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魏武帝曹操

2021-02-13 奮鬥者的足跡

     興航晨語一一

     (7月18日、星期六)

     今天,是三國時期魏國政權奠基者魏武帝曹操的誕生日(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他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曹操在民間常被看作是反面人物,歷史對他的評價也毀譽不一,但他對歷史的貢獻誰也無可非議,他是一代梟雄也是公認的評價。

     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西晉時著名史學家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勳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

     為了還原歷史,讓我們藉此機會全面深入地了解一下他的平生作為和歷史貢獻,從而客觀地評價這位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吧。

    曹操生於宦官世家,成長於亂世,青年時期他機敏過人,具有權衡應變能力。他愛好讀書,孜孜不倦地博覽群書。他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他看到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便投筆從戎,徵討四方,對內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對外降服了南匈奴、烏桓、鮮卑等。他統一了多半個中國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從而使中原社會逐漸穩定,經濟得到恢復和轉機。他是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建立魏公國,後進爵為魏王,去世後被追尊為武皇帝。

      在行軍用兵方面,曹操鑽研兵法,有高深的軍事理論,曾熟讀孫武、吳起等前代軍事家的著作,在習諸家兵法的基礎上,他寫成《兵書接要》一書,結合自己的戰爭經驗加以論述。所撰《孫子略解》,開創整理注釋《孫子》十三篇的先河。他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強調師出有名,符合道義。在戰略戰術上靈活多變,因事設奇、任勢制勝,兵不厭詐。在用兵方面,史稱他「行軍用師,大較依孫吳之法,而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如神。自作兵書十萬餘言,諸將徵伐,皆以新書從事,臨事又手為節度,從令者克捷,違教者負敗」。在對呂布、張繡、袁紹、馬超、韓遂等一系列戰鬥中,常用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埋伏、包抄、突襲、離間、劫糧、攻彼救此、棄物誘敵等戰術,譎敵致勝,轉弱為強。李靖的《李衛公問對》、何去非的《何博士備論》等著作都讚譽曹操的行軍用兵。

      在解決民生方面,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建安元年,曹操採納棗祇等人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於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設置田官,興辦屯田。屯田以國家投資的方式保證再生產,工作效率高於普通的自耕農。因此短時間內就使地方「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屯田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所以曹操說:「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在興置屯田的同時,曹操採取各種措施,扶植自耕農經濟。針對當時人口流失,田地荒蕪的情況,曹操先後採取招懷流民、遷徙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檢括戶籍等辦法,充實編戶,恢復農業生產。此外,曹操還陸續頒布法令,恢復正常租調製度,防止豪強兼併小農。前後實行的這一系列措施,使瀕於崩潰的自耕農經濟不斷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在用人方面,曹操「唯才是舉」。漢時期選拔官吏,被選用人既要有仁義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質,也要有高貴的家世出身。但是,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他強調「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在文化發展方面,曹操喜歡用詩歌、散文來抒發自己政治抱負,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晉文學的代表人物,魯迅贊之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擅長書法,唐朝張懷瓘《書斷》將曹操的章草評為「妙品」。曹操喜愛墳典和六藝之學。在統一北方的混戰中,就注意對圖書的保護和收求。建安五年(200年)他擊敗袁紹後,下令「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任魏公後,設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廣收在戰亂中散佚的東漢官府和民間藏書,「採輟遺亡」,藏在中外三閣和秘書省。還請蔡邕之女蔡文姬講其藏書之事,蔡文姬「繕書送之,文無遺誤」。由於他重視國家的文化建設,逐步建立了魏國的國家藏書。大家還記得他有一篇我們高中必學的詩歌《短歌行》嗎?「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其中寫盡了他的愛才之心。

      毛澤東主席在《浪淘沙·北戴河》詞云:「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將曹操的「秋風蕭瑟」升華為「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讓人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豪邁激情。毛主席還說「曹操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因此,曹操本身足智多謀,這應該是奸臣之奸詐的內在原因;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應該是亂世之奸雄的外在原因;後人尊劉貶曹的正統思想,才讓曹操真正成為了一個篡權的反面典型。對待歷史,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量的還原其本來面貌,取其精華,去之糟粕。

