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鐵匠——這門漸行漸遠的老手藝,該傳承還是拋棄?

2021-02-19 黃山微生活

黃山氣象臺2019年5月7日天氣:多雲 13—23℃

圖文編輯:雅楠

火紅的風爐,飛濺的鐵花,叮噹的錘聲。一桶清水,通紅的鐵器放進去淬火,嗤的一聲,冒起一陣青煙……

曾經熟悉的打鐵匠,如今已隨城市的發展和擴容,漸漸在人們的生活中遠去。但在黎陽,仍有一間鐵匠鋪隱在綠樹之中,年事已高的張師傅仍然堅守著這門老手藝……

△一方鐵氈,一把錘,打盡天下萬物。

俗話說,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70、80年代,張師傅家的打鐵鋪還是開在黎陽鎮高梘村,每年春耕播種時節,農耕器具用量大,僅屯溪實驗茶場鋤頭、鐮刀一次性訂貨就需一至二百把,而且附近村莊的農民用的鐮刀、鋤頭、鏟子等農具都是他們家打造的。

時間久了,他家鐵匠鋪的招牌也越來越有名氣。1994年即便將鐵匠鋪從高梘村搬到黎陽來,依然還是有許多新老客戶慕名上門來訂購,當時的打鐵行業極為興旺,雖然辛苦,但鐵匠鋪的生意能養活一家人。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原來的農田已變成高樓,狹窄的田埂變成寬闊的馬路,鐵匠鋪隨著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斷變遷,打造的物件也在發生著變化,唯一不變的是那一爐熾熱的煤火。

△張師傅的鐵匠鋪比較簡陋,所謂「鋪」,也就十幾平方米,除了那膛火爐和手拉風箱還算顯眼外,屋內的一切都被隱在煙火燻燎的昏暗之中。

△打鐵不僅累,還是個寂寞枯燥的行當,每天重複的事情幾乎一樣。燒紅的材料放在鐵氈上不斷敲擊鍛打才能成型。但做人就像打鐵一樣,要堅持,不斷錘鍊,才能成鋼。

△常年的勞作,使得張師傅的眼睛已經大不如從前。長期面對刺眼的火光對眼睛有一定的傷害。

雖然現代科技機械助手彌補了幫手的缺乏,如液壓裝置取代傳統人力,大大減輕體力勞動(傳統工藝是師徒二人操作,師傅小錘,徒弟大錘,大錘是個體力活,必須有壯小夥來執行),但是在他的鐵匠鋪內,煅造設備依舊傳統沒有更新換代,沒有將手拉風箱換成鼓風機,也沒把人工捶打換成機器氣錘。

現在由於張師傅的眼睛和體力都大不如前,如今的打鐵工作都需要靠兒子抽空來幫助才可以順利完成。張師傅的兒子如今是一名計程車司機,經常利用空餘的時間過來幫父親的忙,這邊的老客戶應該都知道這點,所以每次來之前都會給張師傅打電話。

張師傅告訴小編兒子從小就學習打鐵,技術比自己還好,傳統鐵匠因受到方方面面的衝擊,產能低下,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打鐵行當隨著鑄造業的發展,給人的印象並不久遠,從青春少年到錚錚中年,兒子的鐵匠生涯終究在這叮叮噹噹的鐵錘與鐵塊的撞擊中靜靜流逝。

儘管如此張師傅現在依舊堅持在這樣的崗位上,可以看出他如今依然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家庭減輕一些負擔和他對打鐵這門老手藝的熱愛。

△這些都是等著客人來領的已經處理好的工具

△從這些軌跡可以看出,以前的鐵匠鋪應該十分熱鬧

如今黎陽是一個旅遊熱門地區,很多遊客路過這家老房子裡的鐵匠鋪都會駐足拍照,時間長了這似乎也變成一個特殊的旅遊觀光項目,非常有意思,這點讓老師傅也很驕傲。

△黎陽水街老房子的把手

張師傅非常驕傲的告訴我,黎陽水街老房子的某些鐵質器件就是出自他的鐵匠鋪。小編還特意去逛了逛,這些平時可能我們不會注意的小細節,卻是他十分用心換來的成果。

△鐵匠鋪的門口,一片歲月靜好。


△工具臺上的工具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已蒙上一層灰塵。 


△不久的將來,鐵匠將成為一種城市記憶,流傳下去。 

今日話題

你還發現哪些漸漸消失的老手藝?他們應該被拯救還是應該順其自然?

