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傳銷毀掉了的國家——阿爾巴尼亞,曾經敢和蘇聯美國叫板

2020-12-11 歷史文社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南部,與義大利隔海相望,於1946年1月11日成立。它的領土面積只有2.8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為300萬左右,沒有豐富的資源,境內大都是山地和丘陵。別看阿爾巴尼亞是一個小國,曾經卻敢和蘇聯、美國這樣的世界強國叫板。那麼,阿爾巴尼亞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

一切,還得從阿爾巴尼亞的領袖恩維爾·霍查說起。雖然他帶領族人實現了民族解放,但上臺後的獨斷統治、封閉外交,導致國民收入不高,為內亂的爆發埋下了禍根。在經濟情況不理想的情況下,他甚至不惜花大代價在國內修建了很多碉堡。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阿爾巴尼亞與蘇聯、美國、義大利、希臘等國家的關係非常不好,四周都是敵人。為了把敵人抵禦在國門之外,霍查借鑑中國的經驗,下令在國內修建碉堡。

一時間,阿爾巴尼亞全國人民都投入到了修建碉堡的活動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碉堡,甚至在度假區也有,密密麻麻的碉堡分布在阿爾巴尼亞的土地上。它領土不到3萬平方公裡,卻有幾十萬個碉堡,可想而知其密集程度有多高。而建造一個碉堡的費用,高達250美元,總花費超過了1.75億美元,這讓原本不富裕的阿爾巴尼亞雪上加霜,國民不得不長期忍受惡劣的居住條件。因此,阿爾巴尼亞成了全世界人均碉堡最多的國家,被譽為「碉堡王國」。

1985年,霍查去世,讓國內的一些勢力蠢蠢欲動,其副手拉米茲·阿利雅成了阿爾巴尼亞的最高領導人。在對外政策上,他有所調整,既準備和中蘇修復關係,又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接觸。然而,東歐劇變即將到來,很多社會主義政權失去了領導權,甚至有領導人被刺殺,這讓阿利雅產生了改變國家性質的想法。

1991年,阿利雅宣布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次年,大權被轉移到薩利·貝裡沙的手上。新政權一上臺,在沒有了解國外的形勢的情況下,貿然進行經濟改革,讓阿爾巴尼亞的經濟進一步陷入了困境。1994年底,三大國有銀行的壞帳率超過了一半以上,銀行沒有錢,企業也貸不了款。於是,一些商人看到了商機,開始開辦地下銀行,用高利率吸引國民把錢存進去,然後再把這些錢拿去放貸,從而賺取高額的利潤。起初,地下銀行確實緩解了企業貸款的壓力,政府也給了扶持政策。當它失控時,後果非常嚴重。

漸漸的,地下銀行越來越多,他們為了吸引顧客,爭相提高利率,不惜花大價錢請官員代言,為他們宣傳。一時間,阿爾巴尼亞國民看到了很多一夜暴富的廣告,官員在街頭演講。他們再把看到消息傳給親朋好友,就像「傳銷」一樣,勸說身邊的人把錢存到地下銀行。結果,無數人變賣房產、土地,企圖賺利息。到1996年時,阿爾巴尼亞全國都在進行傳銷活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相關組織派人來查該國的財務情況,結果可想而知。此時恰逢大選,貝裡沙政府堅持把集資行動稱為人民資本主義,把黑的說成白的。1997年,這場巨大的傳銷活動終於爆炸了,企業老闆破產、跑路,地下銀行倒閉,國民的錢拿不回來了。

同時,貝裡沙政府接連被爆出醜聞。阿爾巴尼亞各地爆發了遊行示威,嘴裡喊著「打倒強盜政府!打倒貝裡沙!」接著,國內爆發了內戰,最終受苦的還是普通百姓。內戰打了3個月,貝裡沙政府沒了,新政府不得不向國際組織求援。這場傳銷活動,對阿爾巴尼亞的影響還沒有結束,大量武器流落民間,社會治安得不到保障,政壇鬥爭進一步加劇。未來此國該何去何從?誰也不知道。

