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美2021年網絡同步拍賣會丨《毓秀》——古董珍玩專場

2021-02-14 博美拍賣

點擊圖片 進入專場


Lot 002  清早期 「大明宣德年制」款銅獅耳簋式爐(原配三足爐座) 

口徑:13cm  淨高:9.3cm  總高:12cm  爐重:1262g  座重:736g

宣爐一物,乃國家之器,屬帝王文化,民族文化,所謂香火傳承之根本也。「宣爐乃中國之文藝復興」、「宣爐乃文房首器」、「宣爐最妙在皮色也」、「宣朝制宣銅,且崇宣爐一物,亙古鮮有。」可見,古今中外,皆有頌揚。

《宣德彝器圖譜》載,獅耳爐為宣德年間御賜兵部尚書及大都督等軍職人員之器形,取其威猛之意。又文殊菩薩騎獅,故此爐適宜供養。

斯爐高貴中不失威儀,其身型較高,圓口外侈,沿線精巧致雅,拙而又韻,與爐座之唇線平行對仗。觀其爐腹,飽滿微垂,線條優美古雅,弧形周遭一致,與數理中的圓周率恰合,以當年工藝之水平,是極為難以達到的高度。觀其所綴之雙獅,頷首俯視,立體感極強,額頭鼓凸,如意形高鼻,毛髮細密盤曲,層次分明有序,神採奕奕,不怒自威,實為能工巧匠之妙手所成就也。

足沿寬厚,底心嵌「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識,乃與爐身一體失蠟法鑄就,後精心修磨,字跡清秀端正,筆筆強悍利落,力道深厚,可見授意及用心。

其座獨絕,出沿厚實,緣邊起弦,玉環形爐槽,束腰均雙弦,三足如海天旭日,祥雲環繞,精巧雅趣。宣爐者,顯見原座保存完好者,極為不易。

「宣爐之妙,妙在皮色也」,此乃明代文人冒襄之言,其皮為膏油蠟茶之色,經數百年之火養,包漿瑩瑩,寶光內蘊,柔滑恬靜,頗有文房清趣。此爐與座,渾然一體,水天一色,若非製作高妙,銅質精良,養護得法,何能若此,著實難得。


Lot 003  清早期 「大明宣德年制」款銅竹節紋朝冠耳三足爐 

口徑:23.9cm  高:16.4cm  重:5001g

此爐精銅所鑄,勢如泰山,巍然似鼎,氣勢恢宏,爐氣旺極。整作三足鬲形,以竹紋入飾,做工精良考究。平口寬折沿,束頸光素,爐腹扁鼓,肩兩側對飾雙朝冠耳,一波三折,剛柔並濟,貌如竹節,並在耳部飾以竹葉,虛實相生,寫實巧妙。足部踞地有力,亦作竹節之狀,形異而力毅,莊重闊達之感畢現,三足之上巧設竹枝若干攀附,自然蔓延伸展至腹,精巧靈動。

腹下環收,中央方框內減地陽文「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三行楷書,鑄後精修,結字方正嚴謹,字風沉穩,筆畫粗韌,乃清早期所流行的榜書風格,也稱擘窠大字。

通體熟慄皮色,其色沉靜,視之豐腴,撫之滑膩,古意自內而出,相生融合五行裡,柔潤平嫩嬌色在,遠觀則亙古蒼茫,氣勢磅礴,近撫則綿膩凝脂,舒心悅目,乃宣爐本色原韻也,

竹一直以來便被譽為高風亮節的代表,僅數片葉,堅勁挺拔,氣勢衝霄,很具竹節操堅貞高潔的象徵。竹之絕妙處,未曾出土先有節,其性最殊,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風來自成清籟,雨打更發幽韻,饒有「篩風梳月帶雨斜」的特色。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句,由此可見古人喜愛竹的程度之深。

   儘管竹子無牡丹富麗,無松柏偉岸,無桃李嬌豔,但它象徵虛心文雅、高風亮節的品格,為世代文人稱頌。竹節紋香爐融入了喜竹、嗜竹的文人情懷,將「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的文人性情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不可多得的文房佳器。本件香爐以竹之形象為刻劃對象,輔之以返璞歸真的器型,足見作者之巧思,寄情懷於私物之心。


