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行走自貿區】緬北中華商會常務副會長吳敏奈:自貿試驗區建設將進一步推動中緬貿易新發展
編者按:
2019年8月30日,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涵蓋昆明片區、紅河片區、德宏片區,開啟了拓展全球貿易「朋友圈」的全新時刻。這一年來,昆明片區緊緊圍繞樞紐經濟、門戶經濟和流動經濟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間交流合作,向著追趕超越的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昆明信息港特別策劃「外國人看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系列訪談節目,邀請各領域海外人士,重點聚焦昆明片區一周年「成績單」,探討昆明片區未來發展新路徑,發掘更多中外經貿合作新機遇。
作為中國傳統友好鄰邦和全面戰略合作夥伴,近年來,中緬雙邊貿易不斷發展。訪談節目中,緬北中華商會常務副會長、曼德勒華助中心主任吳敏奈(U Myint Naing)表示,昆明片區的建設,將進一步密切中緬關係,有力推動中緬兩國貿易往來新發展。
進一步推動中緬、滇緬貿易往來
雲南省是中國與緬甸接壤的主要省份,隨著德宏州瑞麗、臨滄市清水河等口岸的設立,在雲南與緬甸接壤一帶,邊貿發展不斷繁榮。
雲南省歷來重視與緬甸的雙邊貿易投資合作,雙邊貿易產品互補性強,在不同產品上各具優勢。
據悉,雲南對緬甸的出口產品主要以五金機電產品、家電小商品等為主,緬甸向雲南出口的產品主要以寶石、木材、水產品及農副產品等資源性產品為主。在吳敏奈看來,昆明片區的建設將進一步推動中緬、滇緬貿易往來。
「如果在昆明片區開設一個專區,從昆明進口緬甸玉石能享受免稅政策,這將為緬甸玉石產業帶來裨益和幫助。」吳敏奈認為,若是緬甸西瓜、芒果等農副產品及礦產等自然資源可在昆明片區加工銷售,將推動緬甸多個行業發展,對緬甸非常有益。
跨境人民幣業務促使中緬貿易便利化
資金是企業運轉最不可或缺的因素,資金便利是自貿試驗區企業 「引進來」「走出去」的基本需求。目前,各地的自貿區都出臺明確加大金融業支持力度的相關政策,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現跨境金融集聚發展。而昆明片區自然而然成為了雲南金融創新先行先試的「熱土」,成為各金融機構謀篇布局的主戰場。
目前,昆明片區支持片區內銀行金融機構將跨境人民幣業務作為區域跨境金融服務的核心立足點,鼓勵各銀行金融機構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搭建輻射南亞東南亞國家的跨境人民幣結算平臺,建設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為基礎的結算渠道,根據不同國家區域特點,探索建立健全人民幣NRA帳戶劃轉、境外銀行直開帳戶代理清算、港澳大小額跨境支付等特色結算平臺,推進人民幣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國際化進程。
吳敏奈希望,昆明片區在建設過程中著重關注金融體系建設。「如果在昆明片區建立以人民幣為結算單位的強大金融體系,將使中緬貿易更加堅實和便利,提高貿易效率,降低損失。」他說。
國際商事仲裁服務促進國際商事高效運行
隨著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頻繁,邊境貿易進出口額逐年增長,「摩擦」不可避免。國際商事仲裁在解決國際經濟合同爭議中所擔任的角色愈來愈重要,也十分必要且必須。
2017年12月,「昆明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事仲裁服務中心」成立,2018年6月在「第三屆昆明國際友城合作與發展研討會」上,該中心正式揭牌,致力於為中外企業、組織和個人「走出去、引進來」提供國際商事仲裁服務的平臺。
中心在緬甸、寮國、泰國等8個國家設立國際商事爭議服務聯絡點,另有來自北京、緬甸等境內外的100餘名資深法律專家受聘擔任服務中心專家庫成員。
「昆明片區建設這一中心是非常有益的。」吳敏奈充分肯定昆明片區建設國際商事仲裁服務中心這一舉措。他認為,仲裁服務中心的成立將促進國際商事高效運行。(實習記者 戴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