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養豬,顯然已經成為當下的一門好生意。
從去年至今,持續堅挺的豬肉價格不但使牧原股份(002714.SZ)的老闆秦英林成為河南首富,更促使包括新希望(000876.SZ)、溫氏股份(300498.SZ)、正邦科技(002157.SZ)、傲農生物(603363.SH)、天邦股份(002124.SZ)、京基智農(000048.SZ)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相繼發布公告表示加碼生豬養殖產業。
其中,行業新進者深圳市京基智農時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京基智農)在今年6月初曾公告表示,其計劃出資27.66億元在廣東省投建生豬養殖項目。
近日,該公司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其已在廣東高州、徐聞、茂名、梅州、江門、汕尾及海南文昌、廣西賀州等地籤署生豬養殖項目投資框架協議,規劃生豬出欄量950萬頭。目前,其徐聞一期、二期及高州一期、文昌一期及賀州一期項目均已開工,其中徐聞一期項目已實現引種。
該公司同時也表示,生豬養殖項目剛剛起步,投入產出數據受周期、行情、規模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經過多年的股權紛爭,今年4月京基智農才由深圳市康達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達爾)更名而來。雖然目前京基智農明確以「深化農業主業發展」為核心的發展戰略,但其主要利潤來源仍是房地產業務。
京基智農自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Wind
翻版「寶萬之爭」
公開資料顯示,京基智農前身為康達爾,後者成立於1979年,並於1994年登陸資本市場上市。
康達爾早年以養雞起家,經過多年發展,形成集低碳都市農業、公用事業、房地產、金融投資等多種產業於一體的多元化集團公司,業務包括種豬、肉豬養殖與銷售,種雞、肉雞養殖與銷售,飼料生產與銷售,交通運輸,自來水供應,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金融投資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康達爾是一家以農業養殖為主業的公司,但其卻擁有深圳最為稀缺的土地資源。早在2011年,康達爾即與深圳政府籤訂收地及開發協議,獲得位於深圳寶安區西鄉、沙井兩個地塊共計23.73萬平方米的商住用地,總建築面積超100萬平方米,總銷售面積超90萬平方米。而即便以當時寶安區二手房成交均價3.6萬元/平方米保守估算,這兩塊地的總銷售收入也可超300億元。
或許基於此,康達爾成為京基集團狙擊的對象。
據深圳證監局於2014年11月25日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9月5日起,知名「牛散」林志委託他人以林志及陳木蘭、林舉周、鄭裕朋、陳浩南、陳立松、譚帝土、趙標就、溫敏、邱洞明、楊開金、凌建興、劉彬彬等共計13個帳戶(下稱林志帳戶組)陸續通過二級市場大量買入康達爾股票。
至2013年10月10日,以上13個帳戶合計持有康達爾股票首次超過全部已發行股份的5%,達5.12%;至10月29日,持股比例達10.39%;至12月11日,持股比例達15.08%;至2014年7月20日,持股比例達15.81%。
但這一系列股份及權益變動,林志並未按照有關規定履行報告、通知及公告義務,違反了相關規定,被深圳證監局給予警告,並處以罰款60萬元。
事實上,在林志整個增持康達爾股份的過程中,康達爾管理層並未察覺,直至林志被深交所作出處罰。而據報導,林志曾是京基集團實控人陳華的司機。
隨後,林志披露了《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表示「因對相關法規學習和了解不夠,以致未意識到通過其本人控制的不同股票帳戶買賣公司股票合計(每)達到5%的情形須依法履行通知公司並予以公告的義務。」
即便如此,京基集團方面對康達爾的增持並未停止。
2015年8月31日,林志、京基集團及自然人王東河籤訂了《一致行動人協議》。9月6日,康達爾表示公司於9月1日接到京基集團與林志、王東河送達的權益變動書,三者分別持有康達爾4.84%、19.80%、0.09%,合計達24.74%的股份,已逼近合計持股31.66%的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華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華超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
面對京基集團洶洶來襲,康達爾曾於2015年12月分別向京基集團及林志等13名自然人發出問詢函,要求各方就林志等13名自然人在買賣康達爾股票期間是否屬於京基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員工進行回復,但京基集團以及林志等13名自然人對此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因為此事,雙方甚至對薄公堂。
