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性不好?記多太亂?走出記憶誤區,助你突破記憶瓶頸

2020-12-16 半塗半學

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很多人會把自己記不住東西歸咎於記性不好:

每次出門都會忘記鎖門,難道是快老年健忘了?

天啊,菜市場溜達了半圈,還是想不起出來之前想好要買的菜是什麼。

我剛想說什麼來著?怎麼一轉身就忘了?

五點了?今天不是四點半接孩子的嗎?我怎麼忘了?

這些問題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我們老是覺得自己記性不好,也老是會把自己記不住歸咎於年紀大了,生活壓力大了,休息不夠了。

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的記憶只是受到生活環境和自身條件而決定的嗎?難道我們就不該有良好的記憶?而《最強大腦》上面的選手個個都是由父母的基因決定他們現有的超強記憶表現得嗎?

其實並不然,因為我們對記憶有太多的誤解,以至於會認為我們不具備擁有好記憶的條件,要突破記憶瓶頸,那麼久要先走出記憶的誤區,本文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部分:

1. 記性不好是天生的嗎?

2. 要改善記憶就要多練習?並不全對

3. 記得太多就會太亂,就等於沒用?

記性不好是天生的嗎?

什麼是天生的?不難理解,就是從娘胎裡帶出來的。但是記憶它是個抽象的概念,也並沒有研究表明父母的記性不好,那麼兒女的記性就會不好(當然有先天大腦疾病的要排除在外)。

我們經常會說「我的記性真差」「我怎麼會有這麼差的記性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不會有意識地認為缺乏了某種記憶技巧。而是會覺得「我的記性有先天性的缺陷」,也不會有任何辦法能幫助我們改善我們的記憶,因為這麼多年我們不就一直是這麼過來的麼?

再後來,我們會遇到不少記憶力很好地人,特別是在學生時代,我們會特別驚訝別人有著「過目不忘」的潛力。因為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記住一些的事情,背下一些文字,毫不費力地通過一次測試。而這些,我們花上三天三夜來死記硬背也未必可以做得到。

相對於我們的記憶弱勢,他們可謂算得上是記憶超人。

但是,真的有「天生就是記憶超人」這種說法嗎?

我們不能否定的人的記憶力與先天條件會有一定的差異,但是這個先天條件並不是影響我們記憶力的先決條件。

如果我們需要改變記憶難題,那麼「與生俱來」這個詞會顯得不太重要,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它並不比後天學習技巧來得重要。

那為什麼我們總會覺得自己的記性不好呢?如果把我們的記憶比喻成一個大紙箱,記性不好只是因為紙箱裡裝的東西太混亂了。

我們習慣於把什麼東西都往紙箱裡塞,希望有需要時能及時用上,但紙箱因為太亂,太滿,總歸會有東西掉出來的。所以我們總會在忘記--記住-忘記-記住這樣的節奏裡循環。

由此看來,我們的記性並不是天生就差,而是我們缺乏一定的記憶技巧而已。

要改善記憶就要多練習?並不全對

我們聽過不少關於記憶需要訓練的話題,在我們上學的時候,老師總會說要多讀、多記、多寫,要不然就會記不住。

我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每次快到期末考試了,樓道、樓頂都有朗朗的讀書聲,也可以說是背書聲。

同學們手裡拿著老師畫的重點,一遍一遍地背,最後確定大概背得差不多了,再換另一門課本繼續背。為了期末考個60分,很多同學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只要我們不斷地練習,不停地使用我們的腦子來記憶,就能提高我們的記憶能力。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傑姆斯曾做過一次測試,他花38天背誦雨果的作品《彌爾頓》。38天後,他發現自己記雨果的作品會好一點,但是記憶速度與之前相比慢了一些。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長時間的重複練習可以幫助我們記住一些近期需要記住的東西,但是對記憶能力卻不會有什麼提高。

如果希望你希望自己的記憶水平甚好,那麼,你就不應該花時間不停地重複練習,不停地訓練自己的記憶;而是應該先花時間在學習記憶技巧上,這樣就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記得太多就會太亂,就等於沒用?

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話「記那麼多有什麼用?這些又不實用」「別到時候把該記得忘記了」,因此我們常常會覺得,我們不能記下太多的東西,記多了腦子就會亂了,有用的沒記住,沒用的倒是記住的。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記憶在我們的意識裡,它就是與生俱來的,是父母給我們的,但是上面我們說過,它並不是先天的。所以與記得多會導致記憶混亂的說法一樣,都是不正確的。

我們身邊都有不少能滔滔不絕的人,他們通過不停地看書,不停地學習來提升自己。但是你看吧,他的記憶也沒有所說的亂成一團麻吧?

