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考研論述題中,關係題應該怎麼答?

2020-12-14 騰訊網

202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考研論述題中,關係題應該怎麼答?看歷年真題解析~

【才思考研】

不知不覺考研的徵程已經來到了強化階段 ,為了讓小夥伴們能夠有更好的狀態進入衝刺階段。 那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藝術概論的題 該怎麼構思?怎麼論證?怎麼完善?

下面就跟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再現與表現(本質論、作品論)解析

一、考頻分析

這道題往年考的頻率是非常高的,比如在2016年考了論述;2017、2014年則以簡答的形式進行考察。

雖然有的是沒有直接考,但是知識點是會涉及到的,所以還是請小夥伴們好好整理這道題。

二、思路分析

拿到題目的時候首先分析題目是屬於什麼類型,這道題是典型的關係題,那麼關係題又會分為:

1.相互影響的關係:

分為A對B;B對A這兩個方面來答(注意兩者佔比均衡)

2.兩者的異同關係:

分別是聯繫是什麼;區別是什麼這兩個方面來答(注意兩者佔比均衡)

三、具體思路提綱

第一段:再現與表現的定義解釋

第二、三、四段:分別從以下三個角度論述

1.藝術創作——表現主導

2.藝術鑑賞——再現主導

3.藝術作品——統一相融

最後一段:總結

答題範例

再現與表現在整個藝術活動中是始終貫穿的,具體而言,在創作活動中:再現的是客觀世界的現實美,表現的是主觀世界的藝術美;在鑑賞活動中:再現的是藝術作品,表現的是審美情感;而就藝術作品本身而言,就是再現與表現的統一體的。

所謂「再現」,是藝術家在其藝術作品中對他所認識的客觀對象或社會生活的具體描繪,創作手法上偏重於寫實,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現象的真實;在創作中傾向於認識客體,模仿現實。其特點是感性的現實和冷靜的理智在創作中起主導作用,觀察縝密,技法嚴格,細節真實。在藝術本質論上,持「再現說」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美是生活」。以西方託爾斯泰為現實主義的文藝術批判家,往往側重於使用現實或寫實的創作手法。

所謂「表現」,是指藝術家運用藝術表現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理想,在創作手法上偏重於理想地、情感地表現對象或拋棄具體物象,追求超感覺的內容和觀念;在創作傾向上,則側重於表現主體意識,直抒胸懷。其特點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在藝術本質論上,持「表現說」的克羅齊認為「藝術即直覺」。以唐代李白的詩為代表的往往側重於使用表現或寫意的創作手法。因此,這種手法往往被浪漫主義藝術創作所青睞。

一、藝術創作中表現與再現的統一

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將客觀社會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通過藝術創作再現在藝術作品中。其實,再現的對象除了藝術家之外的客觀社會生活,也應當包括藝術家本人的審美情感。因此,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再現客觀世界的時候往往採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例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曹雪芹的紅樓夢》等現實主義藝術家們,不僅再現了他那個時代的客觀現實生活並深刻地揭露、批判社會的醜陋現象,同時也再現了他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早年的生活。正視真實的社會現實,客觀地反映社會,。現實主義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給我們留下了一批經典之作,

與此同時,藝術家在創造中表現了對客觀社會生活的思考與評價、願望與情感,它總是側重於表達主觀層面的思想感情及對於社會生活的人生判斷。貝多芬創作的《熱情奏鳴曲》,表現的是藝術家本人如同「火山爆發」般熾熱的激情,同時也抒發著人類戰勝黑暗、追求光明的勇氣和決心。除了情感的的表現外,藝術作品的表現還含對社會生活的思考、評價與理想的表達。徐悲鴻《愚公移山》整幅畫作以移公移山的堅韌不拔和樂觀進取的心態,傳達出畫家自身對理想的堅定不移的追求和必勝的信心。

二、藝術作品中再現與表現的統一

無論是中方還是西方,優秀藝術作品的「再現」與「表現」,都不是截然分割、涇渭分明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呈現,密不可分。在繪畫藝術中,如齊白石的《蝦》、梵谷的《向日葵》;在園林藝術中,如蘇州的江南園林、巴哈伊的空中花園;在雕塑藝術中,張泥人的說倡俑、米開朗基的大衛;在文學藝術中,魯迅的《阿Q》、司湯達的《紅與黑》等等。在眾多藝術門類中都具體而生動地體現了再現與表現是主客觀的統一體。

藝術作創作離不開客觀現實,也離不開主觀情思,是客觀現實和主觀情思的統一。再現藝術是以再現生活為主,它同樣需要同時需要藝術家主觀因素的參與,需要融入主觀的情感、理想,表達作者的思想情趣。例如,畢卡索的《格爾尼卡》,正是法西斯對格爾尼卡轟炸這一客觀的基礎上創作出來;反之,如果沒有畢卡索對這事件所產生的情感共鳴,也就沒有引起世人共鳴的《格爾尼卡》。

因此,只有將客觀現實與主觀情感相統一、表現與再現相融合,才會有令人感動的並具有真善美的藝術作品。但,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三、藝術鑑賞中再現與表現的統一