相關焦點

  • 一代梟雄曹操臨終遺言無軍國大事,囑咐所有妻妾另行改嫁
    曹操,三國時的大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一生致力於統一國家,追求和維護自己的最高權力。但他的遺言與之畢生的事業幾乎毫無幹連。曹操臨終之前,要求諸子不要虧待婢妾和歌舞藝人,讓她們住在銅雀臺上看守靈帳。靈帳很簡單:靈床長一尺,懸掛布幔,早晚擺放幹肉乾糧。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從早晨至中午,由藝人向著靈帳歌舞。要求諸子經常登臨銅雀臺,遠望西郊陵墓。祭祀不用薰香,餘香分給各位夫人。
  • 曹操名言,感受一代梟雄的氣魄!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徵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 魏武帝是曹操,魏文帝是曹丕,那魏高帝又是誰呢
    在三國時期,曹操是魏國的奠基者,曹丕則是魏國的開國皇帝。然而,曹丕卻給了曹操「武皇帝」的諡號,故而曹操是魏武帝。曹丕死後,其子曹叡繼位,尊曹丕的諡號為「文皇帝」,故而曹丕是魏文帝。而同樣是在魏明帝曹叡時期,「高皇帝」的諡號才被加封給了曹氏的一名先祖。至此,魏高帝這一諡號已正式出現。那麼,被曹叡加尊為「高皇帝」的這位先祖,究竟是何人呢?
  • 曹操喜歡寡婦,很多人為之不齒,看完才知他不愧為一代梟雄
    三國中三個重要的當權者也就是主人公,分別是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個人脾氣心性和喜好各不相同,在為人處事方面上也有很大差異,所以他們經常會被人拿來比較。今天咱們主要來談談曹操。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借著漢朝天子漢獻帝的名義對外四處徵戰討伐。
  • 滅人滿門,搶人老婆的曹操憑什麼還被稱為一代梟雄?
    提起曹操,很多人都會想到梟雄,更多人覺得他是奸臣的典型代表。大多數人都還記得諸葛亮對劉備說曹操的那一句「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還有呢?搶別人老婆?滅人滿門?但是我覺得曹操就是一個大英雄,他挾天子也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歷史上多少霸主要挾過天子。魏其侯不是?
  • 史話三國:曹操是奸雄,劉備是梟雄,孫權是英雄,呂布算什麼?
    誰又是別人眼中的梟雄?奸雄又當從何而論?英雄、梟雄、奸雄,應該如何評判?第一猛將呂布應算哪種雄才?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英雄、奸雄和梟雄的概念和定義。三者之間的相互聯繫和邊界。 這樣做還不夠,還要放到某一個具體的時代上來講。
  • 一代梟雄曹操鍾愛寡婦,僅僅只是癖好嗎?世人後來還是看錯了曹操
    我曹操從來就不怕別人看錯我,我還是我曹操!」這句話出自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曹操,就如他這句話一樣,他的一生可能都在做著別人覺得錯誤的事情,但是,他依舊會做,可能這就是那個年代其他人所不具有的梟雄氣概。曹操強佔杜氏和鄒氏,喜歡寡歡的曹操漸被人知在三國時期,曹操霸佔寡婦確為常事,其中有兩件是經常被人談起,也因為這兩件事,也讓當時甚至現在的人,乃至電視中都會談到曹操喜歡寡婦。
  • 本是亂世中的一個小人物,只因有一顆仁愛之心,發展成了一代梟雄
    在曹操的經營之下,漢朝早已經是名存實亡了,曹操掌握了大權,也就只差稱帝了。而在這亂世之中也存在著這麼一個小人物,他懷有一顆仁愛之心,網羅了大批有志之人,漸漸發展壯大,最終發展成了一代梟雄,那麼就這樣一個小人物,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稱霸一方的梟雄的呢?
  • 《少年三國志2》曹操武將介紹 魏國金將曹操技能展示先睹為快
    《少年三國志2》曹操武將介紹 魏國金將曹操技能展示先睹為快時間:2020-04-29 15:0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少年三國志2》曹操武將介紹 魏國金將曹操技能展示先睹為快 少年三國志2曹操技能是什麼?
  • 曹操書法,幾人見過?
    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徵戰,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 梟雄曹操為什麼收服不了劉備手下人才?六大原因讓他只能望洋興嘆
