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5大米出口國緬甸的水稻種植簡況,及機會分析

2021-02-19 緬甸之聲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是中南半島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676581平方公裡。緬甸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和寮國為鄰,東南與泰國毗鄰,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地勢北高南低,以山地、高原和丘陵為主,大河的中、下遊為平原,山川為南北走向。北部高山區海拔3000米以上,東北部為撣邦高原。

緬甸氣候概況:緬甸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國土的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為熱帶,小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北,處於亞熱帶。環繞緬甸東、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擋了冬季亞洲大陸寒冷空氣的南下,而南部由於沒有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可暢通無阻。緬甸生態環境良好,自然災害較少。

圖例:伊洛瓦底江邊的寺廟

緬甸全年氣溫變化不大,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20℃-25℃;最熱月(4、5月間)的平均氣溫為25℃-30℃。各地氣溫年較差也不大。緬甸雨量豐沛,降雨多集中在西南季風盛行的6、7、8三個月,其次為5月、9、10月,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達4000毫米以上,中部為雨影區,年降雨量不足1000mm,是緬甸的乾燥地帶。5—10月各地的降雨量佔全年降雨量的90%-95%左右。由於受季風的影響,緬甸全年可分為熱季(3月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中旬至10月)、涼季(11月至次年2月)。

緬甸的農作物種類非常豐富,有稻、麥、豆、芝麻、花生等,熱帶水果種類也非常齊全,芒果中的皇者「聖德隆」就是出自於緬甸,上個世紀金芒果的故事,是現在60多歲的人美好的話題之一。

一、緬甸農業概況

緬甸有七成人口從事於農業生產相關工作,超過六成的國家勞動力和生計主要來源靠農業,但當前農業生產只佔整個國民經濟生產總值 的30%,甚至是22.1%。大米「領跑」緬甸農業。緬甸國土有6766萬公 頃(16718萬英畝),是東南亞國土面積第二大國家,當前可耕地面積僅為1200萬公頃,佔土地總面比為18%,而周邊國家如泰國可耕地面積佔土地總面積為39%,越南為32%,緬甸可待開發的耕地面積巨大。

緬甸農業部2015-16財年數據,緬甸可耕種面積中,大米種地面積佔34%、其次是豆類佔21%、油籽16%、 蔬菜2%、玉米2%,包括糖、橡膠、棉花、麥與其他的農作物25%。農田管理與統計局數據,2013/14至2017/18財年內,大米麵積有1760到1790萬英畝(1公頃約2.471英畝),年產量平均2500萬噸以上。(以上內容引自緬甸金鳳凰報)

圖例:緬甸主要農作物耕種面積

二、緬甸水稻生產現狀

緬甸素有「稻米之國」的美譽,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穀產區之一。二戰前,緬甸大米出口量佔世界大米出口總數的40%,是世界頭號大米出口國。「2011年世界大米會議」上,緬甸波山大米被譽為「世界最好大米」

圖例:緬甸水稻種植面積及產量

緬甸的水稻種植區域主要分布於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欽敦江及湄公河區域,水稻栽培水平較低,平均產量在300公斤左右,水稻面積較為集中的省份有伊洛瓦底省、仰光省、實皆省、曼德勒省及勃固省等,曼德勒、實皆省等緬甸北部區域種植模式多為「稻-稻-豆」、「稻-稻」模式;仰光、伊洛瓦底省等南部區域種植模式為「稻-稻-稻」、「稻-稻」模式。

三、水稻產量潛力及合作路徑

我國是以稻米為主食,對優質大米的需求數量巨大。緬甸與我國接壤,自然生態條件優越,適合優質稻米的生產,現階段也有波山米、擺夷米、青東米等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優質大米。

圖例:緬甸人都是樂觀積極的性格

緬甸稻穀現有平均產量在300公斤左右,增產潛力巨大;可耕種面積是現有耕種面積的一倍以上,緬甸河流眾多,水利條件優越,在改善水利設施後,均可種植水稻。

2002年,四川水稻品種D優527引進北闡邦做替代種植,產量達到500公斤,比當地品種增產幅度明顯;2009年本人在曼德勒種植II優系列品種,在增施氮肥,改善栽培管理技術的情況下,480畝平均產量畝產550公斤。

圖例:從中國引進的收割機

在緬甸做水稻相關的投資,首先要考慮穩定當地糧價,歷史上緬甸對稻米價格及運輸管控極為嚴格,當水稻減產時,限制稻米在省與省之間流動,哪怕是和尚化緣多餘的稻米,也不能跨省運輸。

方案設計:

1、引進中國的雜交水稻品種,一類是適合出口到我國的偏軟米類型;一類是適合當地人食用的偏硬米類型。總體水稻產量大幅度提高,收購起來的稻穀供應當地市場為主,多餘部分稻米運輸回國。