相關焦點

  • 一個被傳銷毀了的國家——阿爾巴尼亞
    阿爾巴尼亞,對大多數人來說恐怕是個「總覺得在哪裡聽過」但仔細想想卻又並不了解的國名。它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抬中國進聯合國」的主力國家之一,也曾經在短暫的外交蜜月期內被稱作「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 它的國土不大人口又少,但在歷史上也曾經剛過一波——它曾經是既反美又反蘇的。
  • 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便是在險象環生中,從"歐洲明燈"變成歐洲最窮國,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傳銷。阿爾巴尼亞與中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南部,其首都乃是地拉那,曾經的阿爾巴尼亞共和國,被中國尊稱為"歐洲明燈"。
  • 阿爾巴尼亞,曾經與我國「稱兄道弟」的歐洲國家,為何還是窮?
    所以說蘇聯是個悲劇,作為那個時代少有的光源,它在儘量發出更強的光,以照亮更遠,驅散更大範圍的黑暗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光太強讓會讓周圍的人無法直視,厭惡它躲避它,咒罵自己身邊怎麼會有這麼一個讓人瞎眼的光源。可當有一天,光源漸滅,曾經被他它的光明所覆蓋的遠方區域重新墮入黑暗的時候,也許會有人:誰來傳個火~巨變前的阿爾巴尼亞是蘇聯時代顯然是很不妥當的。
  • 阿爾巴尼亞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嗎?它怎麼混的?
    二是,國內一場大型的斂財為目的的「龐氏騙局」,也就是傳銷活動,捲走了百姓的錢。中國是對它伸出過橄欖枝的,也派專家援助過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中國還困難的情況下,派了十幾名專家乘飛機趕往阿爾巴尼亞,給他們提供技術援助,經過很多努力,阿爾巴尼亞的技術有了很大提高,極大改善了國內經濟,加強了外貿輸出,國內百姓也漸漸寬裕起來。
  • 阿爾巴尼亞退出華約後,蘇聯為什麼沒有入侵阿爾巴尼亞?
    1968年9月13日,阿爾巴尼亞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也是東歐劇變之前唯一退出華約的東歐國家。眾所周知,蘇聯往往會直接入侵不聽話的東歐國家,比如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 世界最橫的國家,天生倔強阿爾巴尼亞,就是窮橫你能把我怎麼滴?
    作為最早一批華約組織成員國,阿爾巴尼亞和北約諸國天生不對付,後來和蘇聯反目悍然退群,又讓中歐東歐的小夥伴把它拉黑,更要命的是,阿爾巴尼亞與近在咫尺的南斯拉夫一直互相看不順眼。這個國家地面上除了野草,啥都不好好長,地底除了石頭啥都不富餘,再加上頻繁的乾旱,使得它常年穩居歐洲最窮國家的前三名,排名比阿爾巴尼亞靠前的是摩多多瓦和烏克蘭,前者窮是因為蘇聯解體後產業結構失衡,資源供給跟不上,後者窮完全是自己花樣作死自毀前程,只有阿爾巴尼亞的窮是持續穩定、始終如一的窮。
  • 巴爾幹小國——阿爾巴尼亞經濟究竟什麼水平?
    2018年3月21日,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宣布,4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白俄羅斯、喬治亞、卡達、阿曼、泰國和巴林9國持普通護照公民可免籤入境阿爾巴尼亞,停留期不超過90天。阿爾巴尼亞稱不上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也不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但是屬於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 南斯拉夫和蘇聯叫板,為什麼蘇聯始終忍氣吞聲,沒有對其下手呢?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頻繁的聽到一個國家那就是塞爾維亞。而說起塞爾維亞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一個曾經在巴爾幹半島強盛一時的國家,南斯拉夫。世界大戰之後,大部分國家都分靠在兩個陣營,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蘇聯,而南斯拉夫自然地就與蘇聯站到了一起。可是沒有多久,南斯拉夫和蘇聯就鬧掰了,至於鬧掰的原因其實也挺簡單的。蘇聯一直把南斯拉夫當作一個小弟,這是南斯拉夫所不能接受的。
  • 阿爾巴尼亞被蘇聯援助15年,我國又援助20年,為何依然很窮?
    靠著美國的強力支持,以色列不僅在中東地區有了一席之地,經濟還得到了強勢發展,如今已是不可小覷的中東強國。但並非所有得到強國支持的國家都能像以色列那樣強大。在歷史上,雖然有些國家得到了強國的支持,但他們沒有野心,也不想取得進展。他們就像「一場無濟於事的戰鬥」。他們只知道如何過上穩定的生活,而不計劃國家發展。因此,他們的國力不變,全國仍然處於貧弱的境地。
  • 歐盟不接納窮國,為何向歐洲窮國阿爾巴尼亞招手,該國能否加入?
    作為歐洲國家,阿爾巴尼亞是一個有著悠久的歷史小國,也是最早脫離華約國家的國家,為什麼阿爾巴尼亞至今沒有加入歐盟呢?貧窮阿爾巴尼亞曾是蘇制體制國家,曾在蘇聯照應下發展。後來赫魯雪夫執政後,迅速與蘇聯交惡,然後憤而脫離華約組織,成為歐洲類似於南斯拉夫類型的國家。
  • 阿爾巴尼亞地處巴爾幹半島,地理位置優越,為何卻非常貧窮
