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 基層之治|楊浦三個小區圍牆被推倒,居民竟然拍手叫好?!

2020-12-12 瀟湘晨報

午後的小雨,並沒有阻擋老人家邁出家門的步伐。遼源西路190弄,桂花樹下,一個阿婆帶著水壺坐下長廊下讀報;睦鄰中心(小區活動中心),一群爺叔阿姨在桌球室裡「乒桌球乓」、「嘻嘻哈哈」;閱覽室裡,有一群人在讀報、有一群人在品茶,還有一群人在畫著國畫……

有誰會想到,眼前的美好,竟來自楊浦區三個微型小區的「破牆之作」。

在9月23日舉行的「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中,記者走進了這個「三區合一」後的美麗家園。

據介紹,為進一步提升遼源西路睦鄰中心周邊居民區整體環境,營造「安全、整潔、文明、有序」的居住環境。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落實「五違四必」,圍繞「睦鄰中心」,楊浦區江浦路街道對遼源西路190弄、打虎山路1弄、鐵路工房三小區進行規劃設計。以「打破圍牆,整合公共資源;調整綠化,優化外部環境;房屋整修,美化樓道環境;統一管理,提升服務能力」的四大改造目標,建設成為新模式的「睦鄰家園」,並以此為起點,通過推進「城市微更新」、「美麗家園」、「美麗街區」等項目,不斷向周邊拓展,真正讓老百姓感受到了獲得感、幸福感。

遼源西路190弄、鐵路工房、打虎山路1弄是三個毗鄰的小區,建築面積24961平米,居民共有426戶。其中遼源西路190弄是老式商品房小區,鐵路工房是無物業小區,打虎山路1弄是售後公房小區。一牆之隔的三個小區,各自房屋面積都很小,其中一個小區僅有兩幢住宅樓。

「這裡不僅設施老舊,也是管理的窪地。」楊浦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曾經,小區面積小、物業管理費低,人力和財力都不願花在管理上,造成管理水平低下,還有一個小區長期無人管理。居民天天投訴小區居住環境差、管理低下,成為了所屬江浦路街道的一塊多年的「心病」。在三個小區的交界處,一個睦鄰中心就坐落其間,但由於圍牆阻隔,公共設施近在咫尺居民卻無法使用。

「能否把三個小區合為一體,集中進行改造?」2017年,三個小區開展了「『一脈三園』聚民心」建設和自治,通過拆除圍牆將三個小區合併成了一個小區,大力推進物業和業委會的合併,實現了地理區域的打通,小區管理的統一,居民心路的融合,提升了社區服務實效。

街道與同濟設計院專業團隊合作,對遼源西路190弄、打虎山路1弄、鐵路工房三個小區統籌規劃,進行總體設計。居民區黨總支引領「三駕馬車」同頻共振,以助推改造為目標,成立以業委會成員、物業公司代表、黨員、樓組長、志願者等組成的自治團隊,開展居民意見徵詢和矛盾調解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治團隊總結了包括打通生命通道、增加停車位、擴大活動空間等13條因改造帶來的「好處」,並且充分利用遼西睦鄰中心等平臺,以及群團、志願者活動等載體反覆宣傳,消除了居民對於改造的顧慮。對持反對意見的居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引導、反覆做工作,使他們不僅配合拆除了違建,有的還從改造工作的「反對者」變成了「支持者」。

2018年10月更新完成,改造後的社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之前暴露的管道、電線以及架空線路等實現了管網入地,房屋外立面、雨棚實現了更新統一,居民樓內部的汙水管、油煙管道及電錶箱等也實現了更新調整。居民最迫切需要的小區綠化、車棚以及小區健身設施等實現了優化布局,同時還利用各類空間,最大程度增加了停車位,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此外,還通過對小區內車行、人行道路進行重新規劃,並鋪設了瀝青路面,設置了門崗門禁,居民普遍對「一脈三園」建設交口稱讚。

