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韋雲
新冠危機給全世界按下了暫停鍵,為了讓社會早日恢復正常,全世界的科學家、醫學家除了奮戰在疫苗、治療藥物的研發中,還有一部分專家研究著新冠病毒產生的起因、相關環境、造成的病症現象等等。
德國研究人員的最新發現:空氣汙染是造成新冠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實拍疫情期間,空曠的法蘭克福展會門外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德國人最熱門的話題可以說是氣候保護了。不但是柴油車禁令、電動車興起、停用煤電核電等等,還有瑞典女孩Greta Thunberg(格雷塔·通貝裡)自2018年8月開始的在每個周五罷課進行「Friday for future星期五為未來」的示威活動影響了全德國(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中學生。年輕人在周五罷課上街抗議,希望政府能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就「氣候變暖」採取措施。
而且就連2019年年度惡詞排行榜的榜首詞,都是「氣候保護偏執狂」。
許多城市空氣品質差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機動車和工廠排放出來的大量有害氣體。在世界按下暫停鍵後,衛星圖片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明顯回落。
二氧化氮是罪魁禍首
馬丁·路德大學(Halle-Wittenberg)2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人員懷疑空氣中高濃度的二氧化氮與新冠病毒導致的高死亡率有關。而且汙染物含量越高的地區的新冠死亡人數比其他地區要高得多。
二氧化氮(NO2)
是一種空氣汙染物,例如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木材和廢物時都會形成這種汙染物。
這種微小的氣體分子可以深入肺泡並攻擊黏膜,導致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哮喘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長期接觸NO2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
「由於新冠病毒就是主攻人類的呼吸系統,最終導致窒息死亡。因此可以合理地假設空氣汙染與新冠死亡率之間可能存在聯繫,」馬丁·路德大學的地理學家Yaron Ogen說。但是,到目前為止,一直缺乏可靠數據。
這位科學家在研究中,將有關空氣汙染和空氣流動的衛星數據與有關的已確認新冠死亡的數據結合在一起。結果,發現了空氣汙染程度高,同時空氣流動少的地方,死亡率就高。空氣越流動,則越靠近地面的汙染物也會更快地稀釋。但是,如果空氣流動弱,那麼空氣中的汙染物就越多,更可能被人類吸入。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霾」就是這樣形成的。在二月份的時候,本號就刊登過一份中國的研究報告,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的空氣汙染比其他地方要嚴重,詳細請看: