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個體戶的生意都不太好,大部分店鋪都是在維持,能賺錢的少之又少。說實話十年前那時候的生意的確好做,不管幹什麼只要你肯吃苦就能賺到錢。那個時候的房租也相對便宜,在當時租100平的門店一年租金才兩三萬塊錢,現在同樣的地段已經沒有低於10萬的了。
從2018年左右開始生意越來越難幹,好不容易熬到了2019年,但是徹底失去信心了,人工房租都在上漲,各行各業大公司壟斷地位越來越嚴重,靠開個小店養家餬口已經很困難了。為了開店周轉被各種貸款壓的喘不過氣來,就指望每個月店裡能掙點錢來償還貸款,壓力真的是不小。過年雖然呆在家裡,但心裡卻七上八下的盤算著,這2020年後面的日子該怎麼過?
個體真的越來越難做了,感覺已經快看不到希望了,以前是人人努力就都有機會,現在的情況是誰投資誰賠錢!舉個例子吧,過去的生意鏈是獅子吃鹿,鹿吃草,草吸收陽光和土壤養分。而現在的生意鏈是獅子也開始吃草,甚至是直接吸收陽光和土壤養分,你想想鹿還有生存的空間嗎?
滋養出來幾個獨角獸卻倒了一大片的經營者,個體戶普遍規模都不大,大多數都是一些夫妻店,甚至是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創業,有的是城市裡的一些工薪階層,有的是農村人懷揣著夢想來到城市裡來創業。每一個實體店的背後就是一個家庭,有很多個體店不僅養活自己,也養活了一大批的僱員。每個僱員又有家庭,想像一下假如大部分個體戶倒閉關門,首先就是大部分底層人員失業,沒有收入接著這一部分人不敢消費,而我們每一個人的消費都是在為這個整體經濟貢獻著力量,這部分人不敢消費,肯定會影響其他行業的收入,甚至電商最後也難以倖免。
個體戶可能是現在非常難受的一個群體,有點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意思。當今這個時代是一個多元化消費的時代,用戶的消費渠道非常多,看個視頻就能完成購物,打開直播平臺也能找到需要的產品。所以我們要靜下心來,是應該要好好學習一下網際網路商業思維了,要不然跟不上這個時代,個體實體店真的很難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