桃子慢性腎臟病(CKD)的特點是腎功能喪失和血清中尿毒症毒素的增加,會導致炎症發作。近日,巴西聖保羅大學的Barbosa de Oliveira Brito等研究人員發現25羥維生素D在尿毒症中具有抗炎作用。這項研究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慢性腎臟病的特點是腎小球濾過率的喪失,導致血清中有毒物質的積累,稱為尿毒症毒素,最後發展為尿毒症,尿毒症毒素會誘導慢性腎臟病患者炎症發作。
  • 每天喝點兒小蘇打水,有助於減輕導致自身免疫疾病的破壞性炎症
    每天喝點兒小蘇打水就能有助於減輕導致自身免疫疾病的破壞性炎症?是的。美國喬治亞醫學院奧古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找到證據表明這種廉價且隨處可買到的解酸劑能夠促進我們的脾臟產生抗炎環境,從而具有對炎症疾病的治療作用。該研究已發表在《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 補充薑黃素對血液透析患者炎性轉錄因子表達的影響
    導語:口服薑黃素可能對接受HD治療的CKD患者組具有抗炎作用。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會出現很多常見臨床併發症和合併症,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全身性疾病,免疫疾病,持續尿毒症和營養不良,這些與氧化應激和炎症增加有關。
  • Nature:星形膠質細胞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炎症與腸道微生物有關!
    此外,星形膠質細胞還具有促進和擴大中樞神經系統病理反應的功能,例如神經毒性以及激活小膠質細胞和募集周圍促炎細胞的能力。當前,人們對於星形膠質細胞的穩態抗炎活性及其調控機制仍然知之甚少。2021年1月6日,《Nature》雜誌在線發表了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J.
  • 前列腺是男生「生命腺」,人到中年,常吃3種食物或能保護前列腺
    前列腺對於男性非常的重要,很多重要的生理活動都要依賴前列腺。隨著年齡的增長,前列腺液在慢慢變老,前列腺癌排男性癌症第六位,男性在55歲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會逐年上升。因此人到中年,應該好好保養你的「生命腺」了。
  • 炎症與肌肉增長息息相關,但很少有人提及,它到底有什麼用?
    有趣的是,IL-6既可以作為血液中的促炎因子,也可以作為肌肉收縮時的抗炎因子。它是抗炎還是促炎取決於它的濃度以及它是否受肌肉收縮或者脂肪組織刺激。靜息狀態下IL-6水平高表示慢性炎症,這種情況會由於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導致許多組織受侵蝕。慢性炎症與關節損傷、較低的睪酮水平以及削弱增肌的能力有關。
  • 擾亂人體健康的炎症,來看看生酮怎麼抗炎的!
    類風溼關節炎和強直性脊柱炎是兩種關節炎和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例子。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尤其痛苦,而且症狀往往在發病時加重。這些情況之所以會如此痛苦,部分原因是由於全身的高度炎症,並影響肌肉、肌腱、韌帶和骨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最初症狀通常是肌肉疼痛、低燒和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