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2020-12-14 騰訊網

剛剛過去的一周,我們在杭州舉辦了第五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選出了 9 本年度作品。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也評選出了 2019 年度十本最佳小說、非小說作品。今天,讓我們看看美國同行選出了哪十本好書。

《紐約時報》評 2019 年度十本好書

《呼吸》(Exhalation)

特德·姜(Ted Chiang)著

《呼吸》是美國華裔科幻作家,4 屆雨果獎、4 屆星雲獎得主特德·姜的第二本小說集,收錄了特德·姜的 9 篇中短篇小說,其中 4 篇《雙面真相》《大寂靜》《臍》和《焦慮是自由引起的暈眩》屬首次集結出版的新作。好萊塢電影《降臨》原作者的身份,讓特德·姜得到了國內許多科幻愛好者的認識與喜愛。而特德·姜深刻的哲學思索、優美的人文主義情懷筆調,讓他在一眾當代科幻作家中顯得出類拔萃。相信對於十分低調的特德·姜來說,讀者的喜愛比任何大獎來得都重要。《呼吸》中文版已於同年推出。

《消失的土地》(Disappearing Earth)

茱莉亞·菲利普斯(Julia Phillips)著

美國青年作家茱莉亞·菲利普斯(Julia Phillips)的處女作,一部關於女性的小說。故事發生在勘察加半島的邊緣小鎮,兩個小女孩突然失蹤,給鎮上許多女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同時,她們的命運也被聯繫得更加緊密。小說中,發生在每個女人身上的故事構成一章,並將時間向前推進一個月,這些故事相互交疊、步步推進,最終,文本意義上的失蹤事件退至次席,作者真正的思考漸漸揭開:在多種族、邊緣化、複雜而固化的社會中,保有脆弱性和恐懼、欲望和夢想的女性如何與社會相處,又如何自處。

《託皮卡學校》(The Topeka School)

本·勒納(Ben Lerner)著

在接連推出《離開阿託查車站》(Leaving the Atocha Station)和《10:04》兩部優秀的小說後,本·勒納帶來了他的第三部小說《託皮卡學校》(The Topeka School)。小說主角亞當·戈登(Adam Gordon)是一名高中生,他是學校的辯論明星,甚至有望成為全國辯論比賽的冠軍,此外,他還是一名頗有抱負的詩人,並且擁有一身強壯的體魄。這個優秀的男孩本應成為家庭的驕傲,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在「直男癌」(toxic masculinity)文化充斥的社會氛圍中,一個眾人眼中的優秀男孩的成長實則充滿挑戰。

《失蹤兒童檔案》(Lost Children Archive)

瓦萊麗婭·魯塞利(Valeria Luiselli)著

墨西哥作家瓦萊裡婭·魯塞利(Valeria Luiselli)的首次英文寫作,聚焦近年來由於美國總統川普上臺而鬧得不可開交的墨西哥移民問題。夏季,一對夫婦帶著他們的一兒一女從紐約驅車前往亞利桑那州。在這場穿越幾乎整個美國的漫長旅途中,夫妻的婚姻裂痕逐漸加劇。半路上,他們又遇到了一名墨西哥移民,她在試圖越過邊境時與女兒走散。在救人與自救的抉擇中,移民、兒童失蹤等一系列社會問題被擺上檯面,正義與公平被重新衡量。

《開往丹吉爾的夜船》(Night Boat to Tangier)

凱文·巴裡(Kevin Barry)著

在這部愛爾蘭作家凱文·巴裡(Kevin Barry)創作的新版《等待戈多》中,兩個上了年紀的毒販子莫裡斯和查理正徘徊在輪渡碼頭附近,等待著同一個年輕女孩。對話在兩人之間不斷展開,而女孩仍未到來。作者雖然為人物披上了黑幫、毒品的「外衣」,但小說並非是驚悚犯罪題材,骨子裡是一出關於家庭的悲喜劇。

《什麼都別說》(Say Nothing)

