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河南災荒:黃河決堤加日寇鐵蹄致使300萬人死亡,300萬人逃荒

2020-12-22 說書人國師

在1942年的世界上,發生著一批重大事件,這些事件被很多人留在記憶深處,其中就有史達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邱吉爾感冒。

然而很多歷史被塵封在歷史的冰河中,當人們將眼光放在冰山上時,殊不知在冰山之下還有更為讓人震撼的民族回憶,其中就有1942河南大饑荒。

「中國人總是善於遺忘。」這是《溫故一九四二》的作者、電影《一九四二》的編劇劉震雲說的。

「你幹啥。」

「剛死,身子還熱,讓孩兒再吃口奶。」

「天爺呀,五天沒吃東西了,身子瘦的跟把柴火一樣,哪來的奶。」

這是電影《一九四二》中老東家的孫子出生時,兒媳婦餓死了,老東家和自己老婆的對話。

像這樣的現象對於1942年的河南來說只是冰山一角,當認識到整個河南的災情時,才能真正感覺到,什麼是赤地千裡,什麼是慘絕人寰。在我們中國人的哲學中,向來是不怕災難和困難的,這就是古人說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可怕的是,這「兵」和「水」卻一起來到了當時的河南。

河南屬於溫帶半溼潤季風季候,本應是夏秋季節溫和多雨,但天不遂人願,自1941年起,不僅沒下雨,反倒驕陽如火,乾燥異常。加上河南的農作物多為小麥、玉米不耐旱澇,河南全省基本上是顆粒無收。

《河南省志》這樣記載1942年大災荒:「安陽苦旱,二麥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結實;淇縣山丘顆粒未收;洛寧二麥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那一年的河南,天氣是晴朗的,人間是灰色的。

時光倒回1938年,蔣介石飛往鄭州親自指揮戰役,國民政府12萬人包圍日軍2萬人,用蔣介石的話來說:「這一次就是吃也能把日軍吃掉。」可不到一天,蘭封失守,守商丘的第八軍黃杰不戰而退,侵華日軍沿著隴海線向西進軍,一輛輛的日本運兵車直逼鄭州,鄭州危及,蔣介石大驚失色。

此時的蔣介石想起了3年前自己的德國顧問法肯豪森給自己的抵禦日軍的《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建議書中寫道:「最後戰線為黃河,宜作有計劃之人工泛濫,增厚其防禦力。」

只是此時的蔣介石還在猶豫,不久馮玉祥、白崇禧也建議炸開黃河抵禦日軍,但是最直接導致蔣介石決定的是時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兼戰區司令官程潛的建議,用黃河決堤保全鄭州。

1938年6月,花園口被挖開了,巧合的是,第二天又下了一場大暴雨,黃河水量猛增,挖開的大壩被水衝刷的越來越大,水量達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決堤那天,電影中12歲的張廣和正在村裡看一戶人娶媳婦,迎親隊伍前面走的是吹喇叭的,一片熱鬧祥和。就在這時,腳下開始顫動,不一會大水來了,迎親的花轎瞬間沒了蹤影。張廣和靠著一張木板活了下來,可他一家八口,就只剩下他一個,其他七人連屍首都沒找到。

沒想到,在這戰火連綿的時代,深受戰火襲擾的河南人民遭受了遺棄,黃河向中原大地發出了咆哮,這次事件後,河南的140多萬民宅、800多萬畝耕地全部被淹。根據河南檔案館的記載,這次決堤河南省受災人數達1200萬人,其中893303萬人死亡,390萬人傾家蕩產,流離失所。

黃河決堤加上氣候溫和,對蝗蟲來說是繁殖的好時期,就像如今中亞和非洲正在遭遇的那樣,當時的河南是旱災加蝗災,最後成了災荒。

而且黃河並沒能擋住日軍,日軍每到一處,破壞當地農田,在村莊燒殺搶奪,使原本就流離失所的河南人民生不如死,苦不堪言。

1942年,對於當時的很多人說,可能這就是人生中的最後一年。因為這一年,在有1000萬人的人口大省中,有300萬人餓死,還有300萬人逃到了西北,諸如陝西、甘肅等省份。

但是這個數據並不是政府統計的數字,而是美國《時代周刊》駐華特派記者白修德的估計。政府給了兩個數字,一個是28萬人,另一個是140萬人,可在這三種數字中,人們更相信白修德的數據。