閒著沒事點一點

相關焦點

  • 屯溪區奕棋鎮:那些舊時光裡漸行漸遠的老手藝
    裁縫是一門古老的職業,據宋代周輝《清波雜誌》所記,裁縫,排在三十六行的第三位,經過數千年的不斷改革、創新,逐步演化成了今天品種繁多、款式新穎、獨特精細的時裝藝術。民間有諺「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對一個裁縫來說,有門好手藝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資本,無論走到哪兒,憑這門手藝就能養家餬口。如今,裁縫手藝人越來越少,只有零星的幾家老裁縫店還依舊堅守著。現年73歲的鄒桂阿姨,是一位老裁縫,在屯溪區奕棋鎮博村村頭處開了一家縫紉店。
  • 傳統木匠——在涼都已漸行漸遠的老手藝
    可當這一切逐漸遠離我們時,就在水鋼橋洞附近,一位年過五旬的木匠姚師傅卻依然堅守著這門老手藝。不再青睞這一行業的年輕人,更使木匠師傅們失去了傳業對象。許多代代相傳的行業技能,逐漸被丟棄遺忘。傳統的,曾經擁有幾千年輝煌的木匠行業如今已是業老珠黃。為了採訪漸行漸遠的老手藝之木匠,記者走訪了解市區內多數的木匠。在水鋼橋洞附近一排年久失修破落小屋的周圍,記者找到了大概四五家做木工活的木匠師傅,和他們聊起了木工活的前世今生。
  • 漸行漸遠的火塘
    冬日溫暖的火塘,還是民間文化口口相傳的好去處。戶外北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在傳媒形式單一的年代,農村孩子晚上最好的文化享受,就是安靜地圍坐在火塘邊,聽大人講古。所謂古,包含故事傳說習俗等等。多年前,有一份報紙副刊就有一個欄目叫「火塘講古」。
  • 漸行漸遠——隨感
    喝酒、唱歌、打麻將,熱鬧空虛的老三篇還是他們的最愛,沒有人喜歡漫談喝茶這樣的沁人心脾。因為他們缺乏內心的語言。三十年後已經沒有聚會了,每次回去都約不著人碰頭,幾次三番就不再費勁。真誠對待朋友,真誠對待生活,漸行漸遠的過去,並不影響我對未來的嚮往。好的友情需要彼此鼓勵、支持、珍惜,但不要理所當然認為別人可以為你付出寶貴的時間。相處舒服的友誼,一定是互相尊重、互相欣賞。
  • 【溱潼民俗】漸行漸遠的「七巧節」
    漸行漸遠的「七巧節」南國一顆紅豆中國人的七夕,在陰曆七月初七,稱「乞巧節
  • 原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到底為什麼就漸行漸遠了?
    為什麼總有人不斷的來又有人不斷的離去一個故事的結束另一個故事又開始在不斷的相遇和錯過中我們終於明白身邊的人只能陪你走過或近或遠的一程>而不能伴自己的一生陪伴一生的是那些時光裡帶來的溫暖和感動我們相識在風裡聚散也不由己原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到底為什麼就漸行漸遠了
  •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是什麼讓夫妻漸行漸遠? 先生:相怡曰「佳人」,這跟長相無關,重要的是「對不對胃口」。環肥燕瘦各有其美,無論長成什麼樣子,都能嫁出去,所謂佳人,就看符合不符合對方的審美需求。
  • 念物是人非,傷離別之感,想起歐陽修一句宋詞「漸行漸遠漸無書」
    而這種人生的感慨與傷感,歐陽修有句宋詞說得最為貼切:「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人生是一場孤獨的旅程,你在旅途當中會遇到很多人,也會與他們結伴而行一段時間。但是在這一段時間過去之後,餘下的你們都會慢慢面臨「漸行漸遠漸無書」,到最終「水闊魚沉何處問」。
  • 父母與子女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
    父母與子女真的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時至今日,有感而發!仿佛就在昨天,我的兒子還在我的懷裡嗷嗷待哺,而今天他已經長成所謂小小男子漢了。但是我還是一次又一次勸我自己,這是必然的,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的,這是我的責任。我還是要盡我所能教會他寬容大度,要有責任心。我們與他跟我們父母與我是一樣的,愛一分不減。即使有一天他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不再依賴我們了,我們依然是他堅強的後盾,家永遠都是他的港灣。 其實不遇到自己身上,也許我們是沒有感受的,遇到自己身上了,才發現父母與孩子關係看似很近,其實好遠。
