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對故意殺人犯孫文斌依法執行死刑。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12月4日,被告人孫文斌及親屬將其母孫魏氏送至民航總醫院治療。孫文斌因不滿醫生楊文對其母的治療,懷恨在心、意圖報復。12月24日6時許,孫文斌在急診搶救室內,持事先準備的尖刀反覆切割、扎刺值班醫生楊文頸部,致楊文死亡。孫文斌作案後報警投案,被公安機關抓獲。
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案件的全過程。
12月4日一早,孫文斌和他的姐姐孫英、大哥、大嫂將母親孫魏氏送到民航總醫院急診科,目的是「想給老人輸點營養液」。當天值班的大夫正是後來遇害的楊文副主任醫師。
經過醫生的勸說,家屬才同意給老太太做詳細檢查。檢查結果是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腸道、泌尿系、肺部)並伴有心衰、心肌損傷,加上基礎病多、高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是肯定的。但家屬並不接受這個現實,還把所有責任推到主治醫生楊文的身上。孫文斌的情緒更是糟糕,還揚言說,如果老太太死了,醫生護士誰都別想活。
2019年12月24日6時許,在民航總醫院急診科搶救室內,被告人孫文斌趁正在值班的醫生楊文(女,歿年51歲)不備,持事先準備的尖刀將楊文殘忍殺害。
民航總醫院官方微信25日凌晨通報,楊文醫生終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於12月25日零時50分不幸去世。
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文被孫文斌殘忍殺害的情形的監控視頻在網上播出,更是引起人們極大的震驚和憤怒。孫文斌的殺人手段異常殘暴,簡直喪心病狂,令廣大市民群起而攻之!
醫生楊文和被告人孫文斌究竟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怨,讓他如此痛下狠手?本案中的被告人孫文斌的犯罪動機是什麼呢?我覺得有以下三點:
一、本案的矛盾起因是他的母親。95歲的孫魏氏是一個經農轉非進入城市的老太太,享受醫療報銷待遇,每月還有生活補助費。雖然退休金不多,但拆遷後村委會還分錢,年齡越大分的越多,超過80歲還給一次性獎勵。但因腦梗塞的後遺症,孫魏氏長期臥床鼻飼營養。她平時多和小兒子孫文斌居住。
據民航總醫院急診科一位醫生的描述:「患者95歲老年女性,腦梗塞後遺症,長期臥床鼻飼營養,生活質量不高。12月4日楊文醫生首診的,病人來時嘔吐、納差、意識不清,家屬籤字拒絕一切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後病情無改善好轉,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於是孫文斌對主治醫師楊文懷恨在心。
二、據孫英說,他們和醫院的另一矛盾在於能否將母親從急診科轉向住院治療,但醫院的回覆是醫院沒床位。她說,在急診治療,就不能使用醫保而要自費,但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太好。由於母親病情每況愈下,醫療費用逐漸增多,這讓孫文斌更加不滿,他還總抱怨,「想住院又不讓咱們進,醫院就想置咱們於死地,讓咱們把錢都花在這兒,傾家蕩產。」
事發當天凌晨,孫魏氏再次出現「喘得很厲害」的情況。當晚,孫文斌負責後半夜,此時正值楊文當班,於是孫文斌藉此機會,殘忍殺害醫生楊文。
三、孫文斌無工作,缺少經濟來源,這可能是重要原因。據孫英介紹,家中兄弟姐妹5個,父親已於幾年前去世。孫文斌早年在「北二外」做過印刷排字工人,後辭職,十多年前養豬餵牛,但都賠本,後來離了婚。他目前處於無業狀態,在外租房子住。55歲的孫文斌生活拮据。母親的工資等錢都給了孫文斌。
由此可見孫文斌是個名副其實的寄生蟲,他寄生在自己母親身上,一輩子沒正經幹過什麼事,是個貨真價實的「巨嬰」。如果沒有了母親,他可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活下去了,所以他的情緒才會如此暴躁,想法這麼極端,動用私刑,殘忍殺害楊文醫生。
楊文醫生死得太無辜,她的不幸遭遇讓人同情,更讓人惋惜。醫生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無私奉獻、任勞任怨,本應受到人們的尊重,卻因病患家屬的蠻橫無理,反遭毒手。
孫文斌的罪惡行徑,天理難容、罪不可赦、死有餘辜。壞人終被法律嚴懲,希望楊文醫生在天之靈,可以感到些許安慰!希望她的家人節哀順變!
楊文醫生的簡介:楊文(1968年-2019年12月25日),女,民航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大學本科。1992年9月參加工作,生前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曾在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進修。主要從事高血壓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並長期在急診工作,對危重病的搶救及診治有一定的經驗,並從事急診急救技術的普及及研究工作。
楊文醫生在急診科工作的22年裡,兢兢業業,勤奮踏實,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她業務能力紮實,服務態度和藹可親,視患者如親人,處處為患者的生命安危著想。她團結同志,樂於助人,備受大家尊敬,是大家眼中的「好大姐」「好醫生」。
楊文醫生的離去,既是她個人的損失,也是她家庭的損失,更是國家的重大損失。
雖然犯罪分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楊文醫生卻再也回不來了。但對兇手執行死刑,至少可以告慰逝者,安慰生者,表達社會對殺醫傷醫者零容忍的態度,同時震懾那些不法之徒。
希望社會今後不要再有殺醫傷醫事件發生!不要讓醫務工作者流汗、流血,還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