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華武術,我們想起的原本應該是誰?葉問,李小龍,張三丰,還是霍元甲?
眾所周知,中華武術歷史悠久,結合了社會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氣功等多種傳統文化,古今中外,家喻戶曉的中華傳統武術代表人物眾多。
然而最近,與中華武術這一字眼「緊密相連」的一個人物,卻成了這位「混元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
近日火遍全網的馬保國,以「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 自詡,憑藉幾段視頻知名度躥升。這些視頻包括被網友們瘋狂玩梗的「閃電五連鞭」教學展示,在健身房與人切磋後怒斥年輕人的視頻,以及馬保國今年5月參加比賽被搏擊愛好者K.O.的現場錄像,其中,「閃電五連鞭」成為了各平臺眾多網友們的剪輯素材,「不講武德」、「耗子尾汁」等自帶笑點的口頭禪也成為了風靡全網的流行語,馬保國憑藉雷人的言行舉止,儼然成為了一位頂流「網紅」。
從他的相關爆梗霸榜許多平臺的搞笑視頻區和鬼畜區,到開始接受媒體採訪、參加商演,再到接拍所謂勵志電影,馬保國「棄武從演」,如今已經被包裝成了一位網絡紅人,顯現出了絕對的商業價值,甚至一度在網上形成了「馬保國現象」。
22日,在接受新聞專訪時,馬保國對自己在視頻當中所說的「年輕人不講武德」作出了一番解釋,他說道:「所謂『武德』是指口德、手德和頭德。口德就是說人長不說人短;手德就是不要以強欺弱,比武切磋要點到為止;頭德就是你的思想,你的心靈。」採訪現場,馬保國站起身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的出拳速度,並表示自己比武時是故意放慢出拳速度,都是點到為止,現在的年輕人比武把對方打暈才過癮,這不好,儼然一副大師的樣子。
然而這位大紅人的真正武術水平,卻遭到了專業人士的一致否定。
馬保國被搏擊愛好者30秒K.O.的視頻曝光後不久,原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李連杰恩師吳彬,接受採訪時表示:根據馬保國的現場表現,他完全不會武術,更不能代表中國武術。
其實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愛好,那麼即便他不會真正的傳統武術,也無傷大雅,然而如今當其成為一種「現象」,而且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引發了大範圍的傳播和討論時,我們便不得不停下來思考一個問題——這種現象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馬保國火了之後,接受了各式各樣的採訪,對此有網友認為,這是一些無良的新聞媒體在利用他炒作,明知道馬保國根本不能做中華武術的代表,還要打著這樣的旗號對他進行訪談,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種誤導。
網友@努力搬搬搬磚: 「他知道自己是騙子,我們也知道他是騙子,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個騙子。只有這家無良媒體還在故作認真的採訪他,真的是為了流量臉都不要了。
網友@憤怒的醜男人: 「這種人要能掙錢就是社會觀價值觀的倒退。不管這樣只要紅了就能掙錢的時代該結束了。不能沒有底線沒,是非不分想盡一切辦法去紅。不能打擊一個,要打擊幕後推手,後面的黑經紀公司。」
此前,山東武協也發布了紅頭文件,強烈抵制馬保國這種不文明現象。24日,馬保國再次現身發布視頻,並稱將參加「網紅散打哥拳賽」,利用自己身上的熱點話題幫助網紅散打哥進行炒作。事情發生後,山東武協會發表聲明,稱沒有聽說過視頻中所說的「山東馬家功」,並發文件駁斥了他與其團隊的此次炒作行為。
隨著事態持續發酵,人民日報也終於出面,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評,並表示,馬保國的一些言行,實際上就是譁眾取寵、招搖撞騙,說到底是一場鬧劇。口口聲聲弘揚傳統武術,實際上做的都是傷害傳統武術的事。斥責年輕人不講武德,他本身卻毫無正大光明、謹言慎行、尊崇敬畏傳統的武德。
對此,許多網友都大呼痛快,紛紛表示,人民日報終於出手了!然而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馬保國並沒有違法亂紀,網友們對他進行惡搞也只是圖個樂子,僅僅是娛樂現象而已,沒有必要如此抨擊。
其實主流媒體所抨擊的,並不是馬保國本人,而是馬保國背後的資本團隊,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無非就是商業利益。跟著此次熱點進行推波助瀾、炒作放大的一些不良媒體、網際網路平臺,也無非是為了流量至上,一切的背後還是為了利益。
雖然很多網友認為,大家討論馬保國是為了調侃,本質上是為了搞笑,而馬保國本人在這個輿論場中扮演的不過是一個被群嘲的角色罷了,但這樣的惡搞對象風靡全網,本質上是不是一種「審醜」現象呢?這個問題似乎很難定義。
作為一個並不懂中華武術,卻自稱大師的人,能夠成為一種流行,還能在網絡上招搖撞騙大行其道,並從中獲利,這是否會對真正的中華傳統武術愛好者造成傷害呢?對此,人民日報評道,這樣的「審醜」流行趨勢,已經影響到了社會風氣,特別對於尚缺乏判斷力的未成年人,這是對價值體系的毒化。
網友@Chisekun: 「群眾把他當作梗,但是馬背後的資本卻想利用這波流量來發財,助長社會歪風邪氣,如果不打,怕是以後有更多的馬保國來譁眾取寵。」
的確,如果靠譁眾取寵就可以風生水起,靠招搖撞騙就能拓展商業版圖,這是什麼樣的價值取向呢?
人人都有愛好武術、學習武術的權利,不管水平如何,都可以參加比賽、組織學習武術,可是如果背離武術精神,信口開河,誇大事實,編造經歷,還進行收徒,就和江湖騙子沒什麼區別。
這樣的人居然能在今天受到部分人的強烈追捧,離不開背後資本的運作與推動,對於這些熱衷流量、推波助瀾的網際網路平臺和背後的資本,通過蹭熱點、炒賣點,賺的盆滿缽滿,卻不遵循公序良俗,不向社會大眾輸出正確的價值觀的話,這樣的傳播就只會逐漸淪為淺薄而拙劣的商業遊戲。
像馬保國這樣自我陶醉的「大師」,可能還有很多,如果他們沒有做出什麼違法犯罪、傷害社會的事情的話,或許可以一定程度地允許其在小圈子裡進行活動,不必完全封殺,但是一定要對其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商業活動,比如拍影視劇、做客節目、接受採訪、開館收徒等盈利行為,進行嚴厲的禁止,有關部門和平臺都應該加強監管和限制。
畢竟不能放任各種資本為了追逐流量、追逐利益,而把馬保國之流的假大師包裝成真大師,推上公眾舞臺,誤導青少年,傷害傳統文化,將這種畸形的「審醜」包裝成主流的、合理的文化,這是極端錯誤的做法,必須得到制止。
無論如何,這場以馬保國為主題的鬧劇,都該收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