Lot 004  清早期 「大明宣德年制」款銅回紋方耳雲足筒式爐

口徑:24.5cm  高:17.4cm  重約:5750g

明代宣德年間是銅香爐製作的鼎盛時期,據歷史記載,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鑄銅爐,合計五千餘件,除了供御用外,也用來分賜給諸王、臣子及京內各郊祭壇,甚至各地的聞名寺院,廣為流傳。明代大藏家項子京認為「其款式之雅,銅質之精粹,如良玉之百鍊,寶色內涵,珠光外現,……非它物可以比方也。」後世爭相仿之。

本品爐之樣式及規格均傳世鮮見,以精銅為材鑄造而成,入手極其厚重,體量碩大,圓中寓方,氣勢不凡。

平口內斂,筒式深腹,與口同寬,腹兩側雙耳獨特,方且銳利,尤為少見,轉折剛勁有力,線條堅挺,與圓潤的器身相映成輝;外壁上下精刻回紋各一周,寓延綿不覺之意,腹下承接三雲足,其勢稍外傾,踞地穩健紮實。

爐底平整開闊,中央長方框落「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標準沈度體,地子平整,鑄後精修,幾不見刀痕,字精且正,筆劃挺勁,可見授意及匠心,款識風格少了明款的冷峻與灑逸,多了入清後的秀美與端莊,是為時代使然。

通體包漿渾厚,蠟茶皮色,紅暈悠然,熟美可掐,內膛、外底及紋飾之內可見銅綠鏽斑,蒼茂古樸,別有一番韻味。安置廳閣殿堂,雅致古韻,復古思賢,藏賞兼備,當為爐中之上品也。


Lot 005  清早期 「大明宣德年制」款銅胡人進寶方爐

口徑:12.5x10.4cm  長:22cm  淨高:13cm  總高:17cm 重:1700g

此件作品作雙胡人力士抬爐造型,獨特新奇,傳世無多,類似式樣者可見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明代玉人耳長方爐」,出版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冊,1996年,頁229,圖181。另見故宮博物院藏琺瑯器爐。

兩力士貼爐而立,頭頂捲髮,深目高鼻,絡腮鬍須,身穿胡服,雙手抓住爐身兩側之銅環作抬爐狀,戴頭箍、手鐲、臂釧和腳環,雙足光赤,形象生動,表情誇張,整體造型頗具力量感及異域風情。爐身作方鬥式,平口折沿,斜直腹,平底,下設四如意雲形拐足。底心開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款字清秀,布局疏朗有致,法度嚴謹。

整器造型方正,稜角分明,輔之以胡人形象,於剛勁挺拔的形體線條間透出錚錚剛陽肅穆之氣,不僅彰顯出華貴非凡之氣質,也完美的詮釋了清早期鑄銅工藝的精髓所在,加之包漿濃鬱,氣韻沉穩冷靜,莊嚴肅穆,為同時期同類型器物之佳作,廳堂布置,典雅大氣。

胡人,即中亞或西亞人,以胡人形象入工藝品裝飾始於唐而盛於唐,其後減少,及至明代中晚期,隨著中外貿易往來的復甦,工藝品中又出現了胡人形象,萬曆官窯瓷器中,嘗見有八蠻進寶紋飾,拍品以雙胡人抬爐為造型,亦含有「進寶」的吉祥寓意。

1. 倫敦蘇富比,2007年5月16日,編號0367。2.《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中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1996年,頁229,圖181。3. 故宮博物院藏,清康熙·掐絲琺瑯人形雙耳長方形蓋爐。4.北京保利,2019年12月4日,編號5272,成交價RMB 7,475,000.北京保利,2019年12月4日,編號5272,成交價RMB 7,475,000.


Lot 009  清乾隆 銅海水江崖蒼龍戲珠紋鋪首耳盤口賞瓶 

口徑:12.1cm  高:38cm  重約:6750g

此御製龍紋賞瓶以精銅鑄造,質密而重,器型穩健大氣,莊嚴屬目,宮廷氣息難掩,非皇家不可供納其工本。盤口,緣邊起弦,束頸,圓肩修身,弧腹下斂,至底外撇,重心集於上腹,淺圈足。