2、利用國家援助計劃,改善所運作區域的水利條件,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稻米產出總量。

3、選擇適合的區域,在當地生產雜交水稻種子,直接供應當地使用,降低運輸費用;為國內生產種子,降低勞動力減少帶來的生產難題。

4、收購當地的優質稻穀,加工大米運輸回國內,緬甸部分地方的水稻種植使用肥料、農藥的數量非常少,符合我們對有機水稻、綠色農業的要求。

結語:緬甸與中國相鄰,運輸方便;可耕種面積遠大於其國內需求,具備大量出口的基礎,與我國正好互補;緬甸歷史上及現在都是主要稻米出口國;緬甸自然條件適合優質稻米的生產,符合我國民眾食用習慣,具備合作基礎。

相關焦點

  • 越南大米率先漲價!12個國家停止出口部分糧食,中國傳來好消息
    泰越2國大米漲價!泰水稻產量還將下降50%?而暹羅商業銀行經濟情報中心就預測,如果幹旱持續到6月,泰國2月至7月的水稻收穫將同比減產一半。另據泰國一家貿易機構預測,泰國2020年大米出口將降至750萬噸;越南大米出口也不會大幅增加。
  • 為何水稻主要在南方種植,市面上的大米卻大都來自東北,南方米呢
    為何水稻主要在南方種植,市面上的大米卻大都來自東北,南方米呢?大米是我們中國很多人的主要主食之一,而這個很多人指的大都是南方人,在北方人們主要是以麵食為主食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在北方依然有把大米作為主食的,像河南的信陽,東北的一些地方都是非常愛吃大米的,一日三餐也都離不開大米。
  • 越光米,出口日本的最好大米
    【越光米】        越光(コシヒカリ),一種日本大米的商標及同種水稻的品種,是日本品質最好的大米,有「
  • 8種大米產地及5種大米種植方法
    由於水稻成熟期產區晝夜溫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雙鏈糖積累較多,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宜。是日常生活中做米飯的佳品。五常大米素有「貢米」之稱。五常大米水稻種植方法:1、精選稻田。黑龍江特產的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在我們農民自己的地域範圍內,有區別地選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河水灌溉的稻田,以此為農戶訂單的先決條件。
  • 日本農業(一)水稻大米篇
    水稻是日本的主要農作物。在過去時代,稻米產量是財富的衡量標準。日本通常生產過量的大米。即便如此,日本的大米產量在過去十年中也下降了20%。日本有180萬水稻種植家庭。
  • 東北三省哪個省的水稻種植面積最大?哪個省的大米更好吃?
    做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大米是家裡天天都要食用的主食。因為我家居住在遼南的沿海城市,我們這裡種植水稻的不多,基本都是買的東北其它地方的大米,可以說東北三省的大米家裡經常輪著吃。盤錦大米有這麼幾個好處:盤錦大米的油性特別強,煮出來的米粥上面都能看到米油,特別粘稠。盤錦大米的味道特別香,而且盤錦大米顏色帶點綠油油的感覺,煮粥和做米飯,米粒分明不說還特別的軟糯香。盤錦因為自古就出產優質的河蟹,通過跟河蟹一起種植的蟹田大米,屬於特別有味道的大米。
  • 我國多地大米突然漲價,到底是什麼原因?富硒姐姐富硒大米講述!
    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可以滿足人們生命安全和營養的基本需求。而近幾年來,大米的價格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大米價格上漲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導致大米價格上漲的因素有很多。稻米的保護價格提高,影響了農民種植稻米的意願,導致生產改革和作物品種改革,質量提高後,價格也就上漲了。而且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水稻種植都是機械化的,需要的人工成本提高,再加上機械的能耗等因素影響,使水稻種植成本上漲。
  • 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地主無餘糧,病毒引爆「全球糧食危機」?
    而進入2020年,隨著近期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各國都在恐慌性囤積食品,尤其是隨著哈薩克斯坦、越南等主要糧食出口國宣布停止出口後,「糧食危機」一時成為了熱門話題。
  • 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 A股批量漲停潮先來了
    目前,越南不僅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大米出口國,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越南禁止出口的舉措對全球市場構成直接影響。越南工業及貿易部此前在另外一位聲明中稱,今年前兩個月越南大米出口同比增加31.7%,達到92.88萬噸。如果大米出口保持這樣的步伐,那麼越南國內消費者可能面臨大米供應短缺的局面。
  • 中國主要大米進口國一覽:都是東南亞國家
    中國主要大米進口國一覽:緬甸,進口佔比25.9%;巴基斯坦,進口佔比21%;越南,進口佔比19.9%;泰國,進口佔比16.3%;柬埔寨,進口佔比6.6%;國內14億人口,每天對糧食的需求達到了一個很巨大的數字,
  • 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 糧食危機要來?A股批量漲停潮...
