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是什麼?

2020-12-22 馮布勞嗯

在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和紀錄片中,到日本軍官這一幕時,總會有人提到「大東亞聖戰」,「大東亞共榮圈」!那麼,「大東亞共榮圈」究竟是什麼,小編簡要介紹一下!

「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最早於1940年8月1日,日本外相(相當於外交部部長,但級別更高)松岡洋右正式提出。

當時納粹德國剛剛「橫掃」法國,稱霸西歐,就連「日不落」的大英帝國也危在旦夕!

在此背景下,日本決定「落井下石」,同德國結盟,奪取英法荷等國在遠東(歐洲國家以距離歐洲遠近來劃分東方地區為近東,中東,遠東)的殖民地。

但日本的野心遠不止如此,「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非常龐大,達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有「打到一半」的中國,已經「徵服」的朝鮮,蘇聯的整個西伯利亞,包括美國殖民地菲律賓在內的整個東南亞,南亞加上阿富汗(即英屬印度),大洋洲(主要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整個太平洋地區(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和關島也包括在內)!如果戰爭非常順利,美國的阿拉斯加和西部地區,加拿大的西部地區,擁有巴拿馬運河的中美洲也將包括在內!

這些地區,日本將作為「中心和工業基地」,中國和印度作為勞動力供應地和龐大市場,東南亞將作為資源供給地區。

如上文,這個計劃要是成功的話,日本將統治半個地球!

計劃共分為五步,日本人將日本自九一八事變的「成果」也算在內。

第一步,佔領中國東北,建立滿洲國。這一步日本早就實現了。

第二步,佔領整個中國。

第三步,佔領東南亞和澳大利亞。

第四步,在印度與納粹德國會師,北上佔領蘇聯的西伯利亞。

第五步,打敗美國,稱霸世界。

首先,第二步,日本無論怎樣「透支」國力,無法佔領整個中國,仗是越打越「難看」,完完全全的「卡」在第二步上。與此同時,德國卻「進展神速」,全世界目瞪口呆地看著德國「橫掃」歐洲,野心勃勃的日本被「刺激」的就像賭徒,要麼大贏通吃,要麼傾家蕩產!

於是,日本選擇了提前進行第三步,佔領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可才佔領了法國的印度支那聯邦(法國人用越南,寮國,柬埔寨三國組成),美國馬上就禁運石油和鋼鐵給日本,同時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所有資產,英國荷蘭也緊隨其後,凍結了日本資產!這對缺乏資源的日本是個沉重打擊!美國成為了日本「南進」政策最大的阻礙!

日本於是直接一口氣將第三步到第五步一塊幹了,只是稍做修改,將佔領蘇聯西伯利亞的計劃暫緩。

其實,就算日本成功將五步實現,「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成功了,也會進行「第六步」,同一起「瓜分世界」的納粹德國開戰,因為這樣,第五步的稱霸世界,日本才算真正實現!

扯遠了,「大東亞共榮圈」計劃,說白了,就是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中心,在世界擁有龐大殖民地的侵略計劃!日本宣傳的所謂,「趕走西方殖民者,解放亞洲人民」等口號,只是欺騙國際輿論和佔領區人民的手段,真正目的是為了滿足日本的擴張野心,將殖民者從英美等國換成了更加野蠻的日本而已。

但客觀上,日本人打擊了那些原宗主國的勢力,並且在二戰末期,日本人覺得很有可能得不到這地區了,決定扶持當地獨立勢力。之後,要是日本真的戰敗了,也是將「燙手山芋」丟給那些西方殖民者。這些措施使一部分東南亞和南亞的人認為日本幫助了他們國家的獨立。但實際上這只是日本的無心和無奈之舉。日本的真實目的只是想讓他們「換個主子」而已!

幸虧「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最後在反法西斯同盟的打擊下失敗了,否則,「圈內」的人民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相關焦點

