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_南報網

2020-12-23 南報網

2020-12-18 10:37圖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

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

其實,踝關節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損傷,多數情況下是指足踝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即內翻應力損傷。此時,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下面給大家介紹崴腳後你需要做的幾件事:

損傷後24小時內儘早實施以下急救措施 即適當地保護,適當的負重、冰敷,加壓包紮及抬高患肢。受傷後首先要保護受傷的地方,避免惡化,在有限制的情況下維持活動,適當地休息;並在受傷後24小時內都應冰敷,在48小時後可適當地負重活動;將受傷部位壓迫避免關節腫脹;將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受傷後現場簡單處理後建議立即就醫拍X光片,這樣能排除是否有骨折,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休養 在受傷24小時後,除了靜養之外,可以用鹽水泡腳來消腫,還可以用適宜溫度的熱水泡腳或者用熱水浸泡毛巾敷患處,時間30分鐘左右。這個時候的熱敷能起到活血化瘀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既安全又有效。也可外用雲南白藥噴霧劑,能起到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除此之外,建議均衡營養,避免刺激性食物,以清淡為主。

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鍛鍊,讓腳脖子不易「凍僵」 上面說到崴腳主要是因為肌肉變「僵硬」,對於突然的外力無法及時做出回應,即肌肉的靈活性差。所以改善踝關節周圍肌肉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加強附近肌群的力量,可以很好地預防崴腳。急性踝關節扭傷一般需制動休息至少兩周左右。初期進行適當拉伸與活動,等扭傷部位消腫後,負重基本無疼痛感,即可進一步進行力量訓練。

(1)站立位腓腸肌拉伸訓練:傷腿在後,膝關節保持伸直,健側下肢在前,屈髖屈膝,過程中軀幹保持直立;

(2)踝泵訓練:可藉助彈力帶進行訓練;

(3)提踵訓練:初期可雙腳踮腳,後期可患側單腿提踵,訓練過程中落地時要緩慢;

(4)下蹲訓練:膝關節儘量不超過腳尖,過程中軀幹保持直立,臀部儘量向後下方坐;

(5)單腿支撐訓練:患側下肢支撐,健側腿抬起,軀幹保持直立。

注意事項:在運動過程中動作應當緩慢,在加大訓練強度時要緩慢增加,避免再次損傷。

加強保暖 老年人掛在嘴邊的穿秋褲是有道理的,因為肌肉處於溫熱環境時穩定性和靈活性比較好,所以平時要多注意保暖、多熱敷,這樣能很好地預防崴腳的發生。秋冬不要再露腳脖了,別忘了把秋衣扎進秋褲裡,秋褲扎進襪子裡。(北京康復醫院 約日古麗·艾微拉)

