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以來,喜歡受持金剛經的人非常多。雖然歷史以來經過高僧大德們不停的宣說其義理,但是在不同的時代,由於人們的生活環境不同,也造成了對金剛經的理解不同。
其實,金剛經主要講的是一個「相」字。我們只要理解了金剛經的這個核心內容,其它的部分,再根據這個相來理解,就變得容易多了。今天雲來就以金剛經中最重要的三句經文,來分析一下什麼是「相」。只要明白這個相的道理,你也就明白了金剛經。
一、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裡所謂的相,其實就是指的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有平等心。如果一個人在對待眾生的問題上有了差別心,就容易使自己陷入著相的地步,從而生出分別心。這樣,他就無法達到菩薩的果位。想要達到菩薩果位,就要做到無情取捨。
什麼叫無情取捨呢?就是對待任何人,對待任何事,都不要根據他們的地位來區別對待。比如南北朝時的慧遠禪師,無論是對待起兵的盧循,或者是對待宋武帝,都像對待久別的朋友一樣。這樣,他就是做到了無相的地步。
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裡所謂的相,其實就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對待這些表面現象,要有一顆不執著的心。一旦執著於表面的事物,就很容易陷在表面的事物裡面,不可自拔。
過去有個僧人,經常講經說法。有一位女施主,每天來聽他講經說法。後來,他對這位女施主起了表面的執著之心。這位女施主不斷地和他訴說自己的遭遇,僧人逐漸地覺得這位女施主很可憐。逐漸地難以把握自己的心了。後來,乾脆還俗和女施主結了婚。因為他對表面的「相」起了分別心,覺得那位女施主是「女施主」,從而對相有了執著之心,就造成了自己的陷在相中,走不出來。像這樣,他就和普通人沒什麼分別,也就無法做到見如來的地步了。
三、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
這裡所謂的相,其實指的是宇宙本事一個整體。在宇宙當中,所有的生命都只是宇宙的一個部分。但是因為眾生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對方,所以總覺得對方是對方,自己是自己,從而有了我他之分。只有去掉我他的小我境界,才能看清整個宇宙。所以,佛陀說,不可說。
因為世人總喜歡將東西據為己有。即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喜歡拿來,到後來也覺得是自己的。那麼,相應的別人就會失去。這樣,人與人之間就有了侵佔、得失。在修行的路上,就要將所有的東西看淡,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就得到,沒有關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也不要強求。因為任何事物總歸有它的歸宿,就像生命總會有他的歸宿一樣。就是因為這個宇宙中的任何東西都有他的歸宿,所以,沒必要強行打亂這個法則。這就叫一合相。修行的人,就是要明白其中存在的道理。
只要明白了什麼是相,對於事物的取捨,就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了。只要遵循這些規則去認識事物,就不會對事物失去正確地判斷。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的心,不落在有相的實處,始終保持對待任何東西都沒有分別,也不去執著,心就空了,這就是金剛經中講的無相。
古語云「一通百通」,明白了什麼是相,再看金剛經,你就會一通百通,其義理,也變得很清晰、透徹了。
本文由百家號/水往雲來原創並獨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