口沿及足牆均刻連續回紋一周,延綿不絕,天地相映。腹部上下雙弦為界,飾以仰覆如意雲頭紋,腹部主體鑄雕蒼龍自海水江崖之中騰躍而起戲耍火珠,紋飾高浮於面,呈現出高浮雕之效。可見蒼龍四肢大張,卷尾持衡,龍鬚飄逸,龍角銳挺,雙睛炯炯有神,身軀長韌矯健,鱗片畢現,鬃發細膩,絲絲分明,非皇家不能有此氣勢之蒼龍,周圍襯以各式祥雲紋,寓靜於動。肩腹部鑄飾雙鋪首銜環為耳,乃是對漢銅尊的忠實摹擬。 

此件賞瓶體現了乾隆一朝精湛的鑄銅技藝和極高的藝術水平。據《欽定大清會典》記載,宮廷自康熙朝始設立武英殿造辦處,下設十四作,其中就有「鑄爐處」與「銅鋄作」,但直至雍正八年才開始大量製造銅質陳設品。

時至乾隆時期,國力昌盛,皇帝對宮廷所需器物的製作更加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其間要求御作坊製作各式新穎器物,以供陳設、供奉等使用,有些無款器物是奉旨不加款識的。在清宮檔案中有乾隆皇帝授意某種器物不具款的記載;從存世宮廷器物來看,清代禮器、供器或部分陳設器往往是不署款。

如斯銅瓶,華美繁縟,展現國家昌盛之氣魄,集古今於一體,綴以當朝新氣象,傳世尚未見有相同器物。比較一套五供例,包括兩壺、兩燭臺及一座香爐,售於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編號2826。另有放山居所藏兩壺,工藝均相類似。再見源於圓明園的一對乾隆銅方觚,曾三度售於香港蘇富比,終於2007年10月,以RMB 11,303,500成交,編號1322。

2010年出版於《首屆世界華人典藏大展》的一件帶有雍正六字款的龍紋大銅瓶,其上紋飾與本件賞瓶有異曲同工之處,參見北京東正,2018年6月拍品,故而猜想,拍品應為雍乾之交所造之器。

是次出現拍賣的此件乾隆御製銅鑄龍紋置器,規格適中,但予人碩巨穩重之張力,鑄刻紋飾繁複奢華、威武的遊龍紋樣更章顯無上皇權。這類別的銅器陳設物多是為紫禁城內的宮殿而訂製、或作呈獻予皇帝的貢口,以頌天子聖德,典型的清宮造辦處風格,亦是綿延中國數千年之銅鑄陳設器的經典傳承。

1.香港蘇富比,2007年10月9日,編號1322,以RMB 11,303,500。2.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編號2826,成交價RMB 20,454,750。4.北京保利,2020年10月20日,編號6149,成交價RMB 2,300,000。3.北京東正,2018年6月17日,編號0834,成交價RMB 20,700,000。5.《首屆世界華人典藏大展》,北京出版社,2010年,頁35。

北京東正,2018年6月17日,編號0834,成交價RMB 20,700,000。

放山居藏清乾隆夔鳳紋大供瓶

香港蘇富比,2007年10月9日,編號1322,以RMB 11,303,500

香港蘇富比2008年4月11日,編號2826,成交價RMB 20,454,750。


Lot 010   清乾隆 「乾隆年制」款銅灑金夔龍紋雙聯瓶

淨高:12cm  總高:15cm  淨重:475g

記錄:紐約佳士得,2015年9月17日,編號2116。

清代考據學發展,掀起復古風尚,清高宗乾隆尤其雅好慕古,此時期的工藝造型藝術及紋飾圖案明顯表現仿古器物風格,往往取商周青銅器的典雅厚重及紋飾的神秘威嚴,化裁而造,此器既是一例。

雙聯瓶,為明清兩代流行瓶式之一,因兩瓶聯成一體而得名,器型源於新石器時代的雙聯壺,通常是兩瓶的腹部粘連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體相連。形制如連體雙魚,又稱「連體瓶」、「雙魚瓶」或「合歡瓶」,唐宋時的瓷製品有雙魚瓶,在唐三彩中已出現,至清代雍、乾的景德鎮窯瓷器中多採用,品種有青花、粉彩、琺瑯彩、單色釉等。