而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記得越多就會越亂呢?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於,不是因為記得多才亂,而是大多數人的記憶本身就處在一個混亂的狀態。

我們把記憶比喻成一個大紙箱,把每次需要記得東西比喻成一個個小小的文件盒,如果每次我們都把文件盒隨便地往紙箱裡一丟就算是完事了,那麼這種情況會不會比把文件盒排列整齊紙箱滿的快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覺得亂?就是因為我們本身裝東西的方法就是錯誤的。我們只會有意識地從記憶裡索取我們所需的東西,卻沒有意識把東西整理好再裝進我們的記憶裡面。

所以,不要說學得越多就會越亂,這本質並不在學多了。反而呢,如果我們學得越多,再運用一定的記憶技巧,那就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記憶。

對於每個人來說,我們的記憶潛能都是無限的。但也不要想著學習一種記憶技巧就可以幫助我們記住所有有用的東西,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說用於記憶數字的方法,可能在記字母方面會顯得不太有用。

對此,我們不應沮喪,因為人都是不斷學習成長的,多學一種方法,少走一點彎路,就能少一份遺憾。

所以,在記性的問題上,不要胡想亂猜,慢慢走出記憶誤區,就能突破記憶瓶頸,記憶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

總結一下全文:

我們對記憶往往存在著一些誤區,好比說:天生的記性差、重複訓練就能提高記憶能力、記多了就會亂。這些只是我們的胡想亂猜,只要我們學會一定的記憶技巧,那麼我們就能有效地改善我們的記憶能力。

