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簡介

2021-01-13 閩南網

  福建簡稱為閩,閩南即指福建的南部,從地理上可以說,泉州,廈門,漳州,莆田,龍巖五個地區均屬閩南,但我們通常所說的"閩南"這個說法,具有特定的涵義,並不包含莆田,龍巖,其主要是依據語言,文化,風俗上來劃分的,莆田說的是莆田話略區別於閩南話,而龍巖說的是客家話.兩地均不屬閩南語系.因此狹義上所指的閩南僅指--泉州--廈門--漳州--三個地區.但由於閩南作為一個特定的文化傳承下來,其影響實為深遠,其他受影響之地也通行閩南語,也是有著一致的文化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閩南根源.我們即可稱其為泛閩南.以下介紹通行閩南語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閩南語,乃是閩語的一支。中國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中原發生戰亂,難民開始進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語言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了最初期的閩語。然而,漢人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禍」,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而帶來了3世紀時北方的口語音,亦即所謂「十五音系統」,而「泉州語」亦於此時漸漸形成。

  唐代時,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漳州,帶來了7世紀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紀時,王潮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也帶入了當時的中古音。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一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語」的基礎。

  閩南語在臺灣的傳播與河洛話的形成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著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為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臺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閩南語。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臺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臺灣定居,而且還跟臺灣原住民(大多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臺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臺灣,尤其荷蘭人統治臺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臺灣。來臺漢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佔臺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泉州,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陳永華,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泉州人。因此,此時臺灣的閩南語,是以泉州音佔大多數的。

  1683年,施琅徵臺,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臺灣。隔年,清廷為防鄭氏遺民,頒布渡臺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臺,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臺灣,臺灣的開發幾乎都由閩南人領先,而臺灣的語言亦以閩南語為絕對優勢。雍幹之世,禁令漸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變,欽差大臣沈葆禎來臺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為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臺禁令。在清廷統治臺灣的200餘年間,閩人來臺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臺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四處流動,結果漳泉兩語混淆,全臺除了宜蘭、鹿港等少數地區保存其較純正的口音以外,其他各地都普遍通用一種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的新的閩南語,語言學家洪惟仁(1987,1-2)將其稱之為「漳泉濫」(彰泉混合的意思)。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佔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臺語難免受其影響,一直到今天,我們都還可以從現在的河洛話中找到日語影響的痕跡。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戰後國共發生內戰,國民黨政府戰敗,帶著大批軍隊和難民「轉進」臺灣,這是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語料。

  閩南話又稱河洛話,我只知有兩個版本的說法:一:河洛話原本是商朝時的官話,商傳至紂王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滅,留在河洛一帶的商民上階層者被迫遷至洛邑當奴工,營建新都成周,下階層者被分配至衛、魯、齊國當農奴,在東方尚存的幾支頑強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工商業,而居東南沿海者則形成越族後裔,河洛語之口音即源於商代讀書音源自古代漢語,故河洛語應稱為「商漢語」或「古漢語」此種語言乃最具漢人本色之語言。

  二:閩南語的發源地是在黃河、洛水流域,俗稱「河洛話」,這是因為西晉時中原一帶的林、黃、陳、鄭、詹、丘、何、胡八大姓為避戰亂南下,在無名江邊定居,並把這條江定名為「晉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晉朝人。這樣也把河洛話帶到福建,並演變為閩北、閩中和閩南三種方言語系。在閩南人移民臺灣後,把閩南話帶到臺灣。令人預想不到的是,原先說河洛話的地方早已不說河洛話了閩南方言是全國八大方言之一。它分為五個次方言:廈門話區:廈門、金門、同安。

  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個縣市。

  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南靖等十個縣市。龍巖話區:龍巖市、漳平縣。

  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份。

  閩南話的流播不只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的是臺灣,臺灣島上,除了高山族地區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據初步調查,臺中、臺北稍偏泉州腔,臺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閩南人移居臺灣據說開始於元代,大規模遷移是在17世紀中葉,大量閩南人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回臺灣。300多年來,閩南人和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祖國的這個寶島,在共同的生活和鬥爭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主要交際工具,保留在臺灣人民的口中。特別是今天,大陸與臺灣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臺灣的父老兄弟不斷到大陸尋根、探親、訪友,閩南話顯得更加重要。

  除了臺灣省以外,廣東省的潮汕、雷州半島、海南島,江蘇,浙江的溫州,台州等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許多僑胞也使用閩南方言,據初步統計,海內外操這種方言的人將近6000萬人。

