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去桂加香薷湯
豬苓 茯苓 澤瀉 白朮 香薷
上五味等分.水煎.服無時.
消暑丸
半夏(十二兩醋煮幹) 生甘草 茯苓(各四兩去皮)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錢.熱湯下.
香薷飲
濃樸(制) 白扁豆(各半斤炒) 香薷(一斤)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鍾.入酒一杯.煎七分.沉冷不拘時服.熱則作瀉.香薷須陳者佳.
桂苓甘露飲
茯苓(去皮) 白朮(土炒) 豬苓(去皮) 滑石(各二兩研)寒水石(研) 甘草(炙) 澤瀉(各一兩)肉桂(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冷水任下.入蜜少許更妙.一方加人參、香薷、甘草.
益元散(方見前)
清暑益氣湯
人參(一錢) 白朮(五分炒) 黃 (一錢) 蒼朮(一錢)升麻(一錢) 神曲(五分炒) 陳皮(五分) 甘草(五分)當歸(五分) 麥門冬(五分去心) 黃柏(五分) 五味子(三分)葛根(三分) 澤瀉(三分) 青皮(三分)
上水煎.溫服無時.
清燥湯
黃 (一錢五分) 五味子(九粒) 黃連 神曲 豬苓 柴胡 甘草(各二分)蒼朮 白朮 麥門冬 陳皮 生地黃 人參 澤瀉(各五分) 茯苓 當歸 升麻(各三分) 黃柏(二分酒拌)
上水煎.服無時.
白虎加蒼朮湯 竹葉石膏湯(二方俱見前)
白虎加人參竹葉湯(即前白虎湯加人參三兩竹葉二把)
消暑十全散
香薷(二錢) 白扁豆(炒捶) 濃樸(薑汁炒) 木瓜 陳皮(一作半夏) 甘草(炙)白朮(薑汁炒) 茯苓 藿香 蘇葉(各一錢)
上水煎.熱服無時.取微汗.
十味香薷飲
香薷(二錢) 人參 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炙) 白扁豆陳皮 濃樸(各一錢姜炒) 木瓜(五分)
上以水二鍾.煎七分.欲令汗熱服.欲利水冷服.
如伏暑去人參、黃 .加黃連、藿香、澤瀉.
六和湯
縮砂仁(炒研) 半夏(湯泡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去蘆) 甘草(各一兩炙)赤茯苓(去皮) 藿香 白扁豆(薑汁略炒) 木瓜(各二兩) 香薷 濃樸(各四兩薑汁制)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一鍾溫服.
藿香正氣散
大腹皮(黑豆水洗七次) 白芷 茯苓(去皮) 白朮(土炒) 濃樸(薑汁炒) 桔梗 紫蘇葉 甘草(各一兩炙) 藿香 陳皮(各三兩去白) 半夏(二兩湯洗七次)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鍾溫服.
選奇湯
羌活(一錢五分) 防風(一錢) 甘草(一錢五分夏生冬炙) 黃芩(一錢酒炒熱甚倍用)
上水煎.食後稍熱服.
冷香飲子
附子(生用) 草果 橘紅 甘草(各一錢炙) 生薑(五片)
上水煎冷服.
漿水散
附子 乾薑(炮) 甘草(炙) 肉桂(各五錢) 高良姜 半夏(各二錢半醋制)
上用漿水煎.去滓冷服.(漿水即點乳酪淡醋也)如虛熱喘乏.加人參.汗多加黃 、五味子.
大順散
甘草 乾薑(各五錢) 杏仁(去皮尖) 官桂(各三錢)
上先將甘草用白砂炒.次入姜.卻下杏仁.炒過篩去砂.合桂為末.每服三錢.沸湯調下.
黃連香薷散
香薷(二錢) 濃樸(一錢姜制) 黃連(五分酒蒸)
上水煎冷服.
加減瀉黃散
黃連 茵陳(各五分) 黃柏 黃芩(各四分)茯苓 梔子(各三分) 澤瀉(二分)
上 咀.都作一服.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一服減半.待五日再服.
二香散
藿香(一兩) 半夏(姜制) 陳皮 桔梗 白朮(土炒) 茯苓 蘇葉 濃樸(薑汁炒)黃連(各二兩去須) 香薷(一斤) 白扁豆(八兩炒) 白芷(一兩)甘草(二兩五錢) 大腹皮(黑豆水捶洗七次)
上 咀.每服一兩.水二鍾.生薑三片.蔥白二根.煎一鍾.食後溫服.
枇杷葉散
枇杷葉(二兩去毛炙) 香薷(七錢五分)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甘草(炙) 木瓜(各一兩) 丁香 陳皮(去白) 濃樸(各五錢去皮薑汁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鍾.生薑三片.煎服.如止渴燥去丁香.加知母.冷水調下.
百合湯
百合(一錢二分) 人參(五分去蘆) 柴胡(一錢去蘆) 黃芩(一錢)知母(八分去毛) 陳皮(一錢去白) 甘草(五分) 生地(七分)
上 咀.水二鍾.姜三片.捶法醋炙鱉甲.煎之溫服.如渴加栝蔞根.胸中煩熱加山梔.頭痛加羌活、川芎.嘔吐加姜炒半夏.胸滿加枳殼、桔梗.食復者加枳實、黃連.甚重大便實者加大黃.胸中虛煩加竹茹、竹葉.瘥後乾嘔.錯語失神.呻吟不寐.加黃連、犀角.咳喘加杏仁.血少心中驚惕加當歸、茯神、遠志.虛汗加黃 .疲倦加白朮.腸鳴加煨生薑.勞復時熱不除.加葶藶、烏梅、薑汁.
加味胃苓丸
蒼朮(五兩) 陳皮(三兩) 濃樸(二兩) 甘草(二兩炙)白朮(四兩) 茯苓(二兩) 肉桂(二兩) 豬苓(二兩) 澤瀉(二兩去毛) 人參(一兩去蘆) 黃連(一兩薑汁炒) 白芍(二兩炒)
上為末.蜜丸.每服五六十丸.清米湯下.
黃龍丸
黃連(二斤去毛)
上以好醋煮幹為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湯下.
玉露散
寒水石 滑石(去黃垢土) 石膏(火 ) 栝蔞根(各二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新汲水調下.
卻暑散
赤茯苓(四兩) 寒食麵 生薑(各一斤) 甘草(四兩生)
上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傷暑霍亂轉筋危急方
吳茱萸(三錢)
同黃連炒至煙起方取.去黃連.將茱萸煎湯一大盞.溫服.
香連丸
木香(二兩) 陳皮(二兩) 地榆(一兩) 枳殼(二兩麩炒)黃連(八錢吳茱萸炒) 枳實(一兩麩炒) 檳榔(二兩) 槐角子(一兩五錢) 益元散(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每服一錢.紅痢米湯下.白痢薑湯下.或白湯下.日三服.或湯一丸二亦可.老弱數服後.即當溫補.
《溫熱暑疫全書》
不要忘記分享到朋友圈。轉發功德無量
請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徐氏本草妙方】或者掃描下面二維碼:
最近有很多朋友們給我留言詢問治病方法、秘方療效、我是否使用過,在此我鄭重的向所有關注我空間的朋友們做一下解釋,我所發表的大多都是我摘取的,以便我臨床參考的,有的我用過,效果很不錯,還有一些我沒有用過,我只是作為參考,至此我希望朋友們在應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之慎重,不要盲目的去應用,記住一點,世上沒有靈丹妙藥,在好用的方子也有失靈的時候,我之所以摘取這些東西是能讓更多的同道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新的公眾號【滇南徐氏本草妙方】 大家可以掃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