  • 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有多恐怖?一旦成功,世界真正天翻地覆
    而日本侵略我國,也是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其中之一,只有成功侵略我國,才是施行之後的恐怖計劃,而這也觸犯了西方列強的利益,導致美國等國家幹預,蘇聯美國雙雙聯手,一起幫助中國抗擊日本的侵略。
  • 大東亞共榮圈「恩賜」緬甸獨立?
    ,12月緬甸薩耶山農民起義就緊跟著爆發,我緬人協會(德欽黨)隨及成立;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的選舉中,巴莫博士當選為英屬緬甸政府的首相;1936年2月仰光大學學生罷課反對殖民奴化教育,導致1936年5月成立緬甸全國學生聯合會;1937年緬甸由英屬印度分出而成為英屬緬甸,「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參政;1938年7月仰光緬甸人與印度人發生衝突;1939年8月15日緬甸共產黨成立;1939年10
  • 日本「大東亞共榮圈」到底有多恐怖?一旦實現,世界格局將要重建
    喜歡看抗日戰爭劇的小夥伴們或許對於這麼一句話並不陌生,那就是小日本鬼子口中的,他們之所以侵略中國,那是要完成他們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那麼這個計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計劃呢,日本人到底在計劃什麼呢,看完以下的述說之後,或許你懂明白了。他們的野心遠比我們所看到的要大得多了。
  • 二戰時期的日本侵略了整個亞洲,為何放過泰國,他們是什麼關係
    在世界地理範圍來說,日本是位於東亞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他們因為經濟的發展和武力的強盛向整個東亞發起了挑戰,妄圖建立以他們為主的大東亞共榮圈,而他們所宣揚的理念也在當時的亞洲頗得人心。可是當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所有國家都被侵略的時候,卻唯獨泰國沒有染上戰爭 。
  • 二戰中日本通過所謂「大東亞戰爭」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日本通過發動大東亞戰爭所要想達到的目的就是建立日本統治秩序下的廣大亞洲地區,獲取本地區豐富的物產資源和重要的戰略資源以及豐厚的經濟利益,同時通過在當地建立或扶持親日派政府上臺,來實行它的政策。日本海軍零式戰鬥機日本的大東亞戰爭目標首先我們先來闡述一下何謂「大東亞戰爭」,這個主要是指日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軍所發動的遠東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爭總稱
  • 二戰時,為何整個東南亞皆被日本侵略,唯獨泰國還能獨善其身?
    而在二戰期間,一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又對我國圖謀不軌。此後的八年抗日戰爭給人民帶來沉痛的災難。當時日本心狠手辣,野心極大,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涵蓋了大半個亞洲,但唯獨放過了泰國,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明治維新讓日本開始強盛,由此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也開始了對外擴張。在對外政策上,日本首先提出脫亞入歐。東亞各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日本在改革後認為西方文明有利於國家發展,於是想要全盤西化。在這一對外政策影響下,日本又提出大東亞共榮理念,其本質就是擴張侵略。
  • 豐臣秀吉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以寧波為首都,稱霸亞歐大陸
    (轉移內部矛盾,鞏固統治也是秀吉侵略朝鮮,垂涎大明的重要原因)最後,侵略大明也是轉移內部矛盾,鞏固其統治的必要手段。雙方拉扯了兩三年才同意進行磋商,等到1590年朝鮮使團千辛萬苦來到日本時,秀吉的態度卻十分冷漠傲慢,在給朝鮮遞交的國書中甚至還出現了這樣的文字:「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這哪裡是什麼外交修好,分明就是讓朝鮮拜碼頭嘛!
  • 二戰時期,日本的綜合實力有多強?其實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厲害
    二戰期間,小日本在亞洲不斷挑動戰爭侵略各國掠奪各類資源,在幾年時間內,就將亞洲以及太平洋地區的大片土地所佔領,欲要建立所謂龐大且富饒的「大東亞共榮圈」,在二戰初期,就連不可一世的美國佬都被小日本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因此,很多人就會這樣認為,二戰時期處於巔峰的日本,是能夠與美、蘇平起平坐的一流軍事強國。
  • 德國納粹有7大盟友,第一名是日本,最後一名也在東亞
    二戰時期是距今最大的一次全球範圍內的戰爭,大部分被侵略國家生靈塗炭。二戰是由德國這個記不住教訓的國家挑起的,但是德國不是孤軍奮戰,有很多的盟友。不過二戰期間被廣為傳頌的只有軸心國的三位:德國、義大利和日本。
  • 二戰日本投降後,這些日本兵留在中國意圖東山再起,最後卻落得這種...