相關資料:《如何高效記憶》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真慧學腦力大師教你快速提升記憶力,解鎖你的記憶天賦!
    你是不是聽過或者說過這樣的話: 「你怎麼那麼笨哪!」「都背多少遍了還記不住?!」 「背不出來今天不許吃飯!!」 小時候就被老師和家長罵記性差,工作了也擺脫不了記憶力不好的陰影。
  • 趣記憶APP公益助力中高考,帶你突破備考「難記憶」瓶頸
    趣記憶APP助力中高考, 7 天帶你橫掃高頻考點單詞英語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一個學生能否考取理想大學,但在這備考的緊要關頭,很多學生卻還存在著「學過的單詞總是忘記」、「單詞不過關老丟分」、「單詞太多背不完」等諸多問題。
  • 世界記憶大師:每天練習3個記憶法,記憶力突飛猛進!
    為什麼現實中有太多人都如此認為自己記性不好,記憶力很難提高,而且我已經成年了,差記性已經生根,改變不了。因為在整個環節中,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如果不知道這些,那麼很多人就會走入誤區,走入彎路,以至於誤解自己的大腦。
  • 記性不好怎麼記英語單詞
    其實不太誇張,因為我本來想寫「記性不好怎麼記單詞」。我記性不好,如果單純硬背單詞,我不在行。但是琢磨出來一套方法之後,背單詞就不是什麼難事兒了。下面就說說應該注意的點。1,語境。背單詞要在語境中背,不能上來一個單詞,反覆地像和尚念經一樣,這麼做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拿到一個單詞,要讀一讀,看看詞形,再看看例句。例句是個重點,因為例句就提示我們語境了。
  • 記性比別人差?「世界記憶大師」支招:每天10分鐘,普通人也能過目不...
    記憶,是學習的前提,記憶力強的人,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工作能力都不會差到哪裡。很多人記性不好都會自我安慰:天生記性就差,沒辦法。但其實,記憶力的好壞,完全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我想,下面這位記憶大師——袁文魁的故事,一定會給你不小的啟發:2008年,袁文魁在第17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斬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是當時全球僅有的60位之一。2009年在倫敦,他更是以62秒記憶一副撲克的成績,贏得第18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銅牌,排名世界第十。
  • 孩子的記憶誤區有哪些?985/211的學生用的記憶方法
    孩子的記憶誤區有哪些?孩子背東西總是背不會,到底是哪出了問題我是一個超級愛背東西的人,就喜歡記憶,我在高中的時候能把整套歷史書從頭到尾講一遍記下來。背東西背的好,確實在學習上挺有優勢的,文科學起來一點都不費勁,那到底應該怎麼背東西。
  • 普通人一小時記憶100個英語單詞的方法
    我是曾經的民辦教師,現在學習命理,由於記性不好,需要的記憶知識是一遍又一遍記不住憶,我就到處的找記憶方法。偶爾學到了一個記憶有英語單詞方法。這個方法是把英語單詞拆解開,再給拆解的詞創造關係畫面,這個創造的關係畫面,沒有對與錯,只是用來記記憶單詞。
  • 家裡老人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不一定,但仍需關注
    謠言:家裡老人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一般人理解的老年痴呆是指阿爾茨海默病,好發於老年和老年前期,是最常見的的一種痴呆類型,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阿爾茨海默病痴呆階段按照認知功能損害程度一般分為輕、中、重三期:(1)輕度:主要表現是記憶障礙。
  • 6招助你突破瓶頸!
    6招助你突破瓶頸! 要求身體保持一條直線 實際上為了讓你繃緊每一塊肌肉 從腳尖一直到指尖
  • 太嚇人了!年輕人記憶力衰退?5招重塑你的大腦激發你的記憶潛能
    例如,偉大的俄國作家託爾斯泰說過」我每天做兩種練習,一種是早操,一種是記憶練習,每天早上回憶和外語單詞,來檢查和發展他們的記憶力」.託爾斯泰 的」記憶練習」實際上是」閃現」。只要你有一個「復現」的計劃,你的記憶力就會繼續提高以下的記憶訓練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你不妨參考一下。二、暗示法———積極」我記性不好」很多人都這麼說。
  • 走出記憶的痛苦,迎接生活的挑戰
    意識的過程是一種識別的過程,是記憶對識別內容賦予名字的過程,因此,自我意識是由記憶構成的,是知識、經驗積累的時間的產物。我們再舉個例子,好好地領悟一下意識的記憶過程,如果有人出口不遜,對你說了一句殘忍的話——或者讓你感到開心的話,這件事情總會被你體驗到,把它給儲藏起來。在某些場景你總會回憶起來這個人對你說了什麼——哪怕你曾經試圖忘記,或對自己說了沒什麼大不了的——你對記憶做的任何伎倆——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都是對記憶的一種強化,爾後你總會回憶起那個人、那件事。
  • 時光使記憶流逝「原創第二十五期」
    也許有的人覺得,不是這樣的,人的一生中有非常重要的事去記憶,去保留。但是誰能保證這些事就能夠記一輩子呢。 偶爾,安靜的坐下來,無所事事時去回憶,我就發現,好多事情,我認為很重要的,最後居然忘了,翻遍所有記性,都找不到那一個片段。那一瞬間,我有些迷茫,自己都在責問自己,怎麼可以忘記,感覺很累,很抓狂。
  • 《朝花夕誓》的豐富隱喻:處理不好創傷性記憶,你就過不好餘生
    這個隱喻進一步強化了「創傷記憶」在我們餘生裡的存在感——你織出的布,是實際存在、不可逃避的;你會清醒地知道創傷發生過,並攜帶它生活下去。如果內心不能真正釋懷,你逃避、壓抑這些回憶,都不管用。他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對他人的愛和付出,會隨著時間而化解「創傷性記憶」帶給自己的痛苦。你對待「創傷性記憶」的態度和做法,是否與他們相同?對於「創傷性記憶」,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如何自我救贖?
  • 高數學習「瓶頸」突破之一:如何巧妙記性公式?
    高效記憶,更快更牢的記住公式。 許多學習高等數學的小夥伴會有這樣的感慨:「那麼多公式,記不住哦!」記得快,忘得也快是常人的記憶特徵。許多同學記不住公式不是記憶力低的問題,而是沒有掌握高效的記住公式的方法。經常是一頭扎進去死記硬背,壓根沒有思考過如何根據公式之間的關係來記住公式,必然記憶效果很差。
  • 別埋怨寶寶記憶力不好,可能是錯過了黃金期,三種方法寶寶記性好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他們的神經機制發展越來越成熟,這才是孩子大腦能夠儲存更多記憶的時候了。嬰兒記憶力的發育過程有許多關於嬰兒們記憶的發育研究,雖然在三歲前的記憶容易遺忘,但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些他們記憶的發展過程。1、 新生兒時期這個時期的記憶多是停留在媽媽們懷抱與吃奶姿勢的記憶。
  • 記憶力不好總是遺忘東西?學會這5招,助你增強記憶
    1、不要讓自己太累制定計劃能夠讓自己的學習或者工作事半功倍,但是前提一定是科學的計劃。如果給自己制定的計劃非常的嚴苛,給自己制定非常高的目標,這樣無形中會讓自己背負比較重的心理壓力,而讓自己沒有辦法完成這些計劃。
  • 孩子閱讀困難,記憶差,專家揭露:跟孩子的大腦記憶工作原理有關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很多家長都會有的痛苦經歷:前一段時間新聞報導,一名女子深夜跳河輕生,被消防人員解救的時候,她泡在冰涼的水裡絕望地說:「不要救我,我太累了。」而在事後問及令她心灰意冷的源頭竟是輔導孩子背書,孩子總是背不會。
  • 世界記憶記憶大師成長之路!
    大家好,我是世界記憶大師劉敏。很多人都會問我,什麼是世界記憶大師,怎樣才能成為世界記憶大師,這是不是只有聰明人才可以的呢?對於「世界記憶大師」大家充滿好奇和疑問,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的世界記憶大師之路。什麼是世界記憶大師?
  • 在數字時代,我們該如何避免記憶退化?
    「這是一個生物功能,不經常使用它的人比經常使用它的人記性更差,」他說,「記憶實質上是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人們普遍認為,想要保存這些連接,就必須經常『激活』。回憶就等於激活。」但對於我們將記憶外包導致我們「失去」記憶的說法,他並不認同。「記憶沒有消失或者退化,只不過是大腦難以找到那些很少使用的記憶。」沃德認為,技術可能以更加微妙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記憶。
  • 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記憶,記憶方法教你如何記憶!
    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記憶。中學階段是人的記憶發展的黃金時代,如果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青少年能夠結合自身的年齡特點,抓住記憶規律,按照科學的記憶方法,必然會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下面簡單介紹幾種記憶語文知識的方法:1.畫面記憶法背誦古詩時,我們可以先認真揣摩詩歌的意境,將它幻化成一幅形象鮮明的畫面,就能將作品的內容深刻地貯存在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