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妄稱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中方發通知,又兩家澳企涼了

2021-01-09 火星方陣

作者:刺客

澳天空電視臺主持人史密斯在一檔節目中幸災樂禍地表示,中國進口停止澳大利亞產品,他們以此為樂,但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大利亞的煤炭」

在史密斯的報導中,澳大利亞滿載價值10億美元煤炭的船隻無法在中國靠岸,結果是中國「鬧電荒」,10億中國人 「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澳大利亞的產品深受中國人的喜歡,但他們現在再也不能享受我們的產品,中國這是在「自作自受」。

事實上,史密斯如果不說出這番話來,或許世界上沒人知道他是個白痴主持人。原因很簡單,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是以冶鍊金屬為主的焦煤,並非用於發電的動力煤。另外,中國原煤產量為37.5億噸,進口總量不過3億噸,澳大利亞焦煤對中國而言更是無足輕重。

所以說,對於澳大利亞某些人的瘋言瘋語,我們就當看笑話罷了。畢竟,在寒冷的冬天,當中國人在明亮的房間裡,享受供暖設備所帶來的溫暖之際,澳大利亞的業界卻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因為他們的產品賣不出去,甚至面臨破產的下場。

就在澳媒體主播妄稱「十億中國人在嚴寒中憤怒掙扎」之際,又有兩家澳企淪為坎培拉極端對華政策的犧牲品。本月24日,中國海關總署再次發出通知,暫停進口澳大利亞新威爾斯州和西澳大利亞州原木,理由就是「在原木中被檢測出存在有害寄生蟲」。

在此之前,中方已暫停從澳大利亞其他4州進口原木。如今又有兩個州的原木被拒之門外。這就意味著,澳大利亞的原木對華出口將與煤炭並肩,差不多要「歸零」。

中國每年少從澳洲進口數百噸煤炭,澳媒就炮製出「有十億人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的笑話。如今中國要將澳洲進口原木「歸零」,弄不好,過幾天還會有澳洲弱智主播跳出來說,中國禁止進口澳洲原木「自作自受」,現在連飯桌和椅子都沒有,只能蹲在地上吃飯。

澳大利亞正在為其追隨美國對抗中國付出慘重代價。莫裡森因為讓國內業界為其極端對華政策買單,在國內已經成為了千夫所指的罪人。很顯然,澳媒發表這種言論,無非就是試圖掩蓋澳洲遭到中國反制的恐慌心理。畢竟,近期大量澳洲商品因各種原因被拒之中國門外,該國業界哀鴻遍野。

無論是地緣政治還是軍事戰略,中國與澳大利亞本來就沒有什麼利益衝突。與此同時,澳大利亞還是一個靠中國市場開放維持繁榮的國家。按理來說,澳大利亞不對中國感恩戴德也就算了,完全不應該將中國視為自己的敵人。

然而,坎培拉近年來卻為了所謂「共同價值觀」,甘願放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自備狗糧充當美國印太戰略的鷹犬,沒事找事總是給中國找麻煩。為此,莫裡森還獲得川普的「功績勳章」。

澳大利亞將自己的政治、外交和軍事戰略完全綁在美國的戰車上:抵制中國華為5G設備,將新冠疫情當成政治武器給我國潑髒水,派出軍艦參與美軍在南海的聯合軍演,甚至還曾通過臺灣海峽,對我國領土主權發起挑釁。

坎培拉當局的所作所為,不但嚴重損害中國的切身利益,同時也將好不容易才建立的中澳合作關係毀於一旦。所以,對於澳洲近期對華出口屢屢被拒的情況,很多外媒都認為,是中澳關係持續惡化造成的一種必然結果。

由此可見,當坎培拉正在付出慘重代價的時候,天空電視臺主播卻還沒有停止對中國抹黑潑髒水。既然澳方至今仍不思悔改,那麼中國就只能繼續對其進行敲打,將澳大利亞煤炭和原木對華出口的份額歸零,讓那個主播看看,中國人和澳大利亞人,到底是誰會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

