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思豪:開學後公校未爆疫情 增購10萬臺iPad供網課用

2021-02-14 紐約親子互助

紐約市部分社區疫情反彈,州長葛謨已下令九個郵遞區號的學校關閉;州府6日公布的防疫計畫顯示,州府畫定的聚集疫情區和警戒區內所有學校都將關閉,而對預防區內的學校,須從下周五開始每周對所有到校師生進行檢測;市長白思豪6日則呼籲全校公校家長和學生踴躍參與隨機檢測。

州長葛謨(Andrew Cuomo)日前指出紐約市疫情反彈區學校的檢測遠未完成;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6日表示,從上周全面開學至今,全市學校沒有出現疫情爆發,一切正常,但為應對更多學生可能選擇線上教學的情況,市府將再採購10萬臺iPad,分配給有需要的學生。

白思豪表示,市府從9月25日至10月5日共對九個疫情反彈社區的35所學校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總檢測數量為1351次,僅發現兩例陽性;但他表示,儘管公校的防疫和清潔工作已經相當完善,但學校仍屬聚集性場所,也有不同社區的學生返校上課,因此關閉的決定是正確的。

白思豪說,市府未來將會針對學校加大檢測量,包括未進入疫情熱點社區、但已出現疫情反彈風險的12個郵遞區號;他呼籲家長和學生踴躍參與從本周開始的公校隨機檢測。

此外,由於九個社區的學校已經轉入線上教學,若疫情進一步反彈,預計轉回線上教學的學生數量將增加;白思豪表示,市府目前已經為公校學生準備了95萬臺遠程學習設備,包括35萬臺iPad,但仍有需求缺口;市府將從即日起再採購10萬臺iPad,11月將分發給有需要的學生。

州衛生廳本周將公布陽性率和關校數據指標;教師聯合工會(UFT)主席穆格魯(Michael Mulgrew)對州府政策表示歡迎,稱檢測是遏制疫情的關鍵之一,此舉有利於保證師生和周邊社區的安全。

市衛生局數據顯示,全市疫情仍在反彈之中;目前全市共有九個郵遞區號的新冠檢測陽性率已經連續七天高於3%,包括華人眾多的波羅園、班森賀、羊頭灣等布碌崙南區社區;另有兩個郵遞區號的陽性率已經連續六天高於3%,共有22個郵遞區號出現疫情反彈。

全市近七天平均日新增新冠陽性病例6日已達到501例,距離550例的警戒線已相距不遠。

信息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已經開始了,希望大家能自主回應,

上網填寫表格:http://my2020census.gov

電話填寫表格:

普通話:+1 844-391-2020

廣東話:+1 844-398-2020

人口普查的數據將決定如何公平的分配數千億美元的聯邦資金到每一個州和城市。

2020人口普查與我們哪些利益相關呢?

 我們的學校

 我們的公共住房

 我們的醫院和醫療保健

🏻 老人中心

➕還有更多的

10/1週四的回應率

美國: 66.6%

紐約州: 63.6%

紐約市61.1%

布朗斯區: 61.9%

布魯克林區: 58.2%

曼哈頓: 62.2%

皇后區: 62.0%

史島: 65.9%

Self-response rates as of Thursday Oct 1st   

National: 66.6%

NYS: 63.3%

NYC: 61.1%

Bronx: 61.9%

Brooklyn: 58.2%

Manhattan: 62.2%

Queens: 62.0%

Staten Island: 65.9%

關於 PCR 

紐約親子互助會是IRS註冊批准非營利501C(3)機構。我們的使命是與各界人士合作,舉辦不同形式的講座,小組和家庭活動,提升親子關係(培養親子關係)並且促進和推廣布魯克 林區社區項目和活動(促進社會聯繫)鼓勵亞裔移民的參與,齊建共融和諧的社會(社區建立健康社群)。

