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幾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節氣了,對於很多人來說,新年的腳步是越來越近,很多人在嘗過了去年三四十元一斤的豬肉之後,都希望今年能夠吃上便宜點的豬肉,哪怕二十七八元一斤,也是比較知足的,畢竟現在人們的工資平均下來也就五六千塊錢,捨不得花太多的錢來買豬肉。
為了保障豬價在元旦期間不會過高的漲價,新的一批儲備肉將於今天進行競價交易投放,數量為2萬噸。這是繼9月份投放儲備肉之後的再次投放,也是12月份的首次投放,然而豬價卻是迎來大面積上漲,這到底是怎樣的信號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天的生豬價格。從豬價表上看到,進入中旬,豬價仍然保持上漲的趨勢,其中東北地區已經漲到了16.5元/斤,假以時日,漲到17元每斤也是有可能的。受南方臘腸製作等影響,西南地區的豬價始終保持在高位運行,最高已經達到了18元/斤。
豬價之所以上漲,和當前的供需端博弈有很大的關係。市場上面缺豬,但是屠企卻在一味的壓價,希望能夠多騰出一些利潤,但養殖戶並不買單,齊心協力抵抗壓價,目前來看已經初見成效。
為了不讓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國家也是投放了儲備肉,那麼,儲備肉的投放,釋放了什麼信號?
信號一:確保豬肉價格
元旦雖然沒有春節來的盛大和隆重,但在冬季,豬肉作為相對較廉價的肉類,人們該買還得買,該吃還得吃,畢竟中年人不用,家裡的老人孩子不還得增強抵抗力不是。因此,為了確保元旦期間的豬肉價格平穩,儲備肉投放是有效手段之一。
信號二:供需仍然未平衡
放在2018年,100塊錢可以買6斤左右的豬肉,但是放到現在,100塊錢只能買4斤左右的豬肉,是人民幣縮水了嗎?並不是,而是市場上面缺豬導致的豬肉價格上漲,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儲備肉的投放,也再次證明了目前市場上面的豬肉供給仍然沒有平衡,供小於求才會使得豬肉價格高懸。
2021年的春節是2月12日,也就是說過完元旦還有2個月的時間,相較於去年,間隔時間較長,有足夠的時間留給生豬以及豬肉,生豬經過兩個月的生長,會有很多豬出欄,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豬肉空白,因此,等到春節到來的時候,豬肉價格應該不會達到去年的價格,個人預測頂峰在35元一斤左右。
不管怎麼說,儲備肉投放對於消費者來說算是一個好消息,起碼又可以吃到平價豬肉了,不過由於數據較少,是需要限購的。對於儲備肉的再次投放,豬價上漲,大家是怎麼的?歡迎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