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界最著名、最偉大、最美麗的公式之一——歐拉公式

2020-12-16 老胡說科學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索歐拉公式,解釋它是什麼,它從哪裡來,並揭示它神奇的性質。

歐拉公式是什麼?

歐拉公式是歐哈德·歐拉在十八世紀創造的,是數學界最著名、最美麗的公式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涉及到各種顯然非常不同的元素,比如無理數e、虛數和三角函數。

讓我們看看它是什麼樣的:

歐拉公式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左邊是e,右邊是cos和sin三角函數,兩邊都有虛數i。在我們從微積分和幾何的角度研究這個公式之前,讓我們先看看這個瘋狂的關係是從哪裡來的。

歐拉公式的歷史

1714年,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羅傑·柯茨在一個公式中建立了對數、三角函數和虛數之間的關係。

二十年後,萊昂哈德·歐拉用指數函數代替對數得到了同樣的公式。柯茨的公式如下:

羅傑·柯茨公式從柯特公式到歐拉公式我們只需要在兩邊都應用指數。為了將歐拉公式轉化為柯特公式,我們用對數反轉這個過程。

奇怪的是,每個公式的作者都沒有看到它的幾何含義,而這正是從這些公式中可以得到的最令人著迷的東西之一。下圖展示了一個複平面,我們將在這裡看到這些幾何內涵。

複平面,周長為1在此之前,你應該知道,如果我們把歐拉公式的值特殊化為:θ= π,我們得到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

歐拉恆等式

如前所述,如果我們設θ= π,歐拉公式就變成了歐拉恆等式。

現在我們知道了歐拉公式和歐拉等式是什麼,讓我們把前者分解成單獨的元素,然後探究為什麼它是一個如此神奇的方程。

餘弦和正弦

正弦和餘弦是周期為2π的三角函數。這意味著每2個π它們都回到相同的值。下圖顯示了這些函數:

sin(左)和cos(右)函數如果我們看一個直角三角形,角的正弦和餘弦可以用這個三角形的邊長來計算,像如下圖所示: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邊長計算餘弦和正弦的值虛數

最初,人們發明數字是為了記錄整個物體的數量,這就是自然數的概念。然後,需要一種機制來跟蹤某人何時欠了另一個人整件物品。整數誕生了,它是自然數向負數的延伸。

在此之後,需要跟蹤整個對象的部分,從而產生了有理數。最後,在數學中發現了描述分數的數字,這些分數的小數部分永遠存在,於是無理數誕生了。前面所有的數字都屬於實數的範疇。

但虛數的性質完全不同。虛數一誕生,就被認為是一種數學工具用來處理負數的平方根。i——表示虛數的字母,等於-1的平方根:

虛數i的值直到歐拉出現,才用這個字母表示-1的平方根,並開始被認為是通用的。此後,它自然出現在各種物理問題中,如電磁定律,或波動動力學。

無理數e

數學常數e是數學中最重要的數字之一。這個常數,儘管它的名字來自歐拉,有時也被稱為歐拉數,在這位著名的數學家推廣它之前就被發現了。

具體來說,它是由著名的雅各布·伯努利於1683年在研究複合效應和關於投資隨時間指數增長的不同計算時首創的。從這個角度,著名數e計算為:

e的計算這個極限收斂,都知道值約為2.71828。

儘管這個常數非常重要,但歐拉公式的魔力並不是來自這個精確的值,而是來自這個字母的名字所竊取的函數——指數函數。

指數函數

歐拉公式和實數

指數函數的一般概念是重複乘法:

重複乘法但是,當我們想到指數是一個平方根,一個負數,一個分數,或者一個虛數時,會發生什麼呢?重複乘法的概念不再適用。只有當指數為正整數時,它才成立。

指數函數更精確地定義為以下級數,即著名的泰勒級數之一,我們稱之為exp(x):

再說一次,儘管這個級數看起來是無限的,但它是收斂的,因為每個分數的分母比分子增長得快得多,而且這個函數本身有一些驚人的性質讓我們能夠解釋分數指數和負指數的值。

我們知道e的值約為2.71828,是當我們把x = 1輸入這個指數函數時,得到exp(1) = e。

這個函數最基本最神奇的性質是輸入的乘法等於輸出的加法:

輸入相加等於輸出相乘你自己試試吧。得到一個計算器和計算以下:

exp (3) = 20.0855epx (4) = 54.5981exp (3) exp (4) = 1096.6331exp(3 + 4) = exp(7) = 1096.6331這一點都不平凡,可能沒有人會通過看泰勒級數就猜到它。然而,這是一個很棒的性質,它允許我們回答前面的一些問題。

1.將一個數取冪為1/2意味著計算該數的平方根。怎麼會這樣呢?我們用指數函數之前的性質來計算。

指數分數exp(1/2 + 1/2)等於exp(1)也就是e。exp(1/2 + 1/2)也等於exp(1/2)exp(1/2)。所以exp(1/2)等於e因此exp(1/2)等於e的平方根。

2.將一個數取冪為0等於1。這要歸功於多項式泰勒級數當x = 0時。

3.將一個數取冪到-1等於1除以那個數。只要知道exp(0) = 1就可以很容易地推導出來。

一個負數的指數現在,當我們在exp函數中插入一個虛數會發生什麼呢

歐拉公式和複數

要想看到這樣做的結果,我們需要回到複平面。讓我們計算單位圓上的複數,用粉色表示。

複平面假設我們有之前的虛數,用歐拉公式描述並在複平面中用橙色點表示。

如果我們給指數函數一個虛數作為參數,會發生什麼?exp(iθ)是什麼?

iθ的指數函數的前四個元素讓我們選擇一個特定的值,看看會得到什麼。取θ = 1,計算exp(i)的前20個元素,得到複數:0.5403 + 0.8414i。這和我們從歐拉公式中得到的值是一樣的。

很有趣的是,隨著在泰勒級數中加入越來越多的相,這個計算就變得更加精確了,幾何上是怎麼做的。下面的列表顯示了,當我們考慮到前面系列中越來越多的項時,exp(i)的值是如何變得越來越精確的。

泰勒級數中有1項的exp(i)值:1泰勒級數中有2項的exp(i)值:1 + i泰勒級數中有3項的exp(i)值:0.5 + i泰勒級數中有4項的exp(i)值:0.5 + 0.83333i泰勒級數中有5項的exp(i)值:0.541666 + 0.83333i泰勒級數中有6項的exp(i)值:0.541666 + 0.841666i泰勒級數中有7項的exp(i)值:0.5402777 + 0.841666i泰勒級數中有8項的exp(i)值:0.5402777 + 0.841468i泰勒級數有9項的exp(i)值:0.5403025 + 0.841468i現在,讓我們看一些更酷的東西。下面的圖顯示了當我們增加泰勒級數中考慮的項的數量時exp(i)的值的曲線。每條黃線結束於用這麼多元素計算出的複數的值,並表示對前一條的額外添加。

複平面和exp(i)的值。最後,在添加了5項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非常接近單位圓上的真實值。我們可以看到,形成了一種螺旋,它越來越接近最終的指數值,我們可以用歐拉公式來驗證。這太棒了,它告訴我們一些關於指數的美妙之處。

如果我們使用足夠的多項式級數的項exp(iθ) 最終總是在單位圓上,繞著它旋轉了一個弧度。

如下圖所示,與之前的圖相同的是不同的數值。

從前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使用了足夠的項,exp(iθ) 總是在單位圓中結束。對於任意的值,如果我們在多項式級數中取足夠的項這總是會發生的,只要把這些表示級數中額外元素的黃線相加,旋轉和相乘就行了。

另外,您可能已經注意到,在最後一幅圖中,我們所繪製的是歐拉恆等式。讓我們恢復公式,因為這最後的部分也包含一些美麗東西:

如果我們代入(θ=π),我們得到歐拉恆等式,數學和幾何告訴我們:常數e的iπ次方為-1,沒有虛部,也就是公式的右邊。

幾何上,正如我們看到的,這都是通過旋轉向量並乘以它們的長度來實現的。

這完全令人困惑!產生這個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複平面上當我們將一個數乘以i時會發生什麼。乘以i意味著從原點繞單位圓旋轉90,如下圖所示:

