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影評人列出2019年度最佳電影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導據美國《紐約時報》12月5日報導,美國兩位影評人評出了心目中的2019年度最佳電影。他們的點評如下:

  A·O·斯科特:值得辯論的電影

  電影這個藝術形式正處在又一個周期性身份危機中。我們集體注意力的很大一部分正遷移到流媒體平臺,那裡有很多獨立的單集敘事片,在過去我們大多是在電影院裡看的。與此同時,類似迪士尼公司的漫威電影宇宙這樣的以IP驅動的系列電影奇景佔據著電影院,美國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在《帝國》雜誌的一次採訪以及在《紐約時報》的一篇觀點文章中特意提到這類電影,稱它們「不是電影」。

  《蜂蜜之地》 塔瑪拉·科特夫斯卡和盧博米爾·斯特法諾夫

  這部紀錄片被認為是由政府贊助的宣講視頻,但它可媲美一部史詩,它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環境寓言,以及一個關於自私鄰居這個老套問題的諷刺喜劇。

  《紀念品》 喬安娜·霍格

  奧諾·斯溫頓·伯恩在這部難以捉摸的自傳體影片中扮演該片導演年輕時羞怯版的自己,影片也可以當作是超級英雄的起源故事。

  《寄生蟲》 奉俊昊

  我想不到還有什麼電影比它更讓我對世界現狀感到悲觀,以及對電影現狀感到歡呼鼓舞。

  《愛爾蘭人》 馬丁·斯科塞斯

  電影是什麼?如果你有三個半小時的時間,它會給你很好的答案。

  《婚姻故事》 諾亞·波拜克

  一個家庭在21世紀紐約和洛杉磯的歡樂和傷痛。

  《小婦人》 格蕾塔·葛韋格

  一個家庭在19世紀麻薩諸塞州的歡樂和傷痛。

  《彼得盧》 麥克·李

  1819年的英國政治,充滿著激情、盛況、惡意和黨同伐異。感覺跟現在並沒有太大區別。

  《好萊塢往事》 昆汀·塔倫蒂諾

  另一個對「什麼是電影」的回答。

  《大西洋》 瑪緹·迪歐普

  一部令人驚嘆的原創處女作,關於困擾達喀爾及全世界的幽靈的故事。

  曼諾拉·達吉斯:大財團時代的電影

  最近看了什麼好或極好的電影嗎?如果你是電影評論人,正在寫年度最佳電影,你每年的苦惱都不會是不夠選,事實正相反。到年底,紐約這一年上映的新電影總數多達約800部,與幾年前發布的數量相比低了11%。現在電影發行的方式有所改變,對電影院放映有著顯著影響,對於這個供應過剩的市場來說,這可能會是一場災難,或者帶來一次喜聞樂見的路線調整。

  《愛爾蘭人》 馬丁·斯科塞斯

  斯科塞斯生涯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寄生蟲》 奉俊昊

  一部由當世最偉大電影人之一執導的完美電影。如果你想對電影有更深的了解,就看看這部電影。

  《小婦人》 格蕾塔·葛韋格

  這部電影既忠於原作,又進行了幸福的解放。作品是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小說的美麗演繹,講述了一名女性尋找自己聲音的故事。

  《好萊塢往事》 昆汀·塔倫蒂諾

  塔倫蒂諾對洛杉磯懷舊的讚頌,內燃機和老派的男性冷靜是電影的夢。

  《同義詞》 那達夫·拉皮德

  在具破壞性、幽默、時而令人震驚的存在主義吶喊中,前軍人逃出了以色列,試圖擺脫自己的國家和身份,將自己變成法國人。

  《過境》 克裡斯蒂安·佩措爾德

  基於德國女作家撰寫的二戰同名小說改編,這是部傑出的諷喻作品。

  《美國工廠》 朱莉婭·賴克特和史蒂文·博格納爾

  這部有力的紀錄片追蹤了一家公司接管了俄亥俄州倒閉的通用汽車工廠後發生的事情。

  《舊金山的最後一個黑人》 喬·塔爾博

  這是一部真誠、許多地方非常可愛的電影,講述了失去、記憶、種族和家園。

  《黑豹》只能進次選名單?《紐約時報》評出年度最佳電影

  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導據《紐約時報》網站12月21日報導,首席影評人瑪諾拉·達爾吉斯和A·O·斯科特日前選出2018年最喜歡的影片。

