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井陘縣城這個小區發生啥事?聚了那麼多人!

2020-12-23 澎湃新聞

昨夜

中秋月圓

普天共慶

朦朧月色中

井陘縣城金良社區富達小區

紅燈高掛

花團錦簇

整個小區籠罩在

節日的祥和氣氛中

富達廣場

井陘達沃晉劇團演出的

古裝舞臺大戲

三關點帥

在這裡精彩上演

臺上

演員們

神情專注

傾力獻技

整個演出

高潮迭起

特別是

飾演楊六郎的

山西晉劇名家

王和愛

更是以精湛演技

贏得現場觀眾的

陣陣掌聲

……

臺下

黃髮垂髫

人山人海

一個個看得

聚精會神

津津有味

……

昨夜的富達山莊

成為山城最熱鬧的地方

一樣的熱鬧

將持續到10月5日

期間

還將有5位晉劇大師

和我們的晉劇團一道

在這裡同臺獻藝

讓我們感受國家非遺山西(井陘)晉劇

的藝術魅力

喜歡晉劇藝術的朋友

千萬不要錯過

記住

每晚的7點30分

演出正式開始

節目單來了

快來看看你最期待哪一場?

↓↓↓

* 如果變化,以當天戲報為準

井陘縣晉劇團簡介

井陘縣晉劇團是河北省優秀基層劇團,1952年建團,在冀晉大地享有盛譽,被譽為「太行 山上一枝花」。現有在職演職員65人,其中一級演員3人,二級演員6人,三級演職員23人 。一直堅持「紮根基層、服務農民」的辦團理念,為老百姓唱戲,唱老百姓喜歡的戲,常 年下鄉演出在500場以上,足跡遍及冀、晉、陝、蒙,演自己的戲,育自己的人,走自己的 路。上演了一批經典晉劇古裝戲,如《慶功樓》、《血戰金沙灘》、《下河東》、《白溝河》、《三關點帥》、《八義圖》、《齊王拉馬》、《雙官誥》、《賣妙郎》等,同時創作、移植上演了幾部獨具特色,謳歌時代,群眾喜聞樂 見的優秀現代劇目,如《井陘拉花》、《風雨丹心》、《女人九香》、《百合嶺》、《李保國》等。劇團先後在省戲劇匯演中屢獲大獎,2009年創作的《井陘口》在央視戲曲頻道全劇播放,2010年井陘晉劇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2 013年劇團被授予第五屆全國「雙服務先進集體」稱號,2014年創作的《背水之戰》被河北 省委宣傳部授予「五個一工程獎」,2016年所申報的《優秀農村題材劇目巡演》被國家藝 術基金成功立項,2017年移植的大型晉劇《李保國》參加了河北省第十二屆優秀基層院團 精品劇目匯演,受到了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的高度評價,2017年被授予第七屆全國「雙 服務先進集體」稱號,2018年傳統古裝戲《金沙灘》參加了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團精品劇目展演,獲得了肯定和好評。2019年,劇團創作的大型晉劇現代戲《天路情歌》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評價,並作為主題教育活動項目在全縣巡迴演出。