除了一些被統計的人之外,還有很多是在逃往陝西的路上、火車上凍死的,或者是扒火車時被火車軋死的。如果用杜甫的一句詩來描寫當時的慘況,便是:「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餓殍遍地、四野哀嚎。在逃荒的路上,狗吃人、人吃人的現象時有發生,現如今聽到這兩個詞時,可能也會像當時的蔣介石一樣,說一句:「這在中國絕對不可能發生。」可看了照片和故事,才會低下頭來,讓心流淚。

其中《偃師縣誌》記載:「人多以樹皮、草根、觀音土、雁屎充飢。災民19萬,外逃及死者難以數計。這次災荒為60年間所罕見。」這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一個悲劇,可對河南人民來說就不止悲劇那麼簡單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可此時卻再找不到任何文字來形容當時的慘烈和悲戚。

這場災荒最大的特點就是範圍廣、並發性、連續性、積累性以及兵災並發。這次受災範圍就像電影《一九四二》中河南民政廳長方策說的那樣:「整個河南都是災區。」而且伴隨著水災、旱災、蝗災一起發生,接連不斷,持續時間達兩年之久,眾多的災難積累到一起,成了人民災荒,加上日軍的侵略,河南人民已無路可走。

政府對災情的反應遲鈍和漠視也是導致災荒規模不斷發展的原因之一。

1943年,《大公報》主筆王芸生寫了篇社論叫《看重慶,念中原》,其中這樣寫道:「餓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攜幼,妻離子散,擠人叢,挨棍打……」其中的描寫不忍卒讀。可國民政府對這篇文章做了這樣的批示:「調查不實,擾亂民心,停刊三天,閉門思過。」

但有些人會問,在這種情況下,國民政府難道就真的不聞不問嗎?

婦女正在處理樹皮

河南災情真正得到國民政府的確認是在重慶的參政會上,豫籍參政員郭仲隗將河南人民吃的觀音土、大雁糞、榆樹皮展示在會上,並且痛哭流涕,發表演講,稱:「……河南災情如此嚴重,百姓餓死不計其數,青年往陝西逃生,政府竟下令堵截。老弱者在家先吃草根、吃樹皮,後吃觀音土,吃了拉不出來,活活憋死。難道政府的眼睛瞎了看不見,耳朵聾了聽不見嗎?我帶來了河南老百姓吃的10種觀音土,請各部長傳著看一看。」這才使得河南災情得到援助。

當然,美國記者白修德在河南災情的報導上也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當國民政府2億元的救災基金到達河南時,此時的河南早已是一片蕭條。而且在使用資金時,經過各級政府的層層盤剝,真正用到救災中的資金寥寥無幾。

在救災過程中有這樣一個現象。當災民拿著政府救災的100元大鈔去糧行換取糧食時,卻被糧行告知100元不能換糧食,必須去銀行換成面值小的。於是災民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的走向銀行,在銀行的櫃檯前,災民拿出攥在手中的錢,卻被銀行告知要收17%的手續費。