  2018年的最佳影片包括(左上起順時針):《滑板少年》、《第一歸正會》、《燃燒》、《幸福的拉扎羅》和《私人生活》。

  瑪諾拉·達爾吉斯

  1.《羅馬》(阿方索·卡隆)

  紀念是卡隆的這部關於記憶的影片的本質,這意味著當它在奈飛上播放時,觀眾將無法完全看到——或體驗——它的奇蹟。

  2.《燃燒》(李滄東)

  這部令人屏住呼吸的影片可愛又可怕,一個韓國女子在落日下跳舞,兩個男人坐在那裡觀看,並且慢慢燒毀他們的世界。

  3.《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從第一場一直到最後一場,這部關於一個處境艱難的底層家庭的日本電影展開了完美的描繪,這是這位導演的生涯巔峰之作。

  4.《扎馬》(盧奎西亞·馬特爾)

  這部奇妙古怪的電影發生在18世紀的新世界,以一個被狂妄和女人的笑聲所羞辱的西班牙帝國官員為中心。

  5.《幸福的拉扎羅》(阿莉切·羅爾瓦赫爾)

  當新現實主義遇上魔幻現實主義——這部非凡、驚奇的影片講述一位窮苦的義大利男人、他龐大的部落和生活方式的劇變。

  6.《黑色黨徒》(斯派克·李)

  這個令人吃驚的故事大部分以上世紀70年代初的科羅拉多斯普林斯為背景,斯派克·李講述的一則驚人的美國往事,痛苦地走向了令人倍感折磨的當下。

  7.《第一歸正會》(保羅·施拉德)

  在墮落的世界裡對信仰的一次感人至深的探索,保羅·施拉德的勝利感覺既像是一段非比尋常的電影生涯的總結,又像是它急切的開端。

  8. 《史達林之死》(阿爾曼多·伊安努奇)

  伊安努奇已經從一個令人捧腹的作家演變成偉大的導演,通過讓人半天才回過神來的譏諷和精準的時機把握,把一場政治滑稽戲變成了應景得嚇人的警世故事。

  9.《印第安納州蒙羅維亞》(弗雷德裡克·懷斯曼)

  在這部帶著隱晦的政治色彩的川普時代紀錄片中,弗雷德裡克·懷斯曼對一座美國小鎮展開了漫長的搜尋,在那裡,樸素之風與頑固的孤立主義並存。

  10.《山水畫卷》(納撒尼爾·多斯基)

  輕輕搖曳、色彩絢麗的花朵和不斷移動的花影——納撒尼爾·多斯基震徹心扉的美麗影像讓人們記起,光與形式也是電影的重點所在。

  A·O·斯科特

  1.《印第安納州蒙羅維亞》(弗雷德裡克·懷斯曼)《比斯比 '17》(羅伯特·格林)《黑爾郡的日與夜》(拉梅爾·羅斯);《滑板少年》(劉冰)

  2.《幸福的拉扎羅》(阿莉切·羅爾瓦赫爾)

  3.《第一歸正會》(保羅·施拉德)

  4.《私人生活》(塔瑪拉·詹金斯)

  一部關於自由主義的、文學-波西米亞式的紐約人的電影,居然能找到一些新鮮的角度,不啻為一個小小的奇蹟了。

  5.《羅馬》(阿方索·卡隆)

  6.《心靈暖陽》(克萊爾·德尼)

  第二次再看的時候,我震驚了,不斷冒出新的問題來。怎麼可能一方面如此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的節奏和一個人性情的反覆,卻還能連成一部電影?一部電影怎麼做到如此不自然又如此自然?