派屈克·拉登·基夫(Patrick Radden Keefe)著

在這部非小說作品中,《紐約客》作家派屈克·拉登·基夫為讀者還原了北愛爾蘭動亂的歷史。小說從一起真實事件——傑恩·麥康維爾謀殺案——講起。1972 年 12 月的一天,蒙面者闖入 38 歲的寡婦、10 個孩子的母親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在貝爾法斯特的家中,將她拖了出來,秘密殺害。而這起聳人聽聞的案件僅是眾多暴力事件的冰山一角。多年後,作者深入被暴力、動亂洗禮的北愛爾蘭,採訪了處於衝突雙方的人,並帶來了這本充滿悲劇的作品。

《俱樂部》(The Club)

利奧·達姆羅施(Leo Damrosch)

1763 年,畫家約書亞·雷諾茲(JoshuaReynolds)向他的朋友塞繆爾·詹森(SamuelJohnson)提議,他們每個星期五邀請幾個朋友加入他們的聚會,在倫敦的 Turk's Head Tavern 用餐,喝酒和聊天,直到午夜。最終,該小組的成員包括 Edmund Burke,Adam Smith,Edward Gibbon 和 James Boswell。它被簡稱為「俱樂部」。在這本小說中,利奧·達姆羅施(Leo Damrosch)生動地展現了個性鮮明的角色。「俱樂部」的故事讓人想起了 18 世紀晚期英國,動蕩、激動人心且殘酷的世界。

《黃房子》(The Yellow House)

薩拉·M·布魯姆 (Sarah M. Broom)著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人與一座城的回憶錄。1961 年,莎拉·布魯姆(Sarah M. Broom)的母親艾沃瑞·梅(Ivory Mae)在當時頗有希望的紐奧良東區附近購買了一棟小屋——黃房子。但貪婪、歧視、冷漠與短視的市政規劃又讓這家人的黃房子從地圖上消失。最終,隨著卡特裡娜颶風的到來,黃房子被徹底吹走,莎拉和她的家人失去了家。

《不可見的淤傷》(No Visible Bruises)

雷切爾·路易斯·斯奈德(RachelLouise Snyder)著

家庭暴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全球流行病」,在美國,家庭暴力佔所有暴力犯罪的 15%,不分階級、宗教和種族,大多數受害者都選擇了沉默。此外,美國半數以上被謀殺的女性是被現任或前任伴侶殺害的。在《不可見的瘀傷》中,記者雷切爾·路易絲·斯奈德(Rachel Louise Snyder)走訪美國各地的受害者,作案者,執法部門和運動組織,不僅揭開私人暴力的陰暗角落,而且探索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以及如何真正解決這一問題。

《車諾比的午夜》(Midnight in Chernobyl)

亞當·希金博特姆(Adam Higginbotham)著

車諾比爆炸事故人盡皆知,但事發的 1986 年 4 月 25 日當晚究竟發生了什麼,卻仍充滿疑問。記者亞當·希金博特姆(Adam Higginbotham)收集二十年間的相關報導,新的檔案信息以及與目擊者的第一手訪談,重新勾畫出前蘇聯那段最美好、也是最糟糕的時期。

*文中書單來自《紐約時報》

《單讀》2020 全年訂閱計劃

2020 年,《單讀》尋找訂閱讀者,尋找會員,尋找榮譽出版人,進行中!

