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5歲至70歲中老年群體之中,腦梗塞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症狀,由於腦動脈粥樣硬化讓血管產生堵塞的問題,從而造成組織缺血、引起神經功能異常。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更需要加強對腦梗塞患者的呵護和關懷,儘可能地降低其腦梗塞發作的機率,同時也需要採用科學的護理方式,讓患有腦梗塞的患者生活更加舒適。
在腦梗塞患者的康復護理過程之中,也需要循序漸進,按照以下康復護理4步驟更能夠提高康復機率。
1.心理層面的關懷和呵護
據調查發現腦梗塞患者常見的症狀有半身不遂和語言功能障礙等問題,各種生活需求難以自行滿足,會讓老人出現煩躁抑鬱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因此在老年人患有腦梗塞的病症時,應當幫助老年人樹立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家人要積極的進行陪護和關懷,讓老年人能夠擁有健康的心態積極的配合治療,只有如此才能夠讓後續的照料和相應的飲食關懷更加順利進行。
2.實現更加科學的飲食計劃
腦梗塞患者需要保證蛋白質的有效供應和脂肪攝入的控制,在飲食計劃之中需要限制膽固醇和動物油脂的攝入,同時也應當適當的增加高蛋白,例如可以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豆製品和魚類,既能夠保證高蛋白的有效吸收,也能夠降低血液之中膽固醇的粘滯度。
3.保證日常的清潔衛生
許多患上腦梗塞的患者會產生偏癱和口眼歪斜等症狀,臨床上常見口角下垂無法閉合,可能會產生流口水等一系列的症狀,同時偏癱的患者也需要長期躺在床上,清潔衛生的程度會影響到其患者的身體健康,建議每天早晚擦拭身體,在排洩之後也應當及時的進行清理,只有如此才能夠有效的避免產生褥瘡和身體異味。
4.積極的配合康復鍛鍊
對於許多輕度腦梗塞的患者而言,更是需要進行各種科學的康復訓練,能夠讓身體逐步恢復相應的功能,而重度患者也應當由家人協助進行翻身,能夠保證血液流通更加通暢,避免關節部位的壞死。就此而言,患者家屬應當根據其本身病症的情況和行動力進行康復訓練,可以通過專業的醫師進行諮詢和方案的設定,通過鍛鍊抬胳膊和直立等逐步的進行恢復,讓老年人練習拄拐行走,循序漸進的進行康復鍛鍊則能夠讓身體恢復更有希望。
針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患者家屬應該更注重日常的護理,而在檢測到其高血壓和高血脂的問題時,家屬更應當主動積極地進行各種飲食配方的調節,儘早進行護理和照料,能夠讓患者有效的降低腦部血管堵塞的程度。同樣在患上腦梗塞無法獨立生活時,家屬也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懷,從心理運動和飲食等各方面進行照料,才能夠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