  7.《你能原諒我嗎?》(瑪麗埃爾·海勒)

  由梅麗莎·麥卡錫和理察·E. 格蘭特飾演上世紀90年代初一對機智、憤世嫉俗的犯罪搭檔,基本上不可能是敗筆。而且這部電影——根據文學偽造者李·伊斯雷爾和同謀克·霍克的真實惡作劇改編。

  8. 《黑色黨徒》(斯派克·李)

  9.《迦百農》(娜丁·拉巴基)

  在這個關於一個迷失男孩在貝魯特的貧民窟和棚戶區冒險的悲慘故事中,自然主義與情節劇相遇。拉巴基始終沒有忘記,人們即使是在最絕望的時刻,也會保持活力、勇氣和幽默。

  10.《寵兒》(約戈斯·蘭西莫斯)

  曲折、胡鬧的劇情——安妮女王的宮中,侍臣的性背叛和朝廷陰謀交織起來——處理得乾淨利落,但這部電影之所以上榜,卻是因為它有許多充滿戲劇性的大膽場面。

  次選:《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黑豹》、《監護風雲》、《假若比爾街能夠講話》、《騎士》、《小偷家族》、《抱歉打擾》、《支持女孩們》、《西部》、《與我為鄰》、《扎馬》。

  評選「最爛電影」的金酸莓獎榜單出爐了!川普「莓」開二度

  參考消息網2月25日報導西媒稱,第39屆金酸莓獎2月23日揭曉,《福爾摩斯與華生》獲得最差電影獎。

  據西班牙《先鋒報》2月23日報導,據金酸莓獎基金會稱,《福爾摩斯與華生》在眾多爛片中「傲視群雄」,獨攬最差電影、最差導演、最差男配角、最差翻拍/山寨/續集4項大獎。

  報導稱,最差男主角的「殊榮」則頒給了美國總統川普,以表彰他在電影《亡命國度》和《華氏11/9》中飾演自己時原汁原味的本色演出。

  除了最差男主角,川普「莓」開二度,同時獲頒最差銀幕組合獎,而和他共同獲獎的則是他「萬年不變的小家子氣」。

  報導稱,白宮可謂「人才輩出」,除了川普,其顧問凱莉安妮·康韋也因在《華氏11/9》中飾演自己而獲得最差女配角獎。

  梅莉薩·麥卡錫因在電影《歡樂時光謀殺案》和《趴體生活》中的演出而獲得最差女主角獎。但金酸莓翻身大獎同樣頒給了她,因為她憑藉《你能原諒我嗎?》中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提名。麥卡錫將以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候選人的身份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

  西媒評選出十年來最佳影片 排在第一的竟然是——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西班牙媒體評選出十年來最佳影片。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6月17日報導,專業門戶網站「電影世界」諮詢250位行業專家,制定出2010年以來上映的25部最佳影片列表。

  據悉,這些專家包括評論家、電影學者以及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和德國《柏林日報》等媒體的影評人員。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意外榮登榜首,緊隨其後的是《生命之樹》,僅以9票之差排在第二位。

  報導稱,大部分上榜影片為英美電影,此外還有一部波蘭電影(《修女伊達》)、一部泰國電影(《能召回前世的汶密叔叔》)、一部伊朗電影(《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和一部德國電影(《託尼·厄德曼》)上榜,而《託尼·厄德曼》也是唯一由女性執導的上榜電影。

  名列前十的影片分別為:1.喬治·米勒的《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2015);2.特倫斯·馬利克的《生命之樹》(2011);3.巴裡·傑金斯的《月光男孩》(2016);4.理察·林克萊特的《少年時代》(2014);5.大衛·芬奇的《社交網絡》(2010);6.保羅·託馬斯·安德森的《大師》(2012);7.阿方索·卡隆的《羅馬》(2018);8.保羅·託馬斯·安德森的《魅影縫匠》(2017);9.阿斯哈·法哈蒂的《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2011);10.科恩兄弟的《醉鄉民謠》(2013)。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由湯姆·哈迪、查理茲·塞隆和尼古拉斯·霍爾特等聯袂主演,影片講述前公路巡警麥克斯成為費羅莎指揮官戰車的司機,並且帶著五個女人橫穿沙漠逃難的故事。

