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鹹陽丨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批

2020-12-23 騰訊網

日前,關於《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保護規劃》)的批覆在陝西省政府官網公開。

其中,《保護規劃》明確劃定了西安歷史城區的保護範圍為,即環城路外側紅線(立交或環島處以主線外側紅線為邊界)以內的區域,面積約13.5平方公裡。

北院門、三學街、七賢莊3片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範圍也得以劃定,面積分別約224公頃、50.2公頃、19.9公頃,具體保護範圍和面積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中確定。

傳承、發展、超越

一座西安城,半部中國史。

西安有著長達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擁有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等世界文化遺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其蘊含的歷史內涵、承載的歷史信息、具備的文化影響力舉世公認。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唐朝時期迎來了全面繁榮,技術產品、各色人種、語言宗教沿著陸上絲路大動脈自由流動,賦予那個時代極為充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遺蹟點—大雁塔 悅西安

從藍田猿人一路走來,無論是渭水河畔人類燃起的篝火,還是周原上華夏文明的崛起,或是十三朝古都的榮耀,中華文明前進的腳步在這裡留下深深的印跡。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中華大地原點安然坐落,「北京時間」臨潼發出,西安還承載著中華地理自然標識這一特殊符號。

正如此次獲批的《保護規劃》所言,在疊加了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與歷史文化底蘊之下,只有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切實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才能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

去年十月,《保護規劃》(草案)徵求意見曾披露,在西安市行政轄區共10096平方公裡的規劃範圍基礎之上,首次將鹹陽市大部分地區(包括秦都區、渭城區、涇陽縣、三原縣、興平市、禮泉縣、乾縣、武功縣)、西鹹新區、渭南市(臨渭區、富平縣)、楊凌區全部納入其規劃範圍。

城址變遷示意圖

這也意味著《保護規劃》涵蓋了真正意義「大西安」概念上的空間範圍,總面積達到空前的約1.76萬平方公裡,站在大西安視角統一布局,整體分為法定要求保護內容和市域保護內容兩部分。

法定要求保護內容:歷史城區、歷史地段、歷史村鎮、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

市域保護內容:自然山水格局、歷代都城格局、文化線路、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

精準把脈「歷史城區」

自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來,西安不斷探索實踐。儘管名城保護範圍拓展至如今全域10096平方公裡,但現階段名城保護工作重心仍著眼於城牆及以內區域的13.5平方公裡,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城裡」。

恰好,這與此次《保護規劃》明確劃定的西安歷史城區13.5平方公裡保護範圍相符。

上世紀80年代西安城牆內航拍

城牆之於西安人心中,已是一座城市深深的記憶。城牆圍合住的古城,曾是一片青磚黛瓦掩映在古槐濃蔭中,喧囂時熱鬧非凡,沉寂時靜謐古樸。

城中文物古蹟遍布,見證風雨變遷的鐘鼓樓、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牆、感知千年文脈的碑林……多為中外遊客抵達西安的首要打卡目的地。

回看過往,大批量的城市建設讓老城區不堪重負,建築風貌混亂、基礎設施落後,公共空間缺失,功能劃分不清,城牆內稀缺的旅遊資源與周邊發展水準極度不匹配,伴隨而來還有建築物的粗暴、簡陋、混亂、功能失調。

如何正確處理歷史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應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規劃中亦為城區保護指明了方向,將按區域統籌、全域保護、整體保護、應保盡保的原則,加大歷史城區及城址環境、歷史文化街區、革命文化遺址等場所保護力度,對劃定的街區、歷史地段、世界遺產、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村鎮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按照不同對象類型,細化保護措施,確保規劃落實落細落到位。

易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效果

此外,規劃還要保護好歷史城區整體空間格局和歷史街巷空間尺度,嚴格控制保護區域內建築高度、體量、色彩和風格;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和綜合防災體系,促進人居環境高質量發展。

只有處理好歷史文化遺存、歷史文脈與空間環境、自然景觀的關係,方能彰顯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著重保護三大歷史文化街區

何為歷史文化遺存?在現階段城市發展的語境中,其就是承載城市功能的物理空間。細看本次批覆內容,悅君觀察到北院門、三學街與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被著重提及,事實上,這三大街區已不是首次出現。

早在2008年《國務院關於西安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的批覆》中,北院門、三學街和七賢莊等歷史文化街區就作為重點對象進行保護,其後於今年4月列入陝西第二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

