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腐生植物Saprophyte?
腐生植物沒有葉綠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能夠依靠藉助生活在其根部的真菌等微生物來為自己提供有機營養。它們不需要陽光的哺育,通常長在陰暗潮溼的環境中,是植物家族裡很特別的「異類」。
常見的腐生植物以蘭科植物中某些種類的蘭為代表。
正值萬聖節,翻出2017年7月在香港認識的一些腐生植物,它們那種幽暗神秘的氣質,非常符合這個節日的氛圍了。這些小東西沒有綠葉,葉片多鱗狀退化;體型及其微小,平均身高與牙籤棍兒不相上下,就像傳說中的林間小精靈,很難尋覓到它們的蹤影。
【外星小怪物】——三絲水玉杯Thismia tentaculata
水玉簪科 水玉杯屬
三絲水玉杯為一年腐生植物,生命周期大約為一星期。三絲水玉杯於2007年在越南第一次被發現,2008在香港也發現其分布,為水玉簪科水杯屬在中國內陸地區的新記錄分布。
作為水玉杯家族的一員,三絲水玉杯這個名字的由來從它的形態上就表現得相當明顯了。
【暗粉系公主】——黴草家族Triuridaceae
黴草科 喜蔭草屬
名副其實的黴草:因為顏色像黴菌,造型像黴菌,生長環境也像黴菌,黴草就被植物學家起了這麼個倒黴的名字。其實只要用放大鏡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黴草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極小的花朵不但結構複雜,還專門生有須狀的髯毛,用來吸引傳粉者。
大柱黴草Sciaphila secundiflora &多枝黴草Sciaphila ramosa
這兩種黴草經常混生,同樣是暗紅色腐生植物,外表接近,但從名字上看就很清楚這兩姐妹之間的區別了。在黴草的小小世界裡,如果說多枝黴草是標準身材的話,那大柱黴草則是小巨人。前者明顯更細更矮小,且多分枝。花雌雄同體,葉退化成鱗片狀。
圖源網絡
據《100種香港稀有及珍貴植物》,本種標本模式於1963年採自臺灣,此後再無紀錄,直至1999年在香港大帽山再次採得。
據報導,今年在浙江蒼南也發現了多枝黴草和大柱黴草。
據說,多枝黴草比大柱黴草更加稀有,《中國物種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列為瀕危(EN)物種,全國已知分布於臺灣、香港和浙江,溫州市是第一次發現。
【幽靈之花】——頭花水玉簪Burmanniachampionii
水玉簪科 水玉簪屬
一年生腐生草本,花期7月,分布於馬來西亞、斯裡蘭卡、日本、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等地,常生長在樹上或潮溼的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可以說,水玉簪屬植物算得上是微型腐生植物裡顏值的巔峰了吧,不信你去搜搜圖,(諸如:亭立、水玉簪、寬翅水玉簪等)我相信你會淪陷的[微笑.jpg]。相比之下,我拍到的這個頭花水玉簪,可就一點都不出彩了。
【傳說中的鱗角】—寄生鱗葉草Epirixantheselongata / Salomonia elongata
遠志科 寄生鱗葉草屬/齒果草屬
據稱,寄生鱗葉草是在臺灣1995年發表的新紀錄屬與新紀錄種,在臺灣的正式發現記錄僅有初次發表的屏東南仁山以及稍晚發現的屏東壽卡二地,分布狹隘且族群稀少。《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初評名錄》一書中將之評估為易受害(VU)物種,也就是僅次於嚴重瀕臨滅絕和瀕臨滅絕的等級,因此有進一步監測族群和保護其生育地的必要性。
關於腐生植物,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裡了,萬聖節之夜,我可要去「Trick-or-treat」啦!希望日後有機會再能親眼看到水玉簪、水晶蘭、亭立等更多有意思又貌美的腐生植物精靈吧!
拜~~~
參考資料:
多枝黴草 Sciaphila ramosa 黴草科HKWildlife.NetForum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
http://www.hkwildlife.net/Forum/viewthread.php?tid=9138
溫州首次發現兩種奇特瀕危植物大柱黴草和多枝黴草_大浙網_騰訊網
http://zj.qq.com/a/20180731/005472.htm
稀有植物寄生鱗葉草雙流現蹤跡--www.fftc.org.tw
http://agronews.fftc.org.tw/view.php?id=20131018143057&type=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