此件銅灑金夔龍紋雙聯瓶,器表包漿古潤,整器造型和布局裝飾都模仿古青銅器,但又加以糅合改造,呈現出古樸華麗的清宮新風。整器作雙瓶連體狀,二瓶一高一低錯落,其中高者似尊,盤口,束頸,豐肩,長弧腹下收,至底微撇,圈足,底心暗刻「乾隆年制」楷書款,口部及肩部飾回紋一周,腹部以雲雷紋為地,飾夔龍紋;足脛處飾蕉葉紋,內填雲雷紋及蟬紋。矮者似盂,小唇口,束頸,溜肩,外斜直腹,下承圈足,頸部上下飾鼓釘紋及勾雲紋各一周,腹部上下飾回紋及如意雲頭紋。整器通體布滿雪花紛飛般的鎏金飛雪斑,疏密分布,錯落有致,發出絢麗奪目的紅霞金星色澤,彰顯出華貴非凡之氣,具有濃厚的宮廷氣息。 

本器採用的點金亦稱灑金,是於器物成後,將金和銅這兩種金屬融為一體,二次加工而得,工藝極其複雜,製作難度大,尤其是製成體量較大的器物更為不易。一說爐經開光之後,皆以酒金為記。其為一種傳統特殊的工藝,唐代貼金已普遍,宋代黃金竭乏,素有銷金禁令。《宋史·仁宗記》:「康定元年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飾佛像」。《天工開物》:「凡色至於金,為人間華美貴重,故人工成箔而後施之」。貼金多用於佛像建築等器表的大面積裝飾,而灑金更為精緻細美,以斑駁少量的裝點達到極強的藝術效果。

配木質鏤空夔龍紋器座。



Lot 013  明  銅嬰戲擺件

長:9.8cm  高:8.5cm  重:711g

1.《器象——牧心齋乾隆宮廷銅器及文房展》,嘉德藝術中心,2017年10月。2.《居山水間——王天德作品暨牧心齋古器物展》,牧心齋,2018年11月。

此件作品以精銅為材,作三童子嬉鬧於長方倭角器座之上。通體包漿油潤,皮殼盈亮,蠟茶古色,視之豐腴,撫之滑膩,為好古者最喜之色。

器座陰刻六角菱花紋,側面鏨刻精美的花卉紋為飾。孩童造型承宋代之風格,圓首圓腦,憨態可掬,神情栩栩如生。上身袒露,腰系短裙,下著長褲,衣飾處理簡潔合理。兩側童子站立抗杆,中間童子雙手扶杆,一足駐地,一腳抬起,側首含笑,作遊戲之狀。    

兒童在嬉戲中表現出的生動活潑的姿態,專注喜悅的表情,稚拙可愛的模樣,不只讓人心生憐愛,更能感受到童稚世界的無憂無慮,充滿了生活意趣。古代,這種題材被稱為「嬰戲」,名為「嬰」,實際是「孩」,兒童或玩耍,或嬉戲,千姿百態,妙趣橫生,還有和生肖圖案、各種吉祥器物、兒童遊戲結合的,象徵著傳宗接代的觀念深入人心,已經人們對多子多福的美好祝願。

拍品整器銅質精良,包漿古雅,題材深透著巧妙、生動之情懷,洋溢著一種喧鬧可聞的稚趣。童子比例和諧,完全不似明代中晚期頭大身小之造型,當為明初之文房用器,使人愛不釋手。


Lot 018  明早期  銅鵝形香薰

淨高:50cm  總高:65cm  淨重:7200g

中國有著悠久薰香傳統,西漢初期,在漢武帝之前,薰香就已在貴族階層流行開來。長沙馬王堆漢墓就出土了陶製的燻爐和燻燒的香草。宋代以來更多的香具融入到文人生活之中,香具也有了極大的發展,宋·《香譜》中有記載:「香獸,以塗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以為玩好。」

明代香具有了更廣泛的形式,類似拍品之「鳧鴨」造型的燻爐在彼時極為流行,頗具時代特色,如永樂四年(1406),朱有墩在《元宮詞一百首》中便道有:「金鴨燒殘午夜香,內家初試越羅裳」。

此件香薰精銅所鑄,作鵝駐足而立,回首引頸長鳴之狀,形制既富具生活氣息,又頗有藝術感染力,豐羽可開合,腹放置香料,鵝喙通過粗韌的曲頸與身軀通暢連接,薰香點起時,綿綿香氣會從鴨嘴處嫋嫋冒出,神怡自然。

