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小丸紙
CBA聯賽就剩下總冠軍的爭奪了,從季後賽開啟的那一刻比賽的精彩程度讓球迷朋友尖叫,畢竟一場定勝負太給力了。可是精彩的比賽之餘讓球迷朋友為中國的籃球一絲絲擔憂,畢竟裁判的吹罰再次成為了球迷朋友和媒體議論的焦點,只是因為他們的判罰太缺乏專業性了,尤其是看了北京隊與廣東隊的系列賽之後,簡直讓人感覺到想反胃啊!不得不說如今的中國籃球界的評論員有很多,蘇群、楊毅、王猛柯凡等等都是一個系列的,而籃球運動員出身的馬健指導則是屬於另一類,不得不感嘆馬健指導的人格魅力,他從來不和稀泥,說話總是一針見血,這也得罪了不少人,也就是他的同行,讓他遭到了排斥,可是球迷朋友力挺馬指導。
看了CBA季後賽的判罰之後,尤其是北京隊與廣東隊的G3,馬健指導忍無可忍在社交媒體更新了動態說:「我們的籃球整體戰術水平和戰術素養距世界差距太大,很多時候犯的都是很低級的錯誤。一個錯誤出現也許是偶然,出現第二次時候就需要警惕和檢討;但一場比賽出現第三次或者常態化出現同樣錯誤時,我們就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能力是否要回爐重造。籃球的進步不是關門自嗨!我們需要開放的心態,用大胸懷接受先進的理念和跟上現代的發展。我們需要繼續用刻苦的訓練態度努力向前;否則我們的職業體育將在世界舞臺上更多次地把遺憾留給自己!」
我佩服馬指導敢於說真話的勇氣,林書豪最後一攻倉促三分,讓我想起有一年NCAA總決賽,也是最後一攻,面對對方緊逼,進攻方明顯有布置,最終發球人是最危險也是最容易漏掉的人,結果被他跟進投進三分絕殺對手。反觀首鋼沒有這種布置,間接反映了缺少這種戰術素養,就算是時間所剩無幾看似沒有機會還是可以做文章的,反觀廣東隊比國內其他隊好一些,先是甩給威姆斯的長傳,緊接著沒有暫停,前場底線球易建聯造成三分投籃犯規,都是平時訓練的結果。
光走出去和歐美高水平的強隊較量是不夠的,國外高水平的基層教練的引進很重要,這比引進好外援重要多了,我覺得馬布裡這種的最好,帶著隊裡的年輕人去掉壞習慣,如果每個俱樂部,甚至是俱樂部的各個梯隊裡都有一個給隊員去掉壞毛病的基層教練,中國籃球何愁不強大,這種引進的事姚明可以牽頭和推廣。球員基本功太差,沒有相互掩護擋拆製造空位投籃,自主進攻能力太差,防守搶籃板不擋人等等,這些都是技術細節,這些都是初中高中體校應該教並且做的,而相反我們的國家隊這些都做不好,可想而知我們離世界籃球的差距有多大。
有一個老球迷感嘆說:中國籃球的本質是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都不是打籃球的料!要彈速沒彈速,要爆發沒爆發力!要力量沒力量,難道籃球僅僅是長得高就能打好的嘛?任俊飛,方碩,趙繼偉,郭艾倫,王哲林,周琦,真心不知道他們怎麼打上國家隊的,中國籃球未來10年,很可能會一直無緣奧運會!去了也是5連敗回家!
力挺馬健的球迷直言:當年中國需要馬指導這樣的運動員!當今更需要馬指導這樣懂籃球能提出弊端並解決問題的人!我的觀點是國內球員缺乏與國際強隊對抗的自信心,訓練一定要偏向於身體素質,技術中國人從來都不差,一定要加強對抗性訓練,有了自信心,才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