控股權易主
這場被稱為翻版「寶萬之爭」的爭奪此後仍在繼續,不過進入2018年,事態發生重大逆轉。
2018年8月13日,康達爾發布重大事項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長羅愛華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採取刑事拘留。同一天,康達爾召開董事會,宣布免去羅愛華董事長、總裁等職務,而該公司稱自2018年8月10日起未能聯繫上李力夫,因此決定免去其公司副總裁、財務總監等職務。
同時,康達爾選舉熊偉為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聘任巴根為公司總裁,聘任蔡新平為公司副總裁、聘任黃益武為公司副總裁和財務總監,而熊偉、巴根、蔡新平和黃益武當時均在京基集團及其子公司任職。
2018年8月15日,康達爾再次發布重大事項公告,表示當日收到深圳市公安局的信息,公司董事李力夫和監事張明華因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被採取刑事拘留。
同日,康達爾亦召開董事會,宣布免去張明華公司監事會主席職務;同時選舉易文謙為公司第九屆監事會主席,而易文謙同樣在京基集團擔任要職。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康達爾時任副總裁蘇亞非,董事李邑寧、陳揚名,獨立董事徐國平,監事佔愛民、夏希忠、陳濤相繼辭職。康達爾高層就此完成大換血。
2018年10月,京基集團向康達爾除京基集團外的其他股東發出部分要約收購,截至要約收購報告書籤署日,京基集團直接持有康達爾31.65%的股份。2018年11月23日,康達爾公告表示收購完成,京基集團直接持有公司41.65%的股份,華超投資持有29.85%的公司股份,公司控股股東由華超投資變更為京基集團,實控人由羅愛華變更為陳華。
2019年9月,京基集團再次對康達爾發起要約收購,受讓羅愛華、陸偉民合計持有的華超投資(後更名為京基時代)100%股權。2019年10月11日,收購完成,京基集團通過京基時代間接持有康達爾29.85%的股權,京基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康達爾71.5%的股權。
主要收入來源仍為房地產
今年4月,康達爾正式更名為京基智農。而早在2019年7月,康達爾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明確公司戰略規劃的議案》,明確以「深化農業主業發展」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堅持以現代農業作為核心業務;而對於房地產業務,僅限於對既有的存量土地以自行或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等形式開發和運營,不再新增其他房地產項目。
為了構建農業全產業鏈,該公司在2019年8 月—11月間,先後與廣東省高州市、湛江市徐聞縣、茂名市電白區及梅州市、海南省文昌市、廣西賀州市等地籤署了關於建設生豬產業鏈項目的投資框架協議。
到了今年6月初,京基智農發布關於投資建設生豬養殖項目的公告,表示將在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和廣東省高州市荷花鎮投資建設生豬養殖項目,規劃產能均為100萬頭,總投資額分別為14.06億元和13.6億元。
此外,京基智農還擬與深圳市京基宏達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京基宏達)籤署《城市更新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就京基智農位於深圳寶安區沙井街道的兩塊分別為24.3萬平方米和1.4萬平方米的土地開展城市更新項目合作,而京基宏達為京基集團控股子公司京基地產全資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塊土地均為上文提到的康達爾早年從深圳獲得的土地。
雖然京基智農決心調整主業方向,但目前來看,其主要收入來源仍是房地產業務。
據京基智農2019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9.19億元,同比增長43.11%。其中房地產開發業務實現收入34.14億元,同比增長90.72%,佔總營收的69.41%,毛利率達67.62%;飼料生產業務實現收入9.17億元,佔總營收的18.65%;養殖業業務實現收入1.36億元,佔總營收的2.77%,其中禽業產品實現收入1.13億元,佔總營收的2.31%,豬業產品實現收入4434.81萬元,佔總營收的0.90%。
2020年4月29日,京基智農交出了更名後的第一份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同比減少42.46%,實現歸母淨利潤5939.39萬元,同比減少46.44%。
京基智農目前收入來源仍為房地產開發業務
數據來源:公司2019年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