  • 《荒野大鏢客2》天堂漸行漸遠攻略 任務怎麼做
    導 讀 荒野大鏢客2天堂漸行漸遠任務怎麼做?
  • 漸行漸遠,依舊默默前行
    方向相反,漸行漸遠,各自安好。當再相遇時,依舊笑顏以對。凋落是新的開始走的路越多,經歷的也越多,想不通的也越多。可是仍然前行,因為心中的夢想依舊。藍天下的倔強走著走著...... 某一天,突然豁然開朗,越來越釋然。
  • 是什麼讓我們漸行漸遠
    下雨天沒有你送傘,生日時不能陪你一起吃蛋糕,漸行漸遠。
  • C羅空門不進,梅西只剩點球,梅羅的雙驕時代漸行漸遠
    隨著時間的流逝,梅西和C羅也已經步入職業生涯的末期,最為明顯的數據就是上個賽季C羅歐冠打進4球,梅西打進3球,而萊萬打進了14球,更為年輕的哈蘭德10球,凱恩6球,熱蘇斯6球,梅西所在的巴薩被拜仁8-2暴打,尤文也被裡昂淘汰,屬於梅西C羅的雙驕時代已漸行漸遠
  • 人與人之間的漸行漸遠,從不回微信開始
    池魚/文01你還在走著,然而曾經和你並行的人,悄無聲息地就終止這段結伴的路程。有些朋友的離開,可能讓你猝不及防。這人來人往的路上,一不小心就是另外一種陌路。02她以為,依著她們兩個大學時候的情意,她會來的,不來也好歹應該有句話,誰知自己還是多想了。有些難過,但也感覺不是很意外。人與人之間的漸行漸遠,從不回微信開始。
  • 角馬群已經漸行漸遠,疼痛和失望最終使母角馬一蹶不振
    角馬群已經漸行漸遠,疼痛和失望最終使母角馬一蹶不振 2020-11-20 12:21
  • 丁寧,當真是漸行漸遠了
    既不歸隊訓練,也缺席2020年最後的三大賽事,又頻繁為贊助商及企業助力宣傳,丁寧的一系列行蹤難免讓很多人產生疑問:莫非,丁寧這是要退役的節奏?已經放棄了東京奧運會?我一直認為這段時間只不過是丁寧在調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進行了分析:大年初二,在中國疫情剛剛全面爆發之際,國乒離開北京,踏上西徵歐洲之路。德國公開賽,丁寧狀態奇佳。
  • 階段性友誼,使我們漸行漸遠
    我曾以為我們這一輩子都要做朋友的,儘管有些不懷好意的人說我們是紅花配綠葉,當然我是那個綠葉,我卻總不以為然。有人說菲輕佻,我即刻便會翻臉,就差兵戎相見的豪氣幹雲。菲知道我對她的好,在我生日那天送我一隻銀手鍊,細細的那種。
  • 有一種距離漸行漸遠
    有一種是距離卻很近也無奈,漸行漸遠卻從未離開。你如何做到成為我的心底最痛,痛得無聲也無痕,想念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滋味,是明明知道已不可能卻還是會每天不停地想起,想你時多想告訴你,想告訴你我想你了,想告訴你我知道不應該去想奈何自己也不明白此刻的感受,曾經熱戀時分開時也不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心到底有多大?事隔多年為何心底卻還如此難受。是對年少無知時的懲罰嗎?
  • 沈夢辰感慨漸行漸遠與杜海濤分手?好友王霏霏曬聊天截圖疑回應
    誰都不傻,總是敷衍,都會漸行漸遠;誰也不笨,沒被看重,都要越來越淡。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之後,沈夢辰再度發文:「懂的人自然懂,好的壞的都是經歷,感謝!」隨後好友孟佳也點讚了這條動態。深夜突然有感而發,一定是事出有因。這些話聽起來特別喪,能看出沈夢辰的心情很低落。
  • 遼寧離強隊已經漸行漸遠
    趙繼偉根本就難堪大用,上賽季有誰還記得郭艾倫帶隊,球隊打的多好,不僅差點拿到個人常規賽MVP ,而且助攻數也是國產第一,球隊成績也不差,最討厭的就是,聽到今年那些吹捧趙繼偉的人,說沒郭艾倫球隊整體運轉的非常好,不知道這些人是真懂球還是心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