    (中阿建交宣傳畫)1946年,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作為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在建立之初同蘇聯、中國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後來中蘇關係破裂,阿爾巴尼亞成為了中國在歐洲的唯一支持者,被我們稱為是「歐洲社會主義明燈」。我們知道,二戰後的世界陷入蘇美爭霸的兩極格局中。由於阿爾巴尼亞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因此無論是在外交上還是在經濟上,美國都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封鎖。在加上巴爾幹半島本來就是一個出了名的火藥桶,美國利用阿爾巴尼亞與周邊國家的矛盾,支持阿爾巴尼亞反政府武裝不斷發動暴亂。
  • 俄羅斯的GDP和美國相差巨大,為何一點不怕美國,敢和美國硬碰硬
    一、俄羅斯擁有和美國叫板的軍事實力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主要接班者,繼承了前蘇聯的70%的軍事力量,這些軍事力量使俄羅斯擁有了敢跟美國叫板的資本。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俄羅斯擁有數千枚核彈頭,當年美蘇兩國進行軍備競賽,大力發展本國的軍事力量,造核武器,而這些核武器隨著蘇聯的解體全部被俄羅斯所繼承,這才是俄羅斯最大的殺手鐧,也是普京對外強硬的資本。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擁有核武器的任何國家都不會被輕視,更別說是俄羅斯這樣一個擁有數千枚核彈頭的國家了。
  • 阿爾巴尼亞:點不亮的「歐洲明燈」
    後來尋求大國援助,獲得「大佬」美國的青睞。 靠著美國的援助,以色列在經濟、政治、軍事領域都出現明顯好轉,國情穩定,呈現繁榮發展的態勢。很快以色列就從周邊小國中脫穎而出,在中東地區有了一席之地,現如今已經成為不容小覷的國家之一。 所以,體量小並不是劣勢,有能力依靠大國,很容易在經濟上實現富裕,成為以色列一樣富裕強國的典型。
  • 全球最讓人不敢惹的國家,打退蘇聯、打怕英國,連美國都被打服了
    在中東地區有這麼一個國家,它被人稱作是全球最讓人不敢惹的國家,曾經打退過蘇聯、英國,就連世界霸主的美國也不敢去輕易招惹它,號稱「帝國墳場」,這個國家就是阿富汗。因為阿富汗位處於亞洲的中部地區,如果能夠得到阿富汗,就能對周邊國家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阿富汗就這麼成為了當時世界強國的目標。不過這也令人感到好奇,這麼一個國家是如何先後打退世界強國的?雖然這個國家這麼小,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阿富汗是一個軟柿子,面對蘇聯、英國和美國這些世界強國前後發起的侵略戰爭,阿富汗從來都沒有退縮過。
  • 俄羅斯眼中的戰鬥民族:敢向美國叫板,中俄英美聯手出擊才打敗他
    說日本國民是戰鬥民族一點也不為過。由於日本資源少,地域狹小,這個國家在很早的時候就打算對外擴張。在唐朝期間,日軍控制新羅,並在白江口和唐軍展開激戰。在那個中國主導東亞的年代裡,日本敢向大唐發起攻擊,這勇氣絕非一般國家可以比。 進入近代社會以後,經過明治維新的日本繼承了老祖宗對外擴張的基因,還將這種基因徹徹底底地發揚光大了。1894年,日軍侵佔臺灣島。1900年以後,日軍駐兵中國東北,併吞並韓國。
  • 塞爾維亞「倒向」美國?曾經的巴爾幹之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塞爾維亞「倒向」美國?曾經的巴爾幹之虎,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上次塞爾維亞,這個遠在東歐的老鐵,走進國人的視線,還是2020年初疫情最洶湧的時候,塞爾維亞總統滿眼含淚懇請中國在醫療物資、人員、技術給予援助。
  • 碉堡之國——不足300萬人口的阿爾巴尼亞,為何建有36萬個碉堡?
    而原因就在於,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與阿爾巴尼亞有一段極為密切而特殊的關係。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種種問題,中國與蘇聯的關係迅速由親密無間變為互相指責。而蘇聯由於強大的國力和對於社會主義陣營巨大的影響力,當時,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幾乎開始對於中國爭相指責。
  • 伊朗敢和美國叫板的底氣在哪裡?
    實力不足美國的零頭,伊朗為什麼敢公開挑戰美國的權威,因為伊朗的背後站著中國。美國常年制裁伊朗,不制裁的日子反而是少數,而中國,是伊朗的常年支持者。在越南戰爭中,美國親自下場打架,但是由於中蘇的暗中支持,美國慘敗。在阿富汗戰爭中,蘇聯沒有吸取美國的教訓,自己出馬,結果由於美國的暗中支持,蘇聯慘敗。近幾十年來,只要一位大國在暗中扶持代理人,發動代理人戰爭,親自下場的大國都沒好下場,國力通常都會被嚴重削弱。
  • 【阿爾巴尼亞】我在歐洲最窮的國家像個有錢人一樣生活
    每次跟朋友說到我要去阿爾巴尼亞,對方都會很驚訝:「去那裡幹嘛?!」,「阿爾巴尼亞在哪裡?」;「那是什麼鬼?」。當然是因為巴爾幹曾經那段著名的「大阿爾巴尼亞」計劃啊!阿爾巴尼亞是世界上人均碉堡最多的國家,有「碉堡王國」的「美稱」。一個面積僅2.8萬平方公裡、人口不過300萬的國家,卻密密麻麻分布著幾十萬座碉堡。。。
  • 歐洲最神秘的國家,不跟西方,也不跟俄羅斯,國家至今一貧如洗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現代世界那是大國的天下,所以作為小國來說,因為國力的有限,那是不具備獨立生存和發展的能力的。所以基本上小國,都是要依靠大國來獲得安全和發展的,這無論哪個小國都是這樣。尤其是在歐洲這樣的地區更是如此了,所以歐洲的小國,基本上都是跟隨大國的,要麼跟隨西方,要麼跟隨俄羅斯,這樣才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