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2019年淨利大幅下滑:百億營收目標落空 高盛預測2020將由...

2021-01-08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3月11日訊(記者陳瓊 見習記者賈玉靜)3月10日晚間,呷哺呷哺(00520.HK)發布公告稱,2019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預計減少約28%-38%。呷哺呷哺在2016年啟動三年規劃,提出到2019年實現一千家門店一百億營收的目標,2019年呷哺呷哺順利實現門店突破一千家目標,但其營收體量距離一百億元仍相距甚遠

  與此同時,呷哺呷哺還需要面對高速擴張壓力下淨利潤增速放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高盛報告預計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同店銷售跌幅35%,淨虧損2.11億元人民幣。由於疫情帶來的店鋪擴張放緩和客流量下跌,高盛下調了呷哺呷哺、海底撈以及海底撈關聯公司頤海國際的盈利預測。

  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下滑2%

  3月4日晚間,呷哺呷哺發布盈利預警公告稱,預計公司2019年全年淨利潤較2018年全年有顯著減少,3月10日晚間,呷哺呷哺補充披露,2019年年度淨利潤預減28%-38%。呷哺呷哺在公告中表示,該減少主要是租賃相關的國際會計準則變化所致。

  影響呷哺呷哺淨利潤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由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於2016年1月發布,2019年1月1日生效。其核心變化是取消了資產負債表內融資租賃和資產負債表外經營租賃的明確劃分,轉而使用單一的資產負債表內會計模型,要求承租方將租賃合同相關的租金開支錄於折舊及攤銷項下。呷哺呷哺表示,由於集團目前經營涵括1000多間餐廳的龐大餐廳網絡,應用國際財報準則第16號的影響將為重大。

  呷哺呷哺發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實現營收27.12億元,同比增長27.4%,淨利潤2.10億元,同比下降2.0%。在半年報發布之前。呷哺呷哺也發布了出於同樣原因的盈利預警報告。財報數據,截至2019年6月30日,呷哺呷哺流動資產淨值同比下降47.6%,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同比下降52.9%,折舊攤銷成本同比增長284.0%。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因會計準則調整而導致的業績下滑說明此前其業績就存在利用規則漏洞掩飾真實表現。

  即使刨除折舊攤銷成本的增加,呷哺呷哺還需要面對內外部的壓力,內部壓力來自於高速擴張下的利潤增速放緩,外部則來自於自於競爭對手不斷增加對其消費者的分流。

  百億營收目標落空

  2014年,呷哺呷哺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火鍋品牌。登陸資本市場的呷哺呷哺啟動了快速擴張策略,呷哺呷哺2016年啟動三年規劃,提出到2019年實現一千家門店一百億營收的目標,同年推出中高端火鍋品牌湊湊。

  如今看來,這項三年規劃只實現了一半,門店破千家已無懸念,營收破百億的目標則遙遙無期。據呷哺呷哺發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呷哺呷哺直營餐廳數量達955間,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76間呷哺呷哺餐廳及13間湊湊餐廳的新門店開出。營收方面,2018年呷哺呷哺營收額47.34億人民幣,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7.12億元,距離百億營收目標相去甚遠。

  快速擴張為其增加收入的同時,也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呷哺呷哺所用原材料及耗材9.97億元,同比增長25.9%;員工成本7.20億元,同比增長33.7%;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1.26億元,同比下降52.9%;折舊攤銷成本3.75億元,同比增長284.0%。此外,因實施國際財報準則第16號導致集團租賃負債大幅增加,呷哺呷哺的流動資產淨值僅5.48億元,較2018年底下降47.6%。

  快速擴張使得呷哺呷哺保持了營收的穩定增長,但其淨利潤則受到了衝擊。財報顯示,呷哺呷哺營收從2015年的24.25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47.3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4.8%,淨利潤增速則在2017年之後放緩,到了2019年上半年,其稅前淨利潤下降了22.1%,淨利潤下降了2.0%。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依託整個新生代消費思維跟消費行為,呷哺呷哺的營收增長,但是成本增加以及門店擴張蠶食了其淨利潤。「2020年整個中國的餐飲行業進入了微利甚至虧本這年度,這對呷哺呷哺而言是巨大考驗。」

  高盛預測上半年虧損2.11億元

  競爭對手不斷增加對其消費者的分流也在加劇。財報顯示,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及深度營銷活動的開展,2019年上半年,呷哺呷哺的同店銷售額同比降低1.9%。以華北市場為大本營的呷哺在2019年8月提出了五年策略擴張規劃,持續開發包括華南地區在內的新市場。據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已在華南市場開出3家門店。朱丹蓬指出,如果沒有顛覆性思維改變,呷哺呷哺在南方市場很難有大的突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國內餐飲業,面對客源驟降及諸多限制性要求,餐企紛紛關閉堂食門店,呷哺呷哺的千家門店亦不例外。呷哺呷哺集團新任執行總裁趙怡曾表示,餐飲業6月以後才會慢慢攀升。「疫情結束後,旗下餐飲品牌湊湊開店速度並不會放緩。」