顫巍巍站在櫃檯前的受災人民欲哭無淚,太餓了,沒力氣擠眼淚。

正如劉震雲在《溫故一九四二》中的統計,自東周以來,河南經受了大大小小的災荒,災荒之後卻還會發生災荒,只是不知有多少人還能記著。

相關焦點

  • 1942年河南大饑荒:餓死300萬人,樹皮啃光,圖5孩子的表情令人揪心
    是的,1942年是世界大戰全面展開的一年,也是災難性的一年。這場災難讓河南至少300萬人被餓死,樹皮被啃光,每一張歷史的老照片都刺痛人心。 河南大饑荒發生的原因,要追溯到1938年6月9日,黃河花園口大堤潰決,黃河水南下,逐漸形成黃泛區。
  • 1942年河南人為什麼選擇逃荒去陝西?
    純鈞LHGR  中國聯通遼寧阜新分公司巡檢主任:1942年的河南大災荒,據說有300萬人逃離河南。河南人到了陝西,與當地人民相處融洽。其實,自古兩省人民關係就不錯,胡辣湯就是由河南人傳至陝西的。而且,自古務農的河南人到了陝西後,也逐漸沾染了陝西人習武的熱情,有很多人還參了軍。與日寇血戰、死守中條山的十七路軍裡,就有很多河南人及其後裔。大荔、蒲城、渭南三縣,因接近黃河渡口,所以當初接收河南災民較多,他們融為一家,群策群力,共保家園,已經成為歷史佳話。至今在大荔的河南人也有很多。
  •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150萬人被餓死,這組老照片讓人不忍直視
    這正合日寇的心思,他們可以藉此消滅主力部隊。 5月15日,老蔣才發現不對,主力部隊很有可能會被包圍在徐州。由此決定放棄徐州,部隊就這樣被拉來拉去,無作為不說還消耗力氣。就在這個時候,土肥原賢二帶著兩萬人強渡黃河,豫東戰役爆發。
  • 1942年河南饑荒有多慘?150萬人活活餓死,年輕女子不值一根草皮
    這正合日寇的心思,他們可以藉此消滅主力部隊。5月15日,老蔣才發現不對,主力部隊很有可能會被包圍在徐州。由此決定放棄徐州,部隊就這樣被拉來拉去,無作為不說還消耗力氣。就在這個時候,土肥原賢二帶著兩萬人強渡黃河,豫東戰役爆發。
  • 1942年河南饑荒慘狀:150萬人被活活餓死,美國記者看後吃不下飯
    河南大饑荒的時間點是發生在1942年7月份到1943年春天,其實早在1942年之前,河南人民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因為1937年時,中國人就已經全面拉開了抗戰的序幕。再到1938年時,河南因為地勢太過於重要。所以日寇一直想要快速佔領鄭州,而在在佔領鄭州之前,蘭封、商丘等地,沒有幾天也被日寇打下來。
  • 蔣介石將花園口決堤,黃泛區89萬人死亡,1942大饑荒慘絕人寰
    歸德失守,河南門戶洞開,戰局被日軍扭轉。本來想著吃掉日軍第14師團的國軍被日軍反包圍。在此情況下,國軍喪失了戰場主動權,再次開始全面撤退,這才有了後面的黃河決堤。花園口決堤之後,北方大片國土淪為「黃泛區」,這場人為製造的慘案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受災地區包括河南、安徽、江蘇三省的44個縣市,共有1993萬畝農田被淹。安徽省有將近50%的耕地被淹。
  • 1942年河南大饑荒,餓殍遍野,連路邊樹皮都被扒光,觸目驚心
    1942年到1943年,中國正處於艱苦的抗日戰爭戰略相持階段。作為我國的人口大省、身處抗戰前線的河南,卻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饑荒。這場饑荒長達1年之久,致使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有39個縣災情最為嚴重。據統計,受災總人數高達1200萬人,死亡人數高達300萬人,300萬人逃離河南。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老照片曝光,蔣介石看了發抖,樹皮都沒放過!
    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東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大饑荒事件,由於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因此也被稱為「1942河南大饑荒」。河南地區在1942年之前,多次遭遇水災,緊接著1938年就發生了人為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河南安徽等地千萬人受災。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舊照:餓死300萬人,吃樹皮的孩子看著心疼
    現如今,健康飲食越來越流行,人間美味不可錯過,溫飽已不再是個難題,誰還能想到在78年前,饑荒席捲了我國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區,因饑荒而背井離鄉的人不在少數,1942年河南大饑荒是抗日時期的饑荒之一,據相關資料披露,饑荒導致了大約300萬人餓死,美國記者白修德則親眼目睹了這一場大災害
