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書法已經在不斷地向藝術殿堂邁進,創作與欣賞相互塑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深刻影響著書法藝術的發展。
沒有創作,欣賞就沒有對象;沒有欣賞,創作就失去了動力,二者相輔相成,水漲船高,互相塑造的空間很大。這種塑造,從外部聯繫上說,是要協力塑造出一個崇尚國學的氛圍,為書法的創作和欣賞打基礎;從內部聯繫上說,是書法的創作和欣賞要互相促進,共同攜手往高處走。
書法源於漢字的書寫,漢字是中華國學的主要載體。書法藝術的創作也好,書法藝術的欣賞也好,如果沒有國學知識基礎,是很難有所成的,甚至於來說入門都是很難的。道理很簡單,任何一件書法作品的創作,都會遇到漢字流變和書法流變的問題,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國學基礎知識;任何一件書法作品的欣賞,如果對漢字流變和書體流變等國學基礎知識不了解,就無從下手。
可以說,書法的創作和欣賞需要國學的支撐,國學熱起來也會促進書法創作和欣賞水平的提高。這種塑造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著積極意義。
國學塑造書法,書法崇尚國學。在此基礎上,書法本體的創作和欣賞也在相互塑造著。
這種塑造是互動的,沒有欣賞不會有創作,有什麼樣的欣賞就會有什麼樣的創作;同樣,沒有創作欣賞就失去了載體,有什麼樣的創作也會引導出什麼樣的欣賞。
創作和欣賞都有專業和業餘之分,業餘是普及,專業是提高,要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這就有個書法和大眾的問題,一直以來,大家都主張書法和大眾相向而行,共同向寬處走,往高處行。寬,就是專業和業餘相協調,擴大交流面:專業的不敝帚自珍,業餘的不妄自尊大;高,就是要攀登藝術高峰,不掉隊但也不冒進,根植傳統,開拓創新。
有了以上對國學、創作、欣賞的綜合認識,我們在處理習字與書法,書法教育與書法創作,書法創作與書法展覽,書法服務與書法市場等問題上,思路可能就會清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