    說起二戰應該是我們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戰爭了,這場世界大戰奪走了上億人的性命,而讓我們記憶深刻的便是二戰時期日軍的瘋狂行為。 當時這些為了所謂的天皇效命的日軍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贏得戰爭,即便是戰後日本投降,也因為日本圖謀著東山再起,便將一萬多日本兵留在了中國改名換姓,可惜最後都被殺得沒人了。
  • 二戰時,日本明知美國實力強大,為何還要與其開戰?這一點很關鍵
    眾所周知,太平洋戰爭是由日本偷襲珍珠港作為導火索引發的,但在二戰時,美國一直都站在中立一方靠軍火謀利,自身實力強大,而日本方面明知美國實力強大,卻為何還要與其開戰?其實這一點很關鍵,那就是和雙方一直以來的矛盾有關,並且都希望爭奪同一塊地區的資源和財富。
  • 戰爭事典|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竟開始於17世紀霸佔琉球?
    日本這種模仿中華帝國創建的「華夷秩序」,表明其仍然試圖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新的東亞地區國際秩序,欲與明王朝在東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中分庭抗爭的態度。而且將軍在接待朝鮮使節時,還刻意對朝鮮使節進行羞辱,其目的是對外宣傳日本至上的「日本型華夷秩序」的確立。同一時期江戶幕府開始向蝦夷擴張,並且對當時處於荷蘭佔領下的臺灣表達了領土要求。
  • 二戰時期,日本侵佔整個東南亞,為什麼唯獨沒有進攻泰國?
    可是這個政權依然在五代十國這個大混亂時期挺了幾十年,靠的就是他們左右逢源,靈活多變的外交政策。 這個獨立國家的身份,居然還讓泰國在二戰中免於被日本侵略,因為當時的日本打出來的旗號是亞洲人解放亞洲人,自己發動戰爭的目的是幫助亞洲人趕走歐美殖民者,只不過日本人還有一句潛臺詞沒有說,那就是由同樣來自亞洲的日本人當新的殖民者。
  • 二戰時期,最殘忍的不是日本士兵,日本女人才是「幕後」
    日本自從明治維新開始,就一直學習西方的知識,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建設,都努力朝著西方列強的方向前進。這種全盤照搬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日本迅速成為亞洲強國,但是這些列強主義卻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日本國內的軍國思想。
  • 阿三對二戰做過什麼貢獻?怎麼感覺好像一直在打醬油
    中國更是成為二戰主戰場,同時也是最大的戰場,最終以損失三千五百多萬軍民的代價,拖住了日本絕大部分兵力,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最為慘烈的犧牲。每次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是會想,同處亞洲的印度當時在幹什麼呢? 二戰時的印度其實還沒有獨立,確切的我們應該管那個時候的印度叫做英屬印度,因為那個時候沒有印度這個國家。
  •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士兵們回家看到妻子,絕望後悔到不如戰死
    二戰日本戰敗投降,士兵們回家看到妻子,絕望後悔到不如戰死 大家都知道,在近代史上,經歷了殘酷的世界第二次大戰,日本作為發起國家之一,向東亞地區發起了殘酷的侵略。日本鬼子簡直無惡不作,走到那裡都是一場屠殺,老弱婦孺都沒那個逃過日本鬼子的殺害。
  • 二戰日本到底有多強?挑釁全亞洲!看這幾點才知道日本確實很厲害
    話說,1931年小日本發動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標誌著我國長達14年之久的艱苦抗戰正式爆發,然而,大家能否會想到?眾所周知,日本作為軸心國陣營的「二當家」,也是亞太地區發動二戰的始作俑者,他們全民信奉「武士道精神」,崇尚「軍國主義」風氣異常嚴重,更是妄圖在整個亞太地區建立所謂日式「大東亞共榮圈」。
  •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現如今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讓大家都沒有了吐槽的興趣了,看過抗日劇中必不可少的當然就是漢奸走狗了。
  •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敢「瘋狂」到什麼地步?你想都不敢想
    二戰時期,日本女人敢「瘋狂」到什麼地步?說完你絕對不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向東亞各國發動侵略,當時除了士兵在戰場上為所欲為毫無底線之外,日本女人也做了許多」瘋狂「的事情,她們為了向天皇效忠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甚至是家人和自己的生命,在她們心中天皇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所以裕仁天皇所宣稱的軍國主義思想和狂戰言論對她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二戰時,日本對整個亞洲進行了侵略,為什麼卻單獨放過了泰國
    二戰爆發前,日本為了實現構建「大東亞共榮圈」的計劃,對朝鮮半島和中國發起了入侵。二戰開始後,日本為了解決戰略資源短缺的問題,又選擇了入侵東南亞的「南下」策略。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同時,日本出兵進攻菲律賓,隨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也相繼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