  疫情對餐飲行業的重創是顯而易見的。由於疫情帶來的店鋪擴張放緩和客流量下跌,高盛下調了呷哺呷哺、海底撈以及海底撈關聯公司頤海國際的盈利預測。日前,高盛發表報告分別對呷哺呷哺、海底撈和頤海國際2021年的盈利預測下調9%、13%和3%;同時,將三家公司今年的盈利預測分別下調70%、79%和7%。高盛表示,目前疫情會影響餐飲股短期餐飲表現,對於品牌而言,推動外賣的收入、租金談判以及增加品牌現金流是當務之急。高盛預計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同店銷售跌幅35%,淨虧損2.11億元人民幣,下半年翻臺率將逐漸恢復正常水平。

(責任編輯:郭帥)

相關焦點

  • 瑞思英語:五交易日股價翻倍 半年報營收淨利大幅下滑
    近日,瑞思英語發布2020年未經審計的Q2業績和上半年財務數據。2020年上半年,瑞思英語的業績較2019年同期下降明顯,營業收入同比下降60.98%至2.74億元;淨利潤同比下降400.43%至-1.7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不過由於瑞思英語在第二季度業績有所反彈,疊加較為有效的成本控制。
  • 呷哺呷哺2018年營收47.34億元,翻臺率卻從3.3降至2.8
    速途網4月1日消息(報導:李楠)近日,呷哺呷哺發布2018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18年呷哺呷哺營收額47.34億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29.2%;經調整純利4.75億元,同比增長10.0%。據財報顯示,呷哺呷哺營收的增長,主要是來自門店的大幅擴張以及客單價上漲,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新菜品的推出推動了人均消費的上漲,全國同店銷售增長8.5%。
  • 60家上市家居企業2019年業績:營收合計3953億元
    2019年12月12日,雷士國際正式完成出售中國區照明業務(雷士中國),至此雷士國際將照明業務的重心由中國轉向國際,同時中國業務的重點轉向雷士品牌的非照明產品及系統。曲美家居在2019年實現扭虧為盈,淨利潤從虧損5906.42萬元到盈利8215.53萬元,同比增長超230%。
  • 今世緣拋百億營收計劃未披事實依據 上交所閃電提醒「說大話」可能...
    1月13日晚間,今世緣(603369.SH)發布「五年戰略規劃綱要(2021-2025)」,計劃到2025年努力實現營收過百億(爭取150億元)。同時,公司確定2021年營收目標59億元左右,爭取66億元。   就在今世緣發布5年目標的同時,上交所「閃電問詢」,表示公司在披露上述預測性信息時,未提供充分、客觀的事實依據與預測基礎。
  • 元力股份:2019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擬10派0.5元
    原標題:元力股份:2019年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擬10派0.5元   昨晚,元力股份
  • 郭滿金的宏發股份至暗時刻:營收淨利增速斷崖式下滑,創四年來新低...
    近日,宏發股份公布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實現了正收益,但增幅不大。不過,光鮮背後實存隱憂。與其2019年計劃目標相比較而言,公司營收、淨利潤的完成率均不及預期。同時,其營收、淨利潤增速不斷走低,均創近四年來新低。
  • 2019年通威水產料大幅增長:正邦、通威、民和、中牧2019年業績出爐
    ,2019年豬價處於高位,正邦也收穫了歷史最好的營收和淨利潤,生豬出欄量位列全國前三;同時受益於2019年不錯的白羽肉雞行情,民和股份營收的一半是淨利潤;通威股份特種水產料實現了大幅增長,高純晶矽和太陽能電池銷量也分別實現了232.5%和106.92%的增長;中牧股份則因為非洲豬瘟導致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降。
  • 宇通客車現高層人事變動 上半年淨利同比下滑90.78%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 魏文 繼2017年以來,宇通客車再次面臨營收淨利同步大幅下滑的嚴峻挑戰。受疫情及經濟形勢影響,2020年汽車市場開局以來,各大車企不斷面臨挑戰,在調整銷量目標以及營銷策略改變的同時,人事也進行了調整。
  • 豐田汽車金融2019年營收淨利雙增,母公司豐田集團2020年預測利潤...
    5月19日,中國貨幣網發布了「豐耀2020年第二期個人汽車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相關資料,其中披露了豐田汽車金融2019年的財務數據。本次貸款方為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豐田金融」),由紫金信託受託發行,募資金額總計約45億元,其中包括優先級資產支持證券40.5億元、次級資產支持證券約4.5億元。豐田金融為外商獨資公司,由豐田金融服務株式會社全資控股,出資金額為41億元。豐田金融在中國為豐田集團相關的豐田、雷克薩斯等品牌提供金融服務。
  • 犀牛財經晚報:綠地控股一季度淨利下降16.88% 工行暫停原油開倉交易
    籌建工作完成後,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開業申請。 工商銀行暫停帳戶原油交易 GPLP犀牛財經4月27日晚消息:工商銀行(601398.SH):自北京時間2020年4月28日上午9:00起,我行暫停帳戶原油、帳戶天然氣、帳戶銅和帳戶大豆全部產品的開倉交易,持倉客戶的平倉交易和已經預設的轉期,以及連續產品份額調整均不受影響。