規劃有了,下一步即是實施。這在細則中也有相應表述——要抓緊編制完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進一步明確歷史文化街區空間格局、歷史風貌及其物質遺存的保護要求,全面落實各項保護措施。

1.北院門歷史文化街區

北院門歷史文化街區位於西大街東段北側,南起西大街、北至西華門大街,為南北向街區,包括北院門、西羊市、化覺巷、大學習巷、大皮院、東羊市、北廣濟街、橋梓口等區域。

儘管得名於清代,但北院門地區的歷史要久遠得多。唐代時期屬於皇城範圍,尚書省位於此地。唐末,韓建將原長安皇城改築為新城,北院門地區成為居民坊。街道兩邊遍布特色小吃攤點、飯店和各色商鋪,古宅大院鑲嵌於鱗次櫛比的店鋪食肆之間。

2.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

三學街(碑林)歷史文化街區 悅西安

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是西安文化遺存最為集中、最具特色的歷史街區之一。漫步街區,除了最負盛名的碑林博物館以外,還有臥龍禪寺、關中書院、文廟、下馬陵等。

街區範圍北至東木頭市、南至城牆腳下順城巷、西至南大街、東至開通巷一線,以「遺址保護區」、「文明傳承區」和「文化發展區」三大區域建設為核心,通過基礎設施改造、保護修繕提升,讓三學街、書院門街、柏樹林街迎來新一輪的有機更新與品質提升。

3.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

革命公園明遠樓 悅西安

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新城區,北至西七路,南至西安市體育場,西至北新街,東至尚德路, 是以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紅色資源為依託,結合革命公園的自然景觀、六穀莊片區的文化內涵、文體休閒片區的城市功能,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片區。

形成「三軸」(紅色文化精神主軸、南北歷史功能次軸、東西文化景觀次軸)、「一園」(革命公園)、「一辦」(八路軍辦事處)、「一館」(紅色歷史博物館)、「一場」(紅色主題廣場)和「一街」(紅色文創街)的空間格局。

在「古老」與「鮮活」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發掘和用好文化資源,使其融入現代生活,進而樹立古都風採。誠然,面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西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法律顧問 / 宋亞鋒 趙文娟