現在下單,搶購最新上市的《單讀十周年特輯》

▼▼在世界的門外

相關焦點

  • 2019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也評選出了 2019 年度十本最佳小說、非小說作品。今天,讓我們看看美國同行選出了哪十本好書。 《紐約時報》評 2019 年度十本好書《呼吸》(Exhalation)特德·姜(Ted Chiang)著《呼吸》是美國華裔科幻作家,4 屆雨果獎、4 屆星雲獎得主特德·姜的第二本小說集,收錄了特德·姜的 9 篇中短篇小說,其中 4 篇《雙面真相》《大寂靜》《臍》和《焦慮是自由引起的暈眩》
  • 《紐約時報》2020年度十大好書
    每到年末,《紐約時報》都會選出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的對象是在美國發行的英文著作,虛構和非虛構各佔一半。這份榜單綜合了作品價值、社會性、市場表現等多重因素,也成為國內版權引進的一個「風向標」。2020年雖然還有一個多月,但《紐約時報》11月23日就早早公布了今年的十大好書。
  • 《紐約時報》2020年度十本好書!您的書單已列好!
    每到年末,《紐約時報》都會選出該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的對象是在美國發行的英文著作,虛構和非虛構各佔一半。這份榜單綜合了作品價值、社會性、市場表現等多重因素,也是國內版權引進的一個「風向標」。2020年僅剩最後一個月,《紐約時報》也公布了本年度最佳圖書,從氣候預言到總統回憶錄,這些書籍也體現了近年的熱門話題在文學中是如何表達的。
  • 「紐約時報」公布 2020 年度十大好書|文學|莎士比亞|阿亞德·阿...
    每年年末,「紐約時報」都會評選這一年的最佳書籍,是英語文學界的權威榜單之一。周三時,2020 年度十大好書公布了,從氣候預言到總統回憶錄,這些書籍也體現了近年的熱門話題在文學中是如何表達的。|「Hamnet」,作者瑪吉·奧法瑞爾(Maggie O』Farrell)這部小說是想像力與同情心相互碰撞的大膽之作,它將血肉和感情賦予了一個歷史之謎:莎士比亞 11 歲的兒子 Hamnet 在1596 年的死亡,怎樣塑造了他幾年後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
  • 十大好書揭曉 獲獎朗讀者出爐:第八屆書香昆明·好書評選系列活動...
    受疫情影響,頒獎禮通過直播形式與廣大網友、書友見面,首次上線播放「書香昆明」城市宣傳片並現場揭曉第八屆書香昆明·全國/雲南十大好書,「聲音的力量」全民朗讀大賽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等獎項。據了解,「書香昆明·好書評選系列活動」已經連續舉辦八屆,參與讀者多達百萬人次。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這一背景下,傳統媒體為了生存,不得不擁抱網際網路,謀求數位化轉型,《紐約時報》就是這一過程中的典型代表。二、 背景《紐約時報》是什麼?以及它在美國媒體的地位《紐約時報》1851年創立,至今已有170年歷史。
  • 《紐約時報》是一家訂閱優先的媒體?Q4財報詳解
    半個月前,《紐約時報》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交出了一份裡程碑式的成績單。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綜合尼曼實驗室消息與《紐約時報》Q4財報電話會議內容,抽絲剝繭,探索傳統報業的求生之路。
  • 《紐約時報》2020上半年十大暢銷繪本盤點!
    不久前,美國《紐約時報》公布了2020上半年十大暢銷繪本榜單!光聽這背書就已經覺得品質有保障了吧,趕緊來康康都是哪些童書上榜了!* 下列圖書在淘寶、亞馬遜皆有發售,搜索圖書名稱即可哦~Antiracist Baby反種族主義寶貝作者:Ibram X.
  • 《紐約時報》CEO預計:20年後消失
    8月10日,據新浪財經援引CNBC報導,即將離任的《紐約時報》執行長馬克-湯普森(Mark Thompson)預計,紙質報紙將在20年後消失。湯普森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相信《紐約時報》肯定還會再印製10年,甚至可能再印15年。
  • 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出爐《我的二本學生》、《晚熟的...
