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叢婕 通訊員 李志超 威海報導
乳山市育黎鎮是農業大鎮,轄區山地丘陵眾多,以發展傳統農業為主,面臨著產業老、耕作難、收益低的困境。近年來,育黎鎮把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檢驗基層黨建工作實效的重要抓手,按照「試點先行、示範引領、擴展規模」的發展思路,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15個,趟出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有增收、農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
村企合作,產品銷路有保障
「上的項目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賣個好價錢?」一直是村支部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顧慮。今年,南李家、中勇家村通過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採用「黨支部+合作社+企業」的模式,與煙臺魯銀藥業有限公司合作,發展顛茄種植項目,顛茄成熟後,公司直接到地頭收購。
「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我們的種植規模上去了,企業也願意與我們合作,我們的產品也有了銷路,不用再瞻前顧後。」南李家村支部書記李振同說。
土地流轉,集約化生產促發展
龍角山村緊鄰龍角山水庫,環境優美,非常適合發展採摘農業。之前有許多客商到村對接流轉土地,但均未能成行。今年,村裡通過支部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方式,將95戶農戶的253.8畝流轉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經營,流轉出來的土地,一部分由合作社自己經營,新建羊肚菌大棚10個,與藏金夼村聯合發展羊肚菌項目;一部分對外發包,收取租金。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預計年內可增加集體收入10萬元。
「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不僅旱澇保收,我還可以到合作社工作掙工資,年底還有分紅,這個帳怎麼算都合算」龍角山村民許同智高興地說。
開心農場,惠民增收新途徑
下宋格莊村是軟弱渙散村,經過整頓提升,2019年率先成立了全鎮第一家支部領辦合作社。合作社通過將流轉的土地以認租的形式發包,由合作社代為耕種,產出物歸認租人所有。目前,已有26人認租土地,租金7100元。
「一畝地如果對外發包,只值幾十塊錢,但通過這種認租的方式,一畝地的收益可達到5千元」下宋格莊村村主任丁文松說。此外,合作社利用自身品牌優勢,收購村民種植的棗油桃、地瓜等進行包裝、加工,通過微信群、抖音等進行銷售,累計銷售收入1.16萬元;新建藍莓大棚3個。通過支部領辦合作社,群眾對村「兩委」班子滿意度大幅提升。
社莊—— 一村帶多村,產業大發展
社莊村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長期無支部書記。2020年,育黎鎮通過「以強帶弱、黨組織聯建」的方式,由曹家村支部書記劉書龍參與社莊村工作。在經過反覆調研後,考慮到水泥預製件市場前景很好,社莊村支部領辦成立合作社,並與曹家、宅子夼等村聯合成立水泥預製件廠。通過這種組織共建、產業共謀的方式,實現了以強帶弱,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下步,育黎鎮黨委將繼續發力,按照「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全面推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實現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群眾收入不斷增加,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