其形體尺寸與真鵝相似,比例協調,刻畫尤為入微,栩栩如生,鑄雕技法嫻熟精到,尤其在以銅為載體,表現頸部、鵝掌及羽翼的質感上,極見功力,非庸手所能為之,寓意美好,傳世百載,實屬難得。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羲之愛鵝的故事膾炙人口,鵝為中國傳統文人的摯愛之物,在中國文化中佔一席之地,潔白一身體現白鵝純真之雅,也代表著吉祥長壽如意。

配木質海浪紋器座,下襯蓮瓣紋四方須彌座。


Lot 019  明  銅鎏金觀音坐像 

高:44cm  重約:6400g

此尊為明代中晚期漢傳佛教觀音造像的典型樣式,其風格與首都博物館藏「明楊柳觀音菩薩坐像」及為相似,參見《佛教慈悲女神——中國古代觀音菩薩》,文物出版社,2008年,頁154,編號64,可做對比賞鑑。另可見故宮博物院藏所藏「明·銅鎏金觀音像」,見《故宮經典——故宮觀音圖典》,故宮出版社,2012年,頁60,圖33。

觀音是印度梵語意譯簡稱,全稱「觀世音」,又稱「觀自在」、「觀世自在」、「光世音」,德號「圓通大士」。她是印度佛教中的著名菩薩、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各大菩薩中,她以慈悲著稱,是佛教慈悲的化身。千百年來,她以慈悲的功用受到了印度、中國及東南亞各國佛教信徒的廣泛崇信,被譽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菩薩頭戴花冠,枝蔓婉轉,流暢韌勁,束高髮髻,髮絲梳理整齊,寶繒呈「U」字形上飄,大耳垂肩,耳飾花墜,面龐豐腴,額頭高廣,眉如新月,雙眼微闔,嘴唇小巧,帶有笑意,展現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莊嚴法相。頸部三道蠶節紋,上身軀體豐臃,胸前佩戴U形華美瓔珞,著垂領法衣,內系高腰長裙,衣紋層層相疊,鋪展疊壓於身前,再現衣服的真實質感,衣飾邊沿鏨刻有細密精美的花卉紋飾。雙腿全跌迦而坐,一手胸前作說法印,右手腹前當空禪定託缽。下承三層仰蓮座,瓣尖俏立,蓮瓣精巧有佳。主尊通體鎏金,金水雖略顯斑駁,但質感厚重,依然金光璀璨,富麗之姿難掩,整器造型大方,形象生動,寓意深刻,工藝精湛,不論是菩薩的造型,還是蓮臺的形制,都是明代漢傳佛教造像的流行樣式。

1.《佛教慈悲女神——中國古代觀音菩薩》,文物出版社,2008年,頁154,編號642.《故宮經典——故宮觀音圖典》,故宮出版社,2012年,頁60,圖33。3.《歷代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編號26。


Lot 022   清  奚鐵生款竹雕山居圖詩文筆筒

口徑:12cm  高:15.7cm

樹合秋聲滿,村荒暮景閒。虹收仍白雨,雲動忽青山。鐵生。

清乾隆年間,竹刻名家輩出,技法更趨新穎,他們與晚明竹刻大家一樣,精於書畫,並遵循應物造型,隨類賦色的藝術法則,大多數作品達到「極物之體,盡物之神,得物之趣」的境地,諸如周芷巖、潘西鳳等竹刻技藝登峰造極之輩,亦如金農、翁方綱等文人書畫、篆刻功力頗深之流,奚鐵生亦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竹刻作品傳世鮮見,僅見一例木雕器,原為香港張子玲舊藏,帶有清乾隆壬午年二月款的紫檀木雕筆筒,售於香港佳士得,2018年春季拍賣會,編號2958.

奚鐵生(1746~1803),名岡,字純章,後字鐵生,號蒙泉外史、散木居士、奚道人等,室名冬花庵,錢塘(杭州)人。工書法,行書、草書、篆書無一不精,山水、花卉有惲壽平氣韻。在篆刻上,他宗法秦漢古印,領浙派篆刻陽剛風氣之先,與丁敬、蔣仁、黃易齊名,號稱為「西泠四家」,並與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合稱為「西泠八家」。

中國文人大多崇尚使用竹製筆筒,這可能與國人崇竹有緊密關聯。宋代蘇軾寓竹為君子曰:「璧上墨君不解語,見之當可消百憂。」文同則稱竹「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竹在我國自古就是純正、正直、謙虛的象徵,於是竹製筆筒在文人中頗為時興。