Email: pcrelationship@gmail.com Facebook: PC Relationship

Twitter PCR-NYC

@pcrelationship

使用亞馬遜微笑購物 https://smile.amazon.com/ch/83-1900689 

相關焦點

  • 169所公校關至21日 疫情地圖可查
    nyc.gov/COVIDZone,民眾可以輸入地址、街區查詢自己是否位於三級防疫區;此外,目前全市已有169所公校關閉,此前未列入紐約市疫情反彈郵遞區號、但被州府畫入疫區學校也須關閉,所有學校將關閉至10月21日。
  • ​羅湖封關令新移民到港受阻今年上半年整體人口料下跌/交通補貼門檻放寬 後日起供領取/增23間食肆上疫榜/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消息
    區議員範國威指,公屋「三年上樓」目標已蕩然無存,批評港府覓地建屋方面無能兼失職,若然要靠疫情爆發,令新移民來港人數減少,進而縮短輪候公屋時間,這實屬悲劇。他要求政府考慮循增加公屋土地,例如發展棕地、善用市區細碎的閒置空地、及收回私人會所用地和私人遊樂場契約用地等。
  • 關注學童團體促學校參與援助計劃助基層學生購電腦/港府推全民自願性免費病毒檢測新增14間食肆上疫榜 包括大興商場大家樂
    一、關注學童團體促學校參與援助計劃 助基層學生購電腦關注學童團體促學校參與援助計劃 助基層學生購電腦疫情期間學生只能靠網上學習追趕進度,惟許多基層學生礙於家中沒有電腦而面對網上學習困難聯席已於上周六(1日)將所收集的學校名單交給教育局,促請教育局盡快跟進,並於9月開學時再次向有關家長跟進情況。聯席促請教育局推動全港中、小學校推行關愛基金項目,要求所有學校協助基層學童購買電腦,實踐網上學習,還學生一個平等學習機會。(來源:東網)
  • 受疫情影響 半年前搶衛生紙 現搶筆電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打亂美國民眾正常生活,疫情初期許多消費者忙著搶購衛生紙。
  • 長時未回歸校園生活 學生自殺頻傳 市府力求擴大返校
    在過去三周內,紐約市已有三名公立學校學生自殺身亡,市府和教育局將此歸咎於新冠疫情導致的長期居家隔離、遠程學習使校園生活嘎然而止,致使學生遠離同齡人和集體
  • 都上網課...筆記型電腦大缺貨
    聯想(Lenovo)、惠普(HP)和戴爾(Dell)是全球三大電腦公司,它們已通知各學區,將短缺近500萬臺筆記型電腦。丹佛公校學區庫房人員接收一批聯想電腦。(美聯社)在新冠疫情下,不少課程改為網上遠距授課,全國教育工作者擔心,電腦不足會影響教學工作,也使得欠缺電腦的學生無法學習,會加劇一直存在的不公平現象。
  • 臺大僑陸組寄給未返臺陸生學位生的信
    chdtv 教育部於1日發起一份名為「大專校院境外生來臺檢疫空間暨來臺學生類別調查」的通報,請各大專校院提供境外生返臺檢疫量能。(李侑珊翻攝)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陸港澳僑等境外生殷殷期盼能趕緊返臺就學,近來多所私立大學校長與主管也呼籲。
  • 比爾蓋茲支持秋季開學...紐時調查:全美270大學逾6300人染疫
    微軟(Microsoft)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28日表明支持川普總統,力求學校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於秋季開學,並稱「當面授課對年輕學生的益處更大
  • 皇后區秋園疫情反彈 選民登記10/9截止
    市長白思豪在22日的記者會上說,前日學前班開學首日秩序良好,鼓勵家長每天自己在家為孩子測體溫,市府將向需要溫度計的家庭免費發放。另外包括皇后區秋園(Kew Gardens)在內的一些地區近日出現疫情反彈跡象,市府工作人員將進入這些地區督促化驗和防疫。距離大選日期鄰近,白思豪也鼓勵符合資格的民眾在10月9日選民登記截止日期到來前進行選民登記。
  • 重大醫療疏失 臺大爆洗腎接錯管路│聯合報臺商版0624曬新聞
    臺大醫院爆發洗腎管路接錯事件,波及六名加護病房洗腎患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臺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昨天赴陸,準備參加今天在東北財經大學舉辦的計量經濟研討會,預定發表半小時的學術演說。這是臺大自今年一月選出管中閔為新任臺大校長後,管中閔首次接受大陸大學的學術邀請。由於「拔管案」涉及學術自由及大學自主議題,在大陸與東亞地區的學術圈引起廣泛討論,預料管中閔此行受到高度矚目。
  • iPhone、iPad設定教學|以防子女亂課金 家長必學3招避震撼帳單
    【iOS 家長防子女課金教學】Apple iPhone、iPad 功能多多,近年不少家長更將手機/平板當成孩童的「電子奶咀」,為求一刻的安寧讓子女用
  • 話題│全臺少子化海嘯!39所國小僅1人入學 10校新生掛蛋
    教育部最新統計顯示,2019學年度有21萬多名小一新生,但全臺有10校無新生報到、39校僅1人入學。
  • 機場乘客攜槍比率遽增 8成子彈上膛
    聯邦運輸安全局(TSA)10日表示,今年7月機場乘客攜槍比率是每百萬人有15.3枝槍,且80%子彈已上膛,相形之下,去年7月被查獲的數字是每百萬人僅
  • 願景工程│新課綱上路 科技課師資 3成學校發愁
    給政府五建議 期待「新課綱 救科技」 整體來說,九月開學就要面對的「科技領域」教學,教學現場對於政府提出的建議依序如下(可複選):四成五希望提供「經費補助」;四成四認為「專業/非專業教師增能研習」應優先;四成一期待政府提供完善「教材模組或編訂手冊」;三成四認為應優先完備專科教室與軟硬體設備;二成七期待教育部建立
  • 東莞臺校2020 繁星熠熠再創佳績
    延續著學測成績的好表現,2020年大學繁星推薦放榜,東莞臺校表現亮眼,錄取頂尖大學人數大增。今年總計有45位學生榮登金榜,其中公立大學有21人﹐另有二人通過牙醫系第一階段篩選﹐創歷年來最佳表現。自本校國中部直升的黃佩琳,以選考自然四科60滿級分成績順利錄取臺大資工系,而她也以自身經驗撰寫「在臺校學習的優勢」,鼓勵學弟妹掌握在臺校學習的契機;邱怡禎和王姿懿分別順利通過高雄醫學大學和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第一階段篩選,有望繼前年潘孝諺高醫大牙醫系、去年林毓翔高醫大醫學系後,連續三年都有學生榮登醫大金榜。兩人都同時表示臺校特有的晨跑傳統,對提升身體素質、心智和毅力非常重要。
  • 陳帆:五年後每年供應3.5萬公屋
    【10·18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胡家俊 報道:公營房屋供應緊張,長遠房屋策略建屋目標長期「追落後
  • 賀宏亮 | 破解米萬鍾生年之謎
    沈乃文的文章中說:    「明清兩代有關米萬鍾的十幾二十種傳記, 均無對其生年的記載。洪先生在「圖錄考」中亦未涉及。當今通傳一說, 謂萬鍾生於明隆慶四年。自一九八零年代以後出版的辭典、古書畫集、專著, 幾乎盡持此說。飯島春敬主編的東京堂昭和五十八年第七版《書道辭典》等海外書籍, 也有持此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