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將河北省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同意將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張家口蔚縣成為全國第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此外,河北還有承德、保定、正定、邯鄲、山海關也曾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政府網官網截圖
》》》祝賀!張家口蔚縣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下發《關於同意將河北省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批覆同意將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要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關係。批覆稱,同意將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蔚縣歷史悠久,古城形制獨特,風貌保存較好,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古代建築數量眾多,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批覆指出,河北省、張家口市及蔚縣人民政府要根據本批覆精神,按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要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關係,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
編制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並將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劃定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的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制定並嚴格實施相關保護措施。
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指導下,編制好重要保護地段的詳細規劃。在規劃和建設中,要重視保護城市格局,注重城區環境整治和歷史建築修繕,不得進行任何與名城環境和風貌不相協調的建設活動。
批覆要求,河北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要加強對蔚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規劃、保護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增至134座
正定古城 吳雲歡/攝
根據《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由國務院確定並公布,是1982年根據北京大學侯仁之、建設部鄭孝燮和故宮博物院單士元三位先生提議而建立的一種文物保護機制。《文物保護法》、《城鄉規劃法》確立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制度,並明確規定由國務院制定保護辦法。2008年7月1日,國務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正式實施,規範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申報與批准。國務院於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後公布了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共99座。此後,國務院又陸續公布了3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過,由於1994年獲批的瓊山市在2002年的區劃調整中已被併入2007年獲批的海口市,成為瓊山區,因此包括此次新增的河北省蔚縣在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實際個數為134座。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按照特點主要分為七類
歷史古都型:都城時代的歷史遺存物、古都的風貌為特點的城市,如北京、南京、西安等。
傳統風貌型:保留了一個或幾個歷史時期積澱的完整建築群的城市,如大理、商丘、平遙等。
一般史跡型:分散在全城各處的文物古蹟為歷史傳統主要體現方式的城市,如成都、濟南、長沙等。
風景名勝型:建築與山水環境的疊加而顯示出鮮明個性特徵的城市,如桂林、蘇州等。
地域特色型:地域特色或獨自的個性特徵、民族風情、地方文化構成城市風貌主體的城市,如麗江、拉薩等。
近代史跡型:反映歷史上某一事件或某個階段的建築物或建築群為其顯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天津、重慶等。
特殊職能型:某種職能在歷史上佔有極突出的地位的城市,如"瓷都"景德鎮、"鹽城"自貢等。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按公布時間排序(總計134座)
第一批24座(1982年2月8日):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荊州、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第二批38座(1986年12月8日):天津、保定、濟南、安陽、南陽、商丘、武漢、襄陽、潮州、重慶、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呼和浩特、上海、徐州、平遙、瀋陽、鎮江、常熟、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南昌。
第三批37座(1994年1月4日):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濬縣、隨州、鍾祥、嶽陽、肇慶、佛山、梅州、雷州、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鹹陽、漢中、天水、銅仁。
後續增補:
2001年:山海關區、鳳凰縣
2004年:濮陽市
2005年:安慶市
2007年:泰安、海口、金華、績溪、吐魯番、特克斯、無錫
2009年:南通
2010年:北海
2011年:宜興、嘉興、太原、中山、蓬萊、會理
2012年:庫車、伊寧
2013年:泰州、會澤、煙臺、青州
2014年:湖州、齊齊哈爾
2015年:常州、瑞金、惠州
2016年:溫州、高郵、永州
2017年:長春、龍泉
2018年:蔚縣
》》》河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增至6座
1982年,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公布,河北承德榜上有名,此後,保定、正定、邯鄲分別上榜第二批、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2001年,山海關獲批增補為歷史文化名城,截至2018年5月10日,張家口蔚縣獲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河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數量增至6個。
承德外八廟 圖片來自網絡
承德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國和解放初期為原熱河省省會。位於承德市的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旅遊勝地四十佳、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也是國家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的承德魁星樓是中國北方著名的道教建築之一,創建於公元1828年。當時的承德知府(地方官的名稱)海忠為祈求他所管轄的地方文化昌盛,興建了這一供奉道教神仙「魁星神」的道觀。
保定古蓮花池 圖片來自網絡
保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石家莊三角地帶,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保定雖然是一個小城,但其歷史和自然風光都不可小覷。這裡曾經是清朝直隸總督府所在地,其地位較他省都為重,李鴻章、袁世凱都曾在此做直隸總督。河北保定鐘樓,又叫古鳴霜樓。
正定古城牆
正定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地處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故裡、範仲淹故裡、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是河北省會石家莊的北大門。正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深厚,享有「古建築寶庫」的美譽。河北正定開元寺鐘樓和須彌塔。正定鐘樓因坐落在開元寺內,故稱開元寺鐘樓。開元寺,坐落在河北正定古城大十字街以南路西,始建於東魏興和二年。
圖片來自網絡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太行山東麓、淦陽河上,是晉冀魯豫四省接壤的腹地。邯鄲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城邑。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歷史,使邯鄲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優美的自然景觀。邯鄲的自然風光也毫不遜色,綿延起伏的太行山、水勢浩渺的京娘湖,這一山一水給這座千年古城添了不少靈秀之氣。
山海關 圖片自來網絡
山海關區是河北省秦皇島市四個市轄區之一,位於河北省與遼寧省的交界處。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築城建關,始稱山海關,山海關遂成為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山海關之所以又稱為「天下第一關」,乃極言其地勢險要,修築精巧,作用重大。當年,山海關關城周長8裡多,外有寬5丈、深2.5丈的護城河,城高4.1丈。城的四面各有一個關門,其東門曰「鎮東」,即「天下第一關」門。
據蔚縣政府官網介紹,蔚縣,古稱蔚州,又名蘿川,自古即軍事重鎮、著名商埠,素有「京西第一州」之稱。蔚縣文化底蘊深厚,是全國第二、河北省第一國保文物大縣。「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之鄉」、「中國剪紙藝術研究基地」。同時還是「首批河北省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心城市百強縣」、「中國最佳民俗文化旅遊城市」、「建黨90周年——2011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示範縣」。蔚縣為農業大縣,礦產資源豐富,以煤炭為主,是全國100個煤炭重點縣之一。
(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中國政府網等綜合)
(來源:長城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