結論

歐拉公式是當今最美麗的公式之一。它完美地連接了許多不同的元素,它的幾何解釋和起源是非常美妙的。這就像大自然試圖告訴我們一些事情。

相關焦點

  • 歐拉——數學界的英雄:歐拉公式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公式?
    數學是人類發明的最基礎也是最複雜最有邏輯的學科。學數學,你只需要勤奮,而想要學好數學當上數學家,沒有天賦智商基本沒可能。在人類文明史上,科學家不少,數學家卻不多。數量雖然不多但是卻足夠經驗,其中就有幾位數學家憑藉一己之力將人類的數學進程向前推進了幾十上百年。他們是人類文明的驕傲,是真正的人類之光。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偉大的歐拉。
  • 麥克斯韋方程組:世上最偉大的公式沒有之一
    今天來聊聊一篇關於麥克斯韋方程組:麥克斯韋方程組,世上最偉大的公式沒有之一的文章,現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麥克斯韋方程組:麥克斯韋方程組,世上最偉大的公式沒有之一,希望對各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世界上最美麗的數學公式
    ,是地球上偉大智者一生的凝練。歐拉內心純粹,正如這個歐拉公式,也是用最簡明的方式,溝通了世界上幾乎全部的數學元素。無理數e,它是自然對數的底,隱藏於飛船的速度和蝸牛的螺線。無理數π,隱藏於世上最完美的平面對稱圖形,引爆數字狂熱。最簡單的兩個實數0和1,是構造代數的基礎。甚至,最重要的虛單位i也在其中。
  • 實用數學|歐拉公式
    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他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界中的經典著作。
  •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一加一等於二才排第七!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10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多少偉大的智慧曾耗盡一生,才最終寫下一個等號!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厭惡物理?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e^iπ+1=0這個恆等式叫做歐拉公式,最早是由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在1740年發現,高斯曾說:「如果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受到它的魅力,那麼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 淺析最美數學公式——歐拉公式之推導歸納
    本文是基於作者在高等數學和複變函數這兩門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整理並總結了有關於大家熟知的歐拉公式在不同數學分支裡的詳細推導方法和推導過程, 以便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和借鑑。學習過高等數學的的人都學過歐拉公式, 還知道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之一。其一般形式如下 :
  • 世界上最偉大的10個公式 一定有您意想不到的!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上學的時候,我們會對這些方程十分厭惡,但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痛恨的東西,卻是人類最高智慧,我們只是沒有發現它們的偉大而已,有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 論數學之美——歐拉及其對著名的巴塞爾問題的精確解(推導)
    被許多人認為是「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數學家」的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曾經說過:研究歐拉的著作將仍然是不同數學領域的最佳流派,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它——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圖1:卡爾·弗裡德裡希·高斯的肖像,
  • 人類科學史上最著名的10大公式,你知道幾個?
    本文按時間順序,給出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10個公式。文明的基礎: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邊長度c的平方等於另兩邊a、b長度的平方和。從蘋果落地到萬有引力,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類比聯想和歸納。萬有引力定律不僅被用於解釋天體行星的運動,其影響力擴展到了哲學、神學等領域。歐拉公式一個將自然對數的底、圓周率、虛數i、1和0這5個數學上的基本概念,聯繫在一起的神秘公式。
