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新冠疫情,依舊在肆虐在歐洲的大地上,第二波疫情來得如此兇猛,德國宣布再度「封城」,在全境範圍實行「限制性隔離」,剛剛開放不久的餐廳、商鋪、酒吧等場所無奈再次關門閉客。而中國則是完美的控制住了疫情的第二波反彈,民眾逐漸恢復正常生活,這與歐洲當面的局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德國媒體2日發表了《中國為什麼沒有發生第二波疫情》的評論文章,在德國境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德國疫情再度爆發,開始實施「限制性隔離」
疫情爆發後,德國政府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的針對性措施來控制疫情的蔓延,疫情呈現向好的跡象,隨著經濟和市場的開放,疫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彈效應,前期的工作和努力成果,仿佛一瞬間付之東流。通過德國疾控機構12日的最新疫情數據,德國疫情依舊嚴峻,德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出1萬例,新冠感染患者累超72萬例,累計死亡1.1萬例。從數據可以看出,新冠疫情給德國帶來了沉痛的傷害。
在此情況下,為了保障人們生命健康安全,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德國從11月2日起至11月底將實施「限制性隔離」,希望通過有效的隔離政策,遏制疫情的發展。新的隔離政策下,公共場所聚集必須控制在10人之內,餐廳、酒吧等公共服務行業再度關閉,中小學在滿足疫情嚴格要求下可以正常運行,超市等民眾購買必需品的地方也得以運行。
德媒發文探究中國沒有再次爆發疫情的原因
而中國的狀態,與德國狀況截然相反,人們已經逐漸恢復正常生活,經濟活動也有條不紊地開展,電影院、酒吧、商場的人們絡繹不絕。而中國是怎麼控制住新冠疫情的蔓延的呢?德國媒體發出了羨慕的疑問。媒體工作者在德國電視臺,發表了一篇《中國為什麼沒有發生第二波疫情》的文章。
發現疫情隱患、立刻檢測、對感染者做到嚴格的隔離,中國用這些手段有效的組織了新冠疫情的蔓延,確診的病例在數周都處於低位。每當有疫情情況發生時候,政府反應迅速,支持力度空前。新疆地區發生疫情後,封鎖政策和全範圍檢測立刻展開,所有的人民都被動員起來,短短幾天內400多萬群眾完成了核酸檢測,令人震驚。此外,準確追蹤疫情感染軌跡,擴大監測能力,加強個人防護,中國把疫情防控細緻到了方方面面,中國疫情控制成功也給了其他國家參照的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