    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糧食危機要來?A股批量漲停潮先來了 摘要 【疫情告急!全球多國封關:限制糧食出口 糧食危機要來?A股批量漲停潮先來了】在全球糧食危機隱憂下,A股種業股延續上周強勢。3月30日,農業板塊領漲市場,種業概念表現強勢,多隻種業股漲超7%以上。
  • 貨櫃「一櫃難求」,國際大米總體上漲
    越南大米止跌回升。白米上漲5美元/噸,5%破碎率白米報488-492美元/噸,25%破碎率白米報463-467美元/噸,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口國對大米儲備的需求增加, 越南白米價格上漲迅猛,同比增加130美元/噸左右;茉莉香米上漲5美元/噸,報593-597美元/噸。
  • 對中國出口暴漲82.5%,越南大米價格飆升!印度大米趁機搶佔市場
    來源:金十數據據越通社12月14日報導,越南工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越南5%破碎率的大米出口均價達到498美元/噸;而在今年2月末,這一價格最高僅為392美元/噸。換言之,9個月內越南5%破碎率的大米出口價格增長了27%。
  • 11屆「世界最好大米」競賽,冠軍幾乎被東南亞國家包攬
    世界最好大米競賽由國際大米研究組織(The Rice Trader)舉辦,從2009到2019年已舉辦了11屆。年冠軍 美國加利福尼亞 calrose(直譯為卡爾羅斯香米)2016年冠軍 泰國 紅瑪麗香米2017年冠軍 泰國 紅瑪麗香米2018年冠軍 柬埔寨 茉莉香米2019年冠軍 越南 ST25香米這其中泰國獲得5次冠軍
  • 30年來第1次!中國不缺大米,為何還要從印度進口?
    0130年來第1次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每年需要進口約200萬噸大米。中國2013年-2019年曆年大米進口量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年出口量超過600萬噸,連續8年保持大米第一出口國的地位。30年來,這倆最大的買家和賣家,愣是沒有做過大米的生意。中國之所以不願意買印度的大米,是因為印度的大米質量不行。
  • 缺口15萬噸,澳大利亞迎「大米荒」?中國糧食產量高達66949萬噸
    來源:金十數據作為農業大國,如今澳大利亞正面臨著「大米荒」的難題。據12月13日報導,澳洲第四代水稻種植者巴裡·柯克普(Barry Kirkup)日前指出,近年來澳大利亞種植水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艱難,今年該國大米收成是歷年來的第二低,許多農場幾乎「顆粒無收」。據報導,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當前澳大利亞正面臨最嚴重的乾旱現象以及灌溉用水分配不足。
  • 越南突變卦,將恢復大米出口,搶購500斤米的人會後悔嗎?
    越南突然「變卦」,將恢復大米出口,這是出於什麼目的呢,本來現在國際糧食緊缺,越南的這一舉動,讓人感覺他們居心叵測。自從國際疫情爆發以後,在前一段時間,越南就停止出口糧食,讓國外的一些國家出現了糧食危機。越南是一個不足1億人口的國家,出口糧食的大國,突然出口停止糧食,囤積在國內,也吃不了這麼多。越南盛產水稻的區域在湄公河三角洲區域,那裡的地理位置優越,很適合種植水稻。像去年的時候,越南的水稻總產量就達到了四千多萬噸,比我國水稻主產區的產量還要高,而他們國家的人口很少,根本就吃不完,只有靠出口把糧食賣出去。
  • 中國開始進口印度大米,到底意味著什麼?
    印度官方稱,中國已經開始進口印度大米,這是30年來的首次。據稱,印度貿易商已籤約出口10萬噸大米,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裝運,離岸價為每噸300美元左右。同為亞洲人口大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中國是最大的大米進口國。這引發了廣大讀者朋友的熱議。進口是因為短缺嗎?
  •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它不斷向全球出口糧食?而我國還在購買糧食
    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和試種出雜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產量,解決了我國十多億人的吃飯問題。不僅如此,還為世界人民解決糧食問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的糧食供應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所種植的糧食要滿足本國的需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打出優質大米品牌 牢牢端住「中國飯碗」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保障糧食安全是個永恆的課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多國加入限制糧食出口行列,這更引發了人們對糧食問題的深切關注。小小的大米關係到農民增收,關係到當地發展,戰略意義凸顯。在12月12日舉行的2020國際大米品牌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上,多位專家表示要將品牌建設貫穿大米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提升我國大米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