從上述的創作過程與作品本身可以看出:再現側重強調客觀現實之真,表現強調主觀情感之真。表現藝術是以表現思想情感為主,但其思想情感是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生成的,不是純粹的主觀表現。因此在鑑賞活動中再現與表現依舊存在,這是由於鑑賞者是在藝術作品的基礎進行鑑賞活動。是再現藝術作品這一客觀事物,並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鑑賞從而儘可能地接近、達到藝術家的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而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又滲了鑑賞者的主觀情感即為審美再創造,亦表現鑑賞者的審美趣味。正如我們在鑑賞羅中立的《父親》時,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普通農民形象的「父親」,給我們的直覺是震撼。在我們體驗、凝思作品時其實我們自己的情感也在參與,體味、想像、理解等一系列的心理功能進行審美再創造,從而無限接近藝術家所傳達的情感。

如何完美的做到再現與表現融合為一,對於再現與表現兩者的關係,我國清代文藝理論家劉熙載曾說,藝術家應當做到詠物(再現)與詠懷(表現)的統一,這就要求藝術家應該力求做到親知親見、體物入微、物我無間。藝術家對所描寫的生活,必須有親身經歷、親身感受,而且要有情感體驗、情感交流,做到物我無間,以至於物我同一,只有這樣,才能在創作中把握再現與表現,在作品中體現再現與表現。從而讓鑑賞者在鑑賞中與作品、作家對話。儘管,再現與表現在具體的研究中是可以晢時分開,以一方為重點側重研究。但歸根到底,在整個藝術活動中再現與表現是有機融合的:再現中有表現,表現中有再現。

想學習更多關於藝術概論的答題技巧,歡迎來到才思考研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概論·強·化·課·程!