  • 玲瓏輪胎2019年營收、淨利分別居全球輪胎企業第14位和第7位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康書偉)中國證券報記者7月12日從玲瓏輪胎獲悉,英國《tyrepress》雜誌根據34家輪胎企業的2019年的營收和利潤情況,發布了2020年度的全球輪胎企業34強排行榜,從營收規模來看,玲瓏輪胎從第17
  • 山東省管國企2019年報出爐,這家企業淨利潤破百億
    山東省管國企2019年報出爐,這家企業淨利潤破百億2020-07-01 18:48:20 發布來源:山東財經報導截至6月30日晚間,山東省國資委網站需披露重大財務信息的省管企業中,已經有26家企業公布了2019年度財務數據。
  • 美銀證券:重申呷哺呷哺(00520)「買入」評級 目標價上調100.9%至22...
    智通財經獲悉,美銀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呷哺呷哺(00520)復甦步伐好於預期,高端火鍋品牌「湊湊火鍋」增長加快,因此將2020年每股盈利預測提升至2分人民幣,並將2021至2022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提高6%及3%。
  • 一季度白電整體零售跌超四成,多家公司淨利大幅下滑,預計行業復甦...
    4月14日晚間,格力電器、長虹美菱、海信家電等白色家電企業發布一季度財報預告,多家公司預告業績同比上年大幅下滑,其中長虹美菱預計淨利虧損最高可達2.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79.13%。對於一季度虧損,長虹美菱表示,報告期內,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國內白電行業下滑明顯。
  • 民和股份:2019年淨利增長3倍多,2020年一季度又大跌六成!
    21日,民和股份(002234)披露2019年年報,受益於雞苗價格上漲,公司當年營收、淨利實現雙增長:完成營業收入32.76億元,同比增長80.23%;實現淨利潤16.10億元,同比大增322.95%。這是民和股份上市以來的最好業績。
  • 恆瑞醫藥營收淨利增速下滑 股權激勵能否再次奏效
    8月1日,恆瑞醫藥披露2020年半年度業績。今年上半年,恆瑞醫藥實現營收113.09億元,同比增長12.79%;淨利潤26.62億元,同比增加10.34%。雖然營收仍保持穩定增長,但相較於2019年、2018年同期22.32%和29.19%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
  • 張家界受免票政策影響 預計2019年淨利下滑超50%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受免票政策影響 張家界預計2019年淨利下滑超50%張家界旅遊微博截圖新京報訊(記者 張澤炎)1月20日,張家界(000430)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預計盈利1050萬元至1200萬元,與去年同期的2640.39萬元相比,下降54.55%至60.23%。此外,張家界預計基本每股收益為0.0259元/股至0.0296元/股,去年同期為0.0652元/股。
  • 海底撈、百勝、呷哺呷哺、九毛九、味千…誰是成長能力最強的餐飲...
    海底撈增長最快,近五年營收複合增長達到46.55%,過去五年營收最低為2015年的57.57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265.56億元。 其餘5家企業均為下滑,其中國際天食和中科雲網下滑超過兩位數。
  • 艾格拉斯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前三季度淨利大幅下滑85.99%
    隨後,12月4日,艾格拉斯控制權變更方案出爐,董事劉漢玉辭職後,股東日照義聚投資提名李斐為新任董事,並控制上市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席位,控股股東將由巨龍控股變更為義聚投資,實控人將由呂仁高變更為王雙義。公開資料顯示,艾格拉斯前身為巨龍管業,於2011年登陸資本市場,原有主營業務為混凝土輸水管道業務。
  • 臺灣製造業2019年營收和利潤雙下滑
    新華社臺北5月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5日發布的統計顯示,2019年臺灣製造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比上年都有所下滑,但是企業的研發投入金額和增幅均為近5年新高。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製造業上市公司營收額為新臺幣16.5萬億元,比2018年減少2.8%,主要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全球景氣放緩和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影響。傳統製造業,如化學材料、石油及煤製品、基本金屬,營業收入都明顯下滑,分別年減18.8%、15.7%和12.5%。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電子零組件這兩個行業減幅較小,分別年減0.3%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