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姨今年66歲,自從退休後整個人就清閒了很多,除了跟老姐妹們跳跳廣場舞,希望自己健康長壽,不給孩子「添亂」。但人一旦上了年紀後,身體有一些機能免不了會下降,很多病都會找上門。
今年3月開始黃阿姨總感覺膝蓋附近骨頭隱隱作痛,在兒子的催促下便去醫院檢查了一番,返現她的膝蓋痛不是骨質疏鬆,而且是確診了滑膜炎。醫生從她的膝蓋腫抽取出了一管紅褐色的液體,屬於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的滑膜炎問題,和普通滑膜炎不一樣,正逐漸趨於嚴重化。
黃阿姨的兒子感到鬱悶,自己媽媽天天出去跳廣場舞,怎麼會得關節炎呢?醫生經過詢問得知,發現黃阿姨平時非常喜歡「運動」,比如說踢毽子、廣場舞等,而且每次鍛鍊因為怕熱出汗都穿得不多。長期下來膝蓋受到了磨損,加上受寒,關節產生大量的積液,得了滑膜炎。
醫生勸告,當關節出現不舒服的時候就應當及早過來做相關的檢查,否則會越拖越重,導致關節腔內發生炎症的黏連,軟骨、滑膜都出現不可恢復的損傷。
骨科醫生:最「傷骨」的行為已曝光,轉告父母:再不改就晚了
1、空調直吹
人的關節皮脂薄弱,如果長期處於冰涼的狀態下,對於膝關節的骨骼、軟組織傷害會很大。而對著空調直吹更會讓影響關節部位的血液循環,為了給到膝蓋保暖、供氧,滑膜就會分泌更多的滑液來「滋養」關節,但過量的滑液並非是良性滑液,不僅引起腫脹,還會帶來疼痛,阻礙關節廢物的代謝。
2、運動過於劇烈
滑膜炎的形成,大多和膝關節的損傷有關。其中損傷又分為慢性損傷和急性損傷。像一些運動員、體力勞動者、舞蹈演員等,往往會合併兩種情況共同發生。如果運動的時候不注意節奏,會加重關節的磨損,導致積液越來越多。
3、吃太多高膽固醇
動物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都會產生酮體、酸類以及丙酸代謝物,激發更多的炎症因子,影響到關節的恢復,飲食上應當進行注意。
對於關節產生的多餘積液,儘量不要自行隨意抽取。因為進入關節腔的治療都要在嚴格的無菌環境下,由專業的醫生來進行操作。不然很容易引起關節腔內的感染,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抽取積液卻也並非能夠一勞永逸,滑膜炎的養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想要徹底擺脫積液,除了進行治療以外,還需要注重以後的養護,才能達到真正的健康,否則就會反覆發作,導致病情越來越重。
滑膜炎「最怕」一種水,每天喝,膝蓋不痛,關節積液也不見了
骨脂蛋白在關節上共價連接在蛋白物質形成的糖胺聚糖,作用於人體的滑膜、軟骨等部位,改善關節的功能,並且和體內的氨基葡萄糖所配合,促進軟骨、滑膜的再生,改善積液問題,減少腫脹和疼痛。
而且它還能作為營養物質的輸送管道,將供氧和營養素疏鬆到關節部位,清除關節腔內的廢物和自由基,改善關節的問題。
結語:人體的關節要保持健康,就要讓關節腔當中的滑液保持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通過飲食調理,適當的鍛鍊,都能夠使其得維持正常的分泌,保持關節的穩定性,防止滑膜炎的反覆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