  2016年2月,該片獲得第八十八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等六個獎項。報導認為,雖然這部末世科幻狂歡曲狂熱而又令人不安的動作畫面以及顛覆性的人物造型讓人時刻想著該不該停止觀賞,事實卻是精彩緊湊的情節和畫面吸引觀眾一口氣看到底並直呼過癮。

  《生命之樹》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中西部,通過講述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故事表達了創作者對生命的看法,引人深思。這部影片的畫面極其唯美,影評人士對其中體現的崇高和美感褒貶不一。該片獲得第六十四屆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

相關焦點

  • 《第一頭牛》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獎
    當地時間12月18日,2020年度的紐約影評人協會獎出爐。《第一頭牛》海報斯派克·李的《誓血五人組》(Da 5 Bloods)也獲得兩獎,分別是德爾羅伊·林多的最佳男主角以及今年去世的查德維克·博斯曼的最佳男配角。導演本人則獲得協會的特別嘉獎,因為他以短片《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記錄下疫情中紐約群像,既鼓舞了紐約人的士氣,也證明電影可以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 伊朗影評人票選2019年度佳片,以色列影片《同義詞》上榜
    伊朗影評人票選2019年度佳片,以色列影片《同義詞》上榜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20-01-08 16:17 來源
  • 《紐約時報》2020 年度最佳電影
    《紐約時報》為我們盤點了2020年十部最佳電影。原文為曼諾拉·達吉斯(Manohla Dargis ) | A·O·斯科特(A.O. Scott)各自評選。 ■
  • 文章頻道 - 《紐約時報》評出21世紀以來25部最佳電影,賈樟柯作品...
    消息源自紐約時報官網文中多數影片介紹來自豆瓣電影數英DIGITALING 綜合報導,轉載請遵循文章底部規範6月11日,《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評選出21世紀以來25部最佳電影,在這份榜單中拔得頭籌的是美國導演保羅·託馬斯·安德森 (Paul Thomas Anderson) 的作品《血色將至》。
  • 231名影評人票選2020年年度最佳電影和「各項最佳」
    外媒IndieWire今年再度找來231位影評人評選「2020年年度十佳影片」和「2020年各項最佳」。趙婷執導的《無依之地》再次獲得年度最佳影片、最佳攝影,與此同時趙婷也被評為最佳導演!
  • 《紐約時報》2019年度最佳插畫作品
    轉自:設計早餐(ID:shejizaocan) 最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公布了2019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插畫作品,總共收錄100+幅年度優秀插畫作品。
  • 2019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單讀剛剛過去的一周,我們在杭州舉辦了第五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選出了 9 本年度作品。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也評選出了 2019 年度十本最佳小說、非小說作品。今天,讓我們看看美國同行選出了哪十本好書。
  • 《紐約時報》公布的21世紀迄今最佳25部電影,你看過幾部?|豆瓣|...
    來源:丫頭不乖《紐約時報》評選出了21世紀迄今為止25部最佳電影。先聽聽《紐約時報》怎麼說的吧:我們的21世紀已經接近過去了六分之一了,在這段期間內,有成千上萬的電影被拍出來。這意味著,這些電影之間的排序和戰鬥已經開始了。作為《紐約時報》的首席影評人,我們決定為這些電影排名,在Facebook上一些電影學者的協助下,選出這些在未來註定成為本世紀經典的25部電影。
  • 《紐約時報》評出21世紀最好的25部電影,中國獨佔3部
    來源:中外藝術 《紐約時報》之前評選出了21世紀迄今為止25部最佳電影,請注意是本世紀最佳…… 先聽聽《紐約時報》怎麼說的吧: 我們的21世紀已經接近過去了六分之一了,在這段期間內,有成千上萬的電影被拍出來。
  • 《紐約時報》公布2019年度最佳插畫,腦洞大到銀河系,震撼全球千萬...
    作為歷史長達169年的美國主流媒體之一,《紐約時報》一直堅持與行業內最先鋒的插畫師們合作,邀請他們為觀點與評論性文章創作原創插畫,無論是基於互動網頁的體驗還是專欄文章,插畫總是在其中扮演著別具一格的角色。
  • 《紐約時報》2006年年度最佳和2007年蘇斯博士獎《Not A Box 不是箱子》