    梟雄曹操為什麼收服不了劉備手下人才?六大原因讓他只能望洋興嘆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層出現過很多次亂世,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了,其間誕生出了很多英雄豪傑,比如「一代梟雄」曹操和劉備劉皇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名駒,它們的主人無一不是一代梟雄
    《三國演義》記載,赤兔馬最早為西涼刺史董卓的坐騎,後被董卓用來收買丁原的義子呂布;呂布死後,赤兔馬被曹操賞賜關羽;關羽被殺後,赤兔馬思念舊主,絕食而死。5、絕影,古代所傳名馬之一,為曹操的坐騎。在討伐張繡之戰中,曹操被騙中賈詡的計謀,倉皇逃走,絕影護送曹操逃走,因亂箭射殺而死。 相傳速度極快,影子都追不上,即"絕"影。6、黃驃馬的含義是"黃馬帶白點"。此馬的白點多位於肚子和兩肋處。最主要的是馬頭上有白毛,形狀圓如滿月。所以別名"西涼玉頂乾草黃"。黃驃馬即使餵飽了草料,肋條也顯露在外。所以另有別名"透骨龍"。
  • 他坐擁江山,創建偉業,一代梟雄。可這首詩中卻藏有他無盡的憂愁
    他就是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曹操一生,建功立業,與劉備、孫權三分天下,可謂是一代梟雄。這樣的曹操,在很多人看來,已經是一生無憂,只可惜,他自己的一首詩卻出賣了他。今日小編與大家一起分享曹操的《短歌行》。
  • 東漢的名士許勳,給了梟雄曹操,怎樣的評語
    仙子就讓我們一起撥開歷史的迷霧,一起走進戰火連綿的三國,去看看發生在曹操身上的故事吧。小編相信大家對於曹操一定都不陌生。曹操是三國時期實力最強悍的梟雄,是曹魏江山的奠基者,曹操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曹操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他的養祖父是宦官曹騰,曹騰歷經四代皇帝,在朝廷中有著一定的威望,到了漢恆帝的時候,就受封了侯爵。曹操的父親是曹嵩是曹騰的養子。
  • 鮮血梟雄曹操全面分析 稱霸天下誰與爭鋒
    現如今已經進入了S9的賽季末,很多小夥伴都在努力奮鬥最後衝刺一把,S10賽季的獎勵皮膚是鮮血梟雄曹操燭龍,所以今天就為大家帶來曹操的英雄攻略
  • 曹操最重用的是曹丕,但曹丕卻辜負了曹操的期望
    易中天說曹操是可愛的奸雄? 我認為低估了曹操,曹操就是英雄,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為何曹操是英雄而不是梟雄? 東漢末年,董卓,袁紹,公孫瓚,呂布,孫氏父子,劉備,袁術,呂布等爭為梟雄。
  • 胡彥斌@你探秘梟雄曹操的故事
    》啦 全能音樂人胡彥斌作曲並獻唱 霸氣開麥展現亦正亦邪的梟雄形象 快和小妲己一起來聽聽叭~ 《桃源》唱出了劉備的俠義,《微光海洋》展現了孫策的柔情,《爭霸》中的曹操卻顯得冷酷無情,面對世人質疑與不解的眼光,他從不在乎,只待君臨天下「讓庸人閉嘴吧」,召喚師們有木有被曹操的霸氣折服呢~ 胡彥斌與曹操也有著相似的經歷,儘管很早就以「創作歌手」及「音樂才子」的形象在歌壇嶄露頭角,但仍遭受了不少對顏值、情感經歷的質疑。
  • 魏武帝曹操(上)坎坷的仕途
    曹操的「操」是什麼意思?古代人取名字和我們現代人很不一樣,我們現在一出身父輩就會給你取名,若沒重大變故,這個名字會跟隨終身。但古代人不一樣,會先取個小名,比如曹操叫阿瞞,小時候長輩啊同學啊都這麼叫他。咱就拿曹操兒子們的名字來舉例:曹子脩是長子,長子在古代地位不一般,曹操給他取了一個很有氣勢的名字,曹昂,昂帶有一種高亢、激勵的氣勢。曹子桓這人非常小氣,曹操就給他取名曹丕,丕就是大的意思,希望他以後能大氣點。曹子建從小出口成章,才華橫溢,曹操就給他取名曹植,植有棟梁的意思。……那曹嵩為啥給阿瞞取名操呢?
  • 【白話歷史】有狼顧之相的一代梟雄——司馬懿
    歷史上的司馬懿多被冠以梟雄之稱,當然也被德川家康稱作英雄,因為司馬懿與他一樣的隱忍。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對英雄與梟雄的定義:英雄:1、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          2、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                      益而英勇奮鬥,令人敬佩的人。
  • 曹操書法賞析
    曹操,作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一生徵戰,為全國儘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