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風水小竅門
家居風水,助你聚氣生財,消災避禍!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適量運動有益於健康,使人更加精神。
很多人以為日常的運動只是鍛鍊骨頭,提高免疫力,預防一些小感冒。然而,科學家卻發現除此之外,運動還有更大的作用。
運動降低癌症風險
研究發現,運動有防癌作用,通過日常鍛鍊,可降低13種癌症的發病率(括號為降低率):
食管腺癌(42%)、肝癌(27%)、肺癌(26%)、腎癌(23%)、胃賁門癌(22%)、子宮內膜癌(21%)、骨髓性白血病(20%)、骨髓瘤(17%)、結腸癌(16%)、頭頸癌(15%)、直腸癌(13%)、膀胱癌(13%)、乳腺癌(10%)
你瞧,運動真的是「抗病良藥」啊!
然而世界上的運動有許多種,根據不同年齡的身體狀況,並非每一種都適合自己。
對此,找到自己合適的運動,才是最佳運動。
每個年齡的黃金運動
3-5歲:騎單車
3-5歲的學齡前兒童大腿肌肉發展很快,相對於嬰兒時期,身體協調性有所增加,適合到戶外騎自行車,可以鍛鍊手、眼、腳的協調性,提昇平衡力。
5~7歲:遊泳
這個階段心血管發育和運動系統發育比前一階段更加成熟,學習遊泳不僅能調節心肺功能,還為孩子的體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8~20歲:羽毛球等球類運動
此階段是生長發育階段,小孩的骨骼生長及骨密度慢慢形成,籃球、足球、排球、網球等球類運動能提升反應速度、心肺耐力,有助於骨骼發育。
20歲~45歲:爬山、慢跑
這一階段是學習、事業以及家庭發展的關鍵時期,壓力較大,很多人不經常運動,體內脂肪堆積,容易誘發各種慢性病。
為了緩減壓力,男女可以進行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瑜伽、慢跑、爬山等,加速新陳代謝率,改善心肺功能。
46~65歲:走路
46歲之後,膝蓋開始「老化」,不適宜激烈快速的運動。這時不妨嘗試走路這種溫和的運動,既安全保險,又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注意:
走路運動雖然十分簡單,但走路時彎腰駝背、手臂不擺動、肢體亂扭,都容易讓身體受傷。因此,走路時一定要避免這3種情況,才能更好地發揮走路的作用。
65歲以後: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種輕量級運動,通過成套動作,和有節律的呼吸來完成動作。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尤其是年紀偏大的老年人,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老年人會得到以下收穫:
集中訓練大腿,增強大腿肌肉力量;
鍛鍊身體柔韌性,提高關節靈活程度;
對心肺負荷不是很重,增加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統機能;
防治關節炎、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
總體來說,太極拳對於老年人,是一種比瑜伽更有價值的運動。
運動4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早上不適宜運動?
傳說,早上缺氧,所以最好不要晨練。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不存在的。空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雖然有變化,但變化非常微小,基本上是恆定的。
對於早上想鍛鍊的人來說,一般沒有多大影響,而且早上汽車尾氣排放汙染程度最小,這時候的空氣品質比較好。
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並不是。汗液的多少,其實和汗腺以及遺傳分泌有關。有些人天生就愛流汗,所以汗液也就比其他人多。
不要強迫自己出汗越多越好,只要鍛鍊到一定時間,身體有所收穫就好了。
運動後立即補水?
運動過程中因為出汗的緣故,不少人在運動之後會大量喝水,從而補充體液。然而,人在運動之後,心臟跳動劇烈,還沒有達到正常狀態,這時候喝水,會加重心臟負擔,影響身體健康。
運動之後停下來休息一下,等到心臟恢復正常才能喝水。
運動越多越健康?
過度運動,身體容易損傷,重要器官不堪重負,長時間下去可能會引發一些健康問題。
所以把握「度」十分重要。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對於正常人來說,適宜的運動量應該遵守以下原則:
一次進行30分鐘~6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超過60分鐘後一定要進行休息;
也可多次累計完成運動,但每次運動時間應在10分鐘左右;
每周運動3~5次為佳。
另外,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應該盲目運動,最好先去看醫生,根據醫生建議再進行運動。
二嫂私房菜
二嫂教你學做飯,做出好味道!
要麼瘦要麼死
想瘦的地方都能瘦,就看你想不想知道
每日一讀
總有一些文字,觸動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