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使其滅亡,就必先使其瘋狂。」這句話不論放在哪個時代,對象是誰,都可以算得上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毀滅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捧殺,讓他逐漸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從而變得不思進取,甚至自甘墮落,逐漸引領自己走向自己所埋下的墳墓。
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兩國之間如果有共同的利益或敵人,就會站在統一戰線上,同仇敵愾,互利共贏;而如若現實是相反的,兩國之間利益相剋,則會水火不容,企圖互相壓制,沒有永遠的敵人和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自有其道理。
而古今中外,每當兩國之間有利益衝突,就難免會產生鬥爭,鬥爭的方式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兵刃相接,戰場上屍橫遍野,這是殺敵一千,死損八百的招數,也是比較低級的戰法;而另一種相對而言更加機智的做法,則是採取經濟壓制,悄無聲息地麻痺對手,讓其慢慢踏入設好的陷阱中。
而這一戰略一直以來都被一些國家所沿用,殊不知,在距今幾千年以前的春秋時期,在神聖的東方土地上,就有一位奇人,早已用過了這一招,並獲得了超凡的勝利。他就是管仲,一個經濟學頭腦極為發達的宰相,一個認知超前於世界幾百年的先知。
管仲:第一個懂經濟學的宰相
提起管仲,可謂是一個傳奇性人物,曾經參過軍,卻在中途叛逃;曾經與同伴鮑叔牙一起經商,卻無賴地想要給自己多分一些銀兩;曾經協助公子糾爭奪帝王之位,暗中射殺公子小白失敗,卻被公子小白特赦,拜為仲父;也是他,用自己的經濟頭腦,帶領齊國經濟走向富強,用經濟學手段助力齊桓公稱霸了春秋。
為了發展齊國的經濟,管仲極力提倡「奢靡」。他說:「富者靡之,貧者為之。」這條看起來獨樹一幟,一時半會不能令人理解的策略,確實在極短的時間內,大肆振興了齊國的經濟。莫善奢靡也,只有社會上層階級奢靡,下層階級才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才會拉動經濟的發展。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管仲富擬於周氏,有三歸、反坫。」
大致意思就是:管仲在當時的奢靡情況和財富狀況可以和王室相提並論,不僅可以徵稅,家中擺設也是十分豪華,還有盛放酒器的臺子。但即使是這樣,齊國人還是不認為他奢侈,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當時奢侈之風在齊國盛行,齊國的國力是多麼強盛。
管仲還十分注重進出口貿易的繁榮,他大力促進對外貿易,在《管子·輕重乙》中有記載:「請以令諸侯之商賈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盛者有伍養。天下之商賈歸齊若流水。」向齊國進口越多的商人,就能得到更高的待遇與協助。長此以往,齊國的貿易經濟會發展得越來越順暢無阻。
除此之外,管仲創始的一些經濟措施還一直沿用至今,比如現在的國企、央企等。管仲建議齊桓公壟斷全國的鹽業和鐵業,以此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
管仲還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利用經濟策略來打敗敵國的人,他對輕重之術的研究已經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而名揚中外的「重金購鹿」政策就是他熟練運用輕重之術的一個例子。當時的國家中,能與齊國抗衡的非楚國莫屬,管仲就提出了一條奇策:「公貴買其鹿。」
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勸告,開始花重金購買楚國的鹿,一頭鹿花八萬錢的高價購入,同時,齊桓公還在管仲的指導下不斷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長此以往,其他國家見齊國花高價買楚國的鹿,也紛紛效仿起來,楚國人看見捕鹿有利可圖,紛紛拋下手中的農活,投身到捕鹿業之中,只為了賺取更高的錢財。大片的土地逐漸荒蕪,人們丟下了鋤頭,去追趕林間的野鹿,楚國的農業逐漸告急,而在當時,農業相當於一個國家的支柱行業。
就這樣,楚國的錢財雖然堆積如山,人們幾乎都告別了囊中羞澀,但是糧倉卻清澈見底;而此時的齊國,由於原本就國力強盛,錢財萬貫,幾年的購買野鹿也沒對本國的國庫造成過大的影響,反而糧倉更加殷實。
齊國擁有了伐楚的實力,糧倉見底的楚國此刻已無戰鬥的蓄力,不得不在三年之後向齊國投降。管仲就這樣,用貿易戰和經濟策略打敗了最強的對手。
當今世界的貿易戰
當今世界,經濟學著作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國富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資本論》等大家之作。這些著作一度被奉為圭臬,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已經是被我們的老祖宗——管仲玩剩下的了。
也有很多國家紛紛效仿,試圖通過經濟策略來戰勝別國,在這些國家之中,運用地最為熟練的,無疑是美國了。
豐厚的經濟實力給了美國搞經濟戰的底氣,這跟當時齊國殷實的國庫如出一轍。舉一個稍微久遠一點的例子: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智利的社會黨領袖阿連德當選為智利總統,深得民心。而阿連德是反美的先鋒,這可激怒了美國白宮的政客和華爾街的財閥們,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極為陰險的計謀。
智利以生產銅礦而聞名世界,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主張大力抬高銅礦的進價,一時間,大量GDP湧入智利,財政收入連年增長,人民的財富水平提高了很大的一個臺階。
阿連德見狀,開始鼓勵銅礦的開採,增加相關的政策福利。就這樣,阿連德和智利人民沉迷於虛假的繁榮之中,殊不知,他們已經落入了美國的圈套。
兩年後,美國突然出手,採取做空銅礦的策略,一時間,智利內部開始通貨膨脹,高福利政策開始站不住腳,大批民眾開始罷業罷工,遊行示威,經濟一度出現赤字,民不聊生。智利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美國遂抓住了這一空檔,引起內戰,扶持親美派坐上王位。
國家發展需要居安思危
目光回到我國現在,近幾年,由於華為的5G技術的發展,已經到達了世界的領先水平,而這些優秀的科技成果使美國坐立難安,遂切斷了對於華為手機晶片的供給。而在這之前,華為的晶片一直都是依賴於全球的產業鏈,一時間便亂了陣腳。
後來在充分意識到科技自主性比其他一切都要重要之後,國家也開始對華為採取大力扶持的政策,華為才算是度過了這一段危機,也開始深刻地反思自己之前對於晶片的忽視,現在的華為,正在逐漸步入正軌,為我國的科技強國不斷注入著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小結:
華夏幾千年的文明,讓我們懂得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道理,無論是在經濟繁榮的時代,還是在百廢俱興的時代,我們都要學會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不要為了一時的蠅頭小利,就一葉障目,管中窺豹,失去了理性。否則會落得跟過去的智利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