每晚7:30不見不散

作者 | 宇 宙

原標題:《昨晚井陘縣城這個小區發生啥事?聚了那麼多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聽說:昨晚井陘有人拉著朋友闖「鬼門關」...
    井陘的友友們,掐指一算,在家待了已經快半個月了。囤的糧草吃得差不多了,腦袋也快睡方了,是不是看到外面忙碌的人有點羨慕了?蠢蠢欲動著想要和朋友聚一聚?就在昨天晚上,小編就聽到一條這樣的消息:「某小區幾戶平日關係不錯的『實在憋不住了』挺身而出。但他們不是去英勇抗「疫」,而是湊到其中一家裡『小酌』了一下。」
  • 發生啥事?「長槍短炮」瞄準了井陘這個村!聽說來了6個縣……
    原來是由石家莊市攝影家協會井陘縣攝影家協會石門村黨支部、村委會聯合舉辦的「大美井陘古韻石門」攝影採風活動當天,來自石家莊市攝影家協會以及正定、新樂、欒城、鹿泉、元氏、井陘等六縣(市)攝影家協會的攝影大咖和攝影愛好者,他們手持「長槍短炮」,用鏡頭定格石門村的美麗瞬間。
  • 井陘最古老的古城——蔓葭古城
    威州、天護、天長是井陘境內的三大古城。而威州古城歷史悠久,始建於兩千三百多年前戰國中期,當時井陘屬白狄人建的中山國,而威州北距中山國都靈壽城僅25公裡,是靈壽城南部扼守綿曼河東岸通道的要塞,中山國即在威州設守築蔓葭城(6410工廠處),這是迄今發現的井陘最早的古城。
  • 今天上午,井陘縣長李傑冒著雨雪現場辦公
    今天上午,井陘縣長李傑冒著雨雪現場辦公 2020-11-21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井陘煤礦:光榮退役的蒸汽機車
    這輛運煤火車行駛20裡地,到達井陘縣城,就是微水車站,再換乘石太線的客運火車坐到石家莊。要從石家莊返回井陘煤礦,必須在石家莊乘坐石太線的客車,到微水車站下車,再乘到井陘煤礦的「運煤火車」返回煤礦,當地人叫新井車站。由於去一趟石家莊,又花錢又折騰受罪,那時除了出公差的,平頭百姓是很少乘坐此車的。1975年時,運煤火車專掛兩節綠皮車箱,一節客車,一節行李車。
  • 井陘李法路和於東亮:「我們的小區,我們自己守」
    連日來,愛心企業和人士紛紛為井陘縣各界奮鬥在一線的同志們送去慰問和溫暖,同心同向阻擊疫情,保衛井陘家園。家住歡喜嶺福澤苑小區的退伍軍人李法路和6410工廠職工於東亮,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在默默的為小區做著貢獻。
  • 井陘法院:線下線上工作相結合 撐起分包小區「一片天」
    井陘法院:線下線上工作相結合 撐起分包小區「一片天」 2021-01-15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井陘板橋村,竟有這麼多的傳說故事
    到村後,老漢左思右想,總覺的怪怪的,好像這事有些玄機,中午飯也沒吃,就直奔村董陰陽家去了。董陰陽是板橋莊九村頗有名氣的「風水師」,聽了賈老漢的敘述,他捻須沉思,說:「好一個借雞下蛋,移花接木」。「老哥,啥意思?」。賈老漢不解,望著董陰陽焦急問。
  • 在遂川縣城多個小區盜竊,警方憑「鴨舌帽」抓獲2人!
    近日,遂川警方抓獲兩名結夥跨省流竄盜竊嫌疑人,連帶破獲貴州、山東等地盜竊案多起。2020年11月,遂川縣城多個小區、安置房發生入室盜竊案,被盜物品均為現金、手機等貴重物品。民警一方面結合現場開展地毯式走訪調查和串併案工作,同時聯繫特巡警增援警力加社會大面治安巡邏密度,對遂川縣城幾個關鍵樓盤小區加強巡控。通過調查發現,2020年5月份以來,遂川縣城多個小區及周邊村居相繼發生類似入室盜竊案,發案時間均在凌晨。民警將案件線索串並,終於找到了嫌疑人的蹤跡,一頂「鴨舌帽」出現民警的視野中。
  • 井陘這所學校,50名學生中有25名是籃球隊員,啥情況?!
    井陘這所學校,50名學生中有25名是籃球隊員,啥情況?!籃球班的春天井陘縣割髭嶺學校 梁永亮有這樣一支小學籃球隊,它的規模可算得上不小,足足有25人。驚奇嗎?別急,還有更吃驚的,籃球隊人數佔全校人數的1/2!
  • 外地人眼中的井陘 從紅旗廠到5460