此件筆筒以整節老竹雕刻而成,器壁厚實,色澤紅慄悅目,沉渾含蓄,其間紋理清晰細密,工致齊整,包漿陳潤,彰顯古韻之氣。

呈直筒形,口沿稍內傾,下承三矮足,外壁以鏟地陽刻、陰刻之法,飾繪出一幅山水圖,可見巨石疊嶂之間,欄杆亭臺矗立,周圍蒼松韌勁,秀竹竿竿,一派可有可居之象。畫面一隅以刀代筆,淺刻草書詩文兩首,乃出自金朝詩人元好問《山居雜詩》其二及其三,後落「鐵生」款識,鐫刻流暢,一氣呵成。

整器造型雋美典雅,圖文布局簡繁相宜,雕刻用刀果敢流暢,線條挺括有力,線面變化豐富,氣度頗佳,詩畫結合,彰顯文人氣度,足見奚鐵生深厚的書畫功底及精湛的竹刻功力,是一件別開生面的竹雕佳器,可藏可賞,難能可貴。

香港佳士得,2018年5月30日,編號2958,「清乾隆壬午年二月(1762) 奚岡刻紫檀林亭幽靜圖筆筒」,成交價HKD 812,500

清乾隆壬午年二月(1762) 奚岡刻紫檀林亭幽靜圖筆筒」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高清圖錄