相關焦點

  • 澳主持人「驚人言論」:不買我們的煤炭,10億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
    「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12月18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此事發表了一番秀智商的「驚人言論」。
  • 「因為抵制澳州煤炭,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掙扎」?
    來源:觀察者網客戶端「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為了佐證自己「10億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的結論,史密斯公然扯謊:「中國的一些地區這周氣溫都降到零下40度了,就是那些拉閘限電的地方。」史密斯還大言不慚地聲稱:「中國人再也買不到澳大利亞的商品了,我們的產品幾十年來深受中國人喜愛。也許這波反向操作能讓中國尊重我們澳大利亞,並重啟政府間的溝通渠道。」進入12月份後,我國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的確出臺了限電通知。
  • 遭收反傾銷稅後,澳洲葡萄酒又接新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方市場
    直指中國外交官、勾結19國盟友對抗中方對葡萄酒的反制措施,甚至還叫囂由於大麥被中方反傾銷徵稅而上訴世貿組織。澳方這種行為,無疑是再次緊張中澳關係。澳洲葡萄酒又收到噩耗,澳媒直言葡萄酒要涼了!澳軍的行為依然成為國際社會深痛惡覺,這與"恐怖行為"有何差別,殺害毫無武裝威脅的平民,就連兒童也以殘忍的方式殺害,在中方為正義發聲之後,澳方不感到羞恥和將涉事者繩之以法,卻夥同西方盟友異口同聲抨擊中方,試圖為自身開脫。針對中方對澳方葡萄酒反傾銷調查且徵收反傾銷稅後,澳方夥同盟友再次將矛頭指向中方。
  • 剛果取消澳企採礦權,澳媒:又和中企有關?
    澳企突然被收回鐵礦開採權剛果共和國是位於非洲中西部的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發展並不算太好,但是其資源十分豐富。剛果的地下資源十分豐富,這引得了很多外國的鐵礦石開採商來對其進行投資,其中澳大利亞的聖丹斯資源公司和赤道資源公司算是比較有名的。
  • 為爭奪對華出口石油,沙特和俄羅斯「大打出手」澳媒:中方賺翻了
    澳媒眼紅中方賺翻了 除了沙特以及俄羅斯之外,澳大利亞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進口國家,之前我國從澳大利亞廣泛進口煤炭以及鐵礦石等資源,現如今我國已經在開始尋找除澳大利亞之外的供應商。據路透社12日報導,澳大利亞石油天然氣出口商表示由於中澳之間關係緊張,前段時間向中企出售天然氣田的項目被迫擱置。
  • 美國也太欺負中國記者了;有人威脅在法國街頭襲擊中國人;澳媒:成噸的澳洲活龍蝦滯留中國機場丨每日大新聞
    據香港東網報導,海外華人組織近日收到多人通知,他們察覺到有網民在Twitter上發出威脅,聲稱會針對巴黎大區的中國人發動襲擊。發帖者呼籲黑人和阿拉伯人在91省(埃松省)、92省(上塞納省)、93省(塞納-聖但尼省)、94省(馬恩河谷省)及95省(瓦茲河谷省)等巴黎周邊地區,襲擊街上的中國人。針對這一威脅,巴黎檢察部門已展開調查。
  • 中使館發出14項申訴清單?澳媒大張旗鼓,又開始對華「搞事」了
    最近一段時間,澳大利亞更是加劇惡化中澳關係,使得此前的一點磨擦被搬到了表面上,而澳媒也開始大肆渲染。澳媒收到14個申訴清單法新社報導,近日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稱收到了來自中駐澳使館的一份14個申訴清單檔案。
  • 現在記起中方的好了?澳大利亞後悔也來不及,近日中方展開行動
    顯然地,澳方在礙於商品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各項關鍵問題還尚未有實質性改變之前,澳總理說得再天花亂墜也不過是停留在口頭上,對促進中澳關係並無任何實際上的幫助。此外,近日中方行動來了,決定對澳方葡萄酒採取收費措施。
  • 原木被禁大麥被加稅,澳遭受三連擊:非常失望,希望中方勿搞歧視
    澳洲不僅跟著美國在南海搞事,還多次發表攻擊性語言,澳議員甚至公開要求華裔對澳表「忠誠」。對於澳洲政府的種種做法,中國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既然澳洲人不留情面,那就不要奢望中國給好臉色。據商務部消息,近日中國明確拒絕了澳政府8月份提出的一項覆審申請。
  • 山東艦南下之後,美媒嗅出解放軍重磅舉動,讓「臺獨」背脊發涼
    對於"山東艦"的訓練,中方一直在緊密地進行著,以確保在未來能夠正常運行保衛家國。"山東艦"航母以及其附屬編隊在前些日子穿越臺灣海峽南下三亞之後,又宣布前往南海相關海域展開訓練,再次讓中方這艘國之重器成為國際上矚目的焦點,也包括美國媒體。"山東艦"一動作,"臺獨"驚了"山東艦"前些日子在穿越臺灣海峽之後一路南下三亞航母基地,而一躍成為世界各國矚目的焦點。
  • 澳媒:澳籍華人、CGTN前主持人成蕾在大陸被抓, 中方尚未回應