    本書出版後榮獲了以下獎項:《紐約時報》暢銷書《出版人周刊》暢銷書美國圖書館協會蘇斯博士銀獎2007年度《紐約時報》最佳繪本入選2007年度紐約公共圖書館閱讀與分享100本最佳圖書《書單》最佳童書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童書入選2007年插畫家協會原創藝術展2006年《小尼克家庭雜誌
  • 2019 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剛剛過去的一周,我們在杭州舉辦了第五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選出了 9 本年度作品。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也評選出了 2019 年度十本最佳小說、非小說作品。今天,讓我們看看美國同行選出了哪十本好書。
  • 影評人票選2020最佳電影系列榜單,趙婷《無依之地》以微弱優勢登頂...
    原創 導筒directube 導筒directubeIndiewire雜誌一年一度的年終電影榜單出爐,由全球231位專業的影評人共同票選出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紀錄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攝影、最佳劇本、最佳表演及最佳長片首作這8項榮譽。
  • 文章頻道 - 《紐約時報》公布2019年度最佳插畫,每一幅都值得細品!
    素材來源:《紐約時報》今年2月,《紐約時報》評選出了過去一年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插畫。一直以來,擁有百年歷史的美國老牌主流媒體 —— 《紐約時報》不斷尋求著新方式和讀者溝通,堅持邀請業內先鋒插畫師為文章創作原創插畫,並每年進行評選。
  • 致敬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揭曉,侯孝賢為何能得終身成就獎?
    當天,最佳男主角授予了已故黑人男星查德維克·博斯曼,獎勵他在電影 《藍調天后》中的優異表現;最佳女主角授予 《前程似錦的年輕女人》的凱瑞·穆麗根。趙婷憑藉《無依之地》獲最佳導演獎,除了她,還有一位華人在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斬獲大獎,這就是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中國臺灣導演侯孝賢。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始自1975年,與紐約影評人協會獎、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稱之為美國三大影評人獎。
  • 紐約的電影敘事-虎嗅網
    紐約電影院以多元著稱,華盛頓公園廣場附近有一個IFCCenter,是美國最大的獨立電影放映中心,在此我看了諾亞·鮑姆巴赫的《婚姻故事》,售票口的廣告欄上顯示韓國的《寄生蟲》也正在放映。以上影片全都成了2020年奧斯卡最佳提名電影。此行對於我了解這些電影,尤其是了解兩個月後的奧斯卡頒獎禮提供了不少啟發。
  • 哈爾濱奶奶參演大熱電影,列入歐巴馬年度影單|她憑這部電影走紅...
    6 日上午,第 77 屆金球獎在好萊塢比弗利山莊舉行,影片《別告訴她》中孫女的扮演者奧卡菲娜獲音樂 / 喜劇類最佳女主角,成金球獎歷史上首位亞裔影后。《別告訴她》是一部小成本影片,2018 年 6 月在長春拍攝,2019 年 7 月 12 日在北美上映後大火。2019 年 12 月 30 日,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推特和 Ins 上分享了他最喜歡的影視作品,《別告訴她》便是其中之一。
  • A站撿到寶的精品,入選紐約時報,當初說最後之作的它也曾入選?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公布2020年年度「最佳電視節目」與「最佳海外電視節目」名單中,出現了同一部日本動漫——《別對映像研出手》,這就非常讓人感到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這部作品是今年年初播放的冬季新番,由A站獨播,也就是整個年度被網友吐槽「A站撿到寶,B站虧大」其中一部作品,不過這句充滿嘲諷意義的話語
  • 《紐約時報》盤點2020年十部最佳電影(不好懂)
    《紐約時報》為我們盤點了2020年十部最佳電影。原文為曼諾拉·達吉斯(Manohla Dargis ) | A·O·斯科特(A.O. Scott)各自評選, 盧卡·馬裡內利在皮耶特羅·馬切羅改編自傑克·倫敦小說的《馬丁·伊登》中扮演的角色。
  •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開獎 女性電影人力量不可忽視
    波士頓影評人協會開獎 女性電影人力量不可忽視 時間:2019.01.3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勞倫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