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織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引領產業遍地開花

2020-12-27 騰訊網

時下,走進生機勃勃的織金大地,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成果豐碩,產業發展蒸蒸日上,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近年來,織金縣按照「黨建引領、深化改革、組織起來、共同富裕」的原則,聚焦產業發展「八要素」,立足資源優勢,突出地方特色,瞄準市場需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民心的作用,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關鍵一招,讓特色產業在織金遍地開花,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探索發展拓新路

在織金縣桂果鎮東紅村,一片綠油油的蔬菜格外引人注目。據了解,東紅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採取「特色產業 扶貧車間」模式,積極開展麻葉菜種植和兔子養殖,走出了一條致富新路。

「東紅村合作社種植了300餘畝麻葉菜,收成的麻葉菜採取集中銷售與分散銷售方式相結合,與縣供銷社籤訂銷售協議,每月定期售出相應訂單量,在村設置銷售檔口進行分散銷售。同時,利用扶貧車間項目養殖1200隻兔子,合作社帶動30餘名貧困群眾長期就業,拓寬了群眾增收的渠道。」東紅村合作社理事長張智說。

東紅村合作社只是織金縣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織金縣按照「黨支部帶強、合作社帶富」的發展思路,全面推行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工作,緊緊抓住發展特色產業這個「牛鼻子」,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遊則遊」的原則,著力培育一批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強、群眾滿意度高的產業。在合作社、自然村寨、產業鏈和龍頭企業建黨組織1408個,全縣33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578個行政村均成立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全縣所有貧困戶都加入村集體合作社,所有村集體合作社均有龍頭企業帶動,實現了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目前,全縣共有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1156個,其中股份經濟合作社57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578個,覆蓋率達到100%,有效帶動優勢產業的發展。

盤活資源促增收

走進實興鄉大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齊的蛋雞養殖房,大地村合作社充分利用當地良好的地理環境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打造蛋雞養殖基地,全力推動產業扶貧,拓寬群眾致富路。

「大地村合作社蛋雞養殖基地現有蛋雞20000餘羽,正常情況下日均產蛋量約16000至18000枚,項目實施周期為三年,按照當前市場價計算,收益預計60萬元左右,覆蓋貧困戶30戶101人,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30餘人。」大地村合作社理事長張友福說。

在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中,織金縣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圍繞全縣種植業「5311」和生態畜牧業「3311」產業布局,加大力度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通過一企對多社的「1 N」方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大力度整合資金、資源和資產,藉助新型農業、網絡電商、家政服務等載體廣泛培育經濟實體,切實做強做大特色產業。目前,全縣共創辦「樣板社」6個、「精品社」48個、「縣級示範社」16個,實現抓點做樣、以點帶線、以線覆面。引進廣州耀泓、貴州中證資產、雲南勐海豪揚等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組織方式,全縣種植皂角52.07萬畝、南瓜蔬菜31.65萬畝、辣椒10萬畝、藥用銀杏3萬畝、食用菌(竹蓀)2.25萬畝;養殖生豬50.44萬頭、肉牛15.89萬頭、羊6.42萬隻、家禽548.1萬羽,因地制宜讓「沉睡」的各項資源活起來。

精準發力聚民心

「老百姓還是原來的老百姓,但是通過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帶動起來後就大不一樣了。群眾的力量通過合作社組織起來顯得更強勁,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使村集體收益、發展前景與老百姓收入息息相關,之前『單打獨鬥』『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情況,逐步轉變成關注集體、關心集體,群眾的凝聚力從一盤散沙轉變成了一個拳頭。」正在化起鎮塘邊村桂花種植基地澆水的村支書張敏感慨地說。

為充分發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凝聚民心、帶民致富作用,織金縣按照「三個一律」政策,涉農政策一律向合作社傾斜、涉農資金一律向合作社集中、涉農項目一律由合作社實施,激勵合作社發揮作用,不斷加大扶持力度。今年向全縣的村集體合作社傾斜實施涉農項目共計51個,涉及資金1465.8萬元。同時,多措並舉發展皂角和南瓜產業,通過397個村集體合作社覆蓋農戶4.65萬戶,其中貧困戶1.29萬戶,全縣實現集體經濟積累超過10萬元的村達204個,全縣村集體經濟積累達8843.5萬元。

扶貧道路千萬條,產業扶貧第一條。下步工作中,織金縣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探索「聯社 分社」「強村 弱村」「企業 鄉村」等工作模式,全面建強合作社,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楊俊)