  • 花園口決堤有多嚴重?三百多萬人流離失所,決堤者跪地仰天大哭
    國軍派遣二十多萬軍隊前往徐州戰場,而日軍則是集結三十多萬人前往徐州地區,其意圖全殲徐州地區的國軍。在抗日戰爭中國軍基本上都是依靠人海戰術取勝,此次徐州會戰國軍的人數並不能壓倒日軍的人數,因此徐州會戰還沒有開始常凱申便放棄了徐州。而日軍不甘放棄,土肥原率領第十四師團強渡黃河並且孤軍深入兵鋒直指鄭州。對此常凱申專門飛往鄭州與程潛一同指揮豫東戰役,其目的就是全殲土肥原。
  • 1938年花園口決堤,89萬人因此沒了呼吸,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洪水災害被記錄於史冊的案例有很多,比如說因為戰爭元素,最終人為控制黃河決堤的事例,最後導致了1942年大饑荒事件的爆發。除此之外不得不提到的一次洪水災難就是1938年的花園口決堤事件。這一次洪水來得更加恐怖,要比電影裡所播放的災難片的情節還要可怕一些。事情要從1938年6月份開始講起。
  • 抗戰時的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到美國人拍的照片,頓時兩腿發顫
    幾年前,國內上映的電影《1942》回顧了70多年前那場大饑荒,帶給觀眾強烈的震撼。 實際上,用「河南大饑荒」描述1942年夏到1943年春的那場災荒不太準確。除了河南,還有山西、河北、山東和安徽北部等地區都不同程度受災,或許應該叫做「華北大饑荒」。
  • 1938年黃河花園口事件:決堤時的不可思議的傳說
    那一刻,我們全都表現得十分虔誠,十分莊重,我跪在地上默默禱告:關老爺,中華民族眼下遭了大難,被日本鬼子欺侮的慘,我們打不過他們,萬般無奈,只好開黃河水淹,淹死了老百姓你得寬恕我們。」 幾個人敬過香,開始選定具體地點,看了一個鐘頭,晏勳甫做主,選定關帝廟以西300米處決堤。他們回過頭來找尋一起來的工兵營長,工兵營長名叫黃映清,他不待長官們下令決堤,自己「咚」地一聲跪在地上,舉目向天,熱淚流淌。
  • 1938年花園口決堤事件始末
    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史稱花園口決堤。關於這一事件,至今於史學界仍存在廣泛爭議。
  • 花園口決堤,三省44縣受災,蔣介石一直不敢承認自己下令決河
    然而戰至5月23日,國軍關鍵時刻掉鏈子的毛病又犯了,據守蘭封的國軍八十八師師長龍慕韓未經上級允許,擅自率兵撤走,致使日寇兵不血刃重入蘭封城。5月28日,第八軍軍長黃杰又上演同樣的戲碼,率軍撤出商丘。兩城失守,豫東門戶大開,開封城無遮無攔地呈現在日寇面前。日軍隨即以十六四師團入寧陵、攻杞縣,另一個師團從豫北直逼黃河北岸。河南戰局急劇惡化。
  • 做了一事,致使千萬人無家可歸,89萬人喪生
    1938年5月,日寇猖獗,先後拿下了徐州等地,同年六月,蘭封也落入日寇之手,開封處境岌岌可危,緊隨其後的鄭縣也是處於風雨飄搖之際。如果鄭縣再被日本人攻下,華中地區可以說是無險可守,武漢等地也會淪陷在日本人的鐵蹄之下,後果可想而知。
  • 災民逃荒,到哪裡為止?
    順著隴海線一路西行,河南災民們的逃荒路漫無盡頭。他們最終落腳到了哪裡?  一路向西,河南商報記者前往甘肅,探尋災民可能去的最遠的地方。  【省政府收到  一封來自甘肅的信】    1942年冬,河南大批災民西行。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有多餓?沒飯吃啃樹皮
    沒飯吃,「啃樹皮」,這是真的1942年河南大饑荒,而且正值日寇還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的高峰期。 因為有瞞報,政策誤算等,100多萬人因為饑荒而失去生命,數百萬人逃離河南。
  • 怵目驚心的真實照片,那一年河南死了300萬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1942年河南大災的史料圖片,以下圖片大多出自美國記者之手。史料記載,1942年的大災,河南人死的路斷人稀,魯山縣白果樹村發生人吃人的慘劇,葉縣、襄縣各地市場,任何物價都比人價貴,長成的少女,只要幾個燒餅便可以換來。
  • 淮海戰役,蔣介石為救徐州,居然想決堤黃河,並嫁禍給解放軍
    1938年,蔣介石為了遲滯日軍進攻,出了個昏招,即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並嫁禍給日本人。決堤後,由於形成黃泛區這一巨大地障,迫使日軍於平漢路以東停止前進,使武漢會戰推遲了3個月。然而,花園口決堤給河南、安徽和江蘇等地的中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淹沒耕地1200餘萬畝,造成黃泛區。共計有1200萬人受災,390萬人流離失所,89萬人死亡。到了解放戰爭期間,蔣介石居然想故伎重施,再次決堤黃河,並嫁禍給華東野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