相關焦點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
  • 天冷老人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其實,踝關節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損傷,多數情況下是指足踝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即內翻應力損傷。此時,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
  • @宿遷人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記者為此採訪宿遷市中醫院骨傷科,該科主任陳國鋒告知——還真是這樣!陳國鋒解釋,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 山西新聞網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 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
  • 天氣冷了更容易崴到腳 不要讓腳脖子「僵」住
    原標題: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   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系,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
  • 天冷更容易崴腳?還真是!一文告訴你如何避免
    下樓梯踩空、跑步時踩到小石子、打籃球踩到別人腳上、甚至還沒站穩就不小心崴了腳……生活中,幾乎人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現在正值冬季,許多城市因為路面積雪、結冰導致路面冰滑,因此崴腳的機率也大大增加。很多朋友還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
  • 勾心軟鞋最易崴腳
    原標題:勾心軟鞋最易崴腳   京華時報訊(記者葉洲)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夏季,商家們推出了樣式繁多、色彩鮮豔的新款鞋子,然而,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專家表示,謹防買到傷腳的鞋子。  一般來說,鞋子中段韌度適中不易崴腳。挑鞋時,可以用手使勁按壓鞋內腳心部位,不軟、不變形為好,也可以用手扭轉鞋,扭不動或可以扭成「麻花」狀都不行。試穿時,可將雙腳向左右兩側翻一翻來測試鞋子的穩定度,如果腳很容易翻過去,就容易崴腳,建議不要購買。  此外,鞋底的花紋也很重要。可用指甲輕壓鞋底,應有彈性,不能過軟或過硬,否則容易損傷足部。
  • 「崴腳後千萬別去睡覺,第二天懵了!」哈哈哈哈這是腳是蔡文姬的吧
    「崴腳後千萬別去睡覺,第二天懵了!」哈哈哈哈這是腳是蔡文姬的吧 網了個紅 崴腳後千萬別去睡覺 這腫的也太可愛了吧
  • 走路崴腳、踢球崴腳,為什麼我們的腳踝這麼容易受傷?
    崴腳,專業術語叫叫做"踝關節扭傷",一般症狀就是"腳脖子腫了"。在我們日常生活、運動,或者女孩子穿高跟鞋走路時都很有可能發生崴腳的情況。但是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就把腳崴了,有些人不管怎麼跑、跳,腳腕都好好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而且崴腳雖然是個小問題,對人的影響卻很大,不僅腳脖子會腫脹、疼痛,走路也不順當。
  • 腳崴了就去醫院?不!這樣做更有效
    路不平導致崴腳,穿高跟鞋導致崴腳,不管什麼原因導致崴腳,對於崴腳後應該如何處理的技巧一定要知曉哦!  崴腳後,受傷部位儘量別做任何動作!  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腳崴了,這時最好不要讓受傷的部位做任何動作,這易加重受傷部位,另外,還會使受傷部位的血管出血,從而出現快速出血的現象。  腳崴了應該怎麼辦?  腳崴了,這時應該將崴到的那隻腳抬起來,這樣可以起到延緩腫脹的作用,因為血液進入手上腳部的速度減緩了,自然腫脹的速度就減緩。  腳崴了,首先觀察腫脹的程度!
  • 為何一朝「崴腳」,就常常「崴腳」
    崴腳了,到底要不要緊?有很多人,在運動或走路時發生了踝關節扭傷,也就是崴腳,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養兩天」就好了,可是後來卻隔三差五的崴腳。有統計顯示,未經正規治療的踝關節扭傷,往往會遺留踝關節不穩定等後遺症,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崴腳」。
  • 秋冬季節崴腳多,別再讓你的腳踝受凍了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大家的錯覺嗎?還真不是! 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所以到了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不靈活,就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者引起崴腳。
  • 天氣再冷,也別給娃買這4種鞋,易摔跤不說,還傷腳可致脊柱變形
    天氣再冷,也別給娃買這4種鞋,傷腳!01、沒有腳後跟的棉拖鞋冬天天冷,很多媽媽都愛給孩子買雙棉拖鞋。看著店鋪上各式各樣的可愛棉拖鞋,媽媽們就得注意了!別被它們的可愛外表欺騙了。別像文文奶奶一樣,買到了沒有後跟的棉拖鞋。
  • 腳崴了之後千萬別去睡覺!
    有一個小姐姐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腳崴了痛得不行,我媽說去睡個覺就好了,醒來……」對不起,原諒我不厚道地偷笑了一下。我想起,我小時候媽媽的「至理名言」。當我和朋友們玩得到天黑才回家的時候,她會說:「整天就知道玩,就不知道幫我幹點活,你看玻璃也沒擦,你看狗也沒人喂,我還得去做家務……」還有我每次有點感冒的症狀,媽媽總是第一個說,趕緊吃點藥,千萬別感冒了怪難受的。還有就是最近,我們年輕人的通病,一直拿著手機。我有時候就會有脖子疼。我媽就會說,看手機看的。
  • 脖子僵、肩膀痛,6 個簡單動作幫你緩解
    脖子僵、肩膀痛,6 個簡單動作幫你緩解 2019-09-10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脖子僵、肩膀痛怎麼辦?6個簡單動作就夠了
    是不是常常聽到這樣的提醒:  白天一定別久坐,要保持正確坐姿;  晚上一定要枕對枕頭、睡對睡姿;  不要總是低頭玩手機;  一定要多做運動。  道理都告訴你了,然而,你還是一點也沒做到。  哎,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概就是:  曾經有一個……健康的脖子放在……我的腦袋下,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咦哪裡有點可怕)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要想不後悔,請對脖子好一點、再好一點,給它來一套大保健。  一樣覺得脖子僵、肩膀痛的朋友們,也一起跟著做起來吧。  1.
  • 崴腳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原來很多人都做錯了!
    都很容易扭傷而且多為腳踝外側韌帶損傷受構成腳踝的骨的結構腳踝周圍的韌帶強度及肌肉力量的影響當韌帶和肌肉薄弱或者損傷時崴腳的情況就極易出現了自從一年前右踝關節扭傷後,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小張:「當時沒怎麼處理,休息兩天後腫消了一點,就正常上班了。但現在走路時,總覺得踝關節不舒服,而且更麻煩的是,我現在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最近去拍了個核磁,報告單上寫著『韌帶損傷』,感覺還挺麻煩。」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對踝關節不利,尤其對於習慣性扭傷的人來說,建議儘量不要穿。崴腳要小心,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 踝關節不穩定,走路時會很容易崴腳,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估計大家都會說是「腳脖子」、也就是我們的「踝關節」。不錯,腳踝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大關節,卻又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關節之一。而做好運動熱身、避免過度的動作,都是防止扭傷踝關節的主要手段。3d 插圖的女性腳和踝關節疼痛但也不乏有些朋友,可能並沒有什麼運動,正常行走的時候,隨便一個趔趄也會扭傷「腳脖子」。讓他們感到很納悶,別人跳高跳遠也沒事,為何自己慢慢走也能扭到呢?
  • 女子崴了個腳,命沒了!崴腳後這4原則千萬要記住!
    崴了個腳,命就沒了。 大部人都會想:怎麼可能! 崴腳不就是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 怎麼會把命丟了呢?
  • 「天冷了,給孩子買雙雪地靴吧」,這3種東西別買,容易傷到寶寶
    但你的這些做法,到底是在呵護寶寶的身體健康還是在坑娃,寶爸寶媽們可別大意了,尤其是冬天氣溫再低也不要給寶寶用這3種東西,危險還會讓機體發育遲緩。「天冷了,給孩子買個長圍脖吧」近幾天,部分地區溫度可達零下十幾度,呼呼刮著大風,凍得人直流鼻涕,此時很多寶媽都會拿出壓箱底的圍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