相關焦點

  • 廣東宜傳拍賣行| 2021年1月份拍賣會,展覽與拍賣時間提示
    廣東宜傳2021年傳承系列專場拍賣會•貳  網絡預展/同步拍賣:  網絡預展平臺: 藝狐全球拍賣App 雅鑑App 聯拍在線App 藝典中國App  網絡競拍平臺:藝狐全球拍賣(廣東省深圳福田區上梅林中康路卓越城一期一棟1305)  同步拍賣時間:2021 年 01 月19 日 ( 星期二 ) 晚上 8:00 開始
  • 2016年度鑑賞丨墨硯Top50
    明 方於魯石榴詩文圓形墨直徑8.3cm成交價:483,000 人民幣2016年11月15日 中貿聖佳2016秋季拍賣會 集萃-古董珍玩 ( Lot 1476 )清乾隆 仿古御題詩石渠硯長15.5cm;寬15.5cm成交價:460,000人民幣2016年5月16日 中貿聖佳2016年春季拍賣會 集萃—古董珍玩(Lot 1083)
  • 藝周藝事 | 蘇富比亞洲區年成交額達72億、北京保利兩場大拍成交達...
    從嶄新的『絕密競投』拍賣模式、首創高清全球直播,以至成績彪炳的網上專場,我們不斷蛻變,順應市場瞬息萬變的形勢,滿足藏家所需。業務上的連連創新為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預備迎向更精彩的 2021 年。」  02  北京保利2020年兩場大拍成交達55.7億  截至 2020 年底,保利網拍平臺共舉辦限時拍專場 87 場,總出價次數近 50000 次,成交金額突破 2 億元,平均成交率 87%,總瀏覽量超過 37 萬人次。
  • 明代曠世傑作《十面靈璧圖卷》將亮相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
    9月10日,「致敬·收藏——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新聞發布會在新保利大廈舉辦。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有控股拍賣公司與中國拍賣行業的領軍企業,保利拍賣走過十五年曆程,碩果纍纍,連續十年在國內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中列成交額榜首。
  • 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即將啟幕
    11月27日,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即將啟幕,共計38個專場,5700餘件重磅珍品,包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跡、郵品錢幣、珠寶翡翠、佳釀臻茗等門類。
  • 5700餘件重磅珍品即將亮相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
    11月27日,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即將隆重啟幕,激情四射的時刻,奇蹟誕生的瞬間,以及與藝術相伴的恆久美好,將在這裡開啟。 如約而至的中國嘉德2020秋季拍賣會,共計38個專場,5700餘件重磅珍品,包括中國書畫、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瓷器及古董珍玩、古典家具及工藝品、古籍善本、名人手跡、郵品錢幣、珠寶翡翠、佳釀臻茗等各門類,將繼續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藝術世界的魅力和藝術品市場的潛力。無限美好,無盡驚喜,敬請期待!
  • 拍賣季必備攻略|蘇富比|趙無極|常玉|當代藝術|拍賣會_網易訂閱
    12月2日展至各專場拍賣前一日,12月4日-5日舉槌拍賣。拍賣涵蓋中國書畫、古董珍玩、古代書畫、古籍文獻、錢幣、郵品、世界名人字札、珠寶腕錶及手袋、名酒茗品等精彩專場13個,拍品近2000件。為了方便各位藏家及藝術愛好者先睹為快,保利遴選此次拍賣中部分精品在新保利大廈雲樓十層先期預展,展期為11月27日-12月1日。
  • 北京翰海2018秋季拍賣會在京開幕
    此次拍賣會將推出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民國法書、古董珍玩、當代書畫、現當代油畫雕塑、紫砂藝術等共8個專場,拍品1730餘件。中國書畫中國書畫是本場拍賣最為重要的一個組成板塊,4個專場750件作品,貼合藝術品市場的主流收藏需求,從作品名頭、題材、年代等各個方面,都呈現出寬泛、多元的特點。
  • 清聖濁賢——國酒、養生佳品保真專場今晚21:30結拍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在茅臺四渡赤水。在接下來的一周內「中鴻信拍賣」小程序將陸續進行6個專場的網絡拍賣。將分別呈現:中國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等諸多版塊。感興趣的藏友也可到中鴻信藝術空間(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南大街6號中紡大廈8層)進行相關拍品的調閱,此間的每個夜晚,中鴻信將與各位藏友網絡相約,共話藝術收藏。恭候點擊進入,收穫收藏帶來的快樂…
  • 保利香港秋拍:重要古董珍玩精選(雜項篇)貳
    接上篇,接著說12月2日保利香港『重要中國古董珍玩』專場。倫敦蘇富比,1986年6月10日, 編號50(其一)3. 紐約佳士得,2012年3月22日,編號15154. 紐約佳士得,2017年3月17日,編號10115.
  • 古董珍玩﹕佛教造像藝術
    佛教藝術一直是保利香港拍賣中國古董珍玩的重點門類,2014年秋拍將繼續呈現明清金銅造像藝術,更有貫穿南北朝、唐、宋、遼、明、清的佛教造像系列,完整體現了佛教藝術的發展歷程
  • 福布斯生活|對話巴黎古董雙年展X佳士得:一場大型古董線上拍賣會的...
    2019年巴黎古董雙年展現場巴黎古董雙年展每兩年舉辦一次,如今已經發展為全球最富盛名和影響力的藝術盛事,也是每年秋季巴黎文化季的開篇之作。儘管遭受到疫情的衝擊,本屆巴黎古董雙年展依然沒有停下前行的步伐,甚至創新性地提出了史無前例的活動形式——聯手全球頂尖的佳士得拍賣行,進行了一場為期15天的線上大型拍賣會。
  • 今年網絡文物拍賣會佔比86%,「網拍」成為新常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衝擊,一系列大調整、大變革,既有不利影響,也蘊含新的機遇。記者剛剛獲悉,今年在已審批的100場文物拍賣會中,網絡文物拍賣會場次佔比高達86%,且多次出現高價位拍品。
  • 河南澤雨拍賣舉行冬季藝術品鞏義專場拍賣會
    拍賣會現場為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全面展示中華民族古代藝術精華和現代藝術精品,推動古玩愛好者及民間收藏家相互交流。由河南澤雨拍賣有限公司主辦冬季藝術品拍賣會於2020年11月29日在鞏義隆重舉行。河南澤雨拍賣作為本次拍賣會的主辦方,匯聚眾多民間收藏家及藏品,對彰顯河洛文化在傳統文化領域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展示鞏義文化風採。促進河南省收藏業與全國收藏界的交流與合作,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
  • 保利拍賣古董首夜斬獲10.1億元!
    「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神杯」1.33億元穩居2020年最貴古董寶座。 10月19日保利拍賣古董珍玩夜場成績斐然,總成交額10.1億元,1件過億拍品創今年最貴古董紀錄,20件千萬級別拍品。
  • 抓住秋拍的尾巴,廈門博美這場重器雲集的拍賣不得不看
    國內秋拍接近尾聲之際,小編驚喜地發現還有一場高品質大拍開槌在即,那就是廈門博美2020年秋拍。廈門博美長於古董器物的拍賣,古董專場一直做得有聲有色,突出拍品質量,強調性價比,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徵集渠道,歷年都能呈現出來源有緒、獨具看點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