相關焦點

  • 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
    點擊歌曲名字聽歌→_→  螞蟻    甘蔗 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_^《痴情膽》 張秀卿蔡小虎閩南語歌曲好聽贊贊閩南語歌曲
  • 好聽的閩南語歌曲推薦 好聽的閩南語歌曲有哪些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好聽的閩南語歌曲,這些經典的閩南語歌曲,也曾經傳唱一時,在閩南人家中家喻戶曉,一起來看看吧!  好聽的閩南語歌曲  1、心事誰人知(沈文程)  2、愛情一陣風(陳百潭)  3、金包銀(蔡秋鳳)  4、一支小雨傘(黃乙玲)  5、車站(蔡小虎)  6、有影無(陳雷)  7、無人熟識(張清芳)  8、浪子的心情(葉啟田
  • 晉江溪邊民族小學開設閩南語課 學閩南語要考級
    閩南網6月24日訊 都說學英語要考四六級,你聽說過學閩南語要考級的嗎?別奇怪,在晉江溪邊民族小學,就開設了一門特別的「閩南語考級」考試,全校近1200名學生,不僅要學說閩南語,而且還要參加閩南語「過級考」。
  • 一起唱閩南語歌基本功——學習閩南語音標
    學習閩南語,就跟學習英語一樣,必須先認識閩南語音標,才能為往後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很多人看到英語音標和英語單詞就感到頭疼,但可以放心的是,學習閩南語比學習英語簡單的太多了,只要你肯動嘴,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清楚。現在就跟隨我的步伐先學習閩南語音標吧。
  • 用閩南語罵人鎮過癮#閩南語 #搞笑 @DOU 小助手
    用閩南語罵人鎮過癮#閩南語 #搞笑 @DOU 小助手 2020-12-07 08:
  • 這首閩南語歌曲《媽媽》唱的太感人了!
    啥人為阮犧牲這呢大受盡風霜甲拖磨阮叫一聲一聲(媽媽)偉大才是妳的名~歌手簡介:陳百潭是閩南地區開山級閩南語歌曲的歌手。著名臺灣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的詞曲作者。他是臺南市六甲區人。祖籍福建晉江市。他的很多歌曲成為永久的經典,如《愛拼才會贏》、《愛情一陣風》。《浪子的心情》 、《心在故鄉》、《流浪到臺北》《熱度三分鐘》等喚起了多少閩南地區閩南遊子的故鄉情感,其他作品如《初戀》成為民視連續劇《金枝玉葉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 陳百潭是個才子,是個創作型歌手,但是歌紅人不紅。
  • 請不要把閩南語寫成亂碼
    有人做了「閩南語正字」解:「泉州,阮愛汝」「汝卜去佗■迌」「朋友,汝佇佗」「有時間來阮厝泡茶」「豬頭,來照相」「落雨,記得帶雨傘」。其中第二句,解得更加莫名其妙。  對這種閩南語的書寫,網友們大多不贊同:「什麼亂七八糟的!」「請不要糟蹋閩南語!」「在動車站這種公共場合,廣告不應以犧牲閩南語文化來賣萌招租。」  也有人為之辯護。
  • 走進「小眾」音樂閩南語歌曲 原來閩南語歌曲有這麼多經典
    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閩南語歌曲以其獨具韻味和魅力的鄉音,還有特色的強顫音,深受閩南語地區民眾的喜愛,也讓多少人覓到了同祖、同源的親情。雖然由於語言所限,閩南語歌曲受眾不算很廣,不過這並不影響人們對這種「小眾」音樂的喜愛。
  • 趣味閩南語~一起來學吧
    每周二的閩南語從打招呼開始哦!見面說一聲:「裡厚」!母語日不只是每周的一節課,我們是從一整天的流程都在進行的哦!從入園的你好,再到點名,還有分餐時的謝謝,不客氣。一整天下來可以讓小朋友們牢牢記住日常的閩南語,可以用閩南語來進行簡單交流。在遊戲中學習閩南語哦!這是閩南語版本的《老狼老狼幾點鐘》小朋友們複習閩南語的數字,運用學習到的數字來玩遊戲,小朋友們在背後問:老西老西,歸點陣?(老師老師,幾點鐘?)
  • 八旬老人著成閩南語字典
    今年82歲的魏昌熾出生於平陽縣西部山區,少年在家鄉上學,課堂上老師都用閩南語講課,同學們也都用閩南語念誦詩歌。待到長大外出求學,改用普通話讀書,他忽然發現,用普通話讀古詩文遠遠不如閩南語好聽。就這樣,他開始關注古漢語和閩南語的發音,也因此更多地閱讀了古文典籍。
  • 冬節圓仔(閩南語囝仔歌)
    作者簡介:林志民,漳浦縣原縣廣電局的退休員工,現為漳浦廣播電視臺《金浦故事》的顧問、特邀講古人,著有《閩南語拼音方法新編——漳浦腔》一書。