相關焦點

  •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近年來,田莊村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目標定位,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升組織力為舉措,將黨支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把黨員集合起來、把群眾組織起來、把客商聚攏起來,抱團發展、合作共贏,努力實現富民強村。
  • 臨沂市河東區: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幫助群眾致富增收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 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鎮在脫貧攻堅行動中,堅持焦點不散、靶心不變,通過實施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建設產業扶貧項目,增強扶貧幫扶效果,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一提起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鄭旺鎮劉官莊村村主任劉樹昌就讚不絕口。劉官莊村現有產業扶貧大棚6個,脫貧享受政策貧困戶28戶53人,2020年度貧困人口人均收入達7800元以上。今年,劉官莊村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拓寬村集體增收、增加村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先後成立了劉官莊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辰興肉牛養殖合作社。
  • 黨建引領 「民購」飄紅——「紅色基因」升華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擁抱...
    目前,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處於網際網路時代高速發展帶動之下,兩者的廣泛交集已是必然,擁抱已成事實。但想要做到水乳交融,同頻共振,在擁抱的基礎上達到無縫契合,則是一項破題工程。今年以來,在開發區工委黨群工作部指導下,古現街道黨委在深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基礎上,探索以黨建引領,打造社區新媒體電商(民購)平臺,以「紅色基因」為紐帶,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與網際網路進行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深化和擴大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強村富民的新路徑
  • 佃裡院: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開啟強村富民新模
    初村鎮佃裡院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員曲奎明激動地說道。走進佃裡院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聖女果種植大棚,清香撲鼻,放眼望去一片綠意盎然,成串的果子掛滿枝蔓;旁邊的葡萄大棚裡,一棵棵葡萄苗整齊排列、長勢喜人;而在村南的果樹育苗基地裡,一株株桃樹苗和梨樹苗爭先搶後的向上伸展身姿,社員們正忙著平整土地、澆水、施肥,夏日的佃裡院村一派生機勃勃。
  • 茌平區菜屯鎮成功召開2020年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向激勵大會
    、全體機關幹部、各村黨支部書記、村兩委成員及菜屯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運營管理中心全體工作人員近三百人。2020年初,菜屯鎮開始謀劃成立村級黨支部領辦木材加工合作社,3月份鎮財政出資創新性的成立了山東省第一家鄉鎮層面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運營管理服務中心,4月份實現全域覆蓋,截至2020年11月底,30家黨支部領辦木材加工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增加村集體收入35餘萬元。大會由菜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左中原主持,左中原指出,幹事創業爭先進,敢為人先評上遊。
  • 大方縣高潮社區: 「四聚四強」凝聚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強大合力
    聚焦黨建引領,強化組織保障2020年以來,大方縣綠塘鄉高潮社區在推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工作中,以聚焦黨建引領、聚焦陣地發展、聚焦組織建設、聚焦產業優勢「四個聚焦」為抓手,以強化「組織保障、規範建社、運營管理、領辦效果」為主線,推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現聚合裂變效應。
  • 乳山市育黎鎮: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近年來,育黎鎮把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檢驗基層黨建工作實效的重要抓手,按照「試點先行、示範引領、擴展規模」的發展思路,成立支部領辦合作社15個,趟出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有增收、農村有奔頭的多贏之路。
  • 萊州: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豐收節上曬豐收
    9月19日上午,萊州市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產品推介會在萊州市文峰路街道田家村舉行。活動現場,不僅有村民組織的精彩演出,還對當地15家村辦合作社生產的特色農產品進行了推介。
  • 北孟鎮整鎮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實現村集體經濟與農民收入...
    北孟鎮黨委經過認真調查研究,整鎮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現村集體經濟與農民收入「雙贏雙增」。目前,92個村已全面成立了由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藉助「樂萬家」益農服務平臺,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實現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利益聯結機制,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賦予合作社經營體制新的內涵,確保村集體年收入突破5萬元,有更多的村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 二塘鎮:練好「三字訣」 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近年來,二塘鎮全力抓好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引擎」。通過練好「三字訣」全力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二塘鎮黨委統籌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明確12名包村領導牽頭督促指導12個村(社區)的創建和推進工作,同時各村(社區)的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通過法定程序選舉支部書記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如果村黨支部書記為下派的,由黨總支副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合作社法人、理事長,負責帶領合作社建立管理章程、制定分紅機制和激勵機制,逐步構建起了以鄉村兩級為主體的組織領導體系和責任體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萊州: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曬豐收"