    我先到任丘華北石油管理局機動處打問華柴廠,得知該廠原名叫5460廠,廠區離井陘縣城十幾公裡。李科長說廠裡經常應用戶要求舉辦培訓班,培訓的事歸培訓科管,培訓科在生活區。我向李科長打問6410廠,李科長說離這裡有三十多公裡,不通長途汽車。正好明天上午科裡去6410廠辦事,可以搭乘科裡的三輪摩託去。真是遇到了好人,我立刻答應明天上午八點來科裡候車。
  • 太行八陘之一,戰神韓信背水一戰的井陘,在什麼地方?
    井陘是啥意思?其實沒啥意思,就是一個地名。但是井陘這個地名可不一般,因為這片熱土和我國歷史上一位戰神永遠聯繫在一起,他就是韓信。 大家對韓信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出身淮陰縣,祖上可能是貴族,但在韓信這輩早已衰落。韓信一無長技,飯都吃不上,整天背著一把祖上傳下來的劍到處遊蕩,被人瞧不起。終於有一天,街頭惡少攔住韓信,讓他鑽自己的胯。面對如此奇恥大辱,韓信到底鑽了,李白有詩云:「淮陰市井笑韓信。」
  • 井陘長生口八路軍兩次伏擊戰
    發生在抗日戰爭初期的兩次長生口伏擊戰,就是中國抗戰史上著名的戰役。第一次伏擊戰(1937 年10 月22 日)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軍製造了「盧溝橋事變」,發起全面侵華戰爭,向石家莊地區發動進攻。沿太行山東麓南侵的日軍於10月14日侵佔了井陘城——天長及鐵路沿線的村莊,沿正太線西犯。
  • 剛剛,井陘又被省裡點名了!涉及多個村莊、單位和...
    剛剛,井陘又被省裡點名了!涉及多個村莊、單位和...他們建成了全長60餘公裡的「井陘太行天路」,將沿途26個中國傳統村落串珠成鏈,帶動了旅遊大發展。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全體幹部職工晝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全縣復工復產復學提供交通運輸保障。井陘縣中醫院縣中醫院是一家二級甲等中醫院。
  • 井陘發布卻把這次「碰釘子」當成了新聞!
    井陘發布卻把這次「碰釘子」當成了新聞!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南障城村不辱使命、不負重望、脫穎而出,為全鎮爭得了「冠軍」的榮譽,井陘發布採編想對這個典型進行深入挖掘報導,通過推廣他們的經驗推動全縣此項工作開展。
  • 南繞城高速公路井陘連接線上,跨石太鐵路立交橋主橋完成轉體
    12月8日凌晨1時20分,由中鐵十七局集團承建的石家莊市南繞城高速公路井陘連接線上跨石太鐵路立交橋主橋,經過70分鐘連續旋轉,成功完成「華麗轉身」。作為石家莊市南繞城高速井陘連接線的控制性工程,該橋的成功轉體,為井陘連接線早日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 井陘方言
    (互稱)廚師 夥夫醫生、教師 舊稱先生禿子 光葫蘆頭駝背 爆鍋兒、羅鍋兒遊手好閒的人 燎幹件子好鑽牛角尖的人 死雞頭,又稱雞磨頭冒失鬼 髒湯官兒轉眼不認帳的人 牛頭官兒行為特別的人 外五行吝嗇鬼 幹蒜皮做事糊塗的人 麵糊鍋子心計多的人
  • 今天上午,井陘體育場舉行啥活動?據說和後年這項國際賽事有關!
    今天上午,井陘體育場舉行啥活動?據說和後年這項國際賽事有關!作者 | 蒿俊林原標題:《今天上午,井陘體育場舉行啥活動?據說和後年這項國際賽事有關!》
  • 典出井陘的漢語成語「背水一戰」
    井陘地處太行山東麓,為華北平原接壤黃土高原地區的咽喉。史上,多為兵家必爭。漢語成語「背水一戰」就典出井陘,載入《史記淮陰侯列傳》。古代簡牘記事言簡意賅惜字如金,隻言片語背後詳情卻鮮為詳知。公元204年陰曆十月,迎著簫簫寒風,一支上萬人的漢軍直奔井陘,長途奔襲趙國,消滅項羽軍事集團側翼勢力,聲援漢王劉邦。此時,劉邦正與楚王項羽對壘滎陽,並有北邊燕和趙,東邊齊的威脅。為儘快扭轉戰局,漢王劉邦採納韓信計謀,並由其掛帥出奇兵,繞道井陘突襲項羽軍事集團側翼,來牽制勁敵。
  • 古代因戰爭需要壘築的井陘天長宋古城
    接著上一期,告別於家石頭村,經過村道、縣道、國道307,在導航的指引下,來到了位於井陘縣城(微水鎮)西15公裡處的天長宋古城(天長鎮),,沿著綿蔓河河谷(如今修建了S037及石太鐵路)20多公裡就到達山西的娘子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