    應當說,中方這次的信息反應速度已經非常快了。相比之下,澳大利亞媒體星期一報導,澳籍華人、CGTN前主持人成蕾在大陸被抓,此事在外媒上引起新一波炒作,但到今天中午為止,中方沒有人出面回應此事。中印邊境摩擦,軍方回應很快,努力讓外界儘快了解我方立場,但要看到,佔據了這一新聞第一落點的仍是印度方面。中方在其之後只能抓該消息在輿論場的第二落點。
  • 剛果共和國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澳媒指控:可能與中國有關
    不過,澳大利亞像是遭遇了上帝的玩笑一樣,即使澳鐵礦石在中國市場上相當吃得開,澳鐵礦企業也避免不了在別的國家碰壁的情況。剛果共和國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據澳洲財經見聞12月22日報導,剛果共和國在12月21日宣布,將收回聖丹斯資源公司、赤道資源公司等3家澳大利亞鐵礦石開採商在中非地區的鐵礦石開採和勘探權,並且將開採權轉交給桑加礦業。
  • 澳媒試圖打「悲情牌」?中方早已援助
    面對當下澳煤炭遲遲無法清關的情況,澳大利亞方面正在想方設法解決這一問題。繼多次「求和」與威脅「上告」的軟硬兼施之法後,澳大利亞方面又打出了「悲情牌」。澳媒報導滯留中國港口運煤船船員情況據澳大利亞SBS廣播公司和《澳大利亞人報》12月16日分別報導,在各自採訪了來自印度大東方航運公司的「Jag Anand」號運煤船和來自瑞士-義大利地中海航運公司的「MV Anastasia」號運煤船後得知,目前船上的船員情況相當不好。
  • 眼見中企領跑收購澳企案,莫裡森急了,要求政府贊助其他競標企業
    然而眼見中企領跑競標立即引起了澳大利亞政府的焦慮,急了眼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很可能準備要在中企背後拉剎車>,根據澳媒的說法莫裡森要求澳大利亞國家信貸機構自掏腰包,以贊助其他國家的有力競標者,也就是為中國企業的對手提供資金支持。
  • 美唆使澳把鐵礦石當遏華「核武器」,澳政客:加徵關稅讓中國出血
    不過,據《金融評論報》15日報導,澳農業部長和現任資源部長都否決了這一提議。據了解,近期澳洲多類出口中國的商品遇到了障礙。根據商務部下發的通知,將對澳洲進口紅酒同時徵收反傾銷以及反補貼保證金。另外,由於多次從澳洲進口產品中發現違規情況,我海關部門已相繼暫停了多家澳企的牛肉、原木、大麥進口。
  • 默克爾表態不久,德媒卻對話釋出特殊信號?中方大使館雷霆發聲
    根據人民資訊所報導,在近日線上會議上,就所謂的中方"侵犯人權"行為,在被歐美聯盟現場要求對華強硬時默克爾表示,歐洲在與中方打交道時,必須堅持自身的價值觀,中方龐大人口以及經濟的重要性必須加以考慮,需要在價值觀與利益之間做出權衡。不得不承認默克爾的理性以及果敢,總是能夠在隨美起舞的隊伍中保持客觀的分析與權衡。
  • 澳媒稱中方將作重要決定,留給澳大利亞的時間只有10天
    按照澳媒的上述說法,中方即將作出重要決定,而留給澳大利亞的時間只有10天。對此,澳方很快予以了回應。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在10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尊重中國對國內的反傾銷案件進行調查,但他認為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反傾銷稅是「不正當的」。澳政府已經在與穀物生產行業合作,對中國的反傾銷調查提出最強有力的反對證據,並將在中國政府作出最終決定之前,尋求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此外,西澳州農業部長麥克蒂爾南也表示,將就這一問題直接向中國領事館展開遊說。
  • 澳上WTO狀告中國,不料被華反將一軍,澳媒:中國早一步把澳告了
    在多次要求與華談判無果後,澳政府也終於翻臉露出本性,在當地時間16日付諸了行動。然而事情鬧到WTO沒幾天,澳政府就發現有些不對勁,自己似乎被中國反將了一軍!據《雪梨先驅晨報》21日報導稱,該媒體和《時代報》在近日收到了一份「機密文件」,文件顯示,中國早在2019年就已經先將澳政府告上了WTO,原因是華為在澳受到了歧視性市場準入禁令。雖然澳政府一直以來堅持否認上述指控,但包括外交部長在內的多名澳高官卻親口承認,在通訊製造商的選擇上,澳政府有不同優先順序的考量。
  • 沒買到中方疫苗遭解僱!阿根廷舉動令西方沸騰,日澳擔憂已經晚了
    眾所周知,目前面市且接種的疫苗並不多,再加上美方疫苗頻繁出現問題,這讓很多國家將求購目標鎖定在中方。近日阿根廷向中方購買1500萬劑疫苗得不到進展後,阿方政府對採購疫苗不力的阿根廷駐華大使克萊科勒爾進行撤換,阿根廷媒指出其中另有隱情。購中方疫苗不成,阿方大使遭卸職就在全球疫苗試驗投用進入最關鍵時期,阿根廷卻因為疫苗問題而引發了一場國內政治風波。
  • 非洲做出選擇:運礦鐵路合同給中企,同時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
    據金十數據1月4日報導,中企最近成功獲得幾內亞的鐵路配套項目,建設金迪亞隧道。隧道全長11.65公裡,是國鐵一級標準的兩單隧道,合同金額高達15.79億元人民幣。值得關注的是,這個項目隸屬於西芒杜鐵礦石項目基礎建設部分,無論對中國還是幾內亞,都是一個合作雙贏的結果。一方面,要想富先修路,對幾內亞而言,鐵路建成將有助於其鐵礦石出口,並且該項目還將為幾內亞創造大量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