    ——上周末舉辦的萊州市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產品推介會上,熱鬧非凡,乾貨滿滿:每天上午有大型演出,慶豐收鑼鼓和書法比賽,下午和晚上有戲曲、秧歌、篝火舞等現場表演。據介紹,萊州市文峰路街道田家村黨支部領辦成立了金豐農業合作社,重點發展小米種植產業。今年剛生產出的新鮮小米,受到參觀者的追捧。據田家村委主任楊春華介紹,通過線上線下的雙銷售模式,田家村通過原生態的種植模式,不但把小米推廣了出去,還把小米的口感質量提升了上來。為了讓參觀者有更直觀的感受,萊州市文峰路街道棗林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把一棵棗樹搬到了現場。
  • 金沙縣五龍街道:「三個三」譜寫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新篇章
    金沙縣五龍街道通過抓實三個重要環節、探索三種發展路徑、強化三個保障作用等有力舉措,紮實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 社工作,努力譜寫壯大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致富新篇章。 街道每月召開 1 次專題會議,組織學習黨支 部領辦合作社有關文件精神,確保吃透精神、領會實質、把握 要求。針對各社區工作推進計劃,認真組織研究討論,對社區 集體合作社擬發展產業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進行逐一分析、逐 一研判、逐一篩選,切實幫助把好方向、理好脈絡、解決難題、推進工作。 抓組織實施。
  • 「紅色基因」升華 煙臺古現街道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擁抱網際網路+
    今年以來,煙臺古現街道黨委在深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基礎上,探索以黨建引領,打造社區新媒體電商(民購)平臺,以「紅色基因」為紐帶,將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與網際網路進行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深化和擴大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強村富民的新路徑。
  • 七星關區大屯鄉:突出支部引領 產業蒸蒸日上
    依託赤水河谷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大屯鄉歷來有種植柑橘的傳統,「大河口椪柑」一直以來聞名畢節周邊。「在我們大河村,家家戶戶種有柑橘,有些果樹一棵一年可採摘3、4百斤。按市場價2元至3元每斤計算,產值近千元。」張世鳳說。選對產業,大河村發展勁頭十足。
  • 【地方】福建古田縣:支部領辦合作社走出強村富民新路子
    支部領辦合作社走出強村富民新路子福建古田縣建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試點59個,落實產業發展項目87個,預計今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450多萬元初冬時節,記者一行驅車來到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黃田鎮金翼村「金翼村立足『金翼之家』旅遊景區開發,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預計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42萬元。」黃田鎮黨委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改革報、改革網記者,近年來,由金翼村黨支部領辦成立古田縣鳳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由村幹部、黨員、鄉賢帶頭入股,策劃生成「文化傳播、旅遊體驗、公益活動」三類13項服務項目,引領帶動了文旅產業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效激發了鄉村振興活力。
  • 濰坊昌邑:整鎮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奏響鄉村振興「北孟大合唱」
    但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在內容中明確規定,「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單位不得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此黨支部、村委會不能作為成員入股合作社,原來的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大都是支部書記和部分黨員成立的合作社,再通過契約的形式進行收入約定。如何解決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身份問題,這在全國都無經驗可考、無先例可循,成了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一大難題。
  • 中國改革報|福建古田:支部領辦合作社走出強村富民新路子
    「金翼村立足『金翼之家』旅遊景區開發,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預計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42萬元。」黃田鎮黨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由金翼村黨支部領辦成立古田縣鳳亭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由村幹部、黨員、鄉賢帶頭入股,策劃生成「文化傳播、旅遊體驗、公益活動」三類13項服務項目,引領帶動了文旅產業發展,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效激發了鄉村振興活力。
  • 蓬萊區大柳行鎮:擘畫產業新景 激活振興動能
    隆冬時節天地寒,合作社裡正春暖:皚皚白雪覆蓋下的大柳行鎮,一座座山巒,蜿蜒相連,一座座日光大棚,銀光閃閃,16個村級合作組織遍地開花,一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正在申辦……煙臺市蓬萊區大柳行鎮將2020年確定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提質增效年,舉全鎮、聚全局之力出實招、想實策,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實現新突破
  • 「海參幫幫團」來了——煙臺開發區八角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送來...
    豐收年後遇大「疫」 咱們合作社能幹點啥? 合作社年銷售額1150萬元、社員人均增收4.6萬元……2019年,開發區八角街道八角村黨支部領辦的八角灣海參專業合作社喜獲豐收!
  • 汶上縣苑莊鎮大王莊村:支部領辦合作社 黃姜種出致富路
    汶上縣苑莊鎮大王莊村堅持黨建引領促產業發展,黨支部帶頭領辦合作社,大力發展黃姜種植產業,助力農民致富,集體增收。在汶上縣苑莊鎮大王莊村特色種植基地裡,工人們正忙著收穫黃姜。粗略估計,每畝地黃姜的收成能達到一萬四到一萬五千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