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很多人會把自己記不住東西歸咎於記性不好:
每次出門都會忘記鎖門,難道是快老年健忘了?
天啊,菜市場溜達了半圈,還是想不起出來之前想好要買的菜是什麼。
我剛想說什麼來著?怎麼一轉身就忘了?
五點了?今天不是四點半接孩子的嗎?我怎麼忘了?
這些問題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我們老是覺得自己記性不好,也老是會把自己記不住歸咎於年紀大了,生活壓力大了,休息不夠了。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的記憶只是受到生活環境和自身條件而決定的嗎?難道我們就不該有良好的記憶?而《最強大腦》上面的選手個個都是由父母的基因決定他們現有的超強記憶表現得嗎?
其實並不然,因為我們對記憶有太多的誤解,以至於會認為我們不具備擁有好記憶的條件,要突破記憶瓶頸,那麼久要先走出記憶的誤區,本文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 記性不好是天生的嗎?
2. 要改善記憶就要多練習?並不全對
3. 記得太多就會太亂,就等於沒用?
記性不好是天生的嗎?
什麼是天生的?不難理解,就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但是記憶它是個抽象的概念,也並沒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記性不好,那麼兒女的記性就會不好(當然有先天大腦疾病的要排除在外)。
我們經常會說「我的記性真差」「我怎麼會有這麼差的記性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不會有意識地認為缺乏了某種記憶技巧。而是會覺得「我的記性有先天性的缺陷」,也不會有任何辦法能幫助我們改善我們的記憶,因為這麼多年我們不就一直是這麼過來的麼?
再後來,我們會遇到不少記憶力很好地人,特別是在學生時代,我們會特別驚訝別人有著「過目不忘」的潛力。因為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記住一些的事情,背下一些文字,毫不費力地通過一次測試。而這些,我們花上三天三夜來死記硬背也未必可以做得到。
相對於我們的記憶弱勢,他們可謂算得上是記憶超人。
但是,真的有「天生就是記憶超人」這種說法嗎?
我們不能否定的人的記憶力與先天條件會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這個先天條件並不是影響我們記憶力的先決條件。
如果我們需要改變記憶難題,那麼「與生俱來」這個詞會顯得不太重要,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它並不比後天學習技巧來得重要。
那為什麼我們總會覺得自己的記性不好呢?如果把我們的記憶比喻成一個大紙箱,記性不好只是因為紙箱裡裝的東西太混亂了。
我們習慣於把什麼東西都往紙箱裡塞,希望有需要時能及時用上,但紙箱因為太亂,太滿,總歸會有東西掉出來的。所以我們總會在忘記--記住-忘記-記住這樣的節奏裡循環。
由此看來,我們的記性並不是天生就差,而是我們缺乏一定的記憶技巧而已。
要改善記憶就要多練習?並不全對
我們聽過不少關於記憶需要訓練的話題,在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會說要多讀、多記、多寫,要不然就會記不住。
我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每次快到期末考試了,樓道、樓頂都有朗朗的讀書聲,也可以說是背書聲。
同學們手裡拿著老師畫的重點,一遍一遍地背,最後確定大概背得差不多了,再換另一門課本繼續背。為了期末考個60分,很多同學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只要我們不斷地練習,不停地使用我們的腦子來記憶,就能提高我們的記憶能力。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傑姆斯曾做過一次測試,他花38天背誦雨果的作品《彌爾頓》。38天後,他發現自己記雨果的作品會好一點,但是記憶速度與之前相比慢了一些。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長時間的重複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記住一些近期需要記住的東西,但是對記憶能力卻不會有什麼提高。
如果希望你希望自己的記憶水平甚好,那麼,你就不應該花時間不停地重複練習,不停地訓練自己的記憶;而是應該先花時間在學習記憶技巧上,這樣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記得太多就會太亂,就等於沒用?
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記那麼多有什麼用?這些又不實用」「別到時候把該記得忘記了」,因此我們常常會覺得,我們不能記下太多的東西,記多了腦子就會亂了,有用的沒記住,沒用的倒是記住的。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記憶在我們的意識裡,它就是與生俱來的,是父母給我們的,但是上面我們說過,它並不是先天的。所以與記得多會導致記憶混亂的說法一樣,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身邊都有不少能滔滔不絕的人,他們通過不停地看書,不停地學習來提升自己。但是你看吧,他的記憶也沒有所說的亂成一團麻吧?
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記得越多就會越亂呢?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於,不是因為記得多才亂,而是大多數人的記憶本身就處在一個混亂的狀態。
我們把記憶比喻成一個大紙箱,把每次需要記得東西比喻成一個個小小的文件盒,如果每次我們都把文件盒隨便地往紙箱裡一丟就算是完事了,那麼這種情況會不會比把文件盒排列整齊紙箱滿的快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覺得亂?就是因為我們本身裝東西的方法就是錯誤的。我們只會有意識地從記憶裡索取我們所需的東西,卻沒有意識把東西整理好再裝進我們的記憶裡面。
所以,不要說學得越多就會越亂,這本質並不在學多了。反而呢,如果我們學得越多,再運用一定的記憶技巧,那就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記憶。
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的記憶潛能都是無限的。但也不要想著學習一種記憶技巧就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所有有用的東西,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說用於記憶數字的方法,可能在記字母方面會顯得不太有用。
對此,我們不應沮喪,因為人都是不斷學習成長的,多學一種方法,少走一點彎路,就能少一份遺憾。
所以,在記性的問題上,不要胡想亂猜,慢慢走出記憶誤區,就能突破記憶瓶頸,記憶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
總結一下全文:
我們對記憶往往存在著一些誤區,好比說:天生的記性差、重複訓練就能提高記憶能力、記多了就會亂。這些只是我們的胡想亂猜,只要我們學會一定的記憶技巧,那麼我們就能有效地改善我們的記憶能力。
相關資料:《如何高效記憶》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