    作為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的重點品牌之一,「年度十大好書」始終倡導深閱讀和紙質閱讀,併兼顧學術眼光和大眾讀者的立場,爭做書業閱讀風向標。本屆評選圍繞「讀書讓生活更加多彩·閱讀讓城市更有溫度」讀書月年度主題,延續2019評選重點,聚焦內地各出版單位所出版的「文學」類圖書,聯結文學作品與愛書人之間的閱讀橋梁,讓文學提供心靈指引,讓文學歷久彌新,故又稱為「年度十大文學好書」評選。本年度的評選範圍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間內地首次出版的文學類紙質圖書。
  • 《紐約時報》:影評人列出2019年度最佳電影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據美國《紐約時報》12月5日報導,美國兩位影評人評出了心目中的2019年度最佳電影。他們的點評如下:  A·O·斯科特:值得辯論的電影  電影這個藝術形式正處在又一個周期性身份危機中。
  • 深圳讀書月2020「年度十大好書」百本入圍書單正式發布
    本次評選延續 2019 評選焦點,聚焦內地各出版單位所出版的"文學"類圖書 , 旨在推出具有人文關懷和思想深度的文學精品,讓文學歷久彌新,故也稱為"年度十大文學好書"評選。據主辦方介紹,今年最終的"年度十大好書"將會在雙十一這一天揭曉。
  • 後川普時代,《紐約時報》編輯部如何定位?
    2019年8月,時報在頭版刊登了一篇題為《川普敦促團結與種族主義》的文章,這篇文章引起了左翼人士對為川普總統「洗白」的強烈不滿,最終標題被改為《攻擊仇恨,而不是槍枝》 ,結果川普本人也加入了這場爭論。「失敗的『紐約時報』第一個標題是『川普呼籲團結與種族主義』 ,」他在推特上寫道。「假新聞——這就是我們要對付的。」
  • 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正式揭曉
    ▲年度十大好書頒獎現場作為第二十一屆深圳讀書月的重點品牌之一," 年度十大好書 " 始終倡導深閱讀和紙質閱讀,併兼顧學術眼光和大眾讀者的立場,爭做書業閱讀風向標。本屆評選圍繞今年深圳讀書月的年度主題 " 讀書讓生活更加多彩 · 閱讀讓城市更有溫度 ", 延續 2019 年評選重點,聚焦內地各出版單位所出版的 " 文學 " 類圖書,聯結文學作品與愛書人之間的閱讀橋梁,讓文學提供心靈指引,讓文學歷久彌新,故又稱為 " 年度十大文學好書 " 評選。
  • 「美麗中國」亮相2020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慶典
    「美麗中國」亮相2020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慶典 2020年01月03日 10:23   來源:海外網
  • 紐約時報公司經營模式探析
    在紐約,雖然精英類的《紐約時報》發行量仍穩居第一,但發行量第二、第三位的大眾化的《每日新聞》(Daily News)、《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發行量卻在攀升,《紐約郵報》2003年一季度升幅達10.2%。
  • 紐約時報 國際馳名「雙標」
    近日,《紐約時報》連續發布推文,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義大利封城則是「為遏制冠狀病毒肺炎,冒著經濟風險」。兩條信息發布時間僅僅相隔20分鐘,卻充分展示了這家標榜「客觀公正」的媒體是如何「雙標」的。
  • 《國際紐約時報》執意開天窗,為何?
    【執意開天窗】  《國際紐約時報》的前身,是老牌大報《國際先驅論壇報》,2013年被紐約時報公司收購後更名。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被「開天窗」的這篇專欄文章,涉及泰國王室。文章稱泰國王室財產局「資產多達530億美元」且運作「缺乏公共監督」云云。  這篇文章顯然在泰國不適合發行。
  • 美國爆發諾如病毒,網友@紐約時報
    美國賭場爆發諾如病毒感染一事被曝光後,有網友立刻@《紐約時報》。自4日起,該報及其中文網相繼刊登同一篇文章,借新冠病毒詆毀中國。這家賭場位於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城市萊克查爾斯。路易斯安那州衛生部門負責人卡瓦諾6日表示,近期有數百人在這一賭場活動。
  • 《紐約時報》,臉疼嗎?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3月8日上午10點50分,《紐約時報》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一篇報導,大意如下:義大利封閉米蘭、威尼斯及其北部大部分地區,冒著經濟受影響的風險是為了防止歐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然而,就在前一天,《紐約時報》發布的另外一篇有關於中國為了防疫抗疫而採取封城措施的文章觀點卻大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