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於7月1日實施以來,騎電動自行車需佩戴頭盔成了熱門話題。但相較於不少普通市民,紹興柯橋區的千餘名外賣員卻都能做到規範佩戴頭盔。在《條例》實施後的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中,該區外賣員幾乎沒有被勸導整治的。「這離不開柯橋交警的幫助。」美團、餓了麼兩個外賣平臺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公司一直要求外賣員佩戴頭盔,但仍難免出現佩戴不規範甚至不戴的現象。後來柯橋交警部門不間斷上門培訓,才讓這一安全意識深入外賣員的腦海。據悉,為改善外賣員因「趕時間」屢屢忽視交通法規甚至引發交通事故的現象,去年5月,紹興柯橋在全省創新推行了以「交警查 平臺罰」為核心的外賣送餐交通違法整治:一方面交警、美團、餓了麼三方聯手實施「最嚴執法」,讓外賣員不敢「違」;另一方面通過常態化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意識,讓外賣員不願「違」。通過一系列情法兼顧、剛柔並濟的舉措,今年上半年,柯橋區涉外賣送餐交通違法同比下降了25%。「可以說效果很好,我們和浙江其他地市的交警部門對接時,大力推薦了柯橋的經驗。」美團安全事務部浙江區負責人蔣新用表示。
柯橋交警向外賣員普及交通安全知識。拍友 傅怡青 攝
嚴執法
違規三次 勸退封號
25歲的福建小夥汪誠,是美團外賣柯橋區輕紡城站的一名專送外賣員。當記者問他,是否因為搶時間而違反過交通規則,他笑著說:「以前還真有過。」
聽說外賣員收入高,2018年汪誠辭職,加入外賣員隊伍。可入行後他卻發現,錢並沒有那麼好賺,「我們沒有底薪,全靠跑單拿提成。一天工作8小時,真正賺到錢也就中午、晚上那一兩個小時的用餐高峰期。」為了搶抓「黃金時間」,也為了不被顧客投訴,許多外賣小哥不惜違反交規來「爭分奪秒」。
此外,不少外賣員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倖心理。「有時一個單子就在馬路對面,或者在你剛騎過的地方,這時候你可能會想,橫穿一下馬路或逆行一段應該不會有問題。」外賣員小劉坦言。
行業監管缺位,也是造成外賣員騎行亂象的一個原因。「不是不想管,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蔣新用告訴記者,美團一直通過強化培訓、設置違法監督員等手段,試圖減少外賣員的交通違法行為,但由於外賣員數量多、流動大,這些舉措很難起效。「我們在柯橋有450名外賣員,管理人員卻只有那麼幾個,監管難度很大。」餓了麼柯橋區負責人施華江也表示,類似的監管難題在遊走於各大配送平臺的眾包外賣員(兼職外賣員)隊伍中更加突出。
同樣頭疼的還有柯橋交警部門,因為幾乎每天都有涉外賣的交通事故發生,不少事故原因是外賣員交通違法。「問題不僅於此,在一些沒有交警的路口,個別外賣員仗著交通協管員沒有執法權態度強硬,拒不配合勸導。」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沒點雷霆萬鈞的手段是不行了。去年5月,紹興柯橋開始試點推行以「交警查 平臺罰」為核心的外賣送餐交通違法整治。交警、輔警、交通勸導員拍照記錄外賣員違法行為及電動車牌後,及時發到聯動微信群,美團、餓了麼第一時間做出相應處罰。
處罰標準為:專送外賣員違法,按累計違法次數予以警告、罰款50元至200元不等的處罰,違法3次以上直接勸退;眾包外賣員違法,按累計違法次數予以警告、封號1天至3天不等的處罰,違法3次以上永久封號。對於勸退或永久封號的外賣員,美團和餓了麼還實行信息互動,堵上了相應人員「換個平臺接著幹」的漏洞。
「現在可不敢違法了!你剛被交警查到,公司的處罰就來了。」汪誠說,「一次違法至少要罰50元,多送幾單都賺不回來。」紹興市公安局柯橋區分局交通警察大隊柯橋中隊指導員陳永虎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柯橋區已有135個外賣員受到處罰,其中2個外賣員被永久封號。與此相對應的是,該區外賣員交通違法行為顯著減少。
針對外賣員的交通法制安全教育課。
暖服務
交警貼心 騎手安心
「你們看,闖紅燈多危險,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不久前,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 「雲」課程在柯橋上演,民警陳少傑結合具體案例講解了闖紅燈、逆行、隨意調頭、開車接打電話等交通陋習帶來的嚴重後果。而視頻那一頭,新入職的美團外賣小哥一邊認真聽,一邊不住地點頭,「這還真是要注意啊。」
「這次培訓主要是為了糾正他們的一些錯誤觀念,讓他們帶著足夠的安全意識參加工作。」陳少傑說,不少剛入行的外賣員總覺得逆行和機動車道行駛不算什麼大事,他們在老家也這麼做。培訓中交警會結合身邊的實際案例告訴他們,這樣做真的很危險,一旦引發交通事故往往得不償失。
此前,柯橋一位外賣小哥雨天送餐不慎滑倒,打翻了顧客的餐品,因為害怕被顧客投訴,他選擇逆行去餐廳換餐,結果遭遇了車禍。「最終的結果是,這位小哥不僅要承擔巨大的損失,還要承受身體的痛楚。」陳少傑說,這樣的案例讓人痛心,卻能擊中外賣員的內心,幫助他們轉變觀念。
「處罰不是目的,也不是唯一的手段。」陳永虎告訴記者,想要杜絕外賣員交通違法行為,除了「最嚴執法」,還需要讓他們意識到巨大的隱患,打心眼裡不願意違法。為外賣員送上「安全大禮包」已成為柯橋交警的常態化服務,截至目前柯橋交警已走進外賣站點開展安全培訓近百次。除了理論教育,交警還會定期邀請外賣小哥走上街道,一起參與勸導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不文明行為,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