一條「健身康體脈」貫穿整個社區,把小區裡的社區休閒園、睦鄰文化園和健康活力園等「三園」串聯在一起。佔地700平方米的健康活力園內,有共享廣場、兒童遊戲場和健身廣場,並設置旋轉門聯通小區與學校,方便居民在不影響上課的情況下使用操場資源。共享廣場以保留的一段打靶牆為中心,是健康活力園的入口地標。打把牆立面種上綠植,增設一組家庭主題人物剪影雕塑,與打把牆斜接,寓意從社區裡走出的鄰裡,體現共享主題。兒童遊戲場將鋪設彩色馬賽克等特色鋪裝材料,形成五彩的兒童活動場地,同時設置彩色無邊角圓柱作為兒童互動裝置。

睦鄰中心周邊建成睦鄰文化園。在睦鄰中心入口設置特色景觀鋪裝,形成入口廣場。慢行步道繞睦鄰中心,穿梭綠化之間,形成外部林蔭休閒空間。中心裡還時常開展各類少兒群體(早教、書法、舞蹈、空手道、睦鄰小劍客等)、青年群體(法制宣傳、親子活動、品文分享會等)、中年群體(桌球運動、棋牌比拼、唱歌舞蹈等)、老年群體(健康養生、手工勞作等)主題類服務活動。

此外,伴隨著小區之間的圍牆打開,三小區的物業管理問題也解決了,實現了物業管理統一,業委會的合併。今天,這三個面積小、物業費低、管理水平低的「三低小區」,通過「合體」改造,實現了逆襲。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讓黨建工作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民心聚了、滿意度高了,南通任港社區這條路子獲群眾點讚 2020-12-25 11:02:13 來源: 南通網 「文明城市的榮譽來之不易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 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而社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單位,可謂是「末梢中的末梢」。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演變,社區普遍面臨老舊小區多、轄區單位多、流動人口多「三多」複雜局面,呈現出居民管理難、安全監管難、糾紛協調難「三難」問題。要想「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社區亟需構建起區域黨建聯動新格局,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強化黨建引領,夯實組織基礎。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丨楊浦濱江「以工業傳承為核」,既能感受城市的...
    昨天,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楊浦濱江區域,感受「工業鏽帶」變身「生活秀帶」的最生動實踐。楊浦濱江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最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形成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眾多「之最」,包括中國第一家機器造紙廠、第一座機器棉紡織廠、第一座陸上水廠、最早的煤氣供熱工廠、遠東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最早的外商紗廠、擁有最多船塢的修船廠、最早的民營船廠等等。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從「回天乏力」到「回天有術」——北京破解超大型社區治理難題樣本觀察新華社記者駱國駿、李德欣、熊琳、丁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2019年以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在區級和18個鄉鎮(街道、園區)、117個行政村、78個社區全部設立了「民呼回應中心」,所有區直部門設立「民呼回應專員」,對於群眾提出的問題,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快速及時解決群眾的身邊事,形成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需,我有所為」的服務群眾響應機制。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滿足需求,減少隱患,優化環境 | 如東電瓶車...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滿足需求,減少隱患,優化環境 | 江蘇如東電瓶車有了「集體宿舍」 2020-12-21 09:39:54 來源: 南通網 「原先我們小區有幾處可供電瓶車充電的地方,沒有棚頂,只有幾個充電插頭,非常簡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居環境整治出新招:居民能「點單」,共建共...
    經前期調查摸底,目前惠山2000年以前建成的服務不配套、公共設施落後、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老舊小區共33個、建築面積23.5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2507戶。「今年已完成15個小區改造任務,到年底前有計劃滾動推進剩餘改造計劃全面實施。」惠山區委負責人表示。居民參與 改造順應民意整潔的薛家弄淺黃色小樓前,一陣微風拂過,桂花樹葉沙沙作響。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深化拓展「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
    「我們在街道7個社區設立了社區黨委,以小區為單位、按照老中青結合的原則,將社區內2005個黨員編入各個小區黨支部,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樓道裡,並通過第三方勞務派遣機制,成立了一支專職網格員隊伍。專職網格員隊伍的建立是楓橋街道強化基礎網格治理效能的有益嘗試。」唐國華說。身穿小馬甲,戴好工作證,拿上民情記錄本,專職網格員就開啟了一天的工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南豐鎮:創新網格管理模式 讓居民幸福...
    為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優化完善網格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2020年以來,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搶抓「三整合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張家港:「海棠管家」讓社區治理更精緻
    擁有動遷安置小區192個,居住人口超50萬人,佔常住人口比率近40%……近年來,隨著張家港市城鄉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村民「上樓」得到了更舒適的居住環境,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動遷安置小區的管理之困。毀綠種菜、雜物亂堆、車輛違停……是老問題,資源不足、服務不夠……是新挑戰。如何最大程度整合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長沙縣:「網」系民心,引領幸福之路
    9月27日,「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調研團一行來到湖南省長沙縣,圍繞「網際網路+基層治理」相關工作對長沙縣網上群眾工作部、長沙縣行政執法局、星沙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等地開展實地調研,了解探尋在信息化發展新形勢下,長沙縣積極適應並將網際網路新媒體運用於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軌跡和經驗成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徐州:「負面清單」催生正能量 老舊小區畫好...
    城市老舊小區的治理一直是令人頭疼的難題,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環城街道共有老舊小區59個,涉及居民2.7萬餘戶6.9萬餘人,其中3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29個,佔比49.2%。由於樓體建設年代久遠,老房面積小租戶多,存在樓頂堆積雜物、基礎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等問題。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破解「小馬拉大車」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而社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單位,可謂是「末梢中的末梢」。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加快演變,社區普遍面臨老舊小區多、轄區單位多、流動人口多「三多」複雜局面,呈現出居民管理難、安全監管難、糾紛協調難「三難」問題。要想「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社區亟需構建起區域黨建聯動新格局,形成黨建引領「一盤棋」。強化黨建引領,夯實組織基礎。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激活「末梢神經」 2020-12-19 11:32:10 來源: 啟東日報 近日,啟東市寅陽鎮農武村第一網格網格長在巡查時發現一名行為異常的女子,上前詢問發現其目光呆滯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黨建從「內循環」到「聯動化」 村社...
    今年年初,為更好地服務居民,平山村與寶平社區組建了「平平」聯動黨員志願服務隊,共吸納61名黨員志願者共同服務社區網格治理。村社黨組織每月輪流在線上交流群發布活動內容,聯建單位積極參加,切實提升了組織生活的吸引力。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姑蘇區以「繡花精神」打造基層治理...
    「金閶街道以『繡花精神』推進精細管理,以『網格模式』推進綜合治理,以『資源聚合』推進共治共享,以『分類施策』推進全域提升,奮力實現『首善之地』社會形象和城市品質的高質量提升。」金閶街道辦事處主任韓曉慶說。老舊小區管控缺失,智能技防實現長效常態管理近日,家住彩香二村的郭士峰下班回家到小區門口,刷一下門禁卡,小區門就自動打開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以「全周期管理」推進基層治理 為社會...
    通過網單理事、網絡辦事、網格管事和敲門聚心、開門聚智、破門聚力「三網三門」路徑,唯亭街道推動實現「職能入網、服務進門」,有效破解內部管理行政化和外部管理服務碎片化難題,探索出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工作生活好不好」「物業管理好不好」「社區服務好不好」,隔三差五,唯亭的居民就能在家門口與串門的黨群專員們拉拉家常、聊聊天。從黨員、駐區單位黨支部、優秀居民、小區物業中選出的這541名黨群專員,每人平均服務200餘戶家庭、1000餘名居民。「紅色紮根計劃」實施以來,他們每2個月對轄區7萬餘戶家庭循環走訪1遍,已累計走訪10輪,主動上門辦理服務13000餘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