陝西大秦律師事務所

即刻訪問悅西安網

見證西安發展的每個瞬間

相關焦點

  • 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獲批
    日前,《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已獲陝西省政府批覆:一、原則同意《保護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規劃內容。二、《保護規劃》的實施要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切實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三、同意《保護規劃》劃定的西安歷史城區的保護範圍為:環城路外側紅線(立交或環島處以主線外側紅線為邊界)以內的區域,面積約13.5平方公裡。
  • 張家口蔚縣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張家口蔚縣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日前下發《關於同意將河北省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覆》。批覆同意將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要求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關係。批覆稱,同意將蔚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蔚縣歷史悠久,古城形制獨特,風貌保存較好,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古代建築數量眾多,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 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正式獲批!
    福建省人民政府 關於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批覆莆田市人民政府: 你市《關於提請審批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請示》(莆政〔2019〕8號)收悉。
  •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的批覆
    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保護規劃》)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現批覆如下:一、原則同意《保護規劃》,請認真組織實施二、《保護規劃》的實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歷史文化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切實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及其歷史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展現城市風貌。
  • 《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獲批覆嚴控保護區域內...
    12月1日,陝西省政府網站公開關於《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保護規劃》)的批覆,要求認真組織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規劃內容。《保護規劃》劃定的西安歷史城區的保護範圍為:環城路外側紅線(立交或環島處以主線外側紅線為邊界)以內的區域,面積約13.5平方公裡。劃定北院門、三學街、七賢莊3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面積分別約224公頃、50.2公頃、19.9公頃,具體保護範圍和面積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中確定。
  • 珠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公示稿)
    香洲歷史城區包括香洲歷史上作為香洲開埠、設漁民縣和經濟特區早期建設的重要區域,包含了香洲埠歷史文化街區。唐家歷史城區包括唐家作為模範縣城規劃建設的主要區域,包含了唐家歷史文化街區。珠海歷史城區總面積448.52公頃。
  • 獨家解讀丨關中平原城市群獲批,晉陝甘多市納入助力大西安!
    關中平原城市群範圍圖(僅供參考)1月15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並原則同意《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這意味著,期待已久的關中城市群規劃終於獲批。從「 關中天水經濟區 」到「 關中平原城市群 」2009年,國務院批覆通過"關中-天水經濟區",這是陝西省第一個城市群概念的規劃,包括西安、寶雞、銅川、鹹陽、渭南、楊凌、商洛和甘肅省天水所轄行政區域
  • 武岡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出爐了!總面積1539平方公裡!
    打開抖音在首頁按「用戶」搜索「武岡007」或「1536242355"後即可關注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湖南省武岡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由武岡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與實施,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編制,現已完成初步成果。
  • 北京擬創設保護責任人制度 保護歷史文化名城
    條例修訂草案明確9類保護對象,包括世界遺產、文物,歷史建築和革命史跡,歷史文化街區、特色地區和地下文物埋藏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歷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遺產,山水格局和城址遺存,歷史街巷和傳統地名,風景名勝、歷史名園和古樹名木,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 喜訊|遼陽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遼寧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申報遼陽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同意將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遼陽市歷史悠久,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鮮明,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城市發展脈絡清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 歷史建築如何保護和利用?《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給出答案
    此次修訂給出了更加明確的答案,明確責任「誰來保」,設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創設保護責任人制度;明確措施「怎麼保」,包括在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的核心保護範圍內不得進行新改擴建活動;明確規範「怎麼用」,歷史建築可以轉讓、抵押、出租等。
  • 文山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如何保護?看這裡
    文山州嚴格遵循「科學規劃、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原則加強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管理,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優勢,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了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功能。
  • 關於徵求《紅河州人民政府石屏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辦法(徵求意見稿...
    第二條 石屏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管理以及在石屏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範圍內活動的組織和個人,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石屏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管理利用堅持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嚴格管理、合理利用、社會參與的原則,保持和延續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第四條 石屏歷史文化名城內文物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本辦法不再將其列入保護名錄。
  • 【新聞】大西安首爾國際文化藝術學校入駐鹹陽高新區
    日前,鹹陽高新管委會批准了大西安首爾國際藝術文化學校及其子項目的入區申請,鹹陽普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鹹陽高新管委會籤訂了《項目入區建設合同書》,取得了100畝土地使用權,標誌著由三方聯合籌辦的大西安首爾國際文化藝術學校及其子項目已正式落戶我市高新區中韓產業園。
  • 西安、榆林「雙核」戰略將納入陝西「十四五」規劃!
    此外,榆林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百強城市,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市,中國城市競爭力100強 ,2011地級城市創新能力綜合測評100強,2012中國十大創富城市,2013中國西北部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 。近年,隨著生態環境的徹底逆轉向好,如今的榆林宜居宜業潛力無限。呼包鄂榆城市群
  • 太原:從歷史深處走來的文化「名城」
    今年春節,一個在清華大學讀書的學生回太原過年,見了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非後說:「我的同學們,杭州的、西安的,一說起家鄉的歷史古蹟來都會滔滔不絕,可一到我就無語了,我知道咱們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可就是不知道具體該說點啥……」  我市於2011年3月14日被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下簡稱「名城」),至今已整三年。
  • 杜陵丨曾經的長安代名詞,以後的西安萬畝生態公園!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沉睡千年的大遺址被陸續喚醒,並承載著傳承歷史文脈的偉大使命。前不久,國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令人興奮的是,杜陵考古遺址公園也被成功獲批立項。現在的杜陵保護完好,萬畝都市森林是西安市大綠工程的成功典範,成了西安的城市「綠肺」、「氧吧」,也成為市民休閒、觀光的最佳去處。
  • 中國城市12強發布,西安上榜!
    西安在國家高鐵網規劃中是重要樞紐,擁有亞洲最大的高鐵站。| 西安鹹陽機場T5航站樓 |航空方面,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作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中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為突出大西安區位優勢,積極發揮空中門戶功能,打造「空中絲路」將西安建設成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條件愈發成熟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衢州
    五代時期,衢州屬吳越國,治仍設於西安。北宋建立後,衢州仍轄西安、龍遊、江山、常山四縣及開化場。衢州古城規劃合理,布局嚴謹,堅固高大的城池由衢江和護城河拱護,宜於防守。衢州古城的格局為東西略長、南北稍短的長方形,城牆四周共設有六座城門。衢州古城內的道路自清代嘉慶始即呈四縱二橫的棋盤式格局,經過規劃的城內水系即便於交通,又便於生產和生活。
  • 四川省政府同意將富順縣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成都4月9日訊 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四川省人民政府向自貢市人民政府《關於申報富順縣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作出批覆,同意將富順縣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據悉,四川省政府要求自貢市政府及富順縣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的要求,正確處理城市建設與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關係,深入研究發掘歷史文化遺產的內涵與價值,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