交警的主動服務讓施華江很高興:「他們是權威人士,宣教起來更有說服力,效果也更好。」汪誠也表示,交警的安全培訓確實有了效果,同事們的思想觀念有了明顯變化。「以前是『以單量論英雄』,一閒下來,就是比誰跑得多。現在大家出門跑單,都會互相叮囑注意交通安全,不要違反交通規則。」
更讓人欣喜的是,頻繁的交流讓外賣小哥和交警的關係從「對立」變得融洽。柯橋區1200餘名「美團小哥」自發組成「紡城義警美團騎手隊」,在傳遞美食的同時,扮演起了治安巡邏員、信息傳遞員、平安宣傳員的新角色。
柯橋交警、外賣平臺聯合組織外賣員文明安全出行宣傳活動。
強監督
全面規範 同除陋習
隨著外賣行業的飛速發展,如何減少外賣員交通違法行為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有業內專家認為,由於外賣平臺眾多、外賣員隊伍龐大,要想徹底杜絕這一情況,在交警和外賣平臺的努力下,還需要建立一個具有權威性的行業協會,加強行業監督管理,根據各地實際出臺條例全面、邏輯嚴謹、適用範圍更大的行業規範。
在這一方面,紹興已有經驗。「為減少快遞車輛交通違法行為,我們從2013年開始和郵政部門對接,制定全市域的快遞行業交通管理制度,並於2017年出臺了涵蓋認證、記分、信用等多個環節的《紹興市快遞車輛信用管理制度》。」紹興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局長邵凱平說。
根據《紹興市快遞車輛信用管理制度》規定,目前紹興的快遞員都持《紹興快遞配送證》上崗,並使用統一的運輸車輛,採用類似機動車駕照記分模式,一旦產生交通違法行為,快遞員和所屬快遞企業都將被扣分。扣分達到一定數額,快遞員將被取消上崗資格,快遞企業的下年度運輸車輛配額也將減少。
「這一模式要運用到外賣行業,還是需要進行一定的調整。」邵凱平表示,因為快遞和外賣雖然都是第三方配送服務,但兩者在行業監管、運作模式、發展現狀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區別,比如外賣行業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
在各方努力下,這些問題正在逐步解決中。2019年12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就指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舉辦了即時配送(外賣)行業交通安全守法承諾活動。《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也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於7月1日起施行。
外賣小哥在方便群眾生活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和惡劣天氣下,他們的作用更為突出。我們在新聞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外賣員或快遞員在配送路上見義勇為、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邵凱平呼籲,全社會都要關注這一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關愛,「比如在交通高峰和惡劣天氣下,萬一送餐慢了,希望顧客可以寬容對待,解除他們的擔憂與顧慮,營造和諧的氛圍。」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常年奔波在路上,難免遇到交通事故。為此,施華江和合伙人還自費給站點外賣員購買了一份交通安全保險,用實際行動溫暖外賣小哥的心。
「我們希望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幫助外賣小哥提升交通安全意識,成為大家心中那個『可愛的人』。」邵凱平說。
【浙江新聞+】
合力推動業態改善
減少外賣員交通違法,外賣平臺也應負起責任。在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背景下,柯橋「交警查 平臺罰」機制可以說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從數據上看,這一方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今年上半年,柯橋區涉外賣送餐交通違法同比下降25%。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這一機制中還看到了柔性執法元素,比如對初次違法的外賣員不予處罰或給予警告,必要時與外賣平臺合作,開展免費培訓提升外賣員的交通安全意識等。從以往的案例看,這樣的方式有時候會起到更好的作用,也不易引起相關人員的牴觸心理。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應警惕出現處罰不平等的現象。外賣平臺應當做的是,將處理規則固定下來,在入職時明確告知騎手,並讓其籤字確認。若處理規則需要修改,應當充分聽取騎手的意見,並再次讓其籤字。作為交通執法部門,交警也應當對平臺處罰行為的開展予以指導、監督與協助。
拋開這一機制,我們還應思考如何理順外賣平臺對外賣騎手的管理機制,如何推進政府、企業和行業合力去推動業態改善,如何通過細化制度建設進一步明晰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各方責任。
(作者徐肖東,系紹興文理學院法律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