  • 多彩的閩南文化:鬥陣來學閩南語
    1、語言文化:閩南語起源於泉州,但閩南語的流播已不僅僅在閩南地區,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在外省傳播閩南話最廣地區和國家是臺灣和新加坡。閩南語主要使用地區2、建築文化: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廟、宮觀、牌坊、塔、幢、亭、臺、榭及橋梁、海防建築(崇武古城)等,豐富多彩的閩南建築,堪稱既富有獨創性又集中外建築之大成。
  • 閩南童謠(1),願更多的孩子能學習閩南語——真正的唐朝人讀書音.
    「阮厝的話真好聽 , 汝會曉講閩南語袂?」三、閩南語形成歷史                閩南語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三擺(閩南語,三擺即三次)的移民潮,移民的原因是徵蠻和避亂:   第一擺:第四世紀晉朝人移居閩
  • 「臺語」、閩南語、「臺語文學」
    「臺語」和閩南語之爭也是老話題,民進黨「執政」時推行母語教育,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數十年逼迫民眾學「國語」,小學生說母語還要受罰,成長經驗痛苦。硬性規定小學課程中加添母語教學,幾年下來虛有其表,師資和教材不到位,學習成果不佳。政黨輪替後,母語教學式微,綠色政客、媒體高聲呼喊:國民黨在去「臺灣化」。  以「臺語」來統稱臺灣地區居住人民的語言,政治上十分不正確。
  • 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2/4) "← →"翻頁
  • 潘瑋柏鄧紫棋點讚廈門歌手的閩南語rap
    日前,一位90後小夥把閩南語rap帶到「中國新說唱」的舞臺。作為滿舒克的師弟、廈門本土新晉饒舌歌手,許凌暢在6月28日晚上播出的「中國新說唱」上以一首閩南語說唱歌曲《翠》驚豔亮相,讓大江南北的觀眾驚呼「原來閩南語rap這麼好聽」、「他是廈門說唱的驕傲」……許凌暢擅長TrapHiphop風格,曾就讀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在校期間加入自動波樂隊,和臺灣青年交流說唱文化;如今,他也致力於閩南語說唱文化的推廣,想讓廈門說唱打破地域局限,擁有更多的受眾
  • 美聲 | 臺灣最強男高音吳文修演唱閩南語歌曲《杯底毋通飼金魚》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更多音樂資訊🎶歌手簡介
  • 臺灣寫真: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中新社臺南5月28日電 題:兩岸閩南語歌手「以歌會友」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劉舒凌  來自福建泉州的小夥黃泓彬從沒想過,26歲生日會在海峽對岸的臺南度過,而且有一千多人陪著他。  27日晚,臺南文化中心,黃泓彬躋身第六屆「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星選拔賽」總決賽,以《憨人情歌》和自己改編的《Opera 2》兩首歌,從十位參賽歌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驚喜的生日禮物」——冠軍獎盃。  這場總決賽,大陸和臺灣各有五位歌手登臺,共同的鄉音詮釋著閩臺民眾耳熟能詳的歌曲。
  • 閩南語全部視頻課程和MP3教學免費下載
    閩南語全部視頻課程和MP3教學免費下載,本閩南語視頻教程包含以下:1 輕鬆學說閩南語mp3 共172分鐘,帶LRC字幕和word文檔 19.5M2 簡單閩南語會話mp3 共200句,帶word文檔 10.0M3 林氏閩南語教程mp3 共21課,帶word文檔 40.5M4 廈門話一月通mp3 約58分鐘,普通話閩南話語音對照復讀
  • 蒼南童謠 火螢姑(閩南語)
    蒼南童謠 火螢姑(閩南語)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⑤茶香香,酒紅紅:茶很香,酒很紅的意思,典型的閩南語。  ⑥坐不過,坐樹椏:坐不下。椏:閩南語音讀leì  ⑦尻川:尻,閩南語音讀kāo;川,閩南語音讀be,屁股。  ⑧副:閩南語音讀biè。  ⑨初:閩南語音讀da,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