  • 申圓詩詞:世界最完美公式――歐拉公式(新韻)
    申圓詩詞:世界最完美公式――歐拉公式(新韻)文/申圓完美無瑕歐拉式,「黎蔓猜想」惑何為。「派」指重要的無理數常數 π ,最完美的平面對稱圖形是圓的常用數。運算符號 + 含於其中。是因其餘符號都是由加號派生而來,關係符號 = 含於其中。「零」和「一」指零元0 ,單位1 ,是構造群,環,域的基本元素。
  • 簡潔完美的歐拉公式想說愛你不容易
    1707年,歐拉出生在瑞士。歐拉是個天才,更是勤奮的結果。歐拉一生寫下了八百多篇論文和大約五十部書籍和專題報告。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花了47年,他去世50年間還在發表他的文章。後來他於雙目失明,也依舊堅持研究,直到去世。高斯說,如果他像歐拉那樣工作也得瞎。
  • 數值積分中的重要公式:解讀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
    連續自然數任意次冪求和公式伯努利發現了伯努利數伯努利數伯努利將求和公式用伯努利數替代,大大簡化和方便了公式的用矩陣表示出來就是:非常明了接著偉大的歐拉繼續推進伯努利的成果數學家歐拉和麥克勞林根據已有的成果,設想是否能找到一個通用公式來表示自然數任意形式下的和呢?
  • 18世紀獨一無二的數學家,雙眼失明,卻創造最完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上面的公式被稱作世界上最完美的公式,它的發現者是歐拉,因此也叫歐拉公式。歐拉公式的巧妙在於,它沒有任何多餘的內容,將數學中最基本的e、i、π放在同一個式子中,同時加入數學也是哲學中最重要的0和1,再以簡單的加號相連。高斯曾經說:「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到它的魅力,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雖然它一定是世界上「最偉大公式",但是可以肯定它是最完美的數學公式之一。
  • 「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神,一度被懷疑是穿越者,創造出「上帝公式」
    五月中旬,歐拉遠赴俄羅斯,入職沙俄皇家科學院。抵達聖彼得堡後,應丹尼爾等人的聯名要求,科學院將歐拉指派到數學/物理學所任職,而不是起初的生理學所,事實上,跟歐拉所掌握的其他學術相比,醫學造詣是其中最平平無奇的。
  • 高斯說,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歐拉公式,永遠成不了一流的數學家
    歐拉公式歐拉方程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數學公式。它簡單、優雅,匯集了一些最重要的數學常數,並有奇怪的數學和物理解釋。讓我們仔細檢查一下。1714年的Roger』科特斯方程(上),1748年的歐拉公式(下)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個作者看到他們的公式的幾何內涵,我們將在後面討論。現在,如果我們詳細說明歐拉公式x =π的值,我們得到了著名的歐拉恆等式。
  • 歐拉公式的偉大之處在於整合了圓周率π和自然常數e
    如果讓我選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我一定會遠歐拉公式e^(πi)+1=0,無論物理還是數學,歐拉公式都如影隨形。歐拉把數學裡面最基本的五個常數用最簡單的方式整個在了一起。我們首先思考一個問題,古時候的人類,無論西方還是東方很早就開始計算圓周率的值,而更容易計算的自然常數e卻發現的很晚?
  • 世界上最美的數學公式!
    圓周率 π 和 歐拉數e 都是無理數,也是最著名的超越數。虛數的平方為負1。你大概要在高中學習。虛數單位「i」 也是歐拉首創的。我們把形如a+bi(a、b均為實數)這樣的數稱為複數, 斯圖爾特認為,「...如果沒有該公式,很多現代科技,如電燈和數位相機都不可能發明。」
  • 所有學生的噩夢,「數學之王」歐拉有多牛?連小說都不敢這樣寫!
    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歐拉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他平均每年寫出八百多頁的論文,還寫了大量的力學、分析學、幾何學、變分法等的課本,《無窮小分析引論》、《微分學原理》、《積分學原理》等都成為數學界中的經典著作。歐拉對數學的研究非常廣泛,在許多數學的分支中也可經常見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數、公式和定理。此外歐拉還涉及建築學、彈道學、航海學等領域。
  • 「拉瑪努金」,一個寫下黑洞公式的神級印度數學家
    之後,拉瑪努金開始在數學領域大展拳腳,首先,他在當時著名的印度數學學會雜誌上發表了一個公式求解,就是根號下的無限序列。但是六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收到任何的解決方案,於是,拉瑪努金親自提供了解決方案,這個公式也是後來著名的拉瑪努金恆等式,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拉姆金已經在印度數學圈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於是很多人建議她往更高的領域前進,比如去聯繫英國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