才思·考研祝您考研順利!在這裡,我們可以讓你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讓你一次圓夢,可以讓你的人生沒有遺憾,才思歡迎你!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專業一藝術概論考研例題分析——再現與表現
    202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專業一藝術概論考研例題分析——再現與表現 所以,在做模擬題的時候,如果是遇到不會的,或者還沒有背誦的,不要先想著不會就放下了,這樣只會浪費掉一道題,最起碼把思路寫上,然後後面再逐一的該背誦背誦,該補充漏洞漏點就補充漏洞漏點。 今天,跟著才思考研小編一起來看看專業課應該怎麼答!
  • 2021考研:【中國近現代史】材料分析、論述題預測
    1、列強的對外侵略   (1)戰爭後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2)鴉片戰爭爆發後,中國社會矛盾錯綜複雜,在諸多矛盾中,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列強劃分勢力範圍的情況要熟悉。
  • 2021考研大綱解析:英語二大綱原文知識運用部分原文解析
    2021考研大綱解析:英語二大綱原文知識運用部分原文解析 2021考研大綱已於9月9日公布,考研大綱是對考研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權威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
  • 2021年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2021年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考研分析、參考書解析 02考題類型 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03參考書目 一、經典書目 《中國古代舞蹈史教程——中國藝術教育大系》,袁禾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
  • 2021考研英語(一)大綱原文解析-知識運用部分
    2021考研英語(一)大綱原文解析-知識運用部分 2021考研大綱已於9月9日公布,考研大綱是對考研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權威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所以考生需要知道大綱變化,那麼2021考研英語大綱有何變化?
  • 2021級武漢理工大學動畫考研院校信息
    —糖心柯德動畫考研輔導—2021級武漢理工大學動畫考研院校信息(專業代碼,僅供參考,很多學校,同一個代碼,考的是完全不一樣,在複習準備的時候不要想著,只學考的東西,務必多準備點,各大學校的專業考核,都有超綱的情況出現,而且比重在變大。)
  • 2021年江南大學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考研備考經驗
    最後在複試中我取得了前幾的成績,最終逆襲全日制。在我考研的路上曾經受到過很多前輩的幫助和提點。現在我也十分樂意將我的經驗與各位學弟學妹們分享並努力解答你們的疑問。 關於江大數媒:江南大學作為老牌211院校,其設計學院全國排名靠前,今年也是將數字媒體學院的藝術設計合併到設計學院,整體實力加強。
  • 2021考研大綱:管理類聯考初等數學應用題考研大綱解析
    2021考研大綱:管理類聯考初等數學應用題考研大綱解析 2021考研大綱是對201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科目的考試範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權威政策指導性考研用書。
  • 2016考研宏經必考論述題: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出路
    2016考研試卷及答案公布(點擊進入考研真題解析專題),新東方網考研頻道時刻關注2016考研初試情況,第一時間為考生提供考研真題答案及答案解析內容,同時新東方考研教師將在考後為考生提供在線答案解析直播。請關注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為您帶來的精彩內容。
  • 清華考研環境藝術設計
    【4】清華美院環藝考研錄取原則【5】清美環藝導師介紹【6】歷年真題【1】推薦書目史論部分:《中國工藝美術史新編》 尚剛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6】歷年真題2018年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661中外工藝美術史及現代設計史基礎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40分,每題100字左右)
  • 【論述題詳解】簡述張騫通西域
    第一次是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旨在聯合大月氏,第二次是元狩四年(前119年)出使西域的目的要聯合烏孫。這兩次出使的目的就是聯合他們打敗匈奴。建元三年(前138年),張騫率眾一百餘人向西域進發。張騫在西行途中被匈奴抓去,居匈奴中十餘年。元朔三年(前126年),張騫返回長安。他出使時率領一百多人,回來時,只有他和堂邑父二人。元朔六年受封為博望侯。
  • 【資訊】2021教育學考研大綱前瞻
    新增的考點,有一部分也在2020年的初試中出現。2020大綱和2019大綱相比,並沒有變化,但是2019大綱變化的部分,在2019和2020年的考研初試中均有所體現。 睿睿學姐預測,2021教育學考研311大綱,相比2020年大綱,依然不會有較大變化,大綱的穩定性會得到保持。
  • 2021年北京師範大學廣播電視專碩一戰成碩前輩考研攻略
    一、北師大廣播電視專碩考研概況北師大影視傳媒系是藝術與傳媒結合的綜合性專業系,也是中國內地綜合性重點大學中最早單列設立影視教育的院系,影視學科創建於1992年,經過二十年的發展,整體實力居於國內領先水平。影視學專業於2008年被國家認定為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2021 年華北電力大學(北京)行政管理考研真題及解析、難點
    目錄一、2021 年華北電力大學行政管理考研參考書二、2010~2020 年華北電力大學行政管理考研真題及解析三、2021 年華北電力大學行政管理考研時政熱點預測在非確定型決策的原則方法中有「好中求好」和「壞中求好」兩 種方法,什麼是「好中求好」?什麼是「壞中求好」?試舉例說明。6. 「自然史觀」是社會問題分析的一個概念框架,試運用這一框架 分析發生在 2008 年的一個熱點問題。三、 論述題。1.
  • 2021年河海大學工業設計工程專業考研經驗
    另一方面,在本科期間的學習成績比較突出,我就大膽的選擇了幾所211高校——河海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在七月份參加遠川手繪培訓期間,根據自己的理論與手繪情況,最終選擇了河海大學。最重要的一點,大家一定要弄清不同類型的題目的答題技巧,名詞解釋回答到哪個程度,簡答題應該怎樣分層次地去寫,論述題怎樣由淺及深。我在平時備考過程缺乏這樣的實戰過程,導致上考場才發現,自己的名詞解釋寫的字數沒比簡述題少幾行,簡述題也沒有比論述題少幾行,最終導致自己最後一道大題沒有答完。
  • 2021全國考研考前絕密題
    【導讀】全國考研考試網: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即將開始,為幫助廣大考生做好最後的準備,確保萬無一失,華圖教育準備了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試考前加油包,包括「領課程,查考點,考場服務,食宿住行」。希望對廣大考生的考前有所幫助!
  • 真題搶先知 2021年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碩士333考研真題原文公布
    根據文都比鄰學員考後回憶,比鄰教研團隊收集整理2021年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碩士333考研真題回憶版。包括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和材料分析四種題型,具體分值已給出。2022年考生也可做參考。後續解讀各院校教育碩士333考研真題解析及答案,請考生保持關注~【2021年首都師範大學教育碩士333考研真題搶先看】一、 名詞解釋:共 6 小題,每題 5 分,共 30 分1.制度化教育2.教學評價3.蘇格拉底法4.癸卯學制5.道爾頓制6.騎士教育二、簡答題:共 3 小題,
  • 「孫悟空」應該怎樣翻譯成英文?2021考研揭幕
    小王竟然露出了難得的淡定,「我想得很明白,今年的考研人數創下新高,我這樣啥都沒複習就去考試的,肯定是個分母,所以我給自己定下的計劃是,2021考研是試手,就當給自己體驗一下考研試卷到底長啥樣,2022來年再戰,那時候我就要認真考咯。」小王即將在2021年6月份本科畢業。
  • 2021年安徽大學藝術設計考研|從二本到安大,堅持+努力+自律=成功
    儲學姐本科學校:蚌埠學院考研院校:安徽大學報考專業:視覺傳達設計本科專業:視覺傳達設計考研準備時長:9個月初試總分:360政治:66英語:76專業理論:98專業手繪:120繪江南2019-2020安徽大學錄取情況總錄取人數5人,如下表儲X源藝術設計安徽大學賈X霖藝術設計安徽大學王X辰藝術設計安徽大學趙X藝術設計安徽大學曾X東藝術設計安徽大學各位好,我是儲學姐,
  • 2021考研揭幕:「孫悟空」應該怎樣翻譯成英文?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選擇報名參加2021考研的考生,大多都帶著給自己增加「籌碼」的打算。部分高校中考研生的比例甚至佔到了應屆本科生的一半以上。  「今年是試手,來年再戰」  南京考生王同學算是眾多考研學生中心態極好的,「像我